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這對父子成北大校友,爸爸是博士,兒子是今年新生
今年,兒子又考上北大父子二人同出北大讓人讚嘆不已這位父親名叫羅志勇,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01年獲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兒子名叫羅宇軒,今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同父親成為「校友」。
-
瀏陽小村莊走出26名博士 父子喜成北大校友
來源:華聲在線「書香門第」又添喜父子成北大校友瀏陽小村莊走出26名博士「沒想到和兒子還能成為校友。」8月27日,說到兒子成功考取北京大學,瀏陽沙市鎮秧田村人羅志勇的興奮溢於言表。1988年,他順利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01年獲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今年,一直跟著自己在北京上學的兒子羅宇軒也考上了北京大學,父子成為了校友。 在秧田村,說起「書香門第」,村裡人總會第一個想到羅家。 「小時候家裡有個閣樓,裡面都是書,附近常有人慕名而來。」
-
既是父子,又是北大校友,這對父子讓人羨慕
瀏陽沙市鎮秧田村有這樣一個家庭爸爸是北京大學博士生今年,兒子又考上北大父子二人同出北大讓人讚嘆不已這位父親名叫羅志勇,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01年獲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兒子名叫羅宇軒,今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同父親成為「校友
-
「心無旁騖,方能成才」父子成北大校友,博士村裡話讀書
今年,瀏陽市沙市鎮秧田村一共有6個學生考上了一本院校,6個考上了二本院校,其中有一對父子的故事在當地被人津津樂道:爸爸在北大一路攻讀本、碩、博,近20年後,兒子也考上北大。焦功成回憶,羅志勇所在的156班是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4個進北大,羅志勇便是其中一個。」在北大碩士研究生畢業進入國家部委工作後,羅志勇又回母校圓了讀博的夢想。如今,回想起年少時險些輟學,羅志勇笑著說,如果不讀書,可能南下的隊伍中又多了一個人。2001年,羅志勇可謂收穫頗豐,取得博士學位3個月後,兒子出生了。
-
父子成北大校友,瀏陽博士村這個家庭的育兒經值得一看
今年,瀏陽市沙市鎮秧田村一共有6個學生考上了一本院校,6個考上了二本院校,其中有一對父子的故事在當地被人津津樂道:爸爸在北大一路攻讀本、碩、博,近20年後,兒子也考上北大。焦功成回憶,羅志勇所在的156班是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4個進北大,羅志勇便是其中一個。」在北大碩士研究生畢業進入國家部委工作後,羅志勇又回母校圓了讀博的夢想。如今,回想起年少時險些輟學,羅志勇笑著說,如果不讀書,可能南下的隊伍中又多了一個人。2001年,羅志勇可謂收穫頗豐,取得博士學位3個月後,兒子出生了。
-
15歲屈詩穎、考古女孩鍾芳蓉、父子同門羅宇軒齊聚北大逐夢奔跑
今年北京大學今年共招收4326名本科新生,在這些新生當中有一些學生在當地早已家喻戶曉,而且有一些新生還未報到就已經名揚天下,其中幾名湖南考生就是眾人皆知。第一位、湖南瀏陽市父子北大同門羅宇軒羅宇軒的父親羅志勇1988年考入北大
-
媽媽花23萬孩子物理考2分,秧田父子成北大校友,教育就是拼爹
2.教育拼的就是父母最近,一同上了熱搜的還有湖南瀏陽秧田村的的一對父子。父親羅志勇在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後來又獲得北大博士學位,兒子羅宇軒是今年的應屆生,考取了爸爸的母校北大,和爸爸成為校友。他們所在的村子叫秧田村,是遠近聞名的博士村,一共出過28位博士。
-
太厲害了,父子倆成北大校友,所在村子走出了27位博士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一面牆,因為在上面記錄著這個村子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從這個村子走出的26個博士的生平而羅志勇就是其中的一位博士,之所以特地介紹他,是因為他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2001年獲得北大管理學博士學位,而如今的
-
16歲上北大29歲成博導,憑藉一封信,北大新生無人不認識她
黃芊芊進入北大後,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她的人生才真正開掛。2010本科畢業後她反覆權衡後留在北大繼續學習,2015博士畢業後繼續在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2017年博士後出站留校經歷了助理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至今。
-
「大師姐」樊錦詩對北大新生說......
