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越來越多中國單身女性赴海外冷凍卵子

2020-12-1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6日報導 美媒稱,越來越多中國單身女性隻身飛赴國外冷凍卵子。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30日報導,隨著麻醉藥一點點推入體內,陸怡(音)慢慢失去了直覺。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中,一名醫生從她體內取出了8顆卵子。這些卵子被放入含有液態氮的存儲器中,這些可能成為嬰兒的脆弱的泡泡即將迎來一個充滿希望和不確定的冰凍未來。

報導稱,陸女士在史丹福大學取得了商學位,並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公司,該公司專門在中國癌症患者和美國醫學專家之間牽線搭橋。不過與很多女性一樣,陸女士發現事業和家庭很難兩全。

「我知道未來某個時候我會想要生孩子,但絕對不是現在,」仍是單身的陸女士說。

因此,在去年,34歲的陸女士決定將自己的卵子冷凍起來。由於中國不允許未婚女性接受生育治療,因此她來到加利福尼亞接受卵子冷凍。這樣做的遠不只陸女士,為了保留一份選擇,掌控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中國單身女性隻身飛赴國外冷凍卵子。去年,女演員徐靜蕾在微博上發文稱她在2013年飛到美國去冷凍了自己的卵子。而在此之前,大多數中國民眾都不知道自己還有這樣一項選擇。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知道還有種技術,」陸女士說,「我想,如果她能做,為什麼我不能?」

報導稱,在中國,醫療機構在實施試管嬰兒技術中,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即便近來人口管控措施有所放寬,二孩全面放開,限制也仍然存在。

「中國人對生殖技術仍然缺乏熱忱,主要是由於政府擔心這會給人口政策帶來消極影響,還可能會催生例如卵子黑市等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專門研究城市與人口發展問題的研究員王紅霞說,「因此就只能以犧牲未婚女性等特定人群的生育權利來解決這些問題。」

王紅霞還說:「未婚生子與中國社會的道德標準是衝突的。」

徐靜蕾所講述的自己冷凍卵子的經歷在中國社會掀起了一場討論。而此後的微博民意調查則吸引了8.3萬名民眾投票,近80%的人投票反對針對未婚女性的冷凍卵子禁令。

報導稱,而下定決心的單身女性卻通過效仿徐靜蕾的做法來規避法律條框:那就是離開中國。「規定無法阻止人們去其他地方,」陸女士說。

醫療諮詢機構已經開始抓住這一趨勢,在中國客戶和外國生育診所之間牽線搭橋。

「近三年來,有到美國接受生育醫療服務這方面需求的人每年都會增加10%-15%,」旅行衛生保健中心的營銷總監楊傑(音)說。這家上海的機構與俄勒岡生殖醫學中心進行了合作。

該機構負責協助客戶申請籤證、機場接送、住宿、翻譯,甚至還可以提供普通話司機。「無論我們的客戶提出什麼要求,我們都會儘量滿足他們,」楊傑說。

報導稱,一些美國生殖醫療診所也在中國開設了辦公室。來自美國加州的連鎖醫療機構HRC生殖醫學中心的六名醫生在中國建立了夢美HRC生殖醫療中心。如今,夢美在中國十個城市均設有辦公室。

夢美的總經理鄧旭陽(音)說:「我們的客戶大多是經濟寬裕、受過良好教育的30來歲的中國女性。她們想要尋求這方面服務,而且也能負擔得起。」在美國冷凍卵子的花費一般在1.1萬美元—1.6萬美元之間。而每年的儲存費用一般在450美元—600美元之間。

報導稱,「我們與不同的公司合作以尋找潛在客戶,」鄧旭陽說,「我們也跟房地產集團合作,將開放日與參觀診所結合起來。」

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學會的數據顯示,加州51個生殖診所中有33個可提供專門針對中國客戶的服務,例如中文檔案和網站,以及說中文的工作人員。

然而,這一生育輔助手段在女性人群中的受歡迎度和最終結果並不相稱。

美國輔助生殖技術學會會長凱文·杜迪說,2009年-2014年間,解凍卵子的成功出生率不足24%。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特別是34歲之後,卵子的質量和數量都會出現下降。此外,取卵也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報導稱,促排卵會導致1%的人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陸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到第五天結束時,我看起來就像是個懷胎八月的孕婦,」她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否繼續下去。但是還是告訴自己,我必須堅持,我必須繼續下去。」

