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的「血虛」 不可忽視

2020-12-23 中國中醫

 

 

中醫看重氣血對人體的作用,認為氣血是人的根本,氣血充盈、通暢,則百病不生。相反,氣血虛就會使人疲勞乏力,長期的氣血不足,會使人免疫力低下,很多的疾病都有可能會發生,其實就是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亞健康狀態,比如貧血、低血壓等均屬於此類,在中醫講為血虛。

不過血虛證與現代醫學所指的貧血不同,並非所有低血壓體質者均屬血虛證,臨床上仍需就其症狀表現進行辨證。患有血虛證的人,除了有頭暈目眩的困擾外,還伴隨有指甲白、嘴唇乾、舌苔多,臉色萎黃等症狀;患有氣虛的人,則有臉色蒼白、容易疲倦、呼吸急促等症狀。

一般中醫補血的基本處方通常以四物湯及四君子湯為主。除了辨別貧血患者的氣血狀況外,還須視體質來評估是否要在藥湯中加入補氣藥物,或是等行氣藥材,利用不同成分來調理氣虛體質的患者,使其氣順暢運行。

此外,血虛體質的人,也分有血熱或血瘀兩情況,治療並調理的方式也不相同。

血虛、貧血的三個指標

當出現血虛、貧血症狀的時候,身體的一些機能也會發生改變,且貧血有很多造成的原因,輕微的貧血有時甚至不會明顯的表露。注意自己是否有貧血症狀,早點發現預防或及早治療,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血虛、貧血會引起身體一些症狀的改變,提供大家做個參考:

1、食欲不振

因為血虛、貧血容易有腹脹、心律不整、胃部不適、噁心、便秘、舌痛及舌苔光滑等症狀,嚴重者甚至還會有輕度的肝臟腫大問題,並有壓痛感。這些症狀會讓身體不舒服,自然影響進食的胃口。

2、月經不規則

血虛、貧血的女性患者常有月經不規則的症狀,有些人甚至會閉經(連月經都不來)。不過,有些女性的月經過多,反而是另一種血虛、貧血的症狀表現,且經血量過多,也可能是引起貧血的原因。因此,若不改善這種狀況,也可能會影響內分泌的失調,不可不注意。

3、少量蛋白尿

此症狀多半發生在問題嚴重的人身上,因為尿濃縮功能的程度減低,所以,尿中會出現少量蛋白。否則除了腎臟疾病的患者以外,一般人並不會引起血液尿素氮增高的情形,而對於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朋友,也必須注意血虛、貧血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當發生急性血管內大量溶血時,尿色會呈現紅茶或醬油的顏色,這就是特徵之一。

紅糖花生米棗茶

材料:花生米 100 克、幹紅棗 50 克、紅糖適量。

先將花生米用溫水泡半小時,去皮;幹紅棗則是洗淨後以溫水浸泡。與花生米皮同放入鍋內。

將花生米與紅棗一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以小火煎煮半小時。

將浮出的花生皮撈出,並加適量紅糖,即成飲品。

養血、補血之功效,建議可每日 3 次飲用。

  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黃芪和黨參各 25 克、羊肉 500 克、蔥、姜、料理酒、各調味適量。

