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證人已不在世申請紀念章曾遇困 洛陽87歲抗美援朝老兵元旦前夕收...

2021-01-09 大河網


老人家收到紀念章特別高興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李曼文圖

  「太感謝你們了,我父親的紀念章已經在前幾天收到了。元旦我們專程回老家送給父親,老人家特別高興。」

  日前,家住洛陽市澗西區南盟社區的姚女士激動地告訴記者,2020年10月份為父親申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已經在元旦前夕送到了家裡。

  洛陽87歲志願軍老兵,申請紀念章遇困

  2020年11月底,姚女士向記者求助,在為自己87歲志願軍老兵父親申請紀念章時遭遇困境。姚女士告訴記者,2020年7月份,姚女士戶籍所在社區南盟社區通知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可以參與申請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紀念章。得知這一消息,姚女士立即到社區了解情況,並為自己的父親準備申請資料。

  姚女士介紹,她父親名叫姚玉堂,1932年出生於漯河市臨潁縣。1951年農曆八月初三,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0160部隊。同年,姚玉堂隨部隊進入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戰場上,姚玉堂擔任步兵班長一職,主要戰場在三八線以及朝鮮西海岸附近,於1954年10月回到祖國,1957年4月光榮退伍,由湖南轉業至河南老家,並於1958年8月來到洛陽市,就職於中國第一拖拉機廠,在該廠工作至退休。

  去年7月份第一次申請紀念章因為資料不全,沒有申請成功。當姚女士第二次再為父親申請紀念章時,卻被告知要有當年證人證言才可以。姚女士經過多番努力得知,當年與父親同時參軍的幾位同鄉老兵均已不在人世,這讓姚女士既著急又犯難。

  有證明老兵身份的老物件也可申請

  2020年10月底,姚女士從臨潁老家搜集到父親當年收到的抗美援朝紀念章等老物件,並再次向所在社區提交紀念章申請資料,然而苦等近一個月卻沒有任何消息。

  隨後,記者聯繫到此次負責申請紀念章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查詢後告知,姚女士父親的申請材料當時已經通過市級審核轉交給上級部門,但是因為還需要逐級審核,具體結果何時能出來,以及紀念章什麼時候能發放到位還不太確定。

  記者當天還從姚女士所在社區了解到,由於第一次申請沒有提供所需的老物件,姚玉堂老人的紀念章申請並沒有成功。姚女士搜集到老物件提交社區後,社區也再次整理申請資料,為老人提交申請。由於當年同時參軍的同鄉證人均已過世,無法為姚玉堂老人提供證人這一問題,工作人員也解釋道,沒有證人也可以通過當年的老物件進行申請。

  元旦前夕順利收到紀念章

  「元旦我們專程回家給老人送紀念章,老爺子非常開心,我們家人這下也都放心了。」姚女士說,去年12月底社區工作人員電話告知她,姚玉堂老人的紀念章已經申請下來。第二天,兩位社區工作人員就將這枚紀念章送到了姚女士家中。「之前紀念章申請一直沒有回音,我們一家都瞞著老爺子,怕他知道後傷心,直到拿到這枚紀念章,我才真正地放下心來。」

  姚女士說,父親已經87歲了,對這枚紀念章非常期待,總會時不時地問家人紀念章有沒有申請下來。如今收到紀念章,姚女士說非常感謝所有為父親申請紀念章努力的人,正是有了大家的多方努力,才有了今天這樣令人高興的結果,「這枚紀念章既是一份榮譽,也是給我們全家最好的新年禮物」。