陸女士在微信中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共有10萬人觀看了這條記錄。她還加入了一個群聊,群聊裡有上百名中國女性,她們要麼就是正考慮冷凍卵子,要麼就是正在實施冷凍卵子。

「我們會交流,會互相鼓勁,」她說,「還有些人甚至結伴去美國接受治療。」

報導稱,眼下,陸女士仍將精力集中在她的公司上,同時她也給自己擠出了更多時間。回顧自己冷凍卵子的決定,她說:「什麼都沒改變,一切又都變了。」(編譯/文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說:北京,一名女性的卵子正在準備用於體外人工受精。(圖片來源: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相關焦點

  • 韓國越來越多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以備晚孕(圖)
    韓國女性結婚年齡越來越晚,許多人開始考慮冷凍卵子以備晚孕資料圖  據韓國《朝鮮日報》3月28日報導,隨著現代韓國人的結婚年齡越來越晚,越來越多的韓國單身女性將卵子冷凍起來,準備將來想要懷孕時使用。
  • 新加坡女性赴國外冷凍卵子 女性凍卵的最佳年齡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把冷凍卵子當成以後生育的希望,因此很多的單身女性都會選擇冷凍卵子。那麼你知道冷凍卵子的最佳年齡嗎?一起去看看吧。  新加坡單身女性紛紛赴國外冷凍卵子  據新加坡媒體報導,新加坡越來越多的單身女性出國選擇冷凍卵子。
  • 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引發3萬條評論,為什麼?
    簡單來說,她的意思就是: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隨即,她的話網上引發巨大爭議,截止目前網友留言已經超過3萬條,充分說明大家對這件事的關注。這對單身女性是否能「凍卵」這一問題,敲定了答案。近年來,隨著一些知名演員等赴國外凍卵等新聞出現,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這一保存女性生育力的措施。2013年,39歲徐靜蕾赴美冷凍卵子,9顆卵子封存在極寒世界,儲存著新生命的可能。
  • 冷凍卵子 怎一個單身女性的權利了得?
    因拒絕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服務,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被徐某某以「侵害一般人格權」為由,告上了法庭。2019年12月23日上午10時,這起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再度掀起了對中國單身女性凍卵話題的熱議。
  • 孫偉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網友:我不接受這個建議
    01禁止令孫偉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此消息發布,佔據微博熱搜榜榜首,評論區紛紛持反對意見。早在2013年,39歲徐靜蕾赴美冷凍卵子,9顆卵子封存在極寒世界,儲存著新生命的可能。她說,這是世界上唯一的後悔藥。一時間,「凍卵」成了熱門話題,被大齡女青年稱為「世界上最好的後悔藥」。
  • 徐靜蕾為何赴美冷凍卵子:國內不準未婚女性做
    為了給自己留下成為母親的機會,她冷凍了卵子,稱是「世界上唯一的後悔藥」。這一做法引起了部分不婚不育主義女性的共鳴,不少女士躍躍欲試。  然而,「冷凍卵子」真的靠譜嗎?7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採訪中獲悉,中國輔助生殖技術對於冷凍卵子有嚴格規定,國內尚未批准為未婚女性或者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婦冷凍保存卵子或胚胎。
  • 滿悅生命小課堂:為什麼越來越多女性選擇冷凍卵子?
    數據顯示,32%的女性並不確定自己是否想建立一個家庭。為了保留選擇權,她們正在轉向一種十年前還相當罕見的程序:卵子冷凍。由於輔助生殖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生育選擇的認識,卵子冷凍和許多其他生育選擇正變得越來越流行。
  • 孫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女性的生育權誰說了算?
    近日,人大代表孫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此案緣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女星徐靜蕾稱冷凍卵子是「全世界唯一的後悔藥」,「別的任何事情其實你都後悔不了,但這個是你可以提前準備好的。」事實上,根據此前公開報導,明確表示接受了冷凍卵子手術的女明星不止徐靜蕾一人。國內外一些女性因為忙於事業或者享受生活,選擇了通過技術手段取出卵子冷凍起來,推遲育齡,其後再根據個人意願選擇生育時間。
  • 明明技術早已成熟 單身女性為何不能合法冷凍卵子
    原標題:明明技術早已成熟 單身女性為何依然不能合法冷凍卵子圖說:精子樣儲存罐 來源/新民晚報資料圖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而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幾天前在北京市開庭審理。「雖然技術早已很成熟,為什麼單身女性依然不能合法冷凍卵子?」連日來,此事在社會上引發很大反響。
  • 孫偉代表: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孫偉告訴澎湃新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中國單身成年女性越來越多,然而開放單身女性凍卵需求,尚有許多問題需要直面。 「首先,對於已婚女性來說,一般在兩種情況下,具備資質的醫院才會為其做冷凍卵子手術。」
