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 父子成北大「校友」,爸爸是博士,兒子是北大新生
【長沙 父子成北大「校友」,爸爸是博士,兒子是北大新生!】瀏陽沙市鎮秧田村,有這樣一個家庭,父子二人同出北大。父親名叫羅志勇,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01年獲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兒子名叫羅宇軒,今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同父親成為「校友」。
-
瀏陽小村莊走出26名博士 父子喜成北大校友
來源:華聲在線「書香門第」又添喜父子成北大校友瀏陽小村莊走出26名博士「沒想到和兒子還能成為校友。」8月27日,說到兒子成功考取北京大學,瀏陽沙市鎮秧田村人羅志勇的興奮溢於言表。1988年,他順利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01年獲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今年,一直跟著自己在北京上學的兒子羅宇軒也考上了北京大學,父子成為了校友。 在秧田村,說起「書香門第」,村裡人總會第一個想到羅家。 「小時候家裡有個閣樓,裡面都是書,附近常有人慕名而來。」
-
既是父子,又是北大校友,這對父子讓人羨慕
瀏陽沙市鎮秧田村有這樣一個家庭爸爸是北京大學博士生今年,兒子又考上北大父子二人同出北大讓人讚嘆不已這位父親名叫羅志勇,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01年獲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兒子名叫羅宇軒,今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同父親成為「校友
-
「心無旁騖,方能成才」父子成北大校友,博士村裡話讀書
今年,瀏陽市沙市鎮秧田村一共有6個學生考上了一本院校,6個考上了二本院校,其中有一對父子的故事在當地被人津津樂道:爸爸在北大一路攻讀本、碩、博,近20年後,兒子也考上北大。不過,相對於村民們的熱議,當事人倒是很低調,覺得「這並不是什麼事兒」。8月26日上午,瀏陽日報記者對話北大博士羅志勇一家,探尋他與兒子的成長故事和成才密碼。
-
父子成北大校友,瀏陽博士村這個家庭的育兒經值得一看
今年,瀏陽市沙市鎮秧田村一共有6個學生考上了一本院校,6個考上了二本院校,其中有一對父子的故事在當地被人津津樂道:爸爸在北大一路攻讀本、碩、博,近20年後,兒子也考上北大。不過,相對於村民們的熱議,當事人倒是很低調,覺得「這並不是什麼事兒」。8月26日上午,瀏陽日報記者對話北大博士羅志勇一家,探尋他與兒子的成長故事和成才密碼。
-
媽媽花23萬孩子物理考2分,秧田父子成北大校友,教育就是拼爹
成功的路不止一條,但是讀書學習這條路卻是最公平的,教育拼的不是錢,而是父母的格局和態度。2.教育拼的就是父母最近,一同上了熱搜的還有湖南瀏陽秧田村的的一對父子。父親羅志勇在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後來又獲得北大博士學位,兒子羅宇軒是今年的應屆生,考取了爸爸的母校北大,和爸爸成為校友。他們所在的村子叫秧田村,是遠近聞名的博士村,一共出過28位博士。
-
15歲屈詩穎、考古女孩鍾芳蓉、父子同門羅宇軒齊聚北大逐夢奔跑
今年北京大學今年共招收4326名本科新生,在這些新生當中有一些學生在當地早已家喻戶曉,而且有一些新生還未報到就已經名揚天下,其中幾名湖南考生就是眾人皆知。第一位、湖南瀏陽市父子北大同門羅宇軒羅宇軒的父親羅志勇1988年考入北大
-
時隔三十年,這對父子寧波成校友: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
2018-09-17 18:3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竺佳 通訊員 姚敏明金秋九月,各地高校陸續迎來了開學季,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新生報到日,輔導員殷老師發現了一對父子,該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呂少博退役後前來復學報到,而送他來校的父親
-
楊立新分享與兒子相處時光,父子同框似兄弟,網友:爸爸比兒子帥
12月10日,老戲骨楊立新罕見分享與兒子楊玏相處時的照片。還給兒子做了一碗湯,兒子楊玏表示等父親那碗湯等了20年。據了解,父子倆是上了一個節目,有了難得的父子相處時光。網友都說楊玏長得像楊立新,不過楊立新覺得自己年輕時比兒子楊玏帥。
-
孫楊父子成校友,將在上海體育學院攻讀博士,碩士論文研究自己!
