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北大畢業,時隔23年,兒子也考進北大,父親直言:教育重3點

2020-08-22 來川老師講學習方法

「子承父業」自古以來是很多家庭的傳統,在有父親這一輩人的帶領下,作為後輩要想走相同的道路,一來會少走許多彎路,二來也是從小受父輩影響,更容易做出相同的選擇。很多父母子女、姐妹兄弟之間,總是會從事同一個職業或者是同一個領域,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父母對孩子而言,是啟蒙期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啟明燈。

畢玉才、畢龕父子兩人同為北大畢業,成為鄰裡八鄉的一段佳話。不僅因為北大是國內最頂尖的院校之一,而且父子時隔23年時間,都能考上同一所學校,這不僅意味著畢家父子倆在學業上都有著超出同齡人的能力,更以為在家庭教育這方面有著獨到的方法。在談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畢玉才直言,在教育的時候主要注重3點。

1、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

畢家有句古訓:「忠厚持家久,詩書繼世長。」畢玉才坦言,自己讀書的時候家中條件十分艱難,那個時候父母沒日沒夜的辛苦,也只能勉強供得起自己讀書,而自己的哥哥也為了讓自己能夠讀完,甚至早早的輟學工作,在全家人的支持下,畢玉才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要好好讀書的使命,最終在全家人的期盼下,在1985年考上了北大。

在教育兒子的時候,畢玉才一直堅持,讀書這件事不是等到進了學校才能開始,而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所以在小時候家中到處可見的書籍,都成了畢龕的啟蒙讀物,為他之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尊重孩子選擇、不大包大攬

畢玉才一直堅持,要給孩子一定的選擇空間,注重培養孩子讀書的意識以及習慣,但是畢玉才卻從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必須得到多少、專業選擇什麼,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在畢玉才看來,不要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性,也是培養孩子的原則之一。

學會去尊重孩子的選擇,無論最終的結果是什麼,重要不偏離軌道,在畢玉才看來,這樣的嘗試都是值得的。

3、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排解

畢玉才堅持,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在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情緒是不斷變化、浮動的,而此時父母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把握好大方向,更需要注重孩子情緒的排解。

情緒是無法靠著一次的調節而解決問題的,所以從一開始就要重視孩子的情緒,學會尊重孩子的表達與想法,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之一。

更多精彩內容回顧:

