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醫藥 新視野 || 難治性心絞痛有望迎來細胞療法(2018.03.05-2018...

2020-12-12 全景網

  國內醫藥行業正處變革轉型的新時期,新藥、新技術實現從0到1的突破很大程度向國外前沿領域看齊,因此海外生物醫藥的新動態對於國內相關領域的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示範和引導作用。為此,興業證券醫藥團隊專門推出最新力作——立足新技術、新視野的海外一周精華資訊匯總,歡迎各位投資者鑑閱!

  海外重磅新聞

  默沙東與衛材共同開發抗癌組合療法Lenvima/Keytruda

  腫瘤免疫治療巨頭默沙東(Merck & Co)近日與日本藥企衛材(Eisai)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衛材靶向抗癌藥Lenvima(lenvatinib)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雙方將開發Lenvima作為一種單藥療法,以及聯合默沙東的PD-1免疫療法Keytruda(pembrolizumab)用於多種類型腫瘤的治療。根據協議,默沙東將支付衛材一筆3億美元的預付款,同時衛材將有資格獲得總額達近55億美元的其他款項,包括一筆6.5億美元的選擇權付款、4.5億美元的研發支出、3.85億美元的監管裡程碑和39.7億美元的銷售裡程碑款項。這也使得此次合作的總金額達到了57.6億美元之巨。

   

  西雅圖遺傳學創新抗體藥物偶聯物進入臨床開發

  西雅圖遺傳學公司(Seathle Genetics)近日宣布啟動評估抗癌藥SGN-CD48A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療效和安全性的一項I期臨床研究。SGN-CD48A採用了西雅圖遺傳學公司最新的ADC技術創新——新一代聚乙二醇葡糖苷連結子,來提高血液循環系統中藥物的穩定性、降低脫靶(off-target)吸收,同時能使每個CD48靶向性單克隆抗體分子上偶聯更多數量(8個分子)的破壞微管細胞毒製劑MMAE(monomethylauristatin E),藥物在被CD48陽性腫瘤細胞內化後可釋放出更多數量的MMAE,而MMAE可通過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作用阻礙細胞分裂。

  葛蘭素史克HIV藥物在愛滋病/肺結核共感染患者中表現出高療效

  ViiV Healthcare是一家由葛蘭素史克(GSK)控股、輝瑞(Pfizer)及鹽野義(Shionogi)共同參股的HIV/AIDS藥物研發公司。近日,該公司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年度會議(CROI)上公布了其HIV藥物dolutegravir的一項IIIb期臨床研究INSPIRING的中期(24周)積極數據。該研究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初治(ART-naive)的HIV/肺結核(TB)共感染成人患者中開展,評估了dolutegravir的抗病毒療效和安全性。此次公布的中期數據顯示其具有高的抗病毒療效,同時耐受性良好。

  難治性心絞痛有望迎來細胞療法

  Caladrius Biosciences近日宣布,公司與Shire就治療慢性心肌缺血靶向難治性心絞痛晚期CD34+細胞療法項目的數據達成了一項全球獨家授權協議。根據協議,Caladrius獨家獲得CD34+細胞療法用於治療難治性心絞痛的數據集和監管文件。而Shire將收到相關預付款、裡程碑款項以及產品銷售的版權費用。Caladrius Biosciences是一家研發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擁有多種技術平臺針對自身免疫和心臟病學適應症。Caladrius所獲得的綜合數據集包括臨床前(體內和體外)以及CD34+細胞療法治療無選擇難治性心絞痛的1期、2期和3期臨床研究數據以及相應的法規文件。

  3D列印可助實現個性化置換心臟瓣膜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心血管研究技術大會上展示了一種3D列印技術,可通過個性化建模,來判斷患者適合哪種心臟主動脈瓣置換方案以及預測手術併發症等,實現因人而治。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術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主動脈瓣狹窄,無法從左心室泵血到主動脈。置換術通常有兩種方案,開胸手術或從大腿處插導管將生物瓣膜送入。研究團隊根據不同患者的CT掃描圖片,使用多種柔性材料列印出主動脈瓣和周邊結構的3D模型,並將模型放在心臟模擬器上做泵血實驗,模擬新瓣膜如何工作,以便判斷哪種手術方案和瓣膜類型更適合患者。