這幾天,網上有消息說已經證實孫楊將要在上海體育學院攻讀博士了,這就意味著他自己和爸爸成校友了。畢竟孫楊的學生卡和成績單都已經出來了,學生卡上的孫楊也是帥帥的。在上海體育學院的官網的官網上有一份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錄取人員名單,在「申請考核制」的21名考生中他的成績排名第一,他的面試成績取得了89分的高分,孫楊好厲害,不僅四肢發達,頭腦也不簡單,不愧是冠軍,全優!孫楊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個體育世家,他的父親是安徽體工隊男子排球的運動員,也是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他的母親曾經是浙江女排的主力。
-
網友日本偶遇任賢齊父子,兩人疑似吵架,11歲兒子個子快趕上爸爸
近日,有不少明星都去日本北海道滑雪,任賢齊父子也不例外,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偶遇任賢齊父子,從圖中可以看到,任賢齊扎著小辮子,戴著眼鏡,正在機場辦理什麼業務,一旁站著的正是任賢齊的11歲的兒子Cody。任賢齊跟妻子Tina中文名字叫陳則妤,兩人是大學校友,2002年結婚,女兒今年14歲,兒子今年11歲,父子倆在機場都是黑臉,看著像是在吵架。
-
16歲上北大29歲成博導,憑藉一封信,北大新生無人不認識她
有些人從小就具備了非常優秀的成績,有些人在學習方面有過人的天賦,因此他們能夠很輕鬆地考到高分。黃芊芊進入北大後,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她的人生才真正開掛。2010本科畢業後她反覆權衡後留在北大繼續學習,2015博士畢業後繼續在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2017年博士後出站留校經歷了助理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至今。
-
太厲害了,父子倆成北大校友,所在村子走出了27位博士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一面牆,因為在上面記錄著這個村子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從這個村子走出的26個博士的生平而羅志勇就是其中的一位博士,之所以特地介紹他,是因為他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2001年獲得北大管理學博士學位,而如今的
-
學霸父子:25年前父親考上北大,兒子今年也考上北大,還同一專業!
兩張通知書,在不同的時間,將兩位心懷夢想與熱血的少年,擺渡至同一個嚮往的地點——北大數院。這是父親與兒子跨越時光的誓約。相隔25年,父子二人成為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友。高考結束搬家時,冉佳鑫與父親一起整理家中舊物,就在某一個瞬間,一張25年前的北大錄取通知書映入眼帘。
-
華科新生報到,一家三口成校友
9月17日是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新生報到的第一天,一名叫蔡文泰的學生正式和父母成為了校友。31年前父母在這裡學醫,31年後兒子蔡文泰被錄取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2020級臨床醫學類專業學生,成為父母的小學弟。父母從兒子初中起就勸他學醫蔡文泰的母親熊莉娟與父親蔡開琳都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
華科新生報到,一家三口成校友!
9月17日是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新生報到的第一天,一名叫蔡文泰的學生正式和父母成為了校友。31年前父母在這裡學醫,31年後兒子蔡文泰被錄取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2020級臨床醫學類專業學生,成為父母的小學弟。
-
「大師姐」樊錦詩對北大新生說......
2018年12月19日,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樊錦詩校友在北京大學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上2019年夏天年逾八旬的樊錦詩為北大新生樊錦詩給北大新生的親筆信除了親筆信在去年九月的開學季樊錦詩先生還回到母校為三千多名北大新生
-
「05後」北大新生,「00後」華科博士報到了……
圖片來源:北京大學迎新網今年迎新季,北大資助中心一如既往地開通「綠色通道」,對申請資助的困難學生進行一站式服務。北大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設立了幾十項助學金,基本可以滿足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需求。最小新生是「05後」高考696分北大2020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
-
一對智商只有70的父子,爸爸著有多本著作,兒子是麻省理工博士
在父親的帶領下,盧蘇士這名智力只有優等生一半的少年,先後考取了建國中學(相當於北京4中)、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這對智力近乎於低能兒的父子,所達到的高度足以令所有人跌破眼鏡,這都歸功於他們擁有了不起的父母。
-
從事投遞工作的爸爸,親手把北大通知書送到兒子手裡:太自豪了
一位郵遞員爸爸帶著錄取通知書,親手把北大通知書送到兒子手中,滿滿的儀式感,簡直是羨煞旁人!爸爸親手把北大錄取通知書送到兒子手中,儀式感十足今年龍戰軍在說出這句話時落淚了,因為派送的對象是自己的兒子易銳(隨母姓)。兒子易銳是今年鄂州市僅有的兩個考上北大的學生之一,這讓龍戰軍一家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