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女性不允許冷凍卵子或迎轉機?衛健委:將研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2020-12-18 中國婦女報

來源 | 中國日報(作者 | 記者 王曉東

近日,來自上海的李珺律師建議國家衛健委修改相關規範中不允許單身女性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例如冷凍卵子或試管嬰兒)的規定,落實單身女性的生育權。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表示,我國現行有關法律並未禁止單身女性生育,衛健委將加強調查研究,逐步凝聚共識,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女性生育、就業和職業發展權益。

回復全文如下:

我國現行有關法律並未禁止單身女性生育,《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七條規定,公民有生育的權利。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婚姻法》也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個別地區如吉林省,在地方條例中還對單身女性生育進行了特別規定。目前,單身女性生育既無相關法律支持(《憲法》中沒有相關規定),也與傳統風俗觀念不合。同時,還需要考慮孩子的合法權益。社會上呼聲很高,實際情形較少。下一步,將繼續予以關注,加強調查研究,逐步凝聚共識,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女性生育、就業和職業發展權益。

昨天(7月18日),中國日報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起的投票「單身女性是否有權通過人工輔助生殖方式生子?」,也吸引了超過3萬名網友投票。投票結果顯示的是一邊倒,在3.1萬名投票網友裡,僅有200名網友持否定的意見。

而中國日報推出的這條微博,也引起了數萬網友們的圍觀,不到24小時,該微博的閱讀量就達到了212萬,轉發1.3萬多次,評論也有1.4萬餘條!

網友的回覆更是腦洞大開。也是應了一句話:「性別和已婚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其實,關於「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問題,在2015年就曾引發過一次社會上的深度討論。

2015年7月,女演員徐靜蕾對媒體公開表示自己在39歲時在國外冷凍了九顆卵子,她稱這是「世界上唯一的後悔藥」。

之後,某媒體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貼文稱「我國衛生部規定,單身女性不能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相關手術。有的醫院允許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但在使用冷凍卵子時必須提供三證:即身份證、結婚證、準生證。」引發了社會對這一話題的廣泛討論。

輔助生殖這一話題既然這麼受關注,那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此是怎麼規定的?

根據衛生部(現衛健委)發布並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其第十三條內容為「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當符合衛生部制定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的規定」。

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明文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針對這一規定,2018年6月20日上午,上海的李珺律師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法制司寄出了一份《規範性文件審查申請書》,建議國家衛健委修改《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不允許單身女性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規定,並落實對於單身女性的生育權的保護。

李珺說,「作為一名律師,作為一名女性,我在日常的工作常常接觸到一些關於性別權益的案件,同時也參與了不少與計劃生育相關的案件,從人的基本權利和性別平等以及自我認知的角度,我認為單身女性生育完全是符合人權符合法理以及符合社會現實的,凍卵也是實現這一權利的選擇之一,這體現了法律明確的性別平等原則。」

她在審查申請書中提到,《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與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多部法律、部門規章等文件相牴觸,且其規定不允許單身女性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內容不能滿足公民的合法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與對我國有約束力的國際法相違背。

在醫學技術可以提供生殖輔助技術的情況下,不應該基於性取向或婚姻狀態做區分,政府有責任給予女性選擇生育方式的自由權及給予儘可能充分生育保障,至少不應剝奪其實施生殖輔助技術權利。

官方已表現出積極態度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多名人大代表就曾提交了一封「呼籲放開對單身女性生育權限制」的建議信。

國家衛計委(現衛健委)在當年就作出了答覆,並於2017年12月27日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答覆內容。

答覆中提到:

目前我國相關法律並未否認單身女性的生育權。《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七條規定,公民有生育的權利。《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婚姻法》也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實踐中,個別地區結合實際制定了有關規定。如吉林省2002年9月27日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達到法定婚齡決定不再結婚並無子女的婦女,可以採取合法的醫學輔助生育技術手段生育一個子女」。之後歷經數次修訂,吉林省均保留了此條規定。據了解,該規定實施10餘年來,尚無1例單身女性申請藉助醫學手段生育。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廣泛深入調查,加強研究論證,密切關注「冷凍卵子」等技術發展,積極做好可行性研究,審慎推進臨床應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切實保障單身女性的合法權益。

