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父親姓名:冉茂國
畢業中學:重慶萬州區級中學
錄取院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1995級)
學生姓名:冉佳鑫
畢業中學:重慶巴蜀中學
錄取院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序
1995,2020。
兩張通知書緩緩展開。一張從遙遠的時光中走來,頁角微微泛黃;一張於這個夏日剛剛從特快專遞的包裹中取出,嶄新而大氣磅礴。兩張通知書,在不同的時間,將兩位心懷夢想與熱血的少年,擺渡至同一個嚮往的地點——北大數院。
這是父親與兒子跨越時光的誓約。相隔25年,父子二人成為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友。
高考結束搬家時,冉佳鑫與父親一起整理家中舊物,就在某一個瞬間,一張25年前的北大錄取通知書映入眼帘。
「很驚喜經過這麼多次搬家,竟然還保存完好,同時隱隱發現原來自己心中永遠保留著那一份眷念。」冉佳鑫的父親感慨不已。他鄭重其事地把自己和兒子的通知書放在一起,用照片定格了這樣一個令人動容的畫面。
教育的初心,是薪火相承;教育的幸福,是助人圓夢。
兩張錄取通知書
京華緣起,夢圓此時
曾經,有一位少年,仰頭望著物理競賽考點的大樓,抹去額頭上的汗珠,露出燦爛的微笑。為了這場競賽,他風塵僕僕徒步了20公裡。
一支筆,一本書,一疊草稿紙,一段凝神細思的寂靜時光,是少年的日常。
……
清脆的車鈴聲由遠及近,劃破炎炎夏日的沉悶和壓抑。一張屬於少年的錄取通知書抵達了他所成長的小鎮,上面,赫然印著「北京大學」四個遒勁的大字。此時,少年身在外地,聽聞喜訊,難以言喻的震驚與欣喜在心中蔓延交纏,生自內心的笑容再次在臉龐綻開。
苦心人,天不負。寒窗十年,燕園夢圓。
光陰步履匆匆,當初的少年漸漸長大。他將在北大數院收穫的豁達樂觀的性格、兼容並包的思想裝入行囊,自信而堅定地踏上下一段徵程。他開創了偉大的事業,建立了幸福的家庭,然後守候著孩子茁壯成長,將夢想的種子悄悄播下……
一個夢想的實現,是下一個夢想的開端。
新苗翠生,直待凌雲
高大的木質書櫃裡,一排排書籍站得整整齊齊,等待著面前這個眼中閃爍著求知光芒的孩子將它們翻開,開啟通往繽紛世界的大門。
兒時的冉佳鑫總是在父親的書房中流連。在父親潛移默化的薰陶下,他養成了熱愛閱讀、刻苦鑽研的良好習慣,也同父親一樣,沉醉於數學之美,在孜孜求索中,一遍遍描畫理想學府的模樣——那是父親曾抵達的數學殿堂。
在他的心中,數學之美,是抽象之美,簡潔之美,一統之美,哲思之美。他愛環環相扣的嚴謹推理,他愛化繁為簡的優美公式。登臨數學這座矗立的高塔,便能一覽眾學科的獨特風貌。
在冉佳鑫學習數學之初,父親亦師亦友,與他一起分析問題,探索解決之法。他在幼小的兒子心中播下了一份純粹的愛,與兒子一起,給初綻的夢想染上與天際彩虹相同的斑斕色彩。
巴蜀乘風,博雅覽勝
踏入重慶市巴蜀中學的大門,競賽之路在眼前鋪展開來。在巴蜀園,冉佳鑫與身經百戰的競賽教練們相遇,與鬥志昂揚的同學們相識。志同道合的戰友們一同討論切磋,一同奔赴賽場,執筆為劍,為自己的夢想而戰,為學校的榮光而戰。
競賽之路,充滿艱辛。「競賽生不是在考試,就是在學習準備考試的路上。」短暫的假期、殘酷的競爭、高強度的訓練,讓許多同學提前向賽場告別。但他懷著那一份與父親相同的執著與堅守,走過桂花飄香的金秋營,走過陽光無盡的夏令營……燕園四時、湖光塔影盡收眼底,也盡入胸中。永不言敗的他,在這條路上灑下奮鬥的汗水,留下無法被歲月侵蝕的足跡。
一支筆,一本書,一疊草稿紙,一段凝神細思的寂靜時光。寥寥幾筆速寫,勾勒出他相似而又不同、艱苦而又充實的每一天。
「他平常沉默寡言的,天天一個人悶頭刷題,是個實力很強的學霸。」這是同學眼中的他。
「他是一個對自己非常『狠』、執行能力極強的學生。他身上不畏困難、追求極致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法寶。覺得這就是傳說中的『人狠話不多,江湖留下他的傳說』。」這是老師眼中的他。
