這些美味在當地泛濫成災,在我國卻價格不菲,需要人工飼養

2020-12-11 濤哥美食匯

現如今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遊,感受一下當地的異國風情和美食,又是我麼會發現,好多美味在國外本地人從來不愛吃,以至於這些東西都泛濫成災,在我國卻價格不菲,吃上一頓要花上高昂的價格,而其市場還供應不足,需要人工飼養,有些完全需要進口才能滿足市場需求,下面就來看看都有哪些美味。

1、挪威帝王蟹

帝王蟹在中國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在中國一隻大個的帝王蟹可以賣到3000元左右,並且就這在中國市場還是供不應求。尷尬的是挪威人還非常不喜歡吃帝王蟹,對於他們來說吃帝王蟹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他們和很多西方人一樣對這種多腿動物非常反感,相比之下挪威人更喜歡吃海魚,原因僅僅是因為少刺。

數據統計,挪威帝王蟹數量超過2千萬隻,而目前挪威的人口也就500多萬,當地人雖然也食用帝王蟹,但是只吃蟹腿,好多帝王蟹都被加工成飼料了,真是暴食天物,但這遠遠比不上帝王蟹的繁殖速度,帝王蟹不但可以橫向移動還可以垂直移動。這樣的一個裝甲巨無霸嚴重破壞了挪威海域的生態環境,當地政府也想不出解決辦法,只能鼓勵挪威人民大量捕殺帝王蟹。

2、丹麥生蠔

牡蠣別名又叫生蠔,我們常吃的蠔油就是用生蠔加工製作的,在我國生蠔的消耗量很大,野生資源和進口生蠔都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必須要人工養殖,即使這樣,生蠔在我國的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然而這種生物在丹麥確實泛濫成災,當地人幾乎沒人食用生蠔,以至於在丹麥的海邊到處都是這種生物。

丹麥本土並不是沒有生蠔,他們本土的生蠔個頭大,味道好,十分受當地人的歡迎,但是不知什麼時候,丹麥出現了一種外來的生蠔品種,它就是原產在太平洋的生蠔。太平洋生蠔有左右兩扇貝殼,貝殼長形或橢圓形,殼的形態隨生活環境的不同變異較大。殼大而薄,殼頂短而尖,殼面具有水波狀的環生鱗片,排列稀疏。並且味道細嫩,營養豐富,在日本,澳大利亞,我國等國家廣泛被養殖。

3、美國牛蛙

美國牛蛙是中國引進的一種優良牛蛙品種,肉質鮮美,皮堅韌等特性被成為餐桌佳餚和皮革珍品,現在我國市場上出售的鮮活商品美國牛蛙,每公斤售價高達25-28元人民幣,且貨源緊張,供不應求。我國美國牛蛙養殖技術欠缺,品種不純。美國牛蛙養殖還處於起步階段,許多養殖戶因為沒有專業的養殖技術,而轉而養殖普通牛蛙。在品種方面,目前國內大都數美國牛蛙不是純正的品質,甚至出現變種牛蛙,雜交牛蛙,這都嚴重影響到牛蛙的市場價格。

然而這種牛蛙在美國卻讓當地人頭疼不已。美國牛蛙在各個州泛濫,對水域的生態環境破壞是非常巨大的,他們會進食一些較為「弱小」的魚蝦,使得其在這片水域瀕臨「滅絕」,會嚴重影響水域的平衡,出現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可見物種入侵是有多麼可怕了。最早美國牛蛙在存在東部的幾個州,如今遍布整個美國各地。每年治理牛蛙需要花費高額的經費。

4、德國大閘蟹

大閘蟹在我國如今絕對算上是奢侈品,尤其是某某湖的大閘蟹,一般人真是消費不起,不過,大閘蟹的味道真是鮮美,尤其那美味的蟹黃,現在我國市場長的大閘蟹都有防偽標籤,一個大閘蟹上一個身份證號,這現象讓德國人目瞪口呆。因為德國飽受大閘蟹的困擾,當地河道的堤岸和裡面的物種都被大閘蟹破壞,每年治理大閘蟹需要花費幾千萬歐元,這是一筆不曉得開支。

其實德國原本沒有大閘蟹,這種大閘蟹就是中國的品種,德國科學家調查後認為,在中國民國時期,那時常有貿易來往,大閘蟹就是通過商船的壓艙水從中國"移民"到歐洲的。這種"什麼都吃"的八腳猛士開始在歐陸江河橫行,對本土物種構成嚴重的生存威脅,從而成為德國地區唯一的淡水蟹種。每逢盛夏,生活在易北河等水域裡的成熟大閘蟹開始展開"地毯式"遷徙,不遠千裡地遠上北海,為翌年春天的傳宗接代做好準備。

5、澳洲野兔

兔子是我國非常美味的一種食物,尤其在川菜中非常有名,像成都雙流兔頭,麻辣兔丁都是非常美味的,在我國野兔很難買到,一般都是人工養殖的兔子,就是這樣的兔子價格也不不便宜。當兔子到了澳大利亞就變成了一種開掛的生物,在澳大利亞肆意繁殖,如今已經達到了上百億隻,十分的驚人。

