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生變「廢」為「寶」 助力環保事業

2020-12-14 新民網

上海高中生變「廢」為「寶」 助力環保事業

來源:新民網      記者:李若楠     編輯:見習編輯 唐夢葭     2017-06-09 18:21

圖說:施時佳團隊製作的麥稈畫紅包。受訪者供圖

  他們關注麥稈畫的傳承,帶它走進了普通課堂;他們關注水環境,將水葫蘆製成了工藝品;他們則關注婚禮上的小細節,把用完的婚禮用花再利用……明天,這些上海高中生團隊將參與2016-2017 SAGE(賽智)中學生社會創新大賽,他們變「廢」為「寶」,展示他們的思考與創意。

  傳承「被遺忘」的藝術 帶麥稈畫進課堂

  麥稈畫是我國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但很多人都不了解麥稈畫,控江中學高二(6)班施時佳和她的同學們為了推廣這項「被遺忘」的藝術,向麥稈畫藝人反覆了解了整個藝術創作的過程,並將這項藝術整合成為麥稈畫課外拓展課,並已經在上外雙語學校開展了教學。

  「我認為這麼美麗的藝術它應該永遠地傳承下去,可它現在卻面臨著失傳的危險。我們目前正在向學校和老年學校推廣這門拓展課。此外,我們還想通過出售帶有麥稈畫的文創作品與開展活動的方式來宣傳麥稈畫,將麥稈畫的魅力展示給身邊乃至世界的人。」施時佳說,「麥稈畫是民間純手工藝技術,它充分利用天然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表現天地風雨、花鳥蟲魚、人物風景、花卉動物等,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經歷割、漂、刮、碾、燙、燻等多道工序,製作精細而繁瑣,過程漫長而艱辛,這對製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審美能力等都是一種考驗。」

  施時佳和她的團隊設計了麥稈畫文創作品,如麥稈畫紅包、麥稈畫筆記本、麥稈畫書籤DIY材料包等等。此外,他們還在在公眾號、微博、APP上推廣麥稈畫的相關知識與線下活動。

  「侵害物種」再利用 水葫蘆變身工藝品

  上外附中的劉欣琳和她的團隊則利用水葫蘆這一「侵害物種」, 編織成紙巾盒、水葫蘆編織的收納籃等等。劉欣琳介紹說,原產南美的水葫蘆,1901年為了解決飼養生豬飼料不足被引入中國。當時的人沒有料到,水葫蘆的繁殖速度極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在中國南部水域廣為生長,成為外來物種侵害的典型代表之一。時至今日,依舊經常有某月某地某水道水葫蘆大爆發而導致魚蝦缺氧、河道堵塞這樣的新聞出現。

  事實上,水葫蘆的本名叫鳳眼蓮,花開時呈多稜喇叭狀,上方的花瓣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顯的鮮黃色斑點,形如鳳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點。夏秋時在水面聯結成一片淺藍色的波紋,也甚是好看。鳳眼蓮也有藥用,榨汁後飲用,也比雪碧等碳酸飲料爽口得多。

  為了打破人們對水葫蘆的印象,劉欣琳和她團隊成員在查詢相關資料後,利用水葫蘆製成了工藝術品,讓水葫蘆真正從危害環境的入侵物種變成了實用美觀的用品。

  婚禮用花實現二次「美麗」 留下永恆紀念

  華師大二附中的陸欣怡則注意到了婚禮用花的浪費情況。「全國每年大約會有789萬對新人結婚,每對新人的花車、餐花、捧花等少說需要30朵,那麼每年就有23683萬朵婚禮用花。這些花多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了。」

  陸欣怡說,」如果這些花做成永生花成為永恆的紀念品,就可以實現重複利用。」 陸欣怡和她的夥伴們首先把花瓣放在脫水液裡密封保存24小時,脫水的同時也把花本來的顏色褪掉了,24小時之後再在染色劑裡放48小時,形成了永生花的基本形態和顏色,最後進行乾燥。永生花的製作簡單而方便,陸欣怡希望更多花朵能夠留住美麗的色彩。