  控制神經醯胺有助於治療心臟病

  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SBP)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神經醯胺的脂質(脂肪)的積累在脂毒性心肌病(LCM)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經常發生的一種心臟疾病。在發表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的一篇新論文中,該研究還發現了一些潛在的治療靶點,可以預防或逆轉LCM的影響。「我們使用果蠅作為模型來表明,由基因或飲食控制所驅動的神經細胞水平的升高,足以誘導LCM,」Rolf Bodmer博士說。這是神經醯胺與心臟功能障礙之間的聯繫的第一個直接證據,並支持先前其他動物模型的間接證據。重要的是,我們能夠通過抑制神經醯胺合成來抑制LCM症狀。

  23andMe癌症風險基因檢測獲FDA審批

  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有史以來第一款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癌症風險基因檢測項目。此次審批後,23andMe公司可以向其客戶推銷癌症風險檢測項目,主要針對與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風險相關特定變異基因的監測。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過審批的基因檢測項目並不是一款不需要醫生處方就可以使用的基因篩查測試。主要檢測包括德系猶太人血統患者中最常見的BRCA1和BRCA2基因三種變異。在這類群中,40個人就有1人擁有這三種基因變體中的一種,這將導致婦女在70歲前患乳腺癌的風險為45%-85%。

  新藥研發進展

  Sunovion精神病學藥物Latuda獲美國FDA批准治療兒科雙相情感障礙

  Sunovion製藥公司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Latuda(lurasidone HCl,鹽酸魯拉西酮)的新適應證,用於治療兒科患者(10-17歲)雙相I型障礙(雙相抑鬱)相關的重度抑鬱症發作。Latuda是一種5-HT及DA受體拮抗劑,之前已獲FDA批准的適應症包括:(1)用於治療青少年(13-17歲)和成人精神分裂症;(2)作為一種單藥療法以及作為鋰鹽或丙戊酸的輔助療法,用於治療成人患者雙相I型障礙(雙相抑鬱)相關的重度抑鬱症發作。

  諾和諾德提交長效凝血因子VIII產品上市申請

  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近日宣布分別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提交了長效血友病新藥N8-GP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和上市許可申請(MAA)。N8-GP是一種半衰期延長的凝血因子VIII產品,用於A型血友病的治療。此次申請文件的提交,是基於III期臨床項目PATHFINDER的數據。該項目入組了超過250例A型血有病患者,評估了N8-GP用於成人患者、兒童患者按需治療、預防性治療、外科手術止血的療效和安全性。

  阿斯利康新型降糖藥Forxiga治療1型糖尿病在歐盟進入正式審查

  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新型降糖藥Farxiga(中文品牌名:安達唐,通用名:dapagliflozin,達格列淨)的上市許可變更申請(MAV),該藥是一種選擇性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此次MAV尋求批准Forxiga作為胰島素療法的一種口服輔助治療藥物,用於接受胰島素治療但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T1D)成人患者,改善其血糖控制。如果獲批,Forxiga有望成為歐洲批准治療T1D的首個選擇性SGLT-2i,該藥作為胰島素的一種口服輔助治療藥物,將解決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T1D患者群體中存在的顯著未滿足醫療需求。

  英國Shire公司新型便秘藥物prucalopride在美國進入正式審查

  英國製藥公司Shir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實驗性藥物prucalopride(SHP555)的新藥申請(NDA),該藥是一種選擇性、高親和力的5-羥色胺4(5-HT4)受體激動劑,目前正被評估作為一種潛在的每日一次藥物,用於慢性特發性便秘(CIC)成人患者的治療。FDA預計將在2018年12月21日做出審查決定。如果獲批,prucalopride將成為美國市場治療成人CIC的唯一一款5-HT4受體激動劑。在歐洲,prucalopride已獲準以品牌名Resolor上市銷售,該藥適用於瀉藥(laxative)不能提供充分緩解的慢性便秘成人患者的對症治療。

  前沿科學研究

  新技術可提高用細菌合成藥物效率

  細菌可以被用於合成新型藥物和燃料等,就像一個生物工廠。英國科學家近日設計出一套用於細菌內部的控制系統,能實現資源的動態分配,提高生產效率,原理與工業上常用的自動控制系統相似。為了讓細菌細胞生產人類所需的化合物,要給它們植入特定的「生產線」。而外來的「生產線」會與細菌本身競爭一些重要的資源,因此需要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在維持細菌正常生活的基礎上儘量提高生產效率。英國沃裡克大學和薩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設計的新系統可動態分配細胞裡負責生產蛋白質的「車間」——核糖體。

   

