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鑄就品牌未來——訪中興通訊天津研究所所長杜江

2020-12-13 RFID世界網

    編者按:2008年3月28-30日,第二屆軍事物流學術論壇暨首屆裝備物流展在北京市豐臺區裝甲兵工程學院成功舉辦,中興通訊RFID研究所作為業內知名物流系統集成商和設備供應商被邀出席了會議同時在展會中精彩亮相,所長杜江先生接受了記者的獨家採訪。

記者:中興通訊作為業內知名系統集成商,在RFID領域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中興對自身的定位是什麼?

杜江:中興通訊作為RFID領域的民族企業,希望能與廣大RFID同行一起扛起自主智慧財產權。中國的RFID,一定要有中國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不僅是軍隊這樣的特殊應用領域,即使在一些民用領域,也應該以應用有我們自己智慧財產權的產品為主,我想,這是每一位中國企業家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自2003年起,中興通訊技術中心新技術研究部即開始了對RFID技術領域的跟蹤和調研,了解RFID技術發展與應用情況。2004年初,開始對RFID關鍵技術進行預研,著重對RFID晶片設計關鍵技術和RFID閱讀器技術進行研究。年底承擔了粵港基金項目「RFID標籤與標籤閱讀器技術項目」,進行超高頻RFID固定式閱讀器研究開發、超高頻RFID無源標籤晶片研究與開發以及將RFID應用於倉儲管理系統。

    2005年9月,該項目成功完成支持EPC Gen2協議的超高頻RFID閱讀器,同年底完成RFID中間件的技術研究和功能驗證工作。2006年3月,加入了中國RFID標準工作組,參加了總體組、頻率與通訊組和應用組的工作,並密切關注其它組的工作進展。同年4月,RFID被正式確立為中興通訊戰略發展方向,決定全面涉足RFID產業,進行RFID產業化。在07年的6月,公司加入了中國RFID產業聯盟,與中國RFID產業聯盟成員一起進行RFID產業的開拓和發展。

    中興是RFID電子標籤中國標準工作組中總體組、頻率與通信組、應用組的小組成員,並參與智慧財產權小組事務,並主導中國RFID技術測試標準的制定工作,為RFID應用的普及做出貢獻。因為身為和行業領導者,中興也希望多做社會責任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不一定能帶來眼前的商業回報,但對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我們會長期堅持。

記者:作為行業內的專家,您認為目前中國的RFID發展到了怎樣的階段?能為我們預測一下RFID在中國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嗎?

杜江:
目前中國的RFID尚處於啟蒙階段,RFID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具有其頑強的生命力,但是要被人們逐漸認識和接受才可能蓬勃發展起來,目前中國RFID的集成商和設備供應商很多,仍處於「叫好不叫座」的階段。RFID還處在應用模式的探討階段,整個產業的發展事實上正處在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也是較為艱難的一個時期。
另外,RFID產業鏈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市場的大小,從全球來看,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RFID必然會應用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RFID產業在中國定會開發、成熟,顯示其巨大的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存空間。

    然而中國RFID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和推動。尤其是在當前RFID的項目回報仍然不能立竿見影的時期,政府的投入和項目推動將為RFID注入不可獲取的動力。政府項目上的成功,將直接推動RFID的商用進程,這會為RFID行業中的眾多企業提供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記者:目前中興通訊RFID產品的研發重點是什麼?在市場開拓方面,我們的重點方向是什麼?

杜江:
RFID作為一種戰略型產品,中興在全面評估RFID產業鏈的基礎上,對其產業鏈上涉及到的產品正在陸續投入,目前中興的超高頻閱讀器6600、6700以及緊湊型的6601和手持型3600已經研發成功,隨時可以實現量產,而其超高頻金屬標籤2600、2610,卡式標籤2601等也都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投產實現大規模應用。作為對一種戰略性產品的投入,每一個方面都會去關注,但目前重點還是在超高頻、高頻以及ETC等產品。

    在市場開拓上,軍隊是RFID的重要市場,中興十分看好軍隊在RFID市場上的增長力和生命力,特別是軍隊物流、軍械管理等領域,軍隊應用已經是其將投入巨大精力去努力的一個方向。國內眾多知名企業已將中興列入了固定合作夥伴之列,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應該說,軍方應用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對安全性的極高要求。目前市場上RFID主流產品一般都遵從EPC global的國際標準,但軍方使用的產品如果也採用這種標準,很顯然會在安全性方面存在比較的隱患。中興現在的產品可以很好地解決這種問題,通過對標籤頻段的優化設計,為軍方信息應用安全提供了不錯的保障。

    另外,高速識讀能力也是軍方應用的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軍隊採用RFID需要顯著提高工作效率。中興RFID在這方面有比較突出的優勢,其閱讀器可以在物體以外300公裡/小時的高速運行時實現100%識讀,這種效率可以說是領先於國內外同類產品的。

    中興也非常願意通過和軍方的合作,把自身的技術和軍方的需求與理論結合起來,產生真正能夠為國防現在化服務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努力盡到中興人「服務於中國軍隊」的神聖職責。

記者:作為RFID研究所的負責人,您如何看待中興在行業內的獨特優勢?這些優勢能夠為中興帶來了怎樣的價值?

