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朋友圈刷爆了18歲的模樣,不過筆者個人由於長的忒寒磣,所以只能藉助車企來「致青春」,當然各家自主品牌的成立時間不一,因此也只能挑選一些略有年頭的來看看他們青澀的18歲到底什麼樣。
中國一汽
創立時間:1953年7月15日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原第一汽車製造廠)簡稱「中國一汽」或「一汽」,英文品牌標誌為FAW,FAW就是第一汽車製造廠的英文縮寫。是中央直屬國有特大型汽車生產企業,一汽總部位於長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車製造廠,毛澤東主席題寫廠名。
18歲那年:紅旗CA770
現在的一汽集團說實在的,作為共和國在汽車領域裡的長子,除了一汽大眾和一汽奧迪讓人耳熟能詳之外,只有紅旗這個中國頂級品牌還能讓人提起談論的興趣,也只能追憶過往了,一汽18歲時的CA770其是1965年研製成功,1966年正式投產,由於當時是為國家領導人專做,因此直到改革開放,紅旗CA770才有了換代車型,之前的各種變形車只能算是細分改進車型,這也是一汽最為輝煌的時刻。
東風汽車
成立時間:1969年
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由於旗下車廠眾多,因此很難說馬路上懸掛的東風LOGO到底是歸屬哪一家,可能指代東風汽車公司(總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中日合資)、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市公司)等公司中的某一家。
18歲那年:1987年l1月27日二汽成為國內第一家年產突破10萬輛大關的汽車生產廠,躋身於世界三大卡車生產廠家行列。
說實在的,只能找到這樣的信息,作為當時的卡車「專業戶」,涉足汽車領域雖然很早,但在乘用車領域幾乎毫無建樹,甚至到現在還在依靠幾個合資公司作為乘用車主力,實在是沒有太多可供回憶的青春氣息。
上汽集團
起步時間:1955年11月
之所以說是起步時間,主要還是其前世的身份較為複雜,早在1901年,上海首次出現了亮亮奧斯摩比爾汽車,成為中國最早使用汽車的城市,到上世紀四十年代上海就擁有三萬多臺各類品牌的汽車奔馳於馬路上,被稱之為「萬國汽車博覽」。而在1910年就在法租界成立了公董局機修廠(上海汽車發動機廠前身),隨著國外汽車的進入,上海汽車修配業逐步發展起來。最早建立和比較重要的廠家有:寶昌號(上海科爾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前身)、楊福興機器製造廠(上海匯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汽車底盤廠前身)、鄭興泰汽配商號(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前身)。上海公共運輸公司修造廠(原上海汽車發動機廠和上海客車製造公司前身)的技術裝備和生產能力比較領先;揚子建業所屬利威汽車公司(後為上海汽車廠)號稱當時遠東最大的汽車公司。1955年11月,上海市內燃機配件製造公司成立,主管業務包括上海汽車零配件行業,上汽開始起步。
18歲那年:上海牌轎車SH760
相信這車對於很多70後而言並不陌生,畢竟那個時代轎車還是稀罕物,馬路上跑的最多的還是吉普212與各類解放東風卡車,不過我們見到最多的實際上是1974年改版的SH760A,真正的SH760造型幾乎很少見過。
長安汽車
創立時間:1862年
長安汽車擁有155年歷史底蘊,33年造車積累,雖說成立時間是最早的,但真正開始成為現在知名的長安汽車其實年頭並不長,只是出於底蘊宣傳的需要將清末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創立的上海洋炮局拉了過來,當然歷史並無篡改,只不過長安真正涉足汽車領域是八十年代初,當然之前也並非毫無建樹,起碼在1958年以威利斯M38A1位基礎開發的長江牌46型越野車算是中國第一款越野車型,不過很可惜,1963年該車就已停產。
18歲那年:2002年,長安福特合資項目正式入軌
長安真正涉足汽車領域還要從80年代初與日本鈴木的技術合作協定開始,1984年11月15日,第一批長安牌SC112微型廂式貨車和SC110微型載貨汽車正式下線為起點,開始了長安真正意義上的造車之路,之後一路凱歌的長安於2001年4月25日,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各持有50%股份。憑藉福特汽車的技術與管理以及長安汽車的諸多優勢,長安福特僅用14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從土木建設到設備安裝及調試等所有工作,在重慶市北部新區鴛鴦鎮建設完成了一家一流的整車生產廠。
2003年1月18日,長安福特嘉年華作為福特在國內投產的首款轎車正式下線,這款三廂嘉年華外觀源自專為印度市場打造的福特Ikon,以第五代福特嘉年華底盤為基礎打造而來
奇瑞汽車
成立時間:1997年1月8日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汽車生產的國有控股企業,1997年1月8日註冊成立,總部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從當初的小草房到現在的現代化生產線,短短的二十年,奇瑞通過自身的努力,飄揚海外,成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張名片;同時深耕技術發展,成為了新時代中國汽車工業的「黃埔軍校」,為中國汽車工業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也由此獲得了「技術奇瑞」的美稱;除此之外,今年最大的新聞就是奇瑞控股集團的正式亮相,旗下產業規模齊全而龐大,涉足航空動力、特種船舶製造、汽車零配件和組裝線、地產、旅遊與金融等行業,成為了國內為數不多的全能複合型集團。
