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10 13:18:44
來源:東方網教育頻道 作者:夏荔 孫釧 選稿:陳樂
2017年11月8日下午,「開展初中英語報刊閱讀 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聯合教研活動在建青實驗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建青實驗學校英語組、虹口區初中英語學科培訓工作室和曹楊二中附屬江橋實驗中學王建梅英語工作室共同主辦。參與本次活動的專家有上海市英語特級教師施志紅、虹口區英語學科帶頭人張海波,以及長寧本區、外區教師代表和太倉市英語高級研修班教師團等100餘人。
課堂教學
建青實驗學校周華老師執教九年級報刊閱讀課,教學內容是Shanghai Students』 Post(2017年9月22日 第1221期)。周老師把報刊閱讀課的教學目的定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上,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和給學生自主展示時的要求,都是為了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做出判斷、合作討論、發表見解。這節課分為兩部分,學生開放性作業展示和報刊閱讀教學。在作業展示環節,我們看到,學生主導課堂、開展自評、互評、師生評等多種評價。學生對所選取報刊文章基本信息進行梳理,基於文章內容進行補充和拓展,並就其關鍵信息提出自己的想法觀點和問題。
在「課堂閱讀」階段,周老師圍繞「Weird historical inventions」這一篇目,通過「頭腦風暴」,「問答題」,「總結文章」等環節,幫助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逐步理解文章深層含義,讓學生充分運用課堂所學,思考發明創造的意義,並給學生足夠空間進行想像和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為課後的開放性作業設計搭好框架。
該堂課還有效使用了多媒體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使評價表可以直觀地呈現在大屏幕上,促進教學。
評課研討
接著,由建青實驗學校英語教研組長朱梅老師主持評課研討環節。來自王建梅英語工作室、建平實驗學校英語組、太倉市初中英語高研班三位教師代表對本課展開互動式點評。三位教師的主要觀點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始終貫穿整個課堂,學生的課堂自主權得以充分體現;報刊閱讀課保留了泛讀課的特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如瀏覽標題推測文章內容等;學生間對於文章的問答互動,學生對文章內涵進行深入思考,挖掘作者本意等,表現了高階思維的重要性。
實踐與反思交流
英語教研組長朱梅老師以「初中英語作業開放性研究——SSP報刊拓展閱讀的分享、交流與評價」為題進行交流,介紹了整個教研組進行報刊閱讀課程研究過程中經過的三個實施階段,並歸納了實施後的成效: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興趣被大大激發了;學生學會了小組合作學習;開放性作業的展示與評價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英語運用能力;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教師則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
九年級英語備課組長劉喆老師重點介紹了基於作業開放性研究的報刊閱讀課的實踐與研究體會:將報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不讓報刊閱讀變成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延展,而是逐漸形成學生主導課堂、自主評價,教師作輔助並搭建框架支撐的模式。
報刊閱讀是一個有效的載體,讓教師立足基本的課堂教學,並進行有意識的拓展和延伸。只有大量的有效閱讀,才能讓學生獲得最大的實踐,真正對英語產生興趣,進行自主閱讀。而要切實做到大量的有效閱讀,就必須由教師作為引導者,給學生搭好支架,教好方法,才能讓課下的每一次自主閱讀更有實效。
專題講座
互動評課後,虹口區英語學科帶頭人張海波老師進行了關於「活用英語報刊 開展泛讀教學」的專題講座。
張海波老師從四個方面深入探討「英語報刊泛讀教學」。首先,張老師介紹了虹口區報刊閱讀課的歷史、課時、定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策略,提出報刊閱讀課究竟是側重精讀還是泛讀的問題。他就「課程·泛讀·英語報紙」三者關係進行了深度解讀,詳述了課程哲學、課程要素、課程實施及報刊閱讀課存在的問題。隨後,張老師從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這一角度出發,對課程建模、教研建模、教學建模和環境建模逐一說明,並分享了虹口區曾開展過的教學實踐。最後張老師對報刊選讀課程研究提出了展望:研製課程大綱,研究課程內容,探索教學策略,探究評價方式,組織校本培訓。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英語特級教師施志紅老師進行總結。施老師首先肯定了活動的價值,說明聯合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強、意義深。然後,施老師提出了以下三點啟示:(1)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由教師作主導;(2)學生合作,多元評價的形式,讓學生更好地凸顯語用能力,激發思維;(3)課堂的精彩呈現,源於日常紮實的訓練。
本次活動通過呈現「初中英語報刊閱讀課」的教學方法和研究成果,旨在為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探究更為有效的教學途徑。此次聯合教研活動以有效的課堂教學、活躍的評課研討、專業的專題講座,讓與會教師們有所啟發,收穫頗豐。
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