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在IMT-2020(5G)推進組帶領下,產業鏈已經對eMBB增強的移動寬帶/mMTC超大規模機器類通信/URLLC低時延高可靠等場景進行了深入研究。6月12日,在備受矚目的「2017年IMT-2020(5G)峰會」上,中興通訊無線經營部總工程師朱伏生強調,「通信設備商與運營商的合作方向,早已不再是單純做管道,面向5G,要把先進技術與應用、商業等聯合起來做研究,儘快為5G融合應用建立商業環境。
近日,在IMT-2020(5G) 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中,中興通訊5G NR預商用基站率先完成26GHz高頻外場測試,並與行業多家儀表、晶片廠商進行了互通對接測試,測試性能優異。此外,中興通訊還額外申請在上海研究所內進行了40GHz以上頻段的高頻正式測試,表明我國在高頻各個頻段的關鍵技術能力迅速提升。
隨著產業鏈不斷推出5G新方案/設備以及試驗的不斷推進,把5G技術用於現有4G網絡來驗證一些新技術的功能,已成為業界的共識。朱伏生表示,5G技術在4G產業化可提高現有的4G網絡的用戶體驗和整個網絡容量,針對此趨勢,中興通訊也提出了一個規模比較恰當的Massive MIMO方案,並形成了Pre 5G的品牌概念,經過不斷的試點已經得到了很多國際運營商的認可和採用。在試點網絡中,通過部署64通道、128天線的Massive MIMO基站,可以在完全兼容4G終端的情況下,得到網絡流量4到6倍的增益,這樣證明了Massive MIMO技術用在4G網上是非常可行的,未來可根據5G需求再進行優化部署。
其實中興通訊早在2014年9月份就在業界率先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個Massive MIMO商業級的實驗室測試方案,2015年正式發布了全球第一個Massive MIMO技術版本,在2015年6月份起開始在中國進行試點部署。
在2016年2月的巴塞隆納MWC大會期間,中興通訊Pre5G Massive MIMO榮獲了GSMA「最佳移動技術突破獎」和「傑出整體移動技術-CTO選擇獎」,眾多國際運營商了解到,Pre5G Massive MIMO在5G未來的發展中必將扮演重要角色,此前該方案用於TDD網絡,獲得多個國際合同,近期,又打破了FDD技術瓶頸,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聯合試驗了基於FDD的Massive MIMO解決方案,受到更多國際運營商的關注。
目前的5G標準討論過程中,Massive MIMO將在信道建模、信道狀態信息反饋、參考信號設計、發送和接收方案設計方面進行增強,中興通訊也將在這些方面進行持續的技術研究和標準創新,並緊跟標準,推出採用包括Massive MIMO、新型參數集、新型幀結構、新型編碼等5G新特性的基站產品。
目前,在北京懷柔的5G測試外場,中興通訊低頻基站設備也參與了5G國家試驗二階段測試,通過拉遠測試和流量測試,按70%下行的配比來看,採用Massive MIMO用於5G網絡可以提供非常大的數據流量,在覆蓋上也更加合理。
會議期間,朱伏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中興Pre5G在全球的商用部署已經超過60家。據朱伏生介紹,在目前的5G試驗中,Massive MIMOM也已呈現出諸多亮點,例如已在4G網絡上進行了充分驗證,對各類5G場景和產業化進行了諸多布局;二是高頻段已成為5G熱點,中興已經針對毫米波通信在多個頻段上進行了技術驗證,也首家在懷柔5G外場進行了高頻段相關測試,針對大容量、大帶寬等特性進行了驗證。
5G試驗最終目的是在商用前解決技術問題與應用問題,除了全方位測試,中興通訊還牽頭與世界主流運營商、晶片企業、測試儀表以及各行業企業打造了5G生態圈,力圖共建一個更有效的5G生態,支撐5G生態儘快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