父子二人,也對巴蜀中學懷有無法割捨的深厚情感。
「很幸運能加入巴蜀這個大家庭,」憶起過往點滴,冉佳鑫對伴他走過六個春秋的母校充滿眷戀,「競賽老師在關鍵考試前後會與我們一個一個談話,我平時考試失利時,他們也會鼓舞我糾正錯誤。每次談話都讓人感動,細心又耐心,聽完後上考場就不會太緊張。已經忘了他們具體說過什麼,但永遠不會忘記那種吃下『定心丸』後的安心和溫暖。和同學們相處時也很快樂,我們不畏寒暑,並肩作戰,從來都不會感到孤獨。」
「我總是告訴孩子,憶苦思甜,要珍惜和擁抱這個美好的大時代,不管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巴蜀的栽培,」冉佳鑫的父親同樣心懷感恩,「如果沒有巴蜀這個廣闊的平臺,孩子無法取得今天的成績。他綜合考得很好,離不開巴蜀老師的諄諄教誨。」
School Days
風雨相守,錨定幸福
冉佳鑫心目中的父親總是很忙,但一定會抽出時間陪伴他。每一次重要的競賽,父親從不缺席。緊張時溫柔的安慰,迷茫時細心的教誨,讓他始終擁有笑迎挑戰的勇氣與執著堅守的定力,讓他始終保持朝著心之所向奮力奔跑的姿態。
枯燥而繁忙的日子裡,也有被錨定的簡單而確切的幸福。在難得的閒暇時間裡,他們會舉辦溫馨的家庭聚會,聚餐,逛街,一起做家務,一起分析得失……這是屬於他們的,溫暖了時光的儀式感。
他們在談到彼此時,字裡行間都洋溢著自豪與感動。
「他是一個慈祥的父親,在我學習的道路上給我提供無條件的幫助和支持。」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前行在自己的路上,而我做的最多的是陪伴。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的興趣愛好,但一旦孩子選擇了自己的興趣和道路,便不要過多幹涉,只需全力支持,每個人的路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的。」
採擷時光,以愛成章
「其實,真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講的故事。」冉佳鑫的父親如是說。
是的,因為每一天都是故事,在時光的層層堆疊中,氤氳出墨與回憶的醇香。從大片的留白中,我們窺見父子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與那條相伴走過的漫漫長路。
這是一個用愛書寫的故事。是父子間用行動證明的無言而深沉的愛,是在數學之海中深稽博考、探微明理的熱愛,是拒絕路旁一切風景而大步奔跑、擁抱燕園的鐘愛,是心懷天下、永久奮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家國大愛。
塵埃落定,學堂門啟。面對師長、同學的讚嘆與祝賀,冉佳鑫仍是一如既往地低調:「同學們都很優秀,我還有許多待學習、改進的地方。未來的路很長,該怎麼走,走出怎樣的人生,還待繼續努力。」
韶光如夢,薪火相承
昔日的少年終成長為頂天立地的大人,在工業機器人研發領域乘風破浪,為中國「智」造譜寫新的傳奇;如今的少年將成長為與父親同樣偉岸的時代棟梁,以整個世界為演算稿,執數學之鑰,啟真理之門。
這就是不善言辭卻胸有丘壑的父子二人,這就是北大數學人的模樣——沉穩冷靜、腳踏實地、心存感恩,堅定的目光永遠向著前方,向著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從溪流中打撈起一籃星光,踏夢前行,走過明朗的山水,也走過叢生的荊棘。然後,將星光遍灑,將火種傳承,在新的起點再次出發,在星辰大海的徵程中續寫新的華章。
來源 |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招生 「未名渝音」 撰稿 | 吳雨睿編輯 | 羅瀟美編 | 楊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