杜江:
中興通訊作為大型通訊公司,在RFID的研發、生產與市場開拓方面有同行業不可比擬的規模優勢和資源優勢。

    (1)集成能力。應該說,中興在硬軟體集成和系統的集成能力還都是比
    較突出的。RFID產品不僅僅是數據採集,數據採集不能給客戶帶來直接的利益,必須將採集和應用結合起來,是系統的集成,中興無論通訊產品、IT產品還是RFID產品,都做到了採集與應用的完美結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2)網絡化能力。在RFID的發展過程中,很多RFID都是單點應用,中興的RFID最初就定位到網絡化能力,即大型組網能力,我們認為未來的RFID要成為「泛在網」,即「無所不在,無處不用」。

    「泛在網」的存在是基於有成千上萬個RFID節點在工作,信息的共享一定要網絡化,如果是單獨的單點應用必然構成整個社會的信息壁壘,而中興最初就全面做了閱讀器支持的全面的網絡化。無論無線、有線還是中間件,很多系統架構體系就是網絡架構體系,並且針對網絡化架構體系為客戶專門做了遠程的操作維護。

    (3)以技術為核心。研發能力是中興的技術優勢,截止到目前,中興針對RFID領域的發明專利已經有60多項,這種專利在其設備中都有體現,在核心技術的掌握上,杜江所長希望能和國外的廠商相比較的時候有一個槓桿,能夠進行智慧財產權的互換。

    中興作為優秀的國內通訊公司,又長期與政府部門和軍隊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們希望能夠把具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推廣到各個應用領域,同時把產業鏈上的成本降低,以促進RFID的發展。

    借這次會議,中興更好的走近了軍事物流行業,看到了廣闊的行業應用前景,也發現了軍事物流產業鏈上很多合作的夥伴。今後我們會更加專注行業需求,更好地貼近產業鏈合作夥伴以及軍方的需求,實現從自主研發設備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飛躍。隨著RFID市場的發展和產業的成熟,特別是在同國際市場接軌的過程中,中興和許多業內的企業一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我們會一直努力。(特約記者:寶丹丹)

 