18歲那年:1.5T發動機正式發布
早在2003年奇瑞憑藉QQ等時尚與高性價比迅速躥紅,但是躥紅之後的奇瑞發展到2009年戰略調整之後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迷茫的代價非常之高,幾年的調整都未能有太多的起色,反而被後來者追上,作為第一個開發增壓發動機(包括國內獨一份的機械增壓),也與整車銷售一樣,迷茫中前行,直至2015年推出1.5T,隨後在今年初改進型達到了37.1%的熱效率,成為自主品牌中熱效率最高的機型,而最早展示直噴增壓發動機的奇瑞也終於要摘掉實驗室的大帽子,將在2018正式推出搭載1.6TGDI發動機的Exeed TX車型,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長城汽車
成立時間:1984年
長城汽車的前身是保定市長城工業公司,屬於河北省特大型國有股份制企業,長城汽車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汽車品牌,主要生產皮卡、SUV、轎車等車型。長城汽車是中國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營整車汽車企業、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卡SUV專業廠、跨國公司。
18歲那年:長城賽弗下線
雖然長城哈弗系列成了長城的名片品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哈弗第一款車型上市之前,還存在一款賽弗SUV,該車開創了中國經濟型SUV的先河,當然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型SUV,正式下線是在2002年4月。從研發到第一輛車下線只用了1年的時間,由此為起點,長城正式開始了SUV領域逐漸發力直至現在推出「魏派」這樣的高端品牌參與高端領域的競爭。
吉利集團
成立時間:1986年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始建於1986年台州市,1997年進入汽車領域,對于吉利集團的創始人李書福的個人創業經歷堪稱一部傳奇史,懷揣汽車夢的李書福從摩託車開始白手起家,逐漸做大,之後憑藉個人意志在1997年涉足汽車領域,四個輪子兩排沙發的簡陋創業思路直到現在收購沃爾沃、蓮花等世界名牌,短短的二十年,李書福完成了別人想都不敢去想的事,也見證了中國乘用車從起步到繁盛的全過程。
18歲那年:博瑞上市
短短二十年不到,從當初簡陋的優利歐發展到自主高端品牌博瑞的上市,2015年4月全國都見證了吉利的誠意之作——博瑞的正式上市,由此開始,吉利正式步入發展快車道,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陸續推出了博越、帝豪GL/GS和全新的高端品牌——領克(Lynk&Co),後續還將有更多的車型陸續推出,與此同時,還計劃在商用車領域正式發力,不光自己設立了商用車品牌,還正式收購了沃爾沃的8.7%股份,成為沃爾沃卡車的第一大股東,堪稱傳奇並不為過。
北汽集團
成立時間:2000年9月
成立時間其實是集團成立時間,真正的追溯歷史,早在1965年,以服務國防為核心,就推出了BJ212車型,而該車也是很多70後、80後對於汽車的記憶碎片之一,當時滿大街溜達的不是上海牌轎車就是BJ212了。
18歲那年:多品牌戰線確立
最新一組套殼紳寶S65的路試車諜照揭開了北汽集團最新創立的「德奔」品牌正式亮相,細數下來,北汽集團旗下的品牌產業確實龐大,不包括北京奔馳與北京現代這些重量級合資公司,光是自己的品牌就讓人眼花繚亂,分別有昌河、比速、幻速(北汽銀翔)、紳寶、BJ(北京)、伽途、寶沃、福田等,再加上新能源車型,北汽集團旗下的品牌數量驚人,而北汽除了汽車領域外,還將目光鎖定未來的通用航空產業,可謂另一個多面手企業。
廣汽集團
成立時間:1997年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簡稱廣汽集團)的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6月的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6月28日,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長隆酒店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共同發起人,對原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集團,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家在集團層面引入多家合資夥伴,進行改制設立股份公司的企業。
18歲那年:2015年4月18日傳祺GS4上市
誰也未曾想到,傳祺GS4的上市揭開了傳祺的「傳奇」,之前的傳祺GA3、GS5等車型上市之後幾乎沒有掀起太多的市場漣漪,反到是不怎麼宣傳的傳祺GS4一炮而紅,為跨入青春期的廣汽集團注入了新鮮活力,也由此拉開了傳祺品牌的全新領域,之後推出的傳祺GS8也在大中型SUV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功,而新近上市的傳祺GM8也正式拉開了傳祺涉足MPV領域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