將羊肉洗淨後,與紗布袋(內裝入當歸、黃荈和黨參並紮好口),一同放入鍋內。

再加蔥、姜、少許料理酒、適量調味和適量的水,將鍋子置大火上煮至燒沸。

改用小火慢煨,直到羊肉軟爛即成。

可補血虛及病後氣血不足等各種貧血症狀。

相關焦點

  • 血虛的症狀藏不住!血虛的人有3個飲食要點,不可忽視
    中醫是我國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從中醫方面講,精、氣、血和津液是人體四大基本精微物質。其中,血不單單影響著人體的健康,還影響到外在的形象。由於現代人壓力的增加、環境汙染、飲食不健康以及作息不當,不少人都出現了血虛的症狀。
  • 皮膚癢血虛,3個特徵來判斷,補血止癢,中醫也很少一次性說!
    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血虛呢?3個症狀說明你血虛血虛指的是營血不足出現虛弱,例如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失血過多,慢性出血,等種種原因都會造成血虛,其次,這也是我們說的大病過後會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尤其是到了冬季,老年人的身體免疫不是很高,可能會造成血虛。
  • 血虛的症狀有哪些 血虛應該如何調理
    血虛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身體虛弱的表現,尤其是女性朋友,其中有的人是貧血。但是貧血與血虛不是一個概念,那麼血虛有哪些症狀呢?而血虛是應該通過什麼方法來調理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血虛症,是指體內血液不足,肢體臟腑五官百脈失於濡養而出現的全身性衰弱的證候。
  • 血虛體質的調養
    血虛質人的調養原則是健脾養肝,益氣生血。調治血虛之質,要充分考慮固護脾胃,脾氣健運,化源不絕,體質強健。在養血生血的同時,還要佐入適量益氣之品,以達氣血生化無窮。01勞逸結合,振奮精神中醫認為「久視傷血」。故血虛質人應注意在工作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看書學習和工作的習慣,不可勞心過度。在電視或電腦前不要持續超過1 小時,並經常做眼保健操以恢復眼睛的疲勞。用眼過度會導致血虛體質偏頗過度。
  • 中醫有「四大虛」:懶是氣虛、上火是陰虛、脫髮是血虛、怕冷是陽虛
    中醫上認為,一個人身體羸弱,必定是「虛」在作祟,我們一般去看中醫的時候,大夫經常說我們是「氣虛」、「陽虛」等,那麼,關於中醫的「四大虛」,你了解多少?懶,說明你氣虛氣虛,指「氣少、元氣虛弱」。多是由於臟腑受損、久病未愈損耗元氣導致。
  • 被譽「諸血虛非此不可」,補養氣血堪稱能手,還能滋養肝腎之精元
    而「虛」多是以氣血開始,中醫有很多應對的策略,比如有一味中藥,此物被譽「補血之君」,還被譽為「諸血虛非此不可」,是補養氣血的能手,除此之外它還滋養肝腎之精元、填精益髓。這味中藥就是熟地黃,熟地黃是補血之物中的佼佼者,說句題外之後,目前大家了解的阿膠與熟地相比,熟地更有優勢。
  • 你是真的血虛了嗎?血虛怎麼辦
    而血虛如果不好好控制,則可能發展成為血瘀,甚至出現虛瘀結合,各種疾病都會找上門。什麼是血虛中醫認為,血虛是指體內陰血虧虛的體質狀態。血在脈中循行,不斷地對全身各臟腑和組織器官進行營養和滋潤作用,血虛則不能運化氣機,容易形成氣血瘀阻,肢體、臟腑、五官、百脈失於濡養,就容易誘發各種問題。
  • 女性三大隱秘症狀提示氣鬱血虛,中醫古方加減法助補氣血
    女性三大隱秘症狀提示氣鬱血虛,中醫古方加減法助補氣血 時間: 2020-05-21 13:0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摘要:   據河南愉之悅中醫診所孫英慧大夫介紹,近期有一患者就診,自述生氣時易乳脹疼,月經量少有4年以及患者臉上有斑,孫大夫根據多年的中醫診療經驗,初步診斷有可能是氣鬱血虛所致,這是很多中年女性都具有的表現。
  • 貧血和血虛有什麼區別?貧血和血虛如何補血,這些方法你需知道
    從所屬領域範圍來說,貧血來自西醫;而血虛來自中醫;從治療理論來說,貧血指的是人體血液當中血紅蛋白的含量數;血虛指的是人體血液的總含量以及其分布情況,簡而言之就是「整體」和「局部」的分別,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貧血的人未必血虛
  • 如何區分中醫的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氣虛無力、血虛發燥、陰虛發熱、陽虛怕冷。「四虛」之症,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虛」字。那什麼是「虛」呢?虛,通常和弱聯繫在一起,組成「虛弱」一詞。因而,你也可以把「四虛」之症裡的「虛」,理解成為「弱」。當然「虛」,還有少、虧欠、不足之意,因此諸如,氣虛、血虛之症,又通常被中醫說成是氣虧和血虧,其實叫法不同,說的基本上是一碼事。