相關焦點

  • 中興通訊5G創新實驗室介紹
    電子元器件:價格比您現有供應商最少降低5%來源:中興技術原題:揭秘中興通訊5G創新實驗室不為人知的黑科技在中興通訊上海研究所,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研發機構,就連大部分中興員工都不太了解。特別是中興通訊在Massive MIMO產品的系列創新和突破,為5G MM產品定義了新的業界標杆。
  • 中興通訊在西安設立研究所
    日前在西安東西部貿易洽談會上,我國大型通信設備製造業骨幹企業——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在西安成立獨資研究所。該研究所總投資5000萬元,分三年逐步到位,將立足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計劃在兩年內達到200名研究人員的規模。
  • 中興通訊董事介紹
    曾任國營691廠車間主任、技術科長,深圳市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等職。現任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深圳市中興維先通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宗銀先生:59歲,大學文化,研究員級高級政工師。
  • 訪烏克蘭鮑裡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
    訪烏克蘭鮑裡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 2020-10-19 11:34:09參與互動   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具有世界意義——訪烏克蘭鮑裡斯
  • 中興通訊舉辦第三屆創興日
    徐子陽提到:在中興通訊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創新是支撐公司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已成為全體員工的DNA。創新不是可有可無、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關乎公司的生存和發展。我們的創新更多體現在技術創新,創新需要「聚焦」,堅持「打點不打面」。最後,他也預祝本屆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 原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李自學出任中興通訊新任董事長
    DoNews 6月30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根據中興通訊本周五晚間發布的公告,正式選舉新任董事李自學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 中興通訊原董事會成員,殷一民、張建恆、欒聚寶、趙先明等共14名董事,已於6 月29日正式提交書面《辭職報告》。
  • 在自貿港建設中開啟新篇 中興通訊三亞研究所新辦公大樓揭牌
    三亞新聞網7月12日消息(記者 符吉茂)7月11日,記者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獲悉,7月10日,在中興通訊成立35周年之際,位於崖州灣科技城的中興通訊三亞研究所搬遷新辦公大樓並進行揭牌儀式,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背景下,中興通訊三亞研究所開啟了新的篇章。
  • 一年前的今天,中興通訊被禁止在美國銷售 中興通訊怎麼樣了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中興通訊被禁止在美國銷售。現在這麼樣呢?大約一年前的四月,中興通訊被美國商務部禁止向中興通訊出售零部件、軟體、商品和技術,為期七年。這項禁令最初是荒謬的,但對中興通訊來說也是致命的。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興通訊作為一家全球科技公司,被禁止向中興通訊出售零部件、軟體、商品和技術。然而,它需要來自世界各地的供應商提供各種零部件,包括美國供應商,如中興通訊的手機,後者需要美國高通公司提供晶片。也許是因為中興通訊缺乏核心被媒體加熱,這讓公眾開始了解和理解晶片的重要性。
  • 中興通訊發布《5G SA商用部署》白皮書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中信通訊官網12月21日消息,近日,中興通訊與GSMA聯合發布《5G SA商用部署》白皮書,提出SA作為5G目標組網架構,是全面實現5G應用價值的基礎,其商用進程已經初具成效並積累了大量行業經驗。
  • 探訪中興通訊5G創新實驗室: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黑科技?
    5G已經商用,但多數用戶對5G的創新技術並不熟悉。作為全球主流5G網絡供應商之一,中興通訊近期向媒體開放了位於上海研究所的「5G創新實驗室」,揭開了5G商用背後部分「黑科技」產品的面紗。中興通訊5G創新實驗室內景天線和器件的創新5G是移動通信行業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部署在5G基站的天饋線系統和5G設備,包括裡面的器件和晶片,都是滿滿的核心技術。
  • 中興朱伏生:以Massive MIMO推進5G技術4G化,拉近與未來的距離
    近日,在IMT-2020(5G) 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中,中興通訊5G NR預商用基站率先完成26GHz高頻外場測試,並與行業多家儀表、晶片廠商進行了互通對接測試,測試性能優異。此外,中興通訊還額外申請在上海研究所內進行了40GHz以上頻段的高頻正式測試,表明我國在高頻各個頻段的關鍵技術能力迅速提升。
  • 中興通訊全球設立18個研發中心
    記者昨日從中興通訊獲悉,截至2010年12月,公司已經擁有235件LTE標準必須使用的基本專利(簡稱EP),這些專利已經在歐洲電信標準研究所網站進行申請。該公司表示,預計2010年全球PCT專利申請量大幅提升,排名至少將提升到行業前三位。
  • 中興通訊的「突圍密碼」:5G技術4G化
    基於在無線領域多年的研究和積累,中興通訊意識到空分復用SDMA這一種技術能夠成倍提升頻譜效率。   中興通訊首席科學家向際鷹博士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說4G時代是大家一起跑,到了5G時代,中興、華為這樣的中國通信企業已經是領跑。對於中興來說,這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選對了5G技術方案。   「2012年底,我們看準了這個技術點(空分),投入重兵。
  • 招商蛇口天津產業園項目虧損 與冒牌「中興通訊」合作折戟
    本報記者 餘燕明 趙毅 北京報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00063.SZ、00763.HK,以下簡稱「中興通訊」)的幾名前員工,2012年在天津市武清區成立了一家通信公司。2年後,這家民營通信公司與央企地產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1979.SZ,以下簡稱「招商蛇口」)捆綁,在武清區落地了一個通信產業園項目。
  • [年報]中興通訊2006年年度報告
    作為TATA電信的全國農網獨家供應商,中興通訊將在未來三年之內為TATA電信提供基於CDMA20001X的All-IP通信解決方案,優先幫助其建設覆蓋全印度的農村電信網絡。 2006年8月 中興通訊與加拿大第二大電信運營商TELUS籤訂3G終端設備的總供貨合同。這是繼與法電、和黃3G等歐洲頂級運營商合作後,中興通訊在全球3G最前沿市場--歐美高端市場獲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共贏新生態 中興通訊GoldenDB亮相2020數據技術嘉年華
    11月20日-21日,第十屆數據技術嘉年華在北京正式召開,作為國內資料庫專業領域的盛會,本屆大會以「自主智能新基建--雲和數據促創新 生態融合新十年」為主題,匯聚國內資料庫領先的品牌及技術大咖和行業專家,中興通訊(000063)副總裁、GoldenDB產品總經理趙培先生及GoldenDB首席科學家丁巖先生受邀參加本屆活動並發表相關主題演講
  • 中興通訊測試全球數字室內配電容量倍增技術
    中興通訊是移動網際網路電信,企業和消費者技術解決方案的國際提供商,已通過使用最新的5G QCell 300 MHz超寬帶產品成功測試了全球數字室內分布容量倍增技術,從而實現了單個Pico RRU下行鏈路峰值速率達4.3Gbps,網絡容量增加了三倍。
  • 中興通訊的革新與蛻變
    在通信設備領域,中興通訊一步一個腳印地從跟隨、並跑再到領先,蛻變過程歷經艱辛,但從未止步。從電子產品加工廠到世界知名通訊企業,中興通訊(下文簡稱中興)的發展既是總部所在地深圳的變革寫照,也是中國民營企業在全面小康進程中的縮影。如今,成立於1985年的中興正在經歷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的節點,演繹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精彩蛻變。
  • 中興通訊2021秋季校園招聘全球開啟 競備5G尖端創新人才
    高校始終是中興通訊人才引進的主渠道優秀高校畢業生作為中興通訊的中堅力量,確保了整個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35年發展以來,中興通訊所有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包括高校優秀人才的持續輸入,離不開高校智力資源的支撐。
  • 中興新掌門人李自學:儘快恢復生產 | 人物
    同年,他加入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後,1987年至2010年曆任技術員、副主任、混合集成電路事業部副部長、部長。2010年至2014年,李自學歷任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事長;2014年至2015年任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兼紀委書記、監事長、副所長;2015年至今任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