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戴,歡迎到編程之家,作為一名計算機愛好者,期待更多人了解編程,期待每一篇文章都能夠讓你增加知識,如果喜歡,請點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最近有網友諮詢,能否介紹一下編程的基本知識,什麼是程序,什麼是程序設計?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因為是新手,所以對很多術語沒有概念,在孩子反問問題的時候,都不知如何解答,今天就來介紹一下。
學習編寫程序(簡稱「編程」),程序是什麼?
我們所說的「程序」,一般是指在電腦中要實現某個效果或者某個目的,對電腦執行的全部過程按照一定的排序方式進行組合,形成有規則的過程集合體。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要編寫一個監控報警程序,現在分析一下監控報警的正常過程:需要一個攝像頭每隔0.5秒採集一次數據,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攝像頭前後間隔0.5秒的影像是否相同,如果影響數據超過5%數據異常,那麼就判斷有物體入侵,就會通過音響進行發生報警。從這個過程組合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兩個方面的信息:
監控報警整體過程中,有很多小的單獨過程:如採集數據,分析比較,判斷,報警。排序方式:模擬人類行為習慣進行排序,按照「檢查-分析-判斷-處理」的順序重複進行。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到,電腦要實現某個效果或某個目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排序方式對單個行為進行組合,最後形成有效的過程集合體,這個過程集合體就是「程序」。
學習編寫程序(簡稱「編程」),程序設計是什麼?
編寫程序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程序設計,也就是獲得「程序」的過程,也就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關係,將每個步驟進行合理、有效的組合,最終形成過程集合體。「程序」是一個靜態的結果,也可以理解為一個產品,而「程序設計」是一個動態的行為,這個行為的「結果」或者說是「產品」就是「程序」。程序設計是一種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模擬了人的正常生理行為習慣,是將人的思維賦予機器的過程,讓機器逐步具備了人工智慧的效果,程序設計是否合理決定了程序的是否優質。程序設計是利用科技來解決生活現實問題的一個過程,做好科技與生活的融會。如果採用人工進行監控,肯定會有疲勞的時候,而且成本非常高,但採用了科技,那麼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機器可以24小時不間斷的進行認真的執行命令。編程者的思維決定著「程序」的差異化,哪怕同一個問題,採用同樣的計算機程式語言,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思維就會有不同的設計理念,不同的理念會產生不同效率的程序,這裡就體現了對於思維的培養和拓展。同一個效果,有人用5條代碼,有人用7條代碼,那麼5條代碼的相對更加優化,更加高效。
希望今天介紹的知識能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多建議,喜歡我就請關注,點讚,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