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5G軍事化應用研究

2020-12-17 全球技術地圖

隨著5G技術開始商用,應及時開展5G軍事應用研究,充分利用5G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促進軍事通信能力的提升。通過梳理民用5G應用場景和5G關鍵技術,結合對軍事通信應用需求的分析,提出5G軍事化應用場景和相關關鍵技術,探索了5G軍事化應用的主要途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海軍5G軍事化應用的構想,為研究5G軍事化應用和推廣提供了研究方向。

引言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點領域,當前5G發展如火如荼,三大運營商5G商業化應用已經開始,及時開展5G軍事應用研究,充分利用5G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推動軍用移動通信與國家通信基礎設施的同步協調發展,對落實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動軍用移動通信能力躍升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海軍由近海防禦向近海防禦與遠海防衛結合的轉型,構建能夠提供良好傳輸質量、高效傳輸的海上信息傳輸體系已成為必然要求。傳統的海軍戰術通信系統主要依託短波、超短波、數據鏈等手段,系統較為複雜,擴展性不佳,信息傳輸能力難以滿足新型作戰應用的要求。

5G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在傳統人與人通信的基礎上,將大量設備、終端接入網絡提供服務,實現「萬物互聯」,極有可能引發新的信息革命。按照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亟需充分借鑑吸收5G的發展理念,將其關鍵技術和應用與海軍網絡信息體系建設相融合,儘早開展5G軍事應用研究,對創新發展海軍信息化作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5G通信技術

1.1 5G應用場景

5G即第5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是2G、3G、4G系統之後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目前,國際電信聯盟已經完成了5G願景研究[1],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2016年啟動了5G標準研究工作,在2018年6月完成5G技術標準首個版本(Release 15)的制定,我國已於2019年6月進行了5G商用牌照的發放,三大運營商已經開始5G網絡商用。

5G不僅支持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更重要的是支持萬物互聯,支持高清視頻、車聯網、無人機、工業網際網路等行業應用,需支持異構網絡融合,具備高帶寬、高可靠、低時延、低功耗、大連接等不同特點。為此,3GPP定義了三種5G典型應用場景(如圖1所示):增強移動寬帶(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低功耗大連接(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mMTC)和高可靠低時延(Ultra-relai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並提出了各自場景下5G的應用模型和需達到的指標。

圖1 5G應用場景示意圖

增強移動寬帶場景主要提供更高的用戶體驗速率和更大的接入帶寬,滿足熱點高容量應用和移動網際網路需求,如8K高清視頻、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應用(VR/AR)。後兩類應用場景主要面向物聯網業務。

其中,低功耗大連接應用場景主要提供大規模、低成本、低能耗的物聯網設備高效接入能力,滿足傳感器網絡、可穿戴設備、智慧城市等應用需求;低時延高可靠場景主要提供高實時、高精度、高安全的設備間協作通信能力,滿足如無人駕駛、車聯網、智能工廠、智慧醫療等應用需求。5G各項關鍵能力指標較4G均有大幅提升。

用戶體驗速率提升10倍,峰值速率提升20倍,流量密度提升100倍,能量效率提升100倍,連接數密度提升10倍,時延縮短到之前的1/10,頻譜效率提升3倍,移動性提高近1倍。

1.2 5G關鍵技術

為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差異化需求,產業界和學術界提出了全新的無線技術和組網技術[3-5],為實現5G網絡能力提供了基礎。相關5G關鍵技術無疑具有重要的軍事化應用潛力,對軍事網絡信息系統建設具有重大借鑑意義。

1.2.1 無線技術類

(1)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技術(Massive MIMO):在基站收發信機上採用超大規模天線陣列實現更大的無線數據流量和連接可靠性,綜合利用空域、時域、頻域提升頻譜效率和能量的利用效率。

(2)新型調製編碼技術:採用新型調製方式降低小區間幹擾,如頻率正交幅度調製(Frequency and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FQAM),採用新型編碼方式降低解碼複雜度與時延,如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和極化碼(Polar Code)。

(3)非正交多址技術:通過多用戶信息的疊加傳輸,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上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戶連接,可以有效滿足物聯網海量設備連接,簡化信令流程,大幅度降低空口傳輸時延。

