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小學沒畢業,卻能在北大開講座,父親一番話,讓人費解

2021-02-22 拾筆流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拾筆流年」,再點擊「關注」,設為星標,這樣就可以每天與您分享正能量美文。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2006年3月6日,她受北大邀請,做了一次「挑戰職場」的講座。講臺下,擠滿了一屋子大學生。講臺上,她娓娓道來,優雅風趣。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畢業於北大。可實際上,她只讀到四年級,小學都沒畢業。她就是《87版紅樓夢》裡,飾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她演的林黛玉,歷經三十幾年,仍被觀眾津津樂道,深受幾代人的喜愛。遺憾的是,2007年5月13日,不滿42歲的她,永遠離開了人世。陳曉旭的一生雖短暫,卻充滿了傳奇,比林黛玉要精彩多了。

曉旭父親陳強,母親王元夕。陳曉旭去世後,陳強在節目中說,王元夕懷著曉旭時,曾做過一個怪夢。夢裡,一老者告訴王元夕:「你將生下一女,你要給她取名陳ye芬。」ye字上面草字頭,下面一個「也」,字典裡都找不到。為此陳強特意請教了很多人。一位教授告訴陳強,這個字的意思是,南方一種不起眼的小草。一位《易經》大師告訴陳強,這個名字不吉利,林黛玉的命。後來,陳強就沒給女兒取這個名字。曉旭出生的時候,剛好是破曉時分。陳強就說,你就叫「曉旭」吧。陳強沒想到的是,女兒的名字雖然改了,可命卻沒改,依然是林黛玉的命。

曉旭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做一名芭蕾舞演員。她十歲時,父母給把她送進舞蹈培訓班,學習芭蕾舞。十二歲時,遼寧省最好的舞蹈學校去鞍山招生。這次考試比較難,報考的女孩兒很多,可最終只錄取了兩人,曉旭就是其中一個。但最終,曉旭依然和夢想擦肩而過,因為特殊的時代原因。這次夢想的破滅,給她帶來極大打擊。從此,她更多愁善感,也更愛獨處看書。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她和畢彥君的婚姻,並沒維持多久。然而,二十多年後,她依然感激畢彥君。她說,若沒有畢彥君,就沒有後來的林黛玉,也沒有後來的陳曉旭。一日,畢彥君看到《大眾電視》上,紅樓劇組選演員的消息。

陳曉旭當時不自信,認為自己默默無聞,誰會請她去演名著?畢彥君就用激將法,說服曉旭寫了一封自薦信,寄給王扶林導演。當時,劇組都是用麻袋裝自薦信。幾麻袋自薦信加起來,少說也有上萬封。但在上萬封信裡,王扶林注意到了陳曉旭的信,而且還破例親自給曉旭回信。因為曉旭的信很特別,不僅字跡娟秀,而且還寫了她對林黛玉的解讀,並附上一首發表在雜誌上的小詩,和幾張清秀的照片。一年後,她進入劇組培訓班。三個月後,她被定為黛玉的演員。從此,她就成了「林黛玉」的代名詞。在大眾眼裡,陳曉旭就是林黛玉。

演完林黛玉後,曉旭曾有三年的時間,幾乎無戲可拍。因為她性格有點像黛玉,稜角太多,她和畢彥君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她出過國,卻因為不適應國外的生活,只呆了三個月就回來。在國外的這三個月,她花掉了自己一大半積蓄。就在她山窮水盡,進退無路時,她得知自己曾買的一萬塊股票,漲了十倍。後來,她把股票賣了,這十萬塊就成了她廣告公司的啟動資金。她的第二任丈夫郝彤,當時還是北影的學生。

因為要做畢業設計,郝彤打算拍一部片子,他想請陳曉旭擔任女主。起初陳曉旭不願意去,但郝彤上門請了好幾回,曉旭終於答應。拍完戲後,郝彤把約定的三千塊片酬給曉旭。曉旭知道郝彤剛畢業,也沒錢,就只收了一千塊。郝彤非常感動,對曉旭的好感又上升了,於是時不時去找曉旭。不久後,郝彤和幾個同學,想加盟長城廣告公司。郝彤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就特意叫上曉旭一起去。去長城廣告公司籤約那天,對方公司負責人說,他們只和陳曉旭籤合同,因為陳曉旭就是林黛玉,比較可靠。就這樣,陳曉旭「稀裡糊塗」,就籤下了合同,每年要交十萬塊給長城廣告公司。陳曉旭在一個賓館裡租了房間,開始辦公,郝彤就成了她第一個員工。後來,她事業越做越大。96年,她創辦了自己獨立的公司——世邦廣告公司。之後,她又創辦了「世邦文化公司」。

