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遊,感受一下當地的異國風情和美食,又是我麼會發現,好多美味在國外本地人從來不愛吃,以至於這些東西都泛濫成災,在我國卻價格不菲,吃上一頓要花上高昂的價格,而其市場還供應不足,需要人工飼養,有些完全需要進口才能滿足市場需求,下面就來看看都有哪些美味。
1、挪威帝王蟹
帝王蟹在中國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在中國一隻大個的帝王蟹可以賣到3000元左右,並且就這在中國市場還是供不應求。尷尬的是挪威人還非常不喜歡吃帝王蟹,對於他們來說吃帝王蟹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他們和很多西方人一樣對這種多腿動物非常反感,相比之下挪威人更喜歡吃海魚,原因僅僅是因為少刺。
數據統計,挪威帝王蟹數量超過2千萬隻,而目前挪威的人口也就500多萬,當地人雖然也食用帝王蟹,但是只吃蟹腿,好多帝王蟹都被加工成飼料了,真是暴食天物,但這遠遠比不上帝王蟹的繁殖速度,帝王蟹不但可以橫向移動還可以垂直移動。這樣的一個裝甲巨無霸嚴重破壞了挪威海域的生態環境,當地政府也想不出解決辦法,只能鼓勵挪威人民大量捕殺帝王蟹。
2、丹麥生蠔
牡蠣別名又叫生蠔,我們常吃的蠔油就是用生蠔加工製作的,在我國生蠔的消耗量很大,野生資源和進口生蠔都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必須要人工養殖,即使這樣,生蠔在我國的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然而這種生物在丹麥確實泛濫成災,當地人幾乎沒人食用生蠔,以至於在丹麥的海邊到處都是這種生物。
丹麥本土並不是沒有生蠔,他們本土的生蠔個頭大,味道好,十分受當地人的歡迎,但是不知什麼時候,丹麥出現了一種外來的生蠔品種,它就是原產在太平洋的生蠔。太平洋生蠔有左右兩扇貝殼,貝殼長形或橢圓形,殼的形態隨生活環境的不同變異較大。殼大而薄,殼頂短而尖,殼面具有水波狀的環生鱗片,排列稀疏。並且味道細嫩,營養豐富,在日本,澳大利亞,我國等國家廣泛被養殖。
3、美國牛蛙
美國牛蛙是中國引進的一種優良牛蛙品種,肉質鮮美,皮堅韌等特性被成為餐桌佳餚和皮革珍品,現在我國市場上出售的鮮活商品美國牛蛙,每公斤售價高達25-28元人民幣,且貨源緊張,供不應求。我國美國牛蛙養殖技術欠缺,品種不純。美國牛蛙養殖還處於起步階段,許多養殖戶因為沒有專業的養殖技術,而轉而養殖普通牛蛙。在品種方面,目前國內大都數美國牛蛙不是純正的品質,甚至出現變種牛蛙,雜交牛蛙,這都嚴重影響到牛蛙的市場價格。
然而這種牛蛙在美國卻讓當地人頭疼不已。美國牛蛙在各個州泛濫,對水域的生態環境破壞是非常巨大的,他們會進食一些較為「弱小」的魚蝦,使得其在這片水域瀕臨「滅絕」,會嚴重影響水域的平衡,出現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可見物種入侵是有多麼可怕了。最早美國牛蛙在存在東部的幾個州,如今遍布整個美國各地。每年治理牛蛙需要花費高額的經費。
4、德國大閘蟹
大閘蟹在我國如今絕對算上是奢侈品,尤其是某某湖的大閘蟹,一般人真是消費不起,不過,大閘蟹的味道真是鮮美,尤其那美味的蟹黃,現在我國市場長的大閘蟹都有防偽標籤,一個大閘蟹上一個身份證號,這現象讓德國人目瞪口呆。因為德國飽受大閘蟹的困擾,當地河道的堤岸和裡面的物種都被大閘蟹破壞,每年治理大閘蟹需要花費幾千萬歐元,這是一筆不曉得開支。
其實德國原本沒有大閘蟹,這種大閘蟹就是中國的品種,德國科學家調查後認為,在中國民國時期,那時常有貿易來往,大閘蟹就是通過商船的壓艙水從中國"移民"到歐洲的。這種"什麼都吃"的八腳猛士開始在歐陸江河橫行,對本土物種構成嚴重的生存威脅,從而成為德國地區唯一的淡水蟹種。每逢盛夏,生活在易北河等水域裡的成熟大閘蟹開始展開"地毯式"遷徙,不遠千裡地遠上北海,為翌年春天的傳宗接代做好準備。
5、澳洲野兔
兔子是我國非常美味的一種食物,尤其在川菜中非常有名,像成都雙流兔頭,麻辣兔丁都是非常美味的,在我國野兔很難買到,一般都是人工養殖的兔子,就是這樣的兔子價格也不不便宜。當兔子到了澳大利亞就變成了一種開掛的生物,在澳大利亞肆意繁殖,如今已經達到了上百億隻,十分的驚人。
在1859年的時候,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深刻地認識到外來物種的可怕,當時的澳大利亞人引進了一些兔子,本來是為了當作食物或者是狩獵的目標,但是誰能想到野兔瞬間就開始泛濫了起來,澳大利亞的環境十分的適合野兔生存,那裡沒有太多的工業,卻有著非常肥沃的草地,更為關鍵的是,那裡根本不存在野兔的天敵,它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生長並且瘋狂的繁殖,除去自然死亡率,它們的數量幾乎得不到任何的遏制。
當國內吃貨們聽說這些事後紛紛表示,外國人之所以不吃這些美味,主要是他們沒有中國的廚師,美味的食材不會烹飪也是白搭。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