  新型PET造影劑更準確檢測前列腺癌復發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雜誌三月的亮點研究之一是一項來自義大利的研究,該研究表明一種新的核醫學成像試劑可以靶向腫瘤中富集的銅元素,從而對前列腺癌病人的復發做出早期診斷,這種試劑可以比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升高代表的生物化學上的復發更準確。「這是首次在相當數量的生物化學上已經復發的前列腺癌病人身上將這個新造影劑與18F-Cl進行比較。」來自義大利E.O. Ospedali Galliera的Arnoldo Piccardo解釋道。他指出:「前列腺癌復發的早期診斷也許可以提高病人的臨床管理,例如早點進行搶救性的放射治療。」

   

  新方法可有效對抗超級細菌 相關臨床研究正在進行

  使用一種通過清除鐵來飢餓超級細菌的新方法的首個人體實驗正在南澳大利亞進行。現有方法無法殺死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超級細菌,也就是抗生素抵抗型細菌,它們每年造成全球700000人死亡。來自阿德萊德大學的Katharina Richter博士及其同事已經開發了一種新方法,通過靶向細菌最喜歡的食物——鐵來對抗超級細菌,並且已經申請了專利。「通過使用兩種不同的化合物,我們可以首先通過阻止鐵吸收來飢餓細菌,然後再餵給它們等量的毒巧克力,而飢餓的細菌無法耐受這些毒素。」這種療法已經在阿德萊德女王伊莉莎白醫院進行測試,以幫助被耐藥超級細菌感染的病人,這兩種化合物被包含在一種傷口修復凝膠中。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興業醫藥健康)