相關焦點

  • ...落實抗美援朝紀念章」報導有意外後續:引來半個世紀後的「戰友...
    還記得上個月我們報導了幫助老戰士莊建雄尋找託管單位,協助落實抗美援朝紀念章事宜嗎?△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因退休時所在單位多次並轉,88歲的老戰士莊建雄一度不知如何領取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徐匯區漕河涇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獲知消息後,積極幫助莊建雄尋找其退休後的託管單位。最後,他終於收到金燦燦的紀念章。」這篇報導同時也刊登在了解放日報頭版《上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全覆蓋》,引起了廣泛熱議。
  • 赫山為80餘名抗美援朝老兵發放70周年紀念章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抗美援朝老兵趙德明的軍功章和一些老物件。赫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為老兵趙德明戴上紀念章。……10月23日下午,在益陽市赫山區國富小區,赫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一行人為抗美援朝老兵趙德明送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致以慰問。趙德明老人今年87歲,曾於1952年光榮入伍,次年赴朝參戰,先後在反擊119、堅守023等戰鬥中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一次。
  • 87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瑞光:熱血灑戰場 傷殘亦無悔
    抗美援朝老兵李瑞光。今年七月中旬,筆者有幸參加玉林市「誰是最可愛的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雙擁文化採風團的活動,有緣認識了一批令人肅然起敬的參戰老兵,其中,讓我最為難忘的是在朝鮮戰場英勇負傷的李瑞光老人。李老雖已年近九旬、眼睛殘疾,但仍精神抖擻,思維較為清晰。
  • 海南周刊丨九旬抗美援朝老兵範中耀: 追尋那一抹金色榮光
    天氣不佳,年已九旬的範中耀不能下樓散步。他每日搭著老伴劉玉薔的肩膀,從房間裡慢慢挪到客廳坐下,有時看電視,有時就靜靜地望著遠處。  「父親老了,這幾年老年痴呆症狀愈發嚴重,智商大約和2歲小孩一樣。除了家裡幾個至親,他基本不認識其他人了。」範中耀的大女兒範亞西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不過,如果拿出父親以前當兵時拍的照片問他,『這是誰?』父親還是會點點頭,嘟囔著說:『是我,是我。』」
  • 76枚抗美援朝紀念章獻給開化「最可愛的人」,向他們致敬!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30日上午,抗美援朝老戰士頒發紀念章儀式在縣城荷花廣場隆重舉行,向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20名老兵代表頒發紀念章、發放慰問金和獻花,並致以崇高敬意和誠摯問候
  • 老兵記憶——興國縣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在興國光榮院,我們見到了幾位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知道我們來訪,幾位老人穿著一新端坐在椅子上,向我們講述著曾經的故事。   身著軍裝軍帽的老人名叫劉傳祺,90歲高齡的他卻依舊精神矍鑠。1949年8月,23歲的他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鼎龍區中隊的一名普通戰士,並於1950年進入興國縣大隊暫編五團任班長。由於出色的表現,1951年2月被提拔至中央獨立團任副連長,在後方負責訓練新兵。
  • 送尊崇:上高縣縣委書記、縣長親手給抗美援朝老戰士佩戴紀念章
    ,走訪慰問了抗美援朝老兵,為他們佩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章,送上慰問金,帶頭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在抗美援朝老兵鄭永泰家中,胡海洋親手為老人佩戴紀念章,隨後與老人親切交談,看到到老人身體依然硬朗、思路清晰,胡海洋十分高興,囑咐老人一定要繼續保重身體,祝願老人健康長壽。
  • 91歲老兵:「我們沒被忘記」!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十一國慶前夕,國家向參加過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仍然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問北京曾報導,91歲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田爺爺的紀念獎章遲遲沒有拿到一事。報導引起相關部門重視,12月11日,老人告訴我們,他的紀念章終於拿到了。
  • 紀念章是傳家寶,傷痕是驕傲 淮安抗美援朝老戰士肖志達:小康是我們打出來的