在1859年的時候,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深刻地認識到外來物種的可怕,當時的澳大利亞人引進了一些兔子,本來是為了當作食物或者是狩獵的目標,但是誰能想到野兔瞬間就開始泛濫了起來,澳大利亞的環境十分的適合野兔生存,那裡沒有太多的工業,卻有著非常肥沃的草地,更為關鍵的是,那裡根本不存在野兔的天敵,它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生長並且瘋狂的繁殖,除去自然死亡率,它們的數量幾乎得不到任何的遏制。

當國內吃貨們聽說這些事後紛紛表示,外國人之所以不吃這些美味,主要是他們沒有中國的廚師,美味的食材不會烹飪也是白搭。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相關焦點

  • 40年前入侵中國的筍殼魚,一開始泛濫成災,如今卻需要人工養殖
    作為入侵物種,它被中國人吃到像需要人工養殖,現如今不僅身價翻倍,而且還收到了很多中國人的歡迎。 在上個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引進我國珠三角地區,並作為特色品種得到推廣,成為熱門的人工養殖水產新優品種之一,現如今已經40年了,這種魚在我國依舊是非常受人們歡迎的。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在我國小龍蝦因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類大,肉也相對較多,及肉質鮮美之原因,而被製成多種美食,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人工養殖的小龍蝦價格都不菲。4、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
  • 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在我國農村的旁邊幾乎都會有一條河,河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魚,小時候沒人把它們當好東西,逮到往往都是做成飼料餵雞鴨了,如今這些野生魚可成了稀罕物,不僅成為了觀賞魚,有些還是餐桌的美味,一斤難求,而且價格還很貴,有些種類品質上乘的野生魚,一條就要幾百元,下面就來看看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個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 這種美食在國內深受歡迎,在非洲卻泛濫成災,當地人稱再餓也不吃
    海鮮美味營養價值高,越來越多國人加入了食用海鮮的大軍,許多海鮮都要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國人需求了,貽貝便是其中一種。貽貝是一種海洋生物,它有很多名字,比如海虹、青口等,而煮熟後晾乾的貽貝又稱為淡菜。在我國,貽貝活躍的地區為沿海地區,如渤海、福建等地,在海邊的巖石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蹤跡。貽貝多為楔形,形狀細長。
  • 大閘蟹在國外叫生物入侵,在中國被人工飼養,為何待遇如此不同?
    說起大閘蟹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是香噴噴,且價格不菲的食物。而在國外大閘蟹的境遇和在中國的待遇就截然不同了,外國人將大閘蟹視為一種有害動物,就像小龍蝦一些被認為是生物入侵。它們生命力頑強,繁殖能力快,而且有沒有當地的生物能以它為食。曾經的德國人為了想出消滅大閘蟹的方法,還有大閘蟹做肥皂做飼料。大閘蟹不僅能生活在水裡還能上岸活動,它們可以翻越外國人設置的擋網,曾經就有外國人說道:為了防止大閘蟹跑到漁場捕食魚苗,用擋網阻擋,3天後它們成功出現在漁場裡,我想它在夜裡長了翅膀。
  • 泰國河蝦「泛濫成災」,漁民誤撈當廢物處理,網友:不要暴殄天物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雖說我國幅員遼闊、物資豐富,但我國大多城市都是內陸不沿海城市,所以人們如果想要享受到海鮮、河鮮,一般都要花費不菲。說是大蝦,羅氏蝦的個頭是真的很大,普通羅氏蝦的個頭一般是我們日常食用的河蝦的4-5倍,而且價格還十分便宜。但是由於羅氏蝦的繁殖能力十分強悍,而且在湄公河段的水域中又缺少天敵,所以其繁殖速度十分的快,導致泛濫成災。
  • 澳大利亞的兔子泛濫成災,當地人束手無策,網友:來我國的餐桌上
    自古以來,我國對於美食非常的熱愛,並且在國內出現了很多關於美食的相關製作,所以很多國人面對國外發出的很多小動物物種入侵導致泛濫成災的消息時,對於很多吃貨來說,這不是餐桌上的美味嗎?怎麼會泛濫成災呢?最近澳大利亞的兔子再次引發各界網友的熱議。
  • 挪威帝王蟹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束手無策,網友:幫你解決!
    挪威帝王蟹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束手無策,網友:幫你解決!每個國家都會有物種泛濫的時候,曾經的小龍蝦就在我們國家泛濫成災,但是沒過多久它就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而在挪威帝王蟹也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束手無策,網友:幫你解決!
  • 四眼斑龜的人工飼養
