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媒:美國新移民人口結構改變 中文學習現斷層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美華媒:美國新移民人口結構改變 中文學習現斷層
2019-06-11 09:55: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第12屆聯成杯青少年中華文化常識問答比賽9日舉行,該活動總召集人、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理事沈婉貞表示,從十多年前的上千人參加比賽,到現在每屆僅有100多人,明顯可以看到受移民結構的影響,參加比賽的學生逐漸減少,今年更開始出現斷層。

第12屆聯成杯青少年中華文化常識問答比賽。(圖片來源:美國《世界日報》記者顏嘉瑩╱攝影)

  沈婉貞自1997年起就參與規劃第一屆中華文化常識問答比賽,她表示,今年參加者共139人,相較去年的180多人少了許多;而該比賽的參加人數自2000年後就開始減少,從過去的上千人到現在僅有100多人參加,開始出現斷層。

  沈婉貞說,由於近年來新移民的增加,改變了人口結構,其中大部分家庭父母忙於上班、打工,將孩子託給祖父母照顧;雖然孩子對中文並不陌生,但對於更深入的文化、風俗倫理和文學等卻不認識。

  除了人口結構,沈婉貞表示,教科書的改變也是造成比賽參加者減少的原因之一,「現在的教科書都很生活化,教孩子如何講中文,但對於深入的文化等知識,卻只有老課本才有」。另外,多元的才藝課也讓學生無暇再學習中文。

  美東聯成公所主席黃達良說,新移民到美國,不僅希望自己能快速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對孩子也有相同期待,因此會希望孩子花更多時間學習英文、美國文化,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文化。

  而在學校中,雖然學校鼓勵學生要學習第二外語,但因為制度關係,華人學生卻不能選擇中文,必須要學西班牙語、法語等其他語言;若孩子想要學習中文,只能在家學習,或是另外花錢到外面的學校學習,「但卻不是所有家長都有錢,可以供孩子再另外學中文」。

  對於未來是否會因應學習內容的改變,而舉辦更加生活化的問答比賽,黃達良表示,他相信通過現有的比賽方式,能鼓勵孩子更深度了解中華文化,成為更好的個體,因此目前不會做出改變。