  據了解,這三個高中生項目已入選2016-2017 SAGE(賽智)中學生社會創新大賽。這項賽事起源於美國,落地中國已有十幾個年頭,每年在中國賽區參與的高中生多達上千人。多年來,來自中國的參賽學生都是SAGE舞臺上最為出彩的群體,自2013年來共獲得2個參賽組別內的共六次冠亞季軍,成為參賽的近30個國家中表現最佳的隊伍之一。

相關焦點

  • 中煤長江地質集團:變「廢」為寶 助力「美麗地球」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煤長江地質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踐行總局「美麗地球」建設戰略願景,累計實施1000多項危險性地災評估,完成100多個礦山環境治理項目,連續三年在太湖、星雲湖、巢湖實施大口徑藍藻治理深井施工,助力
  • 「為愛添一度」即富開店寶邀您「助力」山區兒童遇見更多可能
    即富&開店寶&OFS上海即富是一家「以中小微商戶供應鏈服務為基礎,以金融為目標」的網際網路+企業,致力於打造領先的小微商家數據服務商。而開店寶支付服務有限公司則是隸屬與即富旗下的一家具有全國銀行卡收單及專業化維護、增值服務及應用技術系統研發於一體的專業化支付公司。
  • 江漢環保研發廢礦物油再利用取得成功
    江漢環保研發廢礦物油再利用取得成功 2020-12-14 0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寶油煙淨化器整裝齊發,環保加持助力餐飲復甦
    餐飲環保一路在線,油煙治理刻不容緩  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各地餐飲陸續復工。為加強餐飲業油煙汙染防治的管理、改善環境質量、引導餐飲行業有序發展,國內多地管理局對油煙治理開展了餐飲油煙集中整治行動。  執法人員對已復工餐飲店逐一排查,嚴格按照規定對其油煙淨化器的安裝、使用、維護等情況進行檢查。
  • 渤瑞環保獲戰略投資 資方為阿拉丁環保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
    據生態環境部統計數據,2006-2017年我國工業危廢產生量從1,084萬噸增加至6,937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18.4%,危廢產生量總體呈現較快增長勢頭。由於危廢監管相對滯後,尚有大量危廢並未納入到環保部門統計範圍,實際的危廢產生量或被嚴重低估。
  • 上峰水泥:傑夏環保銅陵危廢處置項目投入運行
    中證網訊(記者 何昱璞)繼寧夏危廢處置環保基地投運後,上峰水泥環保業務再添新軍,1月3日晚間上峰水泥發布公告,子公司安徽上峰傑夏環保取得了16萬噸/年危廢處置業務經營許可。至此,上峰目前寧夏鹽池、安徽銅陵兩大環保基地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處置業務全部開始投入運行,危廢處置環保業務成為公司經濟發展和效益增長新亮點。
  • 熄燈一小時 2300家全家便利店為環保助力
    上海2018年3月23日電 /美通社/ -- 全家便利店將會在明晚齊齊「變身」。為響應世界自然基金會「地球一小時」的活動號召,3月24日20:30起,全家便利店將進行招牌熄燈一小時,以實際行動為環保助力。
  • 房山循環經濟產業園變廢為「電」
    房山循環經濟產業園變廢為「電」   日處理垃圾1000噸 年輸送8633萬度電    北京環衛集團房山有限公司項目管理中心主任黃立穎告訴北青報記者,垃圾變廢為「電」,有一條完整的「生產線」。每天早晨,來自房山區良鄉、長陽、城關及各鄉鎮的生活垃圾由這些全密閉垃圾運輸車輛運到園區,再經過地磅房稱重後進入卸料大廳,將垃圾倒入垃圾池內。
  • 共建「無廢城市」 | 用你的聲音換禮物!快來分享環保故事吧~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實現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安全處置、環境影響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兩江新區建設「無廢城市」的目標是?到2020年,兩江新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目標全面完成,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全面提升。
  • 2010年上海世博會大學生環保創意大賽環保作品展示