雖然曉旭只讀了小學四年級,可是她卻像林黛玉一樣,特別有才華。加盟長城廣告公司後,她的創意,總是能在眾人中脫穎而出,這是她事業越做越大的主要原因。她寫的廣告詞,特別有韻味。比如她給五糧液寫的廣告詞:她系出名門,麗質天成,秀其外而絕無奢華,慧其中卻內蘊悠遠;壯士為主灑淚,英雄為主牽情。箇中滋味,盡在五糧春。名門之秀,五糧春。她的才華,皆源於她愛讀書。小時候,她就愛讀各類名著,包括《紅樓夢》。十二歲時,她就喜歡把林黛玉的詩,都抄在一個本子上。

無戲可拍的那三年,她也總是呆在屋裡看書。這個屋子,是親戚借給她住的,不足十平米,夏天時十分悶熱。有一次,陳強去看女兒。他在屋子外頭坐著,覺得十分熱,就想進曉旭屋裡涼快。結果他一進曉旭屋裡,發現屋裡比外面還熱。但曉旭卻能安安靜靜坐床邊看書,一看就是一下午。成立公司後,曉旭依然每天看書。從《老子》、《莊子》,到《論語》等等,她都看。她看書不是為了吹牛,而是為了學習如何做人做事。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在2006年,受北大邀請,去光華管理學院做了「挑戰職業」的演講。演講時,她常常引用《老子》《莊子》《論語》等聖賢書裡的話,來解答學生們的提問。她告訴學生們,如何用聖賢書來指導自己做人做事,如何從聖賢書裡,去尋找人生的答案。曉旭用她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學習從來不是只在學校,只要我們願意,在哪都能學習,社會就是一所最好的大學。

《87版紅樓夢》似乎有某種魔力,不少演員在現實生活中,都活成了劇中角色。陳曉旭就如此,她如黛玉般多愁善感,如黛玉般詩情畫意,也如黛玉般紅顏薄命。2007年5月13日,她還沒來得及過42歲生日,就因乳腺癌,永遠離開了人世。她去世的消息傳來,很多人都震驚了,因為除了幾個親屬外,誰也不知道她得病了。曉旭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她不願意讓朋友為她擔心,所以她一直什麼都不說。哪怕是紅樓夢劇組的好姐妹們,她也不說。

她多次囑咐紅樓劇組兄弟姐妹們,要好好保養身體,但她就是不說自己生病了。甚至有一次胡澤紅說她「耍大牌,不去參加紅迷會」,她也只是笑笑,不辯解,然後忍著痛去見紅迷們。還一次,「襲人」袁玫去她家,兩人在院子裡散步。她當時很累了,就對袁玫說,我們進屋吧。袁玫說,景色這麼好,我們再走走嘛,邊走邊聊。她就忍痛陪著,就是不說自己病了,累了。曉旭也是個非常愛完美的人,為此她才不願意手術治療。查出癌症後,身邊人都勸她儘早手術。她卻對父親說:「就算手術能治好我,讓我不必面對死亡,可是身體被弄得七零八碎,還有什麼意思?爸爸,我情願往生。」

2007年2月,她剃度出家,郝彤也跟著她一起出家。消息傳來,觀眾無不震撼。如此年輕,身價過億,為何要出家呢?外界對她紛紛猜測,有人說,她是因為得癌了才出家。但其實早在1999年,她就與佛結緣。學佛後,她對《紅樓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06年在北大演講時,她說:「《紅樓夢》就是一部佛經。」她還說:「林黛玉早已了悟,不可能含恨而終,一定是平靜離去。」沒想到一年後,她就像黛玉一樣,香消玉殞了。她這輩子,仿佛就為黛玉而來。但她一生的傳奇,卻比黛玉還精彩。

~歡迎點讚分享~

*本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並聯繫小編刪除。

商務合作,投稿郵箱:529845924@qq.com   微信:pad710211

歡迎大家點讚分享

  