相關焦點

  • 一位農民父親的教育,一個考進清華,一個考進北大是如何做到的?
    這位普通的父親,帶你考進清華北大相信父親是每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吧,他幫助我們教育我們,教會我們很多,他教育我們成為怎樣的人,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父親。而談話中兩位學生都分別感覺到了父親的辛苦,採訪時兒子們紛紛說想要給父親一個好的生活,想要給這個家庭過得更好,父親教育我們,父親的眼眶帶了一絲絲的淚水,兒子說我們愛你。這位偉大而又普通的父親。
  • 高考生考690分上清華,父親卻直言他考砸了,學霸的世界我不懂
    清華北大作為國家重點名牌大學,是不少學子擠破頭都想進去的,無奈這兩所學校每年的招生數量都有限,所以不是一般人想進去就進得了的。但如果真的考上了,對於自己以後發展的道路是有很大幫助的,而這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但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某小夥考上清華大學,但在父親眼裡看來卻極為不滿意,聲稱「考砸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北大錄取通知書剛收到,父親就指責兒子,兒子是一臉懵:咋了爸
    2020年是一個非常坎坷的一年,因為疫情,不僅高考推遲了一個月,就連中考也是相應的延後了。疫情期間學生只是在家上網課,大眾本以為今年的高考不會太出眾,結果高考分數下來驚訝了所有人。可見即使今年有疫情也是沒有擋住學生們想要考進優秀大學的心,這種精神值得學弟學妹們學習,希望你們在以後的高考也能夠出彩!
  • 父親「隻手遮天」斷送兒子前程,高考659分遭北大拒收,後來怎樣
    一夜之間,這位「前重慶高考文科狀元何川洋」,變成了人人唾棄的「造假分子」,本來早就朝何川洋拋出橄欖枝的北大,也第一時間宣布:放棄錄取重慶考生何川洋。這一切,還要從何川洋那位「隻手遮天」的父親說起……何川洋,重慶巫山縣官陽鎮人,其父何業大是巫山縣招辦主任,其母盧玲瓊則是巫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何川洋自然衣食無憂,並接受最好的教育。
  • 被父親坑慘的高考狀元,本可以考北大卻因為父親的「小手腳」被拒絕錄取,現在怎麼樣了?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高考文科狀元,因父親「自作聰明」操縱加分被北大拒,現在咋樣了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如果能考上北大清華這樣的國家一流大學,一定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有時也會成為一個人的苦惱,這就不得不提到當年全社會都關注的高考加分事件的主人公何川洋。
  • 學霸父子:25年前父親考上北大,兒子今年也考上北大,還同一專業!
    兩張通知書,在不同的時間,將兩位心懷夢想與熱血的少年,擺渡至同一個嚮往的地點——北大數院。這是父親與兒子跨越時光的誓約。相隔25年,父子二人成為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友。高考結束搬家時,冉佳鑫與父親一起整理家中舊物,就在某一個瞬間,一張25年前的北大錄取通知書映入眼帘。
  • 湖南雙胞胎兄弟分別考上清華北大,農民父親這樣培養出兩個學霸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如果自家孩子能考上清華或北大這兩所中國最高學府,那是無異於「祖墳冒青煙」的大喜事。而就在湖南慈利縣的一個農家之中,今年參加高考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雙雙被清華和北大錄取,一家出了兩個「超級學霸」,一時成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樸實的農民父親是兄弟倆學習的動力和依靠。
  • 湖南雙胞胎兄弟分別考上清華、北大,農民父親這樣培養出兩個學霸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如果自家孩子能考上清華或北大這兩所中國最高學府,那是無異於「祖墳冒青煙」的大喜事。而就在湖南慈利縣的一個農家之中,今年參加高考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雙雙被清華和北大錄取,一家出了兩個「超級學霸」,一時成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 雙胞胎兄弟雙雙考進北大,父親:是兄弟倆相互競爭出來的
    8月27日,內蒙古五原縣雙胞胎兄弟以高等運動員身份,被北大特招。哥哥邢家棟被法學院錄取,弟弟邢家梁被新聞與傳播學院錄取。父親說,兄弟倆受體育精神影響,在學習訓練上都會相互競爭,最後取得很好的成績。邢耀華:雙胞胎在家裡從小就是在生活上、學習上,潛意識裡總是互相要比,及時的、很好利用這個特點,讓他們去競爭,用更高的方向去努力競爭,每次拿到成績單之後,看到成績,孩子自己就有這種比對的意識,考得好的及時鼓勵,考得不好的,當時我會給他提出一些要求,提出一些努力的方向,有時候也會批評他們,讓小孩逐漸的養成一種努力上進、互相競爭的意識,學習、訓練,包括生活中一些事情,總是要向好的方向去努力,一直到考大學
  • 雙胞胎考入清華北大,貧困生考ACCA進四大,因讀書而逆風翻盤