  • 醫學科主任孫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此案緣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原告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
  • 三成多受訪者:支持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前不久,女星徐靜蕾受訪時稱,在美國冷凍了9顆卵子,並稱凍卵是「生育後悔藥」。之後韓寒在微博上炮轟我國單身女性不能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規定,稱「女人生育沒有必要和男人結婚捆綁」。這讓冷凍卵子這一「新事物」重磅進入公眾視野,並引發不少倫理與技術上的爭議。
  • 夢美:美國試管嬰兒 單身女性赴美IVF,如何過籤?
    >夢美:美國試管嬰兒 單身女性赴美IVF,如何過籤?都知道,新生命的孕育是以優質精卵相結合開始的,固然單身女性想要孕育屬於自己的健康寶寶,就需要通過第三方輔助借精的方式來獲取健康精子,與通過人工方式取出自己優質的卵子結合受精,並形成胚胎,而後移植到自身健康的子宮完成孕育。
  • 在中國冷凍卵子,處處是死循環
    導語:昨日,韓寒在微博上質疑冷凍卵子規定,認為"女人生育沒必要和男人結婚捆綁"。不僅如此,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的冷凍卵子,在中國則幾乎會處處碰壁,處處死循環。 健康的未婚女性冷凍卵子在法規上不被允許,原因是醫療機構禁止給不符合計生政策的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在"內地單身女性冷凍卵子違法"新聞出現後,有網友就表示沒有查到任何法律法規明確規定 。
  • 中國禁止女性冷凍卵子 外媒:為何精子限制少?
    參考消息網8月5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官方媒體說,除了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已婚女性也僅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被允許冷凍卵子,比如,正在接受化療。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5日報導,相關禁令早已有之,但在41歲著名演員、導演徐靜蕾上個月公開說,自己2013年曾在美國冷凍卵子後,該話題受到廣泛關注。很多人將禁令形容為性別歧視。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你怎麼看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彭靜提交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孫偉則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孫偉認為,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卵子冷凍,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避免該技術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 27歲「白骨精」冷凍卵子背後的婚育焦慮:凍卵就像買保險
    徐靜蕾的這一做法,在有著生育焦慮的中國新一代精英女性群體中獲得了巨大共鳴。1989年出生的徐晨(化名)剛剛27歲,有著多年海外留學經歷的她在別人眼中一直都是「大膽而前衛」。今年10月,她的生活又將迎來一個新的改變——去美國冷凍卵子。在生活中喜歡嘗鮮的徐晨,近兩年已經先後完成了視力矯正手術和基因檢測。
  • 單身女性不允許冷凍卵子或迎轉機?衛健委:將研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來源 | 中國日報(作者 | 記者 王曉東近日,來自上海的李珺律師建議國家衛健委修改相關規範中不允許單身女性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例如冷凍卵子或試管嬰兒)的規定,落實單身女性的生育權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表示,我國現行有關法律並未禁止單身女性生育,衛健委將加強調查研究,逐步凝聚共識,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女性生育、就業和職業發展權益。
  • 越來越多單身女性想嘗「後悔藥」 國內市場...
    凍卵通常是指非醫療原因卵子冷凍,指女性在沒有醫療原因的條件下冷凍保存自己的卵子,以備將來期望生育的時候提供給自己使用。一般來說,一次凍卵保管周期為十年。但在某些情況下,女性可以將其卵子儲存至多55年,例如,當面臨通過化療等藥物治療導致過早不孕的風險時。為什麼會有女性選擇「凍卵」?
  • 廈門越來越多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可不一定就「有卵用」
    女星徐靜蕾最近再登娛樂頭條,因為她公開向媒體透露自己在39歲那年在美國冷凍了自己的9顆卵子。「既然已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那就選擇在相對年輕的年紀裡將自己的卵子冷凍,待到合適的時機再生育。」徐靜蕾說。  出於上述考慮而「凍卵」的不僅有女明星,在廈門,懷抱這種趁年輕「凍卵」以備晚孕的女性同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