母校依然是讓樊錦詩魂牽夢縈的地方她也從未停止過對母校和學弟學妹們的關懷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11位北大校友獲得改革先鋒稱號樊錦詩也在其中她隨即回到北大與師生座談回顧為之傾盡一生的事業
-
北大國發院2018級DPS金融管理博士開學典禮舉行
美國福坦莫大學商學院常務副院長顏安教授,北大國發院汪浩教授、黃卓副教授,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常務副院長範保群博士、副院長呂曉慧教授、教務長杜桂英博士,北大國發院本碩博主任行桂英老師、企業關係部負責人王欣老師,20多位DPS新學員等一起出席。典禮由北大國發院DPS博士項目兼EMBA項目主任張宇偉主持。
-
北大博士新生平均年齡24.5歲:小於碩士生 過半為直博生
9月14日是北京大學2020級研究生新生報到的日子。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北大獲悉,今年北大研究生新生入學總人數9301人,其中碩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 新生當中,內地生8541人,港澳臺生160人,留學生600人;在北大本部學習的學生7866人,在醫學部學習的學生1435人。
-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2020年8月9日,位於武漢市東湖路旁的燕園北大校友之家熱鬧非凡,曾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北大援鄂醫療隊90後隊員吳超和王奔,重返武漢,和北大基礎醫學院老師楊恩策及北大湖北招生組一起,為四位湖北學子頒發北大錄取通知書,這是北京大學2020年發出的第一批錄取通知書。
-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2020年8月9日,位於武漢市東湖路旁的燕園北大校友之家熱鬧非凡,曾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北大援鄂醫療隊90後隊員吳超和王奔被北大「強基計劃」錄取到北大醫學專業的詹驍恆、郝文琴、高進一、劉彥君四位湖北學子和家長,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副會長兼秘書長彭生鵬、副會長楊三文、監事長韓曉光、副秘書長楊玲莉、徐長春等校友現場出席了活動,中科院院士、北大基礎醫學院教授韓濟生,博雅學堂首席教授兼班主任王韻視頻連線,與新生進行了互動交流。
-
北大新生家長夜宿食堂/組圖
攝/記者 曹坤高校報到第一晚記者夜探北京大學外地新生家長——北大通宵開食堂家長安睡各有招兒4日凌晨1點,北京大學最大的食堂農園餐廳傳出陣陣鼾聲。這是北大首次開放學生食堂,供開學送新生的外地家長免費住宿。
-
學霸父子:25年前父親考上北大,兒子今年也考上北大,還同一專業!
兩張通知書,在不同的時間,將兩位心懷夢想與熱血的少年,擺渡至同一個嚮往的地點——北大數院。這是父親與兒子跨越時光的誓約。相隔25年,父子二人成為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友。高考結束搬家時,冉佳鑫與父親一起整理家中舊物,就在某一個瞬間,一張25年前的北大錄取通知書映入眼帘。
-
北大校友魏延政:創業「無止境」
我當時愣住了,趕緊為自己的冒昧道歉,他微笑說沒啥。後來從他跟校友們的對話中,我隱約得知他患了癌症,正在用斷食的方法與病魔抗爭,據說,他已經有20多天沒有進食了,身體虛弱得無法長時間站立。我悄悄跟人打聽,知道他叫魏延政,北大94級計算機本科畢業的。為了參加這次校友聚會,特意從上海來到北京。他對校友情誼的珍惜令我感動。
-
瀏陽剛出的北大父子,村裡不僅出了26位博士,家族還曾出過進士
2020年的高考,湖南瀏陽沙市鎮秧田村(山上羅)的羅宇軒同學考上了北京大學,而32年前的1988年高考,羅宇軒的父親羅志勇考進了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是北大的博士生。如今羅志勇、羅宇軒父子二人成為北大校友,又讓已經頗具名氣的「博士村」——瀏陽市沙市鎮秧田村牛氣了一把。據稱秧田村從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一共出了26位博士,真可以稱得上「鶴立雞群冠赤縣」。
-
「05後」北大新生,「00後」華科博士報到了……
北大共錄取4326名本科新生男女生比例6:4據悉,2020年,北京大學共錄取4326名本科新生,男女生比例接近6:4,與往年持平。最小新生是「05後」高考696分北大2020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
-
共同戰「疫」——北大校友在行動
在前線,北大醫學已派出共4批427名醫護管理人員,奮戰在阻擊疫情的一線。在後方,全球北大校友始終在行動,儘自己的所能,聚全球力量,傳遞北大愛心。2月14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迎來首位自願捐獻血漿的康復患者。這位毅然伸出胳膊捐獻血漿的志願者是北京大學2001級外語學院校友施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