    (二) 地理分布:我國,主要分布於江西、福建、廣西和廣東等地;在國外,主要分布於越南等國。近年來由於濫捕亂殺,其數量急劇下降。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四眼龜均為野生龜。由於他們分布區域狹窄,適應能力弱,成活錄低,因此我國目前尚無開展大規模的人工養殖。二、外部形態特徵 體形適中。頭頂皮膚光滑無鱗,上啄不呈鉤狀,頭後 側各有2對眼斑中有一黑點,頸部有條縱文。
  • 小太陽鸚鵡的價格跌入谷底,依舊無人問津,4個原因讓人放棄飼養
    但金剛鸚鵡經常在訓練的時候飛走,而金剛鸚鵡價格也不菲,所以大部分人放棄金剛鸚鵡。選擇錐尾鸚鵡,如今錐尾鸚鵡,價格持續下跌,依舊無人問津,讓很多寵物愛好者望而止步。下面讓我來告訴大家吧!1.體型小錐尾鸚鵡當中金太陽鸚鵡體長才30CM,而小太陽鸚鵡體長28CM,和玄鳳鸚鵡體型差不多。對於兩種鸚鵡體型顏值相差不大時,大部分新手選擇了便宜的玄鳳鸚鵡。
  • 非洲大蝸牛中國泛濫成災,非洲人的超級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
    在上個世紀末,因為非洲大蝸牛體型大,肉多,所以一些人就將非洲大蝸牛引入中國養殖,然而一方面供過於求,一方面缺乏有效的養殖控制和環境隔離,這些大蝸牛逃入自然環境中,開始大肆繁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將非洲大蝸牛當作寵物引入中國,飼養一段時間之後放生野外。
  • 最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國外泛濫成災,卻被我國吃貨吃到供不應求
    然而世事無絕對,恰恰有一些物種還真沒個像樣的天敵來控制,導致其泛濫成災,讓人類頭疼無比,其中的代表就是小龍蝦了,小龍蝦原產地是美國,但是這種生物的生存能力超強,一般是不會死,即使將它扔到垃圾堆裡,它還照樣可以活蹦亂跳,即使在乾涸的陸地它也可以堅持一個星期,而且是雜食動物,連腐爛的東西都吃,這讓許多人感覺很噁心,咋那麼像蟑螂呢。
  • 我科學家挖掘出2種可人工飼養本土熊蜂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3月9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蜜蜂研究所蜂種質資源與育種團隊再次挖掘出2種可以人工飼養的熊蜂,探明了我國南方蜂種弗裡熊蜂(Bombus friseanus)和短頭熊蜂(B. breviceps)的生物學特性。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昆蟲(Insects)》上。
  • 澳洲180億隻兔子泛濫成災,病毒撲殺90%,剩下10%的兔子卻進化了
    可愛的茶杯兔、動畫裡的兔八哥、美味的麻辣兔頭,就連還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會背關於兔子的童謠——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但偏偏就是這種看似可愛美麗的兔子,曾經差點把一個國家毀滅,而且為了對付這些入侵的兔子,這個國家無所不用其極,人工捕獵、引入天敵、修建圍牆,甚至是出動了轟炸機投放毒氣彈都收效甚微,反而幫助了這群兔子實現了
  • 中國這麼奢侈的海鮮,在澳大利亞卻泛濫成災,建議出口我國!
    中國這麼奢侈的海鮮,在澳大利亞卻泛濫成災,建議出口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多人選擇出國旅行,澳大利亞由於地鐵被織風景優美,成為我國遊客戶的國家之一。不過都會高興得蹦起來,海膽營養價值也特別多,但在我國還在處於比較奢侈的海鮮當中。它的價格貴,難怪不少人看到自己高興壞了。而就是這樣一種生物,在當地卻並不是有人歡迎,澳大利亞條件非常適宜海鮮的生長,解決他們還在最近澳大利亞政服務生也能抓捕。
  • 海瓜子入侵英國後泛濫成災?中國吃貨:到了我國都是滅頂之災!
    而這個名為The Asian Date Mussels的貝類,在我國沿海地區,它常被稱為「海瓜子」或者「薄殼」是超級美味的海鮮。來源:每日郵報這樣一種貽貝海產怎麼就成了英國人的災難了呢?它是我們的桌上美食啊!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
    非洲大蝸牛在非洲是非常受歡迎的,非洲的部分地區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的蝸牛,但是在這一物種入侵中國之後本以為它會像小龍蝦一樣被吃到滅絕,需要經過人工培育,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 對於湄公河泛濫成災的羅氏蝦你是怎麼看的?網友:想吃成幾級的?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國,流傳下來的不只有著非常眾多的名勝古蹟,而且還有非常多的美食文化也流傳了下來。特別是我國在國際上被稱其為一個美食大國,而且我們國人在外國人的眼中是一個十足的吃貨。
  • 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逃到俄羅斯,馬上就泛濫成災了!
    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逃到俄羅斯,馬上就泛濫成災了!大自然生態系統中都有它的特有物種,這些物種可以在生物鏈中穩定的生存,但是現在在來生態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嚴重影響到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幾年前,小龍蝦入侵我國開始泛濫成災,不過沒過多久就差點被人們吃到瀕臨滅絕,後來靠著人工養殖才得以延續,曾經還有一種動物也經常給我們帶來災難,經常鋪天蓋地傾巢出動,作到處處可為是無聲,讓各地農民叫苦連天,就是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