相關焦點

  • 德琪醫藥引進的「first-in-class」療法在美獲批!
    轉自:醫藥觀瀾今日,德琪醫藥戰略合作夥伴Karyopharm Therapeutics公司(以下簡稱Karyopharm)宣布,該公司的「first-in-class」口服療法Xpovio(selinexor,德琪醫藥代號ATG-010)正式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這是該藥在美國獲批的第
  • 國際巨頭重金加碼細胞治療,商業化進程有望超預期
    同年12月KitePharma已就其CAR-T療法KTE-C19向FDA提交上市註冊申請,針對的適應症為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復發/難治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017年10月其產品KTE-C19(Yescarta)獲得FDA批准上市。
  • NKMax宣布啟動其NK細胞療法的I期臨床試驗 挑戰難治性癌症
    2019年8月13日,NKMax America,一家開發NK(自然殺傷)細胞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啟動SNK01-US01的I期臨床試驗,SNK是一種離體擴增的自體的NK細胞療法,用於難治性癌症治療。
  • 科學網—CAR-T細胞療法有望成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策略
    或許,今後像馬女士這一類血液腫瘤患者,有望在瑞金醫院成立的「國家轉化醫學中心」內,獲益於這一前沿技術。 當天,這項研究成果還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CAR-T療法有望成為治癒骨髓瘤的治療新策略,可能為更多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MM是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常見臨床表現為骨痛、貧血、腎功能不全、感染。
  • 華興資本2019年全球生物醫藥報告:資本起落,創新為先
    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已經獲得NMPA受理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SLL) 的新藥上市申請。可以看到國內外多個BTK抑制劑已經進入或鄰近商業化,未來該靶點的競爭必定會愈演愈烈。
  • 中國藥企再突破:自主研發細胞免疫療法獲美國突破性療法認定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悉,其子公司傳奇生物研發的用於治療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的CAR-T細胞療法(代號JNJ-68284528)被美國藥品管理局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
  • 和鉑醫藥宣布將與KiadisPharma合作研發mAb抗體和NK細胞療法
    8月19日,和鉑醫藥及其合作夥伴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莫斯醫學中心及Viroclinics-DDL宣布與 Kiadis Pharma就一項抗體(mAb)與自然殺傷(NK)細胞的聯合療法達成研究合作,具體合作細節暫未披露。
  • 首款CAR-T要來了,4款獲突破性治療認證,中國CAR-T療法將迎突破
    聯絡郵箱:sbcxyyb@163.com人民金融·創新藥資料庫監測顯示,近日復星醫藥旗下復星凱特CAR-T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預計將在近期獲批。如果獲批,將是國內首款CAR-T療法產品。另外,藥明巨諾的CAR-T產品也在上市申請階段,有望今年獲批上市,傳奇生物計劃今年向國家藥監局提出其CAR-T產品的上市申請。2021年,中國CAR-T療法有望迎來突破。
  • 國產CD19 CAR-T細胞療法!CASI/合源生物CNCT19細胞注射液獲NMPA...
    2019年12月06日訊 /生物谷BIOON/ --CASI Pharmaceuticals, Inc.是一家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在中國、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擁有藥物開發、產品加速上市和創新療法探索平臺。
  • Cell:科學家提出腫瘤細胞「幹細胞指數」概念 未來有望開發出抑制...
    2018年4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聖保羅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索引模式,其能為癌症患者的預後提供相關信息,同時也能幫助指導癌症患者採用更加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並且鑑別出開發新藥的靶點。
  • ASCO上的中國聲音:各家細胞療法公司最新臨床進展一覽
    新型CAR-T療法,改善血液腫瘤治療現狀波睿達生物標題:CAR19/22 T細胞「雞尾酒」療法對難治性/復發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摘要編號:2534臨床試驗信息:ChiCTR-OPN-16008526【背景】抗原逃逸復發已成為CD19靶向治療後長期疾病控制的一大挑戰,CD19和CD22雙靶向治療已被提出作為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
  • CAR-T之父Carl June博士力挺NK細胞療法!
    ,他說,NK細胞療法可能顯著推進腫瘤免疫學領域。 近日,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Kiadis Pharma宣布了NK細胞首次在白血病上的應用! 首位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r/r AML)患者已成功進行NK細胞給藥!
  • 優卡迪與泰爾茂比司特合作,共同推進CAR-T細胞療法工藝自動化進程
    2017年是CAR-T細胞療法的元年,諾華與吉利德凱特的成功掀起了全球免疫治療藥物的研發浪潮。而在研究成果轉化與落地的過程中,對商業化生產所提出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的需求逐漸突顯出來。(6)嚴格遵守現行良好生產規範和法規準則2018年10月9日,上海優卡迪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UniCAR)(以下簡稱「優卡迪」)宣布與泰爾茂比司特(Terumo BCT)合作,選擇使用其Quantum®細胞擴增系統,共同推進CAR-T細胞療法製造工藝的自動化進程,並於今年11月在上海開設Terumo BCT技術中心
  • 2018年10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蘇州君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君盟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2018年10月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臨床結果   2018年6月,在第54屆ASCO年會上,禮來和信達生物公布了信迪利單抗治療復發/難治經典型淋巴瘤(R/R-CHL)的II期臨床研究ORIENT-1的初步結果。
  • 克曉燕教授:精細分層,精準而治,看CAR-T療法在淋巴瘤中綻放異彩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見的亞型。據統計,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約佔所有新診斷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40%。目前,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指南將利妥昔單抗聯合環磷醯胺+多柔比星+長春新鹼+潑尼松(R-CHOP)作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的金標準。
  • CAR-T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國內的「南京傳奇」們值得關注
    不過,從2017年12月8日受理到2018年3月13日獲批,歷時92天的審批時間也傳遞出不斷加快的「中國速度」。相關資料顯示,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近年來被認為是癌症治療領域成功的方法之一,因此備受市場推崇。CAR-T療法目前主要適用於兒童和年輕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 2020年,這20款創新療法值得關注(下)
    昨日,藥明康德內容團隊介紹了2020年值得關注的10款有望獲得FDA批准的重磅新藥。在今天的這篇文章裡,我們將介紹在新的一年裡可能來不及得到FDA的批准,但依舊值得關注的10款在研療法。(Janssen)公司和南京傳奇公司聯合開發的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療法。
  • 楊森創新療法24小時內改善抑鬱症狀;FDA批准首款口服SMA療法
    FDA加速批准「加強版」抗體療法上市 MorphoSys和Incyte聯合宣布,美國FDA已加速批准Monjuvi(tafasitamab-cxix)上市,與來那度胺(lenalidomide)聯用,二線治療成人復發/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包括低級別淋巴瘤引起的DLBCL,以及不適合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ASCT
  • [公告]上海醫藥:2018上海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公告]上海醫藥:2018上海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19年03月28日 17:06:49&nbsp中財網 在精準醫療指導下,上藥將與十院一起努力,開展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研究,推動精準醫療的快速發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取得新進展32018年上海醫藥共完成27個品種32個品規固體製劑的一致性評價申報工作,固體製劑一致性評價立項數目、申報總量居國內前列。
  • 藥明康德:中國醫藥外包龍頭,引擎澎湃動力充足
    公司的美國區實驗室服務主要提供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的CDMO服務和醫療器械測試服務,收入佔比12%,長期來看,細胞和基因療法市場空間廣闊,未來生產外包需求較大,公司的細胞和基因治療CDMO業務長期成長動力充足。臨床CRO服務收入佔比8%,臨床CRO市場規模高於臨床前CRO,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持續加速布局,目前基數較低,未來有望迎來高速增長,貢獻較大業績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