- END - 

薦讀:林依輪的倆兒子,大兒子學霸二兒子男模,育兒的成功令人羨

相關焦點

  • 父親講述陳曉旭的一生:她的聽話讓我心疼(圖)
    父親陳強畢業於中國戲曲學校,是鞍山京劇團的著名導演;母親王元夕是舞蹈老師。陳曉旭出生在黎明時分,陳強為女兒取名曉旭。他對妻子說:「女兒這麼瘦弱,我希望她將來像初升的太陽一樣朝氣蓬勃、開朗快樂!」     「文革」中父親被整 她也備受冷落    陳曉旭出生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陳強被打成「反動藝術權威」。
  • 陳曉旭死後,她家裡發生了一起靈異事件,她母親卻倍感安慰
    說來,也令人詫異,陳曉旭的父親回憶,那燈一直以來都曾在半夜為陳曉旭的母親閃過。曉旭母親因此每晚都跟曉旭講了一些話把。很多個夜晚,陳曉旭母親都是如此的做著這件事。但是,有一天,陳曉旭的母親卻是哭著回到自己房間的。陳曉旭父親問是怎麼回事,曉旭母親回答說,那燈沒閃,曉旭今天沒有回來。老人家一下子就失去了心理安慰,她怎能不悲傷得痛苦流涕。
  • 87版《紅樓夢》32年後重聚:「天堂有了陳曉旭,人間遍尋林黛玉」
    林黛玉一角成就了陳曉旭,但也束縛了陳曉旭。因為起點太高,成了她演藝生涯中始終無法超越的終點。拍完《紅樓夢》之後,陳曉旭接演了《家春秋》中的梅表姐,然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再接到戲拍。父親後來回憶說:「陳曉旭當年生活太艱苦了,與男友兩人只買半個豬蹄,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我實在看不過去,後來就給女兒送去了一筆錢,算是救了曉旭的急。」她並不是沒有改變經濟窘況的機會,當時有公司提出60萬買她的肖像權,被她一口回絕;即便沒戲拍,也「絕不會去討好導演找戲的。」
  • 柳智宇:北大數學天才,畢業即出家為僧,如今下山做了心理諮詢師
    2019年5月,一則女作家「約會」和尚的新聞刷屏,他們一個是美女作家蔣方舟,一個是出家的和尚柳智宇;他們都曾經是頂尖大學的精英學子,蔣方舟畢業於清華大學,柳智宇則是北大的數學天才。不過畢業後,蔣方舟繼續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寫作;柳智宇卻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舉動——出家當了和尚。
  • 報北大考古女生談到父母哽咽了 鍾媽媽的的一番話比很多父母都通透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報北大考古女生談到父母哽咽了 鍾媽媽的的一番話比很多父母都通透 9月1日,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即將到校報到。來自湖南省耒陽市餘慶街道同仁村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於鍾芳蓉來說,異常熱鬧。
  • 一個小學畢業、一個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如今的他們出人意料……
    小學有個男同學,小學畢業就沒再上學校了,跟著敲白鐵的父親學手藝,一直以來也沒什麼交集,前幾年突然接到另外一位小學同學的電話,這位同學說,他現在在小學沒畢業的那位同學手下謀生,這個電話是奉那位小學畢業同學的命打的,目的是召集一些小學同學聚一聚。
  • 小學畢業,15歲賺30多萬,他不拼爹,卻讓父親當上了富一代
    沒想到,開學第一天,他嚴重懷疑小學老師的罵人技術,沒準就是中學老師教的。他失望極了,不想再上學。 老師罵的倒也不是他,他只是看不慣,適應不了老師,覺得和他父親教的不一樣。他回去告訴父親,父親果斷站到他這一邊:不讀就不讀了,回家,我教你!
  • 初試講座合集丨北大軟微計算機、金科、CAT、集成電通,北大MTI,清華計算機考研初試導學公益講座,收藏!
    公益講座一直是我們堅持在做的事。自19年起,我們開展的北大軟微複試公益系列講座幫助了很多學弟學妹上岸。在20年,至今,我們開展了數十場公益講座。此外,還有零零散散的講座,例如初試衝刺講座、複試衝刺講座、複習經驗分享等等。我們邀請的分享嘉賓有蘇世學社優秀的畢業學長學姐,也有20上岸和在讀的學弟學妹,他們多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更是熱心分享的踐行者。
  • 【畢業•我的北大青春紀事】終生難忘的北大四年
    為了給畢業生們提供一個記錄燕園生活、表達感恩之情、講述成長心得的良好平臺,學生工作部啟動了《我的北大青春紀事——北京大學2008屆畢業生畢業紀念文集》編撰工作。在北大新聞網的大力協助下,學工部將從徵集到的畢業文章中擇其精華予以刊載,用文字作為即將開始新生活者的青春紀念,也把他們的叮嚀和建議留給他們關愛的後來人。
  • 她憑藉一封自薦信敲開《紅樓夢》的大門,卻早早離世,沒人能超越