    2010年上海世博會大學生環保創意大賽4月28日起已在各高校開始宣傳,現在已經收到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許多高校同學的作品,作品都是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創意性思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親手設計製作的環保創意作品
  • 簡單改造一下變廢為「寶」,好看又實用
    雨傘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用品,像這種長柄雨傘很多人都喜歡用,如果家裡有這種廢棄的長柄雨傘,千萬不要扔掉了,我們可以把雨傘把手取下來,只需要簡單改造一下就能夠變廢為「寶」了,能夠解決生活中的一大難題。今天就教大家一個雨傘把手變廢為寶的小竅門,一起來跟我學習一下吧!
  • 上海高中生自製智能分類垃圾桶 切實提升市民垃圾分類行動
    上海高中生自製智能分類垃圾桶 切實提升市民垃圾分類行動時間:2017/5/2 8:59:36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選稿:陳樂 如今在上海大街小巷都有分類垃圾桶,一般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 實現變「廢」為寶
    在家裡有些咳嗽時,除了要及時就醫,遵照醫囑服用藥物以外,自己家吃完的柚子皮千萬別扔,這樣做能有效止咳,還可以自己用柚子皮實現變「廢」為寶的過程。其實具體的製作方式也特別的簡單。
  • "環保女孩"葉璐:終身為環保事業做貢獻
    2004年雅典奧運會北京站、2008年北京奧運會內蒙古赤峰站火炬手、2004年十大環保志願者、北京2008奧運志願服務宣講團成員、北京市少年宮組織的「環保志願軍團」的環保大校、北京市環保小衛士稱號獲得者,如此多的稱號加於一身,這位嘉賓就是周日發布會有著北京環保女孩稱號的葉璐,很高興葉璐光臨搜狐綠色訪談室。  葉璐:大家好,我叫葉璐,是一名高中生。
  • ...變「廢」為寶!普陀這裡的樓道堆物竟成了融洽社區的「柔順劑」!
    原來,這是山茶苑居委會衛生幹部劉燕君在樓道堆物清理過程中,將閒置物品再利用,「精準」對接上了有需求的居民,化腐朽為神奇。居民收到輪椅車開心點讚原來,這輛輪椅車原是小區191號住戶俞阿姨去年因老伴骨折購入的,「現在用不上了,家裡太小沒地方放,可是基本全新,扔掉我也不捨得,只能堆在樓道裡。」為此,劉燕君協調勸說,兩戶居民的「供需」對接上了,變「廢」為寶。
  • 環博會「上海館」首亮相,新技術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戰
    徐璐攝  ◆本報見習記者徐璐 記者蔡新華  日前在上海舉行的第20屆中國環博會上,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2000多家環保企業亮出拿手技術「吸粉」,現場氣氛十足。而上海環保企業組團參展,也是本屆環博會的亮點,展覽涵蓋水、氣、土治理,一些新技術引起關注。
  • 為貧困學子送來關愛與溫暖,上海即富開店寶公益助學成效顯著
    在脫貧攻堅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上海即富開店寶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積極貢獻力量,5月18日,上海即富開店寶大區合規經理嶽鵬飛同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駐村工作隊一行來到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韋留村,為即將開學的貧困學子送去了鉛筆、橡皮等文具用品,為孩子們送來關愛與溫暖。
  • 廢物變黃金? 臺「環保署」補助最高500萬
    原標題:廢物變黃金? 臺「環保署」補助最高500萬  「垃圾真的可以變黃金?」為鼓勵研發廢棄物回收創意,臺灣「環保署」30日表示,民間團體即日起到9月7日前向「環保署」提出創新研發補助計劃,將有機會獲得最高500萬元(新臺幣,下同)補助。
  • 番禺南村廢金屬回收公司廢黃銅糠-多少錢一公斤
    番禺南村廢金屬回收公司廢黃銅糠-多少錢一公斤,廣州市學誠再生資源回收公司是一家手續齊全正規專業從事廢金屬回收、分類、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收購站; 公司資金雄厚,有強大的貿易服務平臺。幾年來深受廣大工廠、公司、企業機關的好評。
  • 「天下無廢,綠色生活」海洋環保公益主題演講舉行
    活動現場大合影 主辦方供圖12月12日,海南太古可口可樂和媒體聯合主辦了「天下無廢綠色生活暨海洋保護公益主題演講活動」。活動當天, 公益組織「無境深藍」發起人王淼傾情講述了她多年來的海洋保護經歷,百名環保志願者現場共同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