此回復的態度不僅相對積極地肯定了單身女性生育的合法權利,並且表示會針對單身女性生育權的相關技術問題、法律法規層面進行深入調查,積極做好可行性研究。

對此,社會學家李銀河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說「此態度顯得更加積極」。

人工凍卵真是放心的「後悔藥」?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凍卵技術在美國擁有很多女性支持者。她們稱,這將自己從生育最佳年齡的壓力中解脫出來。這份被封存的「後悔藥」,讓追求獨立與自由的職場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意願安排生育時間。

反對者則認為,這可能是一樁向女性販賣焦慮的生意,畢竟這是一項價格昂貴的服務。以卵子銀行公司EggBanxx為例,選擇凍卵的女性需要一次性支付6500到7500美元冷凍卵子的費用,此外還需支付每年500美元到1000美元的存儲費。

更令批評者詬病的是,經歷了注射激素、取卵、冷凍、恢復細胞活性等一系列漫長過程後,凍卵並不能確保女性在想希望生育的時候成功懷孕,而一旦這種情況發生,用戶往往已經錯過了自然孕育的機會,這粒「後悔藥」反而將令她們悔之不及。

而且選擇冷凍卵子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美國今年就發生過兩次凍卵事故。

今年3月上旬,舊金山太平洋生育診所(Pacific Fertility Center)與克利夫蘭市大學醫院阿胡嘉生育中心(University Hospitals Ahuja Medical Center)相繼出現了診所內用於冷凍卵子和冷凍胚胎的液態氮不足的問題,導致儲存櫃溫度升高,並對冷凍儲存的卵子和胚胎組織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

卵細胞是人體最大的細胞,對冷凍十分敏感,在凍融過程中極易受到細胞內外形成的冰晶的影響,造成可逆或不可逆的損傷,這也使得冷凍卵子技術的發展相對緩慢。

據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介紹,玻璃化冷凍技術藉助特殊的冷凍試劑,令卵細胞內滲透壓升高,在快速脫水的同時,又保證脫水程度可控,最終在快速降溫過程中卵細胞中的水形成玻璃化的非晶態固體,避免了產生冰晶破壞細胞結構。經過特殊冷凍液處理後,卵子溫度可以迅速降溫至液氮的-196度,並被存儲在液氮罐中。

玻璃化冷凍技術的操作過程不算複雜,在凍卵存儲中再配以穩定的液氮環境,理論上卵子可以在低溫環境中一直沉睡下去。只不過,卵子在融化復甦過程中,溫度控制的時間窗口很窄,不可以融化得太慢。

在沒有人為幹擾的情況下,溫度從外向內傳導至卵細胞內部,卵細胞逐步升溫、融化。卵細胞內已融化和未融化部分形成的高離子濃度差,可以直接破壞卵細胞內部結構,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即使因溫度升高慢慢甦醒的卵細胞仍擁有活性,在正常情況下,它們也應當迅速被轉移至富含營養的條件下生長。

因此,受上次事故影響的用戶中,有人因此喪失了最後一絲擁有孩子的希望,令人唏噓。

歡迎轉發點讚

轉載聯繫授權

大家都在看

@女職工,孕期、產期、哺乳期,你應該得到的特別照顧和待遇,了解一下?

心動了嗎?多地出臺分娩補助、奶粉補貼政策,面對鼓勵「催生」二孩政策,一個娃兒的家長有想法嗎?

憑實力讓兒子單身40年,讓女兒恐婚,這位男明星媽媽的言論一出,一片譁然!