(4)全頻譜利用技術:充分利用不同頻譜資源的電磁特性挖掘可用頻譜滿足廣覆蓋高速率和低延時等通信需求。

(5)靈活雙工技術:利用半雙工與全雙工的靈活切換機制,可實現時域和頻域的雙工資源動態分配,根據上下行業務變化情況動態分配上下行資源,有效提高系統資源利用率。

根據上下行業務變化情況動態分配上下行資源,有效提高系統資源利用率。

1.2.2 網絡技術類

(1)超密集異構組網技術:提高單位面積內的基站數量,增加網絡中的小區密度,從而提升頻譜效率和滿足熱點高容量場景中流量需求。

(2)軟體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與網絡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技術:SDN技術分離路由轉發和控制功能,NFV技術利用軟體在通用基礎平臺上實現不同網元功能,大大降低網絡設備成本,將SDN技術和NFV技術進行組合,從而實現網絡層面從基礎設施到控制功能的靈活管理。

(3)自組織網絡技術:可實現多子網用戶隨遇接入,支持網絡部署階段的自規劃和自配置,網絡維護階段的自優化和自癒合。

(4)設備直聯D2D技術:通過建立設備與設備、設備與微型小型基站的網絡,降低設備與基站間的時延並減少設備功耗。

5G軍事化應用

2.1 軍事應用需求分析

軍用通信系統要充分吸收民用通信系統的先進技術和發展理念,必須著眼軍事通信系統的特點和應用要求,分析5G技術軍事應用的著力點和發展途徑。

軍事通信系統按照建設和運用模式區分,可分為有基礎設施的通信系統和無基礎設施的戰術通信系統,其主要特點如下:

(1)有基礎設施的通信系統:通常用於保障軍隊營區、機場、港口等固定軍事設施,其建設和運用與民用通信系統相似度較高,易於利用民用通信系統的技術和設備,但需要在網絡安全方面進行功能擴展或增強,滿足高安全性需求。

(2)戰術通信系統:通常用於保障軍隊作戰行動,受到作戰環境的影響,基本無基礎設施可利用,以短波、超短波、微波、衛星等無線通信為主,手段多且差異大,子網數量和接入方式多,網絡結構複雜;受到戰場環境影響,無線通信傳輸時延、誤碼率等指標抖動較大,通信質量不佳;各類通信節點機動性差異較大,隨作戰進程和作戰任務變化網絡動態變化劇烈;在對抗條件下,網絡極易遭到毀傷或受到幹擾,對抗毀抗擾要求高。

2.2 5G軍事化應用場景分析

5G技術的軍事化應用必須面向實際需求,通過對比分析5G民用應用場景和軍事應用場景,可以明確5G軍事化應用的切入點和技術需求,探索5G技術軍事化應用的具體途徑。

2.2.1 增強移動寬帶應用場景

在軍隊營區、軍用港口等固定軍事設施可依託基礎設施建設移動通信系統,利用SDN/NFV實現通信資源虛擬化,提供靈活可定製的網絡服務。此外,在戰術通信網絡中也可利用5G空口技術提高無線鏈路接入能力,並利用全頻譜接入、Massive MIMO、SDN/NFV等技術,實現廣域覆蓋的骨幹網或增強接入能力,實現各類異構通信網絡的融合組網,為機動用戶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傳輸鏈路。

2.2.2 低功耗大連接應用場景

在軍事物聯網應用中,可依託固定基礎設施和各類傳感器,利用5G網絡實現軍事人員、武器裝備、保障物資的互聯互通,實現保障需求的實時精確感知、保障資源智能化指揮調度、保障行動的實時控制。

2.2.3 低時延高可靠應用場景

在對實時性要求很高的作戰場景下,通常需要使用數據鏈通信系統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戰術信息鏈路,保障各類高機動作戰平臺;未來無人作戰平臺也將大量應用於戰場,各類無人平臺間的智能感知、協同控制也可應用新型調製編碼、D2D、自組織網絡等相關關鍵技術,利用低時延高可靠5G網絡提供支撐。

綜合上述分析,5G軍事應用場景與相關技術需求如表1所示。

表1 5G軍事應用場景和技術需求

5G軍事化應用途徑

由於軍事需求的特殊性,不能簡單地將5G技術直接應用於軍事通信系統,必須根據應用場景、保障對象、保障模式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應用途徑,具體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軍民融合建設

針對有基礎設施依託的軍事通信系統,可以直接依託民用5G網絡,或應用5G相關技術、設備和產業資源,如數位化營區、軍事後勤、科研基地應用場景,實現5G軍事化應用快速實現。

3.2 5G關鍵技術直接應用

對於民用5G標準和關鍵技術已實現產品化,可直接應用於軍事的技術,應儘快吸收借鑑並應用於戰術通信系統,如新型調製編碼、SDN/NFV等;也可將5G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引入其他軍用通信系統,實現能力提升;對於民用5G標準尚未確定或仍在研究中的關鍵技術,應分析其軍用價值並開展跟蹤研究。