    ,1955年因傷退伍,1965年回鄉務農至今,這就是今年92歲的淮安抗美援朝老戰士肖志達截至目前的簡歷。這份看似簡單簡歷的背後,卻飽含著老人不簡單的經歷。,門側的匾牌說明房屋主人的身份,身板硬朗,肖志達說起話來邏輯思維一點都不像是位92歲的老人。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⑱ | 陳思齡:生活上遇到困難,就拿它跟打仗比...
    瀘州觀察 郭慧琳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老兵檔案姓名:陳思齡年齡:88歲籍貫:瀘州市龍馬潭區經歷:1951年6月,19歲的陳思齡參軍入伍,同年9月進入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曾獲得「抗美援朝紀念章」、榮獲「三等功」一次、通令「嘉獎」兩次。精神抖擻,這是記者見到抗美援朝老兵陳思齡的第一印象。近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採訪組來到了抗美援朝老兵陳思齡家中,陳思齡已同子女早早的等在門前。見到記者,已滿頭白髮的陳思齡快步從家門口的坡上走下來,挨個握手、打招呼,口齒清晰,全然不覺這位老人已88歲。
  • 「我現在還能說朝鮮語」 江津珞璜鎮95歲抗美援朝老兵的「家國記憶...
    12月11日,今年已95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啟林正和村民們講述著自己當年從軍的故事,時不時還講起了幾句朝鮮語。老人耳聰目明,口齒清晰,回憶起過往崢嶸歲月神氣十足。陳啟林老人家住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小嵐埡村,1949年12月30日,陳啟林積極響應號召,應徵入伍,1951年入朝作戰,在艱苦卓絕的戰鬥中,陳啟林做過通訊員、廚師、步兵,立下三等功。1955年4月退伍復原。
  • 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海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 獲頒抗美援朝紀念章 一個標準軍禮,70年不改 感動在場所有人~ 12月22日,海滄區為轄區內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舉行紀念章頒發儀式。
  • 14歲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今天(10月30日)上午,城廂街道辦工作人員領著一群小紅領巾,先後走進轄區曾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退伍老兵王軍和許登義家中慰問。雖說是在家裡,但儀式不能少。先是小學生們為英雄們戴上紅領巾,敬上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
  • 桐鄉為老戰士頒發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當天下午,市委書記盛勇軍來到抗美援朝老戰士趙繼祖家走訪慰問。盛勇軍為老人送上紀念章。接過紀念章,趙繼祖有些激動,他回憶,1950年他赴朝作戰,條件雖然十分艱苦,但是志願軍戰士抱著必勝的信念衝向戰場,最終贏得了勝利。
  • 【聽老兵講抗美援朝故事】「我就是死,也要把衛生箱背到基地去」
    2020年10月22日上午,85歲的張廣平以一名抗美援朝志願軍老兵的身份,接受了一枚「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1952年10月,還不滿16歲的張廣平在老家山東東平縣後泊村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隨23軍入朝,在軍部衛生所呆了一年後進入23軍69師衛生營當衛生員。
  • 88歲抗美援朝老兵:已不認數字卻仍記部隊番號
    即使到了60多年後的今天,聽到「抗美援朝」四個字,他們的雙眸依然閃耀著光芒。「一天是戰友,一生是戰友。」一個志願軍老兵這樣說。63年來,有這樣一群人,從年富力強到白髮蒼蒼,一直在自發地、不計成本地尋覓著曾經的戰友。他們尋找的不僅是曾經生死與共的戰友、不僅是那段無法磨滅的記憶,還是他們心中永不熄滅的理想之光。
  • 女子離婚次日與87歲老兵結婚 兩人認識僅三天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陸林姓婦人結婚四天就離婚,並於次日扶著87歲吳姓退伍老兵辦結婚登記,戶政人員起疑仔細盤問,林姓婦人及證人飆罵,因吳姓退伍老兵明確表示「我要結婚」,戶政人員只好協助完成登記。
  • 老兵不老,記參加過宜昌戰役的96歲抗戰老兵陶巖林
    作者:莫碧蓮 今天看到陶老兵時,老兵已臥床。聽他兒媳說,十幾天前他摔了一跤,沒傷筋動骨,卻因肌肉受傷,需臥床休息。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呂志斌:用生命保障前線軍需
    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華日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 鴨綠江、大鐵橋,天津抗美援朝老兵回來了:戰友們,好日子是你們換來...
    重返丹東 家鄉人送上「雙重」祝福準備出發的時候,徐爺爺把2019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的衣服拿出來,把自己珍藏的紀念章別在衣服上。這兩天,濱海新區太平鎮的工作人員也把抗美援朝70周年的紀念章給徐爺爺送來了,徐爺爺也把這枚最新、也是最有意義的紀念章別在了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