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預付卡管理條例有望年底出臺
東方網4月29日消息:去年12月,羅列了克莉絲汀、一隻鼎等品牌的上海市首批單用途預付卡商務信用警示企業名單的出爐曾引發廣大市民的關注,也為不少頭腦一熱就買卡的消費者敲響了警鐘。
昨天,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信用警示企業名單。其中,蘇浙匯、家得利、來伊份等知名企業因數據未申報、退卡投訴較多、超額發卡等問題上榜。此外,據12345市民服務熱線管理辦公室透露,近期網絡約車、共享單車方面也成為預付消費領域集中投訴的「重災區」。
據了解,由市商務委牽頭、市法制辦以及各管理部門參與的《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擬將覆蓋商業、交通、旅遊、培訓、體育健身、文化娛樂、兒童樂園等各個行業的監督規範,有望在今年年底出臺。
一季度備案發卡企業387家
在最新出爐的警示名單上,備案企業中市民非常熟悉的上海蘇浙匯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上榜原因為「發卡備案企業2016年四季度數據未申報」;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在預付卡相關服務質量方面的投訴較為集中;上海家得利超市有限公司出現的無法正常退卡的投訴較多;上海伊微美容有限公司存在超額發卡的情況。
上榜的未備案企業中,以超額發卡、服務質量等方面的投訴、警示為主。
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執行副會長範林根表示,去年年底首次公布警示名單後社會反響非常大,克莉絲汀、一隻鼎、震軒美容、嬌韻詩等「點名」企業大多也主動與協會聯繫並進行了備案、整改,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此次上榜的家得利超市因近期部分門店調整,給消費者就近消費或退卡造成了不便;來伊份由於網點分布較廣,產品品類、服務質量得不到保證而導致了投訴集中;根據商務部規定,備案企業應每季度對自己的經營情況發卡情況進行數據申報,蘇浙匯的未申報行為其背後也暴露了企業可能存在的管理不完善等風險因素。
據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本市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在全市商務系統履行了備案手續的發卡企業共有387家,正處於穩步增長的過程中。
共享單車成最新投訴區
事實上,目前每季度公布的警示名單中,僅包括「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這一類發卡企業,主要涵蓋居民服務、餐飲住宿和零售三大塊。2012年9月商務部發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中也僅對單一類別進行了規範,而在預付卡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
據「12345」市民熱線管理辦公室統計,2017年一季度共接到單用途卡投訴2830件,同比增加8.3%;涉及企業1370家,同比增加5.6%。涉及「關門」投訴644家,同比增加7.3%,其中投訴的「關門」事件發生在2017年一季度的589家,同比增加7.6%;門店調整(轉讓)不能正常兌付或退卡285家,同比增加10.1%。上述「關門」、「門店調整」不能正常兌付兩類內容的投訴件數佔所有單卡投訴件數的71.5%,上述兩類內容的投訴涉及企業數佔所有單卡投訴涉及企業數的67.8%。同時還接到預付卡諮詢類案件1925件,包括單用途預付卡諮詢565件;多用途卡諮詢1360件。
「12345」市民熱線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管蘇清分析指出,2017年一季度同比相關數據都呈現增長態勢,足以體現單用途預付卡市場投訴量大,關門企業多。而從行業來看,健身、美容美髮、餐飲、文化娛樂、沐浴足浴、培訓、零售為單卡投訴的重災區,網絡約車、共享單車更是新的投訴集中區。
範林根表示,網約車、共享單車也是通過預充值後逐次消費的模式進行的,也屬於交通類預付消費的一種。但由於該領域企業在近幾年甚至一年內發展迅猛,其建立不久的標準、管理規範以及市民的適應性都需要一定過程,因此有關易道、摩拜、ofo等企業的投訴總體較多,以服務質量、押金充值退款不便等方面的問題為主,「個別企業在初期採取了『充多少送多少』等優惠服務,但到了最後使用時就存在一定風險,承諾的服務可能無法完全兌現。」
預付卡涵蓋企業經營狀況
投訴如此之多,那在預付卡消費時出現了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據業內人士透露,2014年9月曝出的康駿會館大面積停業、會員卡瞬間一文不值的消息,至今每月仍有幾十起投訴出現;去年包括美味七七、年代秀、代官山等預付卡兌付無門的情況,如今也是投訴不斷。雖然相關部門採取了多種措施,通過保險理賠對消費者進行一定比例的補償,但成功的案例依然不多。
範林根指出,預付卡所包含的除了金額,還涵蓋了企業的經營狀況,正常情況下,如果企業還處於正常經營過程中,協調解決的可能性仍較高,但如果相關企業倒閉關門,就存在很大的困難,「畢竟從整個商業的角度來說,企業關停並轉是客觀存在的。目前新的消費方式層出不窮,而消費環境卻依然不夠完善,消費者還是要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念,在購買預付卡前,通過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網站、微信和上海市商務誠信網等平臺對發卡企業進行一定的信用甄別。」
除了消費者提高自身警惕性、行業協會加強自律監督,政府管理層面的規範管理也正在籌備推進過程中。
據市商務委牽頭,市法制辦以及各個管理部門參與指定的《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將覆蓋商業、交通、旅遊、培訓、體育健身、文化娛樂、兒童樂園等行業的監督管理,並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臺。
範林根透露,該條例可能會包括對發卡企業的發卡餘額和經營規模是否對稱進行監管,並根據行業、分級的不同進行限額發卡,但就目前來看仍存在不少難點,還有待進一步研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