3.3 5G軍事化應用增強和擴展

部分5G標準、技術和產品已經成熟,具有較高軍事應用價值,但還不能滿足軍事應用需求,應從政策層面推動相關軍用標準制定,面向軍事應用對相關關鍵技術進行定製和增強,培育相關產業鏈。對於民用5G尚未覆蓋的軍事需求,如5G軍用系統安全防護、抗幹擾技術等,應瞄準典型軍事應用需求展開科研攻關,實現功能擴展。

海軍5G軍事化應用構想

面向未來海軍參與聯合作戰,著眼以網絡信息體系為支撐的體系作戰,充分考慮上述軍事化應用需求和5G軍事化應用途徑,借鑑5G網絡和戰術通信系統的架構,可將5G技術應用於海空聯合作戰中的多種應用場景,構建覆蓋多種作戰要素的5G軍事通信網絡。

4.1 軍用港口和軍事後勤系統

基於5G的軍用港口和軍事後勤網絡如圖2所示。通過部署5G網絡和安全防護機制,在軍用港口、後勤基地部署各類傳感器和物聯網應用,將傳感器及傳感器網絡、物聯網服務平臺、應用系統安全地連接起來,構建統一的物聯網基礎服務和公共服務,實現後勤保障應用場景中人、裝、物及設施的聯網,支撐各類軍事後勤應用。同時,根據需要部署邊緣計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設備,將部分服務和功能下沉至網絡邊緣,提高服務效率。

圖2 基於5G的軍用港口和軍事後勤網絡示意圖

4.2 海面大型作戰艦艇及艦艇編隊

在海軍大型作戰艦艇內部部署5G宏基站和室內分布系統,將艦上各類作戰人員、傳感器以及各類保障資源、設備、系統融合互聯,構建艦上高速信息網絡,支持偵察感知、智能綜合保障等高速寬帶應用,同時滿足指揮控制、偵察情報、火力打擊、綜合保障等業務需求,提高艦艇系統作戰效能。在艦艇編隊之間,也可利用5G空口技術實現高速信息傳輸鏈路,作為現有戰術無線通信手段的重要補充和加強。

4.3 空中作戰編隊

可通過在預警機或長航時空中平臺上部署5G節點,引入天線陣列、毫米波空口技術、非正交多址、新型多載波技術、先進調製編碼等5G關鍵技術,提供高可靠、低時延的實時戰術信息鏈路,相較數據鏈系統可大大提高網絡效能,滿足各類空中作戰平臺對高速信息傳輸、高動態隨機接入、高可靠低時延通信的需求。同時可接入艦上5G基站,實現海空戰術協同通信。綜合上述兩種應用場景,基於5G的海空聯合戰術通信網絡如圖3所示。

圖3 基於5G的海空聯合戰術通信網示意圖

4.4 機動式5G網絡

海軍陸戰隊在陸上作戰中,可利用機動式基站和中繼接入設備構建5G機動、邊緣拓展網絡,實現無基礎設施依託的局部高速通信能力,為指揮所、單兵、可穿戴設備或戰場傳感器提供寬帶接入網絡,構建滿足小範圍無線覆蓋的高安全小型邊緣專網。海軍陸戰隊陸上5G機動通信網如圖4所示。

圖4 陸上5G機動通信網示意圖

4.5 低軌衛星星座5G網絡

為解決5G全球覆蓋和永遠在線,已經有研究提出了一種衛星網絡與地面網絡融合的5G網絡架構[6]。為滿足海軍聯合作戰需求,構建立體覆蓋戰場的5G網絡,可在若干近地低軌道平面部署小型衛星星座,形成一體化衛星服務平臺,通過引入5G毫米波技術標準,利用多天線、新型多載波技術、先進調製編碼等關鍵技術,結合5G標準在工作頻段、組網方式、環境適應性、設備形態、體系架構等方面進行聯合設計,在海空戰場形成蜂窩狀服務小區,用戶可隨時接入系統,實現空、天、海立體組網。基於5G低軌衛星星座的海空天一體化網絡如圖5所示。

圖5 基於5G低軌衛星星座的海空天一體化網絡示意圖

結語

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深刻調整,我國國家安全和發展面臨更多挑戰,局部戰爭威脅日益增多。面向未來軍事需求,按照軍民融合發展的思路充分吸收民用通信技術和相關產業資源,是提高通信保障水平、促進網絡信息體系建設、提升我軍戰鬥力的有效方式。本文研究了5G應用場景和相關關鍵技術在軍事應用中的特點,提出了5G軍事化應用的主要途徑,並結合海軍軍事應用提出了海軍5G軍事化應用的網絡架構和應用場景,為5G技術軍事化應用的發展、體系設計、技術研發提供了研究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雜誌社,原作者林麗娜、宋越明。文章內容系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公眾號轉載僅為分享、傳達不同觀點,如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我們!