  • 艾灸能改善身體四虛(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往下翻翻文末有福利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體內的正氣足,人的抗病能力就強,就不容易生病。正氣弱,身體易受陰邪之氣侵蝕,必定會虛弱。疾病侵犯人體時,總是先侵犯皮毛,然後是肌膚,再者是筋脈,其次是六腑,最後才是五臟!
  • 女人血虛的症狀有哪些?
    中醫認為血虛是血液失常的一種表現,是指血液生成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一種病理狀態。那么女人血虛的症狀有哪些?本文就是從肝臟失於調養及血不載氣兩個方面來認識血虛。由於心主血,肝藏血,所以臨床上血虛主要表現在心肝二髒。心血不足表現為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榮則面色無華,眩暈耳鳴,兩目乾澀,視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養筋脈,則肢體麻木,筋脈拘急;由於中醫認為肝主筋,爪為筋之餘,肝血不足,爪甲失養,枯薄脆裂。中醫五行學說認為,心為肝之子,肝為腎之子。根據虛則補其母和陽生陰長的道理,在治療時補心常兼補肝,補肝常兼滋腎。
  • 中醫血液病「虛勞血虛證」的定義,其範圍,常見病因有哪些?
    中醫血液病「虛勞血虛證」的定義如何?其範圍如何?血虛,是指人體經隧內血液不足、百脈失充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而表現為全身虛弱的證候,泛指西醫所指的「貧血」,中醫學對不同原因所致的貧血,又有其獨特的名稱,如虛損、虛勞、虛黃燈。虛勞血虛(貧血),是屬於血虛範疇內的狹義虛勞。
  • 血虛型肥胖怎麼辦?中醫專家:5個方法有效補氣血瘦身
    脂玫樂瘦身專家顧問、中醫師李望輝表示,從中醫的角度,這類人群屬於貧血性肥胖,也叫「血虛肥胖」。因為體內血液不足,身體基本機能下降,代謝功能發生異常,最終導致肥胖。這類人的特點是:食慾正常,但小腹飽滿突出,手腳細但身體胖,指甲、唇色淡,面色蒼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偷著胖」。
  • 眼睛乾澀、頭髮枯黃,女性容易血虛,8大症狀你中幾項?
    人為什麼會血虛?可以說,血為生命之本,人體不可缺血。一旦出現血虛症狀,要及時補血。尤其是女性,因月經、孕產、哺乳等因素,更容易形成血虛體質,也就更應該注意補血。血虛是一個中醫名詞,乃指體內陰血虧損的病理現象。
  • 各項指標都正常,怎麼就血虛了?
    婦科醫生肯定她沒有懷孕,她又選擇求助中醫。醫生在仔細地望聞問切後告訴她——這是「血虛」所致。「血虛?就是貧血唄!可我每年體檢報告都很正常啊?」醫生的診斷令她百思不得其解。她再次翻檢手機裡半月前的體檢報告,血常規顯示紅細胞、血紅蛋白等各項指標都很「完美」——完全沒有貧血啊。
  • 手心出汗小心血虛,從出汗位置看健康
    如何算是出汗異常1、次數異常來自重慶中醫少林堂主任醫師劉光瑞就認為,對於人體來說,人在出汗的時候,一整天最好不要超過五次大型的出汗。2、原因異常市中醫院風溼科吳斌副主任醫師說,比如,同等條件下,和你一起吃飯的人無汗,而你卻滿頭大汗,就說明有可能出汗異常。
  • 「頭頂大事 豈能忽視」 中醫教你如何防脫髮
    鄭佳洵 攝  「從中醫角度而言,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其華在發』。腎氣旺盛之人頭髮烏黑、茂密、亮澤,腎氣不足之人頭髮易脫落、乾枯、變白,其實,這反映了一個人腎中精氣的盛衰過程。」袁曙光說,發為血之餘,頭髮的生長與脫落還與人體氣血的盛衰有著密切的關係,年輕人脫髮可能是腎虛、血虛的一個信號。
  •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你是哪一種?
    核心提示: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體虛,但具體是哪種體虛?怎麼給自己補虛?卻一問三不知。中醫上的體虛,可分為4種,分別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這4種虛症狀各不相同,而且食補也不一樣。下面大家快來測測自己是哪一種虛吧。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體虛,但具體是哪種體虛?怎麼給自己補虛?卻一問三不知。
  • 血虛者飲食應注重什麼?改善血虛體質的食材有哪些?
    血虛者飲食應注重補血血虛者,體內承載營養的血不足,不能讓身體得到充分滋養。很多女性都是這個體質。多數血虛者外形消瘦,臉色蒼白或蠟黃。雖然皮膚通透白皙,但容易乾燥粗糙。頭髮沒有光澤,容易開叉。而在中醫中,不管檢查結果是否為正常值,只要檢測表中的符合項數量多,就會被視作血虛。調理方法是積極地攝取補血食材,建議多吃豬肝炒青菜。另外,血虛的人也要多食用紅色和黑色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