相關焦點

  • 澳洲網:移民改變墨爾本人口結構 華人佔比較高
    澳洲網:移民改變墨爾本人口結構 華人佔比較高 2017-07-11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澳洲網編譯報導,隨著創紀錄數量海外移民、尤其是亞洲移民的湧入,大墨爾本地區的人口結構以及社會面貌正在發生著巨大改變。
  • 美媒:華人新移民靠中文APP適應在美生活
    參考消息網5月3日報導 美媒稱,2014年,格雷絲·回(音)從中國移民到洛杉磯。當她在谷歌中輸入「洛杉磯移民」後,第一個搜索結果就是洛杉磯華人資訊網。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4月29日報導,使用洛杉磯華人資訊網找工作的回小姐說:「美國的網際網路對我來說沒用。我的英語不夠好,找不到我需要的東西。」報導稱,在聖加布裡埃爾谷和全美的華人聚居地,新一波中國移民——許多都是英語水平差但習慣於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學生——正在使用那些中文的APP和網站,幫助他們適應美國的生活。
  • 人口結構 火星移民 兩個截然不同的命運
    本期關鍵詞:人口結構 火星移民 產業機會 萬億營收代言:給大家一點想像力,我們來推演兩個不同的中國未來。我們的人口結構?做生意要關注宏觀環境,而最重要的宏觀環境因素就是人口結構。在中國企業界特別早期關注人口結構的人不多,攜程的梁建章算一個,諮詢界我是比較早的,從2015年的時候我就在知乎發起過一場討論,如果人類移民火星了,我們的產業結構,生存條件,消費習慣會發生什麼變化。接下來這篇文章,老代就針對不同時期的人口結構入手進行一次大膽推演,甚至推演到人類大規模移民火星之後,人口結構和產業機會將會帶來什麼變化。
  • 墨爾本地區人口結構改變 博士山為最大華人區
    ­  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大墨爾本部分地區,移民在當地居民中所佔比例已高達80%。在大墨爾本各地區中,Box Hill是華人移民佔比最高的地區,比例達到35.4%。­  文章摘編如下:­  隨著創紀錄數量海外移民、尤其是亞洲移民的湧入,大墨爾本地區的人口結構以及社會面貌正在發生著巨大改變。
  • 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1850-1900年,由於19世紀40年代興起大規模移民活動,美國人口普查開始聚焦移民的分類並測量美國居民的族裔結構,包括到達西海岸的第一批亞洲移民(首先是中國人,隨後是日本人)以及愛爾蘭移民(Celtic race),同時還有黑人、混血、印第安人以及其他土著民分類。
  • 華人增多 美俄亥俄州第四大城市人口結構或改變
    華人增多 美俄亥俄州第四大城市人口結構或改變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在移居託萊多(Toledo)4年後,山姆•楊(Sam Yang)迎來了自己的小女兒麗迪亞(Lydia),新添的孩子讓楊一家四口看起來其樂融融。
  • 美華媒:中哥文化交流體現中國軟實力
    美華媒:中哥文化交流體現中國軟實力     當地時間6月3日上午,哥斯大黎加聖何塞圖為手舉中哥兩國國旗的當地小學生,其中圖左的十歲小男孩會用中文說「你好」。中新社發 張朔 攝     中新網6月4日電 美國《僑報》4日刊文指出,中國與哥斯大黎加除了大手筆的經貿合作之外,還有重要的文化合作,特別是在哥國推廣中文教育。這是中國軟實力的體現,可以帶來無形長遠的資產。
  • 新移民語言不通 美國華埠小區為民眾提供中文服務
    新移民語言不通 美國華埠小區為民眾提供中文服務
  • 美國2019年新增人口創新低!移民人數銳減,現在移民美國還有戲嗎
    國際移民組織(IOM)此前在2019年度理事會會議上發布的《2020年世界移民報告》(WORLD MIGRATION REPORT 2020)指出:截至2019年末,美國總計接納了5100萬其他國家公民定居,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移民目的地國,美國仍然是大多數新移民的首選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國與國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移民已經成為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 2018年七個改變美國和世界的人口統計學趨勢
    在2016年,所有美國人中有6400萬人屬於多代際同居家庭,他們佔到總人口的20%,創下歷史記錄。這個趨勢在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逐漸復甦的時期也沒有發生改變。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和不同輩分的成年家人住一起。而且這個趨勢並沒有因為種族、性別、年齡群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美華媒:這10個「奇葩」大學專業都出自美國名校
    美華媒:這10個「奇葩」大學專業都出自美國名校 2017-06-2114:52: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 中文是優勢 美國華裔新移民學生不應放棄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州教育廳當地時間10月24日在紐約大學舉辦家長大會,倡導從幼兒園至12年級的教育知識及相關政策,幫家長為孩子進入大學和未來事業打基礎。大會特設中文專場,紐約大學紐約州大都會地區中心教育專員、前新城高中華裔副校長金世芸強調,中文是新移民子女的優勢,在學好英文的同時不應放棄。
  • 法國人口結構的變遷:從接受移民的國家漸漸變成由移民組成的國家
    居裡夫人心中懷念祖國,將她發現的新化學元素以波蘭(Polska)的前兩個字母 Po 命名(中文譯為「釙」)。1995 年,與丈夫皮耶居裡一起移葬法國偉人的陵寢先賢祠。齊達內出生於法國南部城市馬賽,父母是來自北非阿爾及利亞(前法國殖民地)的移民,以血緣來說他是阿拉伯人;姆巴佩出生在巴黎,父親是中非喀麥隆(前法國殖民地)移民,母親是阿爾及利亞移民。
  • 中國爆米花機走紅 美華媒稱理性看待新勝舊汰
    中國爆米花機走紅 美華媒稱理性看待新勝舊汰   中新網1月24日電 美國《僑報》24日刊出評論說,
  • 美中文學校夏令營中國遊學生大增 為留學鋪路(圖)
    許多新移民家長選擇讓孩子多上學術課程,希望在暑假迎頭趕上課業。(美國《世界日報》/拔萃學校提供)(美國《世界日報》/拔萃學校提供)中新網5月27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對於美國學習中文的熱潮,中文學校的夏令營,對小區各族裔像是一扇窗,讓許多孩子有機會在暑假學習中文、接觸中國文化、結交華裔友人,學生族裔結構也因此正逐漸轉變。重視學科、強調雙語的夏令營,也吸引中國大陸和港臺地區華人暑假將子女寄宿美國親友家,藉相關課程體驗美國,為日後留學預作準備。
  • 紐西蘭統計局預測:移民將對人口結構影響大
    中國僑網12月8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8日,紐西蘭統計局發布了最新的人口統計預測報告,根據估計,紐西蘭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600萬。但未來紐西蘭的人口結構的變化卻並不樂觀。紐西蘭統計局做出的這個預測報告,是基於對出生率、死亡率以及移民數量進行估算後做出的。因此未來移民人口變化以及生育率對於紐西蘭人的人口數量和結構的影響都非常大。統計局人口數據專家說,紐西蘭人口在2003年達到400萬,然後花了16年達到了500萬。
  • 美國中文學校「新常態」 西裔生講中文勝過西語
    中新網12月1日電 美國僑報日前引述《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30日刊登洛杉磯華裔記者、博客作家奧德麗•克利奧•葉(Audrey Cleo Yap)一篇名為《美國中文學校的變化》的文章稱,葉在文章回憶了自己幼時學習中文的往事,並且發現了許多現在的美國中文學校不同於以往的「新常態」。
  • 西班牙語在美國被視為「二等語言」 法媒:歧視移民使然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法媒稱,在美國,西班牙語成為一種越來越具有政治色彩的語言:川普上臺後的主要動作之一就是將白宮官網上的西班牙語網頁撤下,兩年後,正當總統與國會為籌款建隔離牆而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與使用西班牙語相關的事件不斷增多,而該語言在美國無處不在
  • 川普政府大幅提高移民入籍測試難度 美媒:增加無謂的障礙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川普政府大幅提高移民入籍測試難度 美媒:增加無謂的障礙近日多家美國媒體指出,川普政府正在為限制移民政策做「最後的努力」,而增加移民入籍測試難度就是其中一項。一些新增的問題要求測試者提供關於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美國憲法起草人之一與第一任美國財政部長)、 詹姆斯·麥迪遜(美國第四任總統、「憲法之父」)、和德懷特·艾森豪(美國政治人物和陸軍將領,曾在1953至1961年間任美國第34任總統)的生平細節,還有一些問題則要求指出美國憲法「第十修正案」的目的。
  • 美華生活全部報導(2017.7至今)——歡迎查閱!
    2017年7月由新申請公眾號「美華生活」繼續完成訂閱號職能,經過半年多的試運行,於今年3月起改版。迄今發布報導文章五百餘篇,涵蓋諸多華人世界關注的生活、文化、教育、財經等問題,細微到華府菜籃子等生活信息。當然也有一些內容遵照註冊地有關規定予以刪除。下面是美華生活公號全部目錄,歡迎大家瀏覽並通過提示方式查找感興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