    而在這部電視劇中,最讓觀眾懷念的就是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了。前兩天網上公開了一組林妹妹的珍貴照片,那時候沒有美顏,但是陳曉旭卻將林黛玉展現得很水靈,而且每一張都很靈動,和劇中完全不一樣,一時間引起了很多關注。要說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之所以經典,除了劇組全體上下的努力之外,還離不開她自己本身獨特的氣質。一雙憂鬱的眼睛含情脈脈,仿佛有無數愁思。在劇中一出場,幾乎就抓住了觀眾的眼光。
  • 北大生畢業起薪8000元沒能當官 父親認為其丟臉
    北大畢業生匿名發帖引熱議 顯露兒女既厭惡父母為他們設計的人生又擔心辜負父母矛盾心情  本報北京訊 (記者謝綺珊)「爸爸,對不起,我北大畢業,但我沒能掙大錢、當大官。」又到一年畢業季,近日,北京大學未名BBS的匿名板塊上發出一個帖子,題為「你們的父母也這麼想嗎」。
  • 父親李鐸與書法
    在上小學期間,當時我家居住條件不寬餘,沒有寫字空間,父親就把大床撤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用廢舊木板改裝成的「大桌子」,先刷成墨色,再刷上清漆,晾乾後,就可以鋪上紙在上面盡情揮毫。練字時主要是用廢報紙,每天都寫到很晚,然後再在大桌子上鋪開被褥睡覺。父親對書法的研習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時在睡夢中手指都在被子上劃拉。
  • 慘案 ¦ 北大留美博士被父親砍死,一生被親情勒索榨乾,最後也沒能逃出魔掌
    趙慶香很爭氣,上大學的時候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和助學金,並且認識了丈夫魏斌。結婚之後,兩人決定一起赴美留學,趙慶香申請的是化學專業,村裡的人都很看好這個女孩兒:「說是研究抗癌藥的,出事兒前剛有進展,沒想到人就走了。」
  • 北大弒母案進展,已立案審理,吳謝宇拒絕家屬委託律師,讓人費解
    北大弒母案被曝出後,引發了社會人士的極大關注。對於一位來自名校的高學歷學霸,大部分人難以想像這樣一位高材生會涉及到弒母一事,如今案件還沒結束,還在審理調查中,最新進展福建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宣傳處表示,吳謝宇弒母案已經由福州中院立案審理,他的家人委託了律師,但是吳謝宇拒絕家屬委託律師,讓人費解。
  • 小學沒畢業的父母,有資格輔導孩子作業嗎?做到這三點照樣養學霸
    孩子上了小學後,我發現要想養出個學霸的孩子,父母最好也是學霸。很多家庭教育理論都告訴我們:如果你要想讓孩子讀書,你自己最好經常讀書;想要孩子愛上學習,你自己最好也喜歡學習;自己都不懂作業怎麼寫,怎樣才能給孩子寫作業?但是,如果一個小學沒畢業的父母,怎樣才能督促和幫助孩子學習呢?難道文盲家長培養不出成績好的學霸嗎?
  • 那個北大碩士畢業的人:「送外賣」是我的人生選擇
    知乎上一個網友的答案讓我記憶猶新:北大畢業去送外賣,那也依然是北大畢業。他送外賣能上新聞,那也是因為他北大畢業。他後來被電影公司的老闆相中,那是因為他的事例上了新聞+北大畢業。他曾經入職「新世相」,這回又給新世相寫了約稿,每一字句,都和「北大畢業」密不可分。歸根結底,還是北大畢業。
  • 紅樓夢選角趣事,妙玉原是皮鞋廠工人,陳曉旭靠一首詩演林黛玉
    當年陳曉旭去競選林黛玉時,導演還嫌棄陳曉旭不夠美,結果看到了陳曉旭自己寫的一首詩以後,立馬認定陳曉旭詩人氣質適合林黛玉。任是無情也動人的薛寶釵,一開始定的也不是張莉。當年選角導演去成都選演員時,張莉剛好陪朋友去面試,結果被導演一眼相中。真的是應了那一句有心栽花化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電視劇《紅樓夢》一開拍時,很多紅學家不看好,表示能演賈寶玉的演員還沒出生。
  • 父親北大畢業,時隔23年,兒子也考進北大,父親直言:教育重3點
    「子承父業」自古以來是很多家庭的傳統,在有父親這一輩人的帶領下,作為後輩要想走相同的道路,一來會少走許多彎路,二來也是從小受父輩影響,更容易做出相同的選擇。很多父母子女、姐妹兄弟之間,總是會從事同一個職業或者是同一個領域,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父母對孩子而言,是啟蒙期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啟明燈。
  • 高考狂人張非:復旦、北大、清華考個遍,畢業卻沒人要,後來呢?
    他曾拒絕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考入夢想的北大,但又因為沉迷網路遊戲被北大勸退。隨後不甘心的他又再次參加高考,兩次考入清華並順利畢業。然而最終的他沒有因為清華的「金招牌」找到優越的工作,反而一畢業就等於失業,並且過得有點意外。
  • 他入戲太深以賈寶玉自詡,苦追陳曉旭被拒,32歲酗酒暴病與世長辭
    86版的《西遊記》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它就像《還珠格格》一樣以前每逢暑假的時候就會在電視上播出而比起老版的其他三大名著,《西遊記》在電視上播出的次數是最多的。不過,除了老版的《西遊記》,老版的《紅樓夢》在人們心裡也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