轉自丨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雜誌社

作者丨林麗娜、宋越明

編輯丨翟麗影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相關焦點

  • 美國五角大樓正積極將「5G」帶入戰爭,中國如何防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於莫斯科當地時間12月10日電 美國《國防雜誌》報導稱,五角大樓在10月份已經向測試區的5G技術研究項目撥款6億美元,2021年另有7個靶場將加入測試計劃。測試內容包括無人機、機器人與生物識別技術應用,以及虛擬實境作戰等,測試5G技術在戰爭中的能力,這也是全球首次大規模的5G兩用測試。
  • 美國海軍陸戰隊將5G連接引入基礎防禦
    Verizon和海軍陸戰隊也正在與該項目中的幾個新的面向5G的初創公司合作。COMSovereign,GenXComm,Omnispace和VRotors。每個初創企業都獲得了50,000美元,並有機會向海軍陸戰隊展示其技術。
  • 為提高成績,我把孩子送進「軍事化管理」學校:我錯了嗎?
    諸如上述的」軍事化「學習,雖然可以短期讓孩子的成績達到快速提升,但我們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這些學習行為的「殘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軍事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優勢,可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孩子的紀律性,讓孩子學習成績短期飛速提升。
  • 美國發布軍用AI倫理原則 打開AI軍事化的閘門
    (原標題:美國發布軍用AI倫理原則 打開了AI軍事化的閘門)
  • 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中美俄擠不進前三,第一名是一中東小國!
    美國核動力航母聲名遠播,在海軍建設過程中,這些裝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的航母加載幫助美軍自由穿梭於各大海外軍事基地,同時又很好地威懾了其他國家,不管美軍再怎麼囂張,依然沒人敢挑戰權威。一國綜合實力、經濟實力只佔一部分,佔主導地位的還是一國的軍事力量,但關於軍事力量的強弱,有許多說法,有人認為應從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來看,也有人認為應從國家軍事化的程度來看。
  • 美國航母闖南海,被中國海軍團團包圍!
    「裡根」號 (圖源:Reuters) 對此,中國國防部表示:「美國航母編隊到南海炫耀武力,推動地區軍事化9號艦,是美國海軍大名鼎鼎的第七艦隊核心。
  • 北師大泉州附中軍事化封閉管理寄宿生 引發暗戰
    百度貼吧裡,有關北師大泉州附中軍事化管理的吐槽帖十分火熱。軍事化管理,要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壓力這麼大。否則反而不利於孩子學習,這樣沒有意義。#微回應#希望通過軍事化培養孩子自覺自立——北師大泉州附中校長許興丹我們今年9月1日剛剛開始採用軍事化管理,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 基於 5G技術的教育信息化應用研究
    美國分別於 2000 年和 2004 年發布了國家教育技術計劃,推動了教育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2]:教師應有效運用信息技術(IT)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學生要具備運用 IT 的素養和技能;通過教師培訓來促進教學創新應用,提升 IT 的教育應用效能。
  • 美國沒有軍事化「高考集中營」
    「美國衡水」的KIPP學校其實遠非軍事化管理的應試集訓營,KIPP學校的運營者和支持者對「軍事化管理」避之唯恐不及 KIPP(「知識即力量」)項目是美國公立學校系統中各種「特許學校」項目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參與「特許學校」項目的各公立學校
  • 初三畢業生看過來,全封閉軍事化管理中專學校,歡迎您
    先進設備 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術人才 「培養大國工匠,傳承精工精神″的搖籃 軍事化管理
  • 衡水中學,果然是軍事化管理,今天我信了