    來自湖南慈利縣的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也分別以687、685分被清華北大錄取,即將奔向自己嚮往已久的大學。接過兒子的錄取通知書,父親臉上笑開了花。弟弟趙棣說自己的「偶像」就是哥哥趙稞,哥哥一直帶動著他學習。父親的陪伴是他們高中三年裡學習的動力。
  • 【蓓好聽】撫州一位北大新生的父親,給兒子寫了一封信!看到最後...
    【蓓好聽】撫州一位北大新生的父親,給兒子寫了一封信!看到最後一句飆淚!今天,撫小布要跟大家分享刊發於「北大醫緣」微信公眾號上一封撫州家長寫給兒子的信他的孩子是撫州一中2019級錄取北京大學醫學部的一名學生
  • 北大才女劉媛媛直言:做好這幾點,考個清華北大並不難!
    北大才女劉媛媛直言:做好這幾點,考個清華北大並不難!北大才女劉媛媛,我想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我們都知道劉媛媛的家境很困難,也有很多人都聽過她逆襲的故事,從高一進校門,那時候就是一個差生,年級墊底,但是到了高二的時候,她就蟬聯了好幾次的年級第一,從一個可能連「大學生」這個名詞都非常稀罕的小地方,然後考到了我國最好的兩所大學之一的北京大學,然後又從一個很普通的北京大學大學生,成為了《超級演說家》全國總冠軍,為此激勵了很多人。
  • 雙胞胎考上清華北大,父親的書寫稿走紅,網友:難怪培養得這麼好
    比如在19年的高考當中,有來自於四川成都的2位雙胞胎學霸紛紛考出了700+的成績最終被清華錄取在當時也算是轟動一時的新聞,張家傑和張家豪的成績取得讓父母十分開心,同時張家傑的總分位居當時四川的總分第一位置,從最終錄取方向來看
  • 兒子考上北大 父親親手投遞錄取通知書
    近日郵政投遞員將北大通知書投遞給兒子這一新聞衝上微博熱搜湖北郵政龍戰軍為兒子送錄取通知書「兒子,你的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祝賀你!」8月17日下午4點,湖北省鄂州市郵政分公司城東營業部投遞員龍戰軍查驗有效證件和準考證後,親手將一封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鄭重地遞交到兒子易銳(隨母姓)手裡。
  • 北大拒收659分高考狀元,父親「隻手遮天」斷送前程,後來怎樣?
    2009年,重慶高考狀元何川洋拿著659分的成績信心滿滿地報考了北大,當時他超出錄取分數線許多,認為自己一定會被錄取。但是結果令人詫異,北大拒絕接收他。何川洋一開始以為有人暗箱操作頂替了他的名額,但沒想到,這一切結果都是父親親手造成的。
  • 北大教授:多數優秀孩子靠「拼爹」,主要拼這3點,父親值得一看
    但一場北大講座中,有教授卻指出:80%的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其實都靠「拼爹」。很多人十分詫異,「拼爹」一詞的出現,背後是許多自己不想努力、凡是只想靠別人解決的孩子,同時也是助長社會不良風氣、對他人不公平的體現,堂堂北大教授為什麼認為孩子的優秀是靠「拼爹」呢?
  • 兒子考上北大,帶上行李走出家門之後,父親卻轉身報了警
    兒子考上北大隨著時間的流逝,劉燦也從小學到了初中再到高中,這一路以來劉燦都非常的努力,成績總是在年級當中名列前茅,當時他的父親對於他也是報了很大的期望,所幸的是,劉燦並沒有讓自己的家人失望,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後,劉燦以優異的成績被北大所錄取,北大,是多少芊芊學子所嚮往的學校,它就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天堂,所以,當父親得知自己兒子考上北大之後,別提有多高興了,當時儘管家裡麵條件並不好,但是父親卻依然為兒子辦了升學宴,請了很多父老鄉親前來吃飯
  • 留守女孩考676分,夢想報北大考古做研究,女孩父親道出自己想法
    最明顯的就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兒童一般由爺爺、奶奶等老人照看。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一般不好,而近日,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因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受到關注,成為留守孩子的特例。留守女孩考676分,夢想報北大考古做研究,女孩父親道出自己想法。
  • 父親給兒子寫了一封信 母校校長開學典禮就這封信談感恩
    浙江在線09月11日訊前不久,寧波一位父親寫給考上北大兒子的一封信刷爆了朋友圈,深沉的父愛讓不少網友直呼「看哭了」。而兒子獨立的人格和堅持不懈的進取心也獲得讚許。  這封信的作者是浙江飛揚國際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營運長陳曉冬,這是他第一次給兒子寫信,對他來說,兒子有夢想有行動,這才是難得的為人品質。
  • 陳曉旭小學沒畢業,卻能在北大開講座,父親一番話,讓人費解
    2006年3月6日,她受北大邀請,做了一次「挑戰職場」的講座。講臺下,擠滿了一屋子大學生。講臺上,她娓娓道來,優雅風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畢業於北大。可實際上,她只讀到四年級,小學都沒畢業。她就是《87版紅樓夢》裡,飾演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她演的林黛玉,歷經三十幾年,仍被觀眾津津樂道,深受幾代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