來源/中國日報微信公號作者/中國日報記者 王曉東

編輯/肖婷

美編/李凌霄

相關焦點

  • 冷凍卵子 怎一個單身女性的權利了得?
    2014年10月,美國兩大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和Facebook宣布,將提供冷凍卵子費用作為女性員工的一項福利。2013年,日本生殖醫學會發布了允許健康的獨身女性為將來受孕而冷凍保存卵子的指導方針:健康的獨身女性,如果擔心將來可能患上不孕症的,可以冷凍保存卵子;不建議採集40歲以上女性的卵子;不推薦利用保存的卵子治療45歲以上女性的不孕症。
  • 明明技術早已成熟 單身女性為何不能合法冷凍卵子
    去年,她去北京的一家婦產醫院生殖科諮詢「凍卵」事宜,並通過相關檢查確認身體正常、卵子健康,但醫院表示,未婚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包括「凍卵」手術,不符合原國家衛計委2003年制定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規定。徐女士則堅持認為,作為成年女性,有權利決定冷凍自己的卵子,為未來保有一份生育的可能性。我國早已允許未婚男性出於保健的目的去冷凍自己的精子,為什麼未婚女性就不可以?
  • 孫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女性的生育權誰說了算?
    女星徐靜蕾稱冷凍卵子是「全世界唯一的後悔藥」,「別的任何事情其實你都後悔不了,但這個是你可以提前準備好的。」事實上,根據此前公開報導,明確表示接受了冷凍卵子手術的女明星不止徐靜蕾一人。國內外一些女性因為忙於事業或者享受生活,選擇了通過技術手段取出卵子冷凍起來,推遲育齡,其後再根據個人意願選擇生育時間。
  • 國內凍卵子需要多少錢? 如何能成功冷凍卵子?
    國內冷凍卵子的相關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2001年衛生部發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其中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也即中國的單身女性明確禁止冷凍卵子。
  • 孫偉代表: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孫偉說,第一種是不孕症女性在取卵當日由於各種原因,男方不能及時提供精子,或者當時沒有精子,同時拒絕供精做試管嬰兒的,只能先將全部卵子或者剩餘卵子冷凍保存起來;第二種是患有惡性腫瘤的女性,在對全身進行較大劑量放化療前,由於化療對卵巢卵子有不良影響,可以在接受化療或放療前將卵子取出冷凍,保存擁有後代的機會。
  • 日允許單身女性申請冷凍保存卵子 建議不超40歲
    據日本NHK網站8月25日報導, 卵子冷凍保存是日本為讓患有不孕不育症的夫婦可以懷有孩子的一項科學醫療技術措施,但是近期,日本生殖醫學會決定,同意健康單身女性也可申請冷凍保存其卵子,但該項措施有明確的年齡限制,不建議超過40歲的女性申請。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晚結婚,為了提高懷孕的可能性,許多單身女性希望能將自己年輕時的卵子冷凍保存起來。
  • 美媒:越來越多中國單身女性赴海外冷凍卵子
    參考消息網9月6日報導 美媒稱,越來越多中國單身女性隻身飛赴國外冷凍卵子。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30日報導,隨著麻醉藥一點點推入體內,陸怡(音)慢慢失去了直覺。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中,一名醫生從她體內取出了8顆卵子。
  • 在中國冷凍卵子,處處是死循環
    健康的未婚女性冷凍卵子在法規上不被允許,原因是醫療機構禁止給不符合計生政策的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在"內地單身女性冷凍卵子違法"新聞出現後,有網友就表示沒有查到任何法律法規明確規定 。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你怎麼看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彭靜提交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孫偉則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孫偉認為,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卵子冷凍,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避免該技術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 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原因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根據法律規定,醫院只可以給不孕不育的夫妻安排做凍卵手術,單身女性未獲權限;第二,由於相關技術和政策還未不成熟,貿然允許會滋生許多黑色的產業鏈危害女性健康;第三,目前來說禁止單身女性凍卵更有利於鼓勵公民「適齡生育
  •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是違法的嗎,為什麼禁止?