    其中一個標誌就是軍事化的教學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把學生的時間精確到每天的幾點幾分幾秒。即使在軍營裡,恐怕也很難做到這一點。但關於這個說法,我一直持懷疑態度。宣講、檢閱、口號、宣誓……軍事化管理的好處,一是整齊劃一,步調一致;二是集體意識,緊張氛圍;三是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四是簡單易行,快速高效。這些好處表現在學習考試上,就是短時間內容易出成績,考高分。所以衡水中學的高考稱霸不是虛假的,而是實打實的,因為軍事化管理帶來的就是考高分!大家都被軍事化管理帶來的漂亮成績迷住了雙眼,而看不到背後的隱患和傷害。
  • 北美觀察丨美國分化:暴力執法沒完沒了 警察軍事化加深警民對立
    輿論認為,持續發生的警察暴力事件,令美國警民矛盾日益加深,而這背後的警察軍事化問題,對於社會撕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美國廣播公司稱,警察軍事化事與願違,最終加劇了警民衝突警察軍事化事與願違 警察執法更加暴力不少美國媒體指出,美國警察在處理抗議活動時,已經形成了使用武力的思維定式。而美國國防部近年來不斷為警察部門提供大量軍事化裝備,更是在變相鼓勵這種行為。
  • 縮節胺在我國棉花生產中應用研究概述
    縮節胺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通過對國內相關文獻的參考,闡述了縮節胺在我國各主要棉區的應用技術,總結了縮節胺應用在棉花上調控對棉花種子萌發、農藝性狀、產量品質及生理生化影響,指出了當前農業生產中縮節胺使用存在的問題,並對縮節胺在棉花生產中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 2020年5G應用專題行業研究報告
    醫療系統處理的數據數量龐大,從詳細的患者信息到臨床研究,再到高解析度的 MRI 和 CT 圖像,到 2020 年,醫療行業將產生大約 2,314 艾字節的數據, 即 2.314 千萬億千兆 字節。5G 時延理想情況下端到端為 1ms,約為 4G 的十分之一,可助力大量醫療數據的傳 輸並滿足醫療對傳輸速度的要求。
  • 據說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
    據說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嚴師出高徒」,「無規矩不成方圓」,正因為老師們的兢兢業業和恪盡職守,該校歷年的升學率還是比較好的。這也正是不少學生選擇在此就讀的原因。
  • 美國海軍進駐越南金蘭灣?外國人自己都覺得不靠譜
    但是越南還有一項政策,允許外國海軍每年進行一次港口停靠,多艘船可以同時停靠一個港口。例如,美國海軍的軍艦被允許進入峴港的軍事碼頭停靠,然後訪問金蘭灣。參加太平洋夥伴關係人道訪問的軍用醫院船,例如「仁慈」號,不在此限制範圍之內。在島嶼方面,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海事透明倡議」追蹤南中國海的發展情況時表示,越南佔據了49到51個前哨站,分布在南中國海的27處位置。
  • 湖南矽谷高科軟體學院召開全校軍事化管理部署推進會
    湖南矽谷高科軟體學院是湖南省首家園區型半封閉式軍事化管理的職業院校,自建校以來,一直堅持採用軍事化管理模式,倡導以軍隊的紀律規範學生,以軍人的精神教育學生,以軍營的作風感染學生!對在校學生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
  • 美軍官:中國海軍就像80年代初的蘇聯海軍,應用同樣方式壓制
    一名叫做賈森-杜德爾的青年軍官本月在美國海軍研究所網站上發表文章,鼓吹用對付蘇聯海軍的辦法,把中國海軍壓制在近海。1958年,埃森豪威爾還派海軍陸戰隊進入黎巴嫩。作者認為,中國海軍現階段的狀態和蘇聯海軍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情況很相似。中國海軍正在從一支保衛近海區域的小海軍向全球海軍轉型,不斷擴大和提升水面作戰能力。中國認識到,自己的近海已經得到了良好的保護。但是要想把力量投送到東海和南海以外,就需要一支大型戰艦組成的大規模艦隊。蘇聯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 拿破崙信任的海軍大將,打仗時準備逃跑,導致法軍作戰計劃失敗
    早在1798年的時候,拿破崙就在阿布基爾港被英國海軍擊敗,那時的拿破崙還不是皇帝,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政權,1804年,拿破崙稱帝。稱帝之後,拿破崙企圖一雪前恥,於是他將部分精力投入到海軍身上,企圖能建造一支橫掃世界的法國海軍。
  • 美海軍艦船停靠高雄港引發猜測 臺當局:為民間學術研究
    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導 臺媒稱,美國海軍排水量3250噸的科學研究船「託馬斯」號(Thomas G. Thompson (T-AGOR-23)),現正停靠於高雄港9號碼頭。據臺灣「中央社」10月16日報導,美國海軍研究船「託馬斯」號15日上午進高雄港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