    今年兩會,彭靜向大會提交了《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可允許符合條件的單身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原衛生部2003年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明確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這意味著,未婚女性在國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是法律禁止的。
  • 國內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近日在京開庭
    對於上述問題,現有法律法規尚未作出明確規定,冷凍卵子的屬性成為法律上最有爭議的問題,這是解決其他問題的前提與基礎。在保障女性生育權的同時,如果冷凍卵子女性的隱私權、處置權、使用權受到侵犯,應該怎樣追責,也缺乏明確法律法規依據。北京大學衛生法學教授王嶽認為,之所以醫院不提供冷凍卵子服務,除了不符合相關規定之外,還和傳統生育觀有較大關係。
  • 單身女性能凍卵嗎?政協委員提案建議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為改變現有法律制度層級較低的問題,建議由全國人大或者國務院牽頭制定專門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施法》或者《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施條例》,同時允許已婚夫婦和符合特定技術條件的單身女性實施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給予女性平等的生育選擇機會。彭靜還建議完善生育權利保障適用範圍。
  • 凍卵服務尚未放開落地面臨難題 單身女性轉戰海外
    馬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國內一般不允許單身女性做凍卵,如果想做凍卵需要出示醫院證明你是疾病患者。之所以選擇海外某國,是因為當地對單身女性凍卵不幹涉,這方面有健全的制度體系和產業規範。」據馬歡介紹,出國做凍卵雖然規避了國內相關規定,但費用較高,需要具備一定經濟實力。
  • 單身女性凍卵起爭議:未婚凍卵為何成法律空白?
    一時間,拒絕為單身女性凍卵是否有違生育權的爭論在網絡發酵。對此,有律師指出,單身女性凍卵的背後,還涉及諸多法律禁止行為。若立即放開,可能滋生卵子買賣等行為。2017年,徐棗棗的母親扔來一條女性「凍卵」的新聞,在徐棗棗的心裡埋下了種子,她開始打算在最佳生育年齡完成凍卵。而這或許能成為徐棗棗未來幾年裡的一劑「後悔藥」,能讓她在未來也能享有優生優育權。所謂凍卵,即取母體健康時的卵子進行冷凍,待想生育時取出冷凍的卵子使用。2018年,徐棗棗開始關注凍卵的相關技術和政策支持。
  • 林志玲冷凍卵子:直擊冷凍卵子全過程(組圖)
    他立馬撇清:「我不知道!」  一、為何要冷卵:卵子在「變老」  科學家研究發現,婦女到30歲時,就已經消耗約90%的「卵子庫存」。儘管三四十歲的婦女仍能排卵,但是不僅其「卵子庫存」已經所剩無幾,而且卵子質量也有所下降,不利於生出健康的嬰兒。娛樂圈多位女明星均傳出「冷凍卵子」相關新聞。
  • 冷凍卵子是生育「後悔藥」女性生育順其自然最好
    日前,某女明星自曝赴美冷凍自己的卵子,以備將來後悔曾不想要孩子,並稱此舉是找到「世界上唯一的後悔藥」,這一消息「刺激」了很多大齡單身女性。有人稱,這意味著女性可以自由選擇生育時間從而充分享受生活。然而,醫學界專家表示,冷凍卵子最終成功妊娠率偏低,具有一定風險,並非生育優選。  那麼,冷凍卵子到底是不是生育「後悔藥」?
  • 冷凍卵子中介市場調查 高額收費用在了何處?
    近來,一條關於「單身女性不允許冷凍卵子或做試管嬰兒?」的消息吸引了廣大網友的注意。微博中,提到來自上海的李珺律師建議國家衛健委修改相關規範中不允許單身女性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的規定。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國現行有關法律並未禁止單身女性生育,衛健委將加強調查研究,逐步凝聚共識,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女性生育、就業和職業發展權益。打開網絡搜索,輸入「冷凍卵子」,會看到國內外眾多醫學服務機構的廣告。
  • 冷凍卵子高成本低成功率 面臨倫理和法律爭議
    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與現有政策的衝突  衛生部曾下文規定:只有在自然受孕的機會喪失,且男女雙方處於婚姻存續期,並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夠選擇冷凍卵子  8月2日晚,央視新聞頻道的官微貼出了一則報導,標題同樣吸引眼球—「我國單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凍卵子生育」。
  • 冷凍卵子5年花費30萬,風險後果須由自己擔
    近來,一條關於「單身女性不允許冷凍卵子或做試管嬰兒?」的消息吸引了廣大網友的注意。微博中,提到來自上海的李珺律師建議國家衛健委修改相關規範中不允許單身女性使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例如冷凍卵子或試管嬰兒)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