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普陀這裡的樓道堆物竟成了融洽社區的「柔順劑」!

2021-01-08 上海普陀發布

「近期摔傷了,正想著要去買輛輪椅呢,居委會送來的輪椅車真是及時雨。」家住桃浦鎮山茶苑185號的王阿姨(化名)笑容滿面,豎起了大拇指。原來,這是山茶苑居委會衛生幹部劉燕君在樓道堆物清理過程中,將閒置物品再利用,「精準」對接上了有需求的居民,化腐朽為神奇。

居民收到輪椅車開心點讚

原來,這輛輪椅車原是小區191號住戶俞阿姨去年因老伴骨折購入的,「現在用不上了,家裡太小沒地方放,可是基本全新,扔掉我也不捨得,只能堆在樓道裡。」為此,劉燕君協調勸說,兩戶居民的「供需」對接上了,變「廢」為寶。「真有人需要,我願意送,物盡其用,不浪費!」俞阿姨笑著說。

自此,山茶苑對樓道堆物的循環再利用處理進行了統一部署,分類處理。「整個小區的樓道清理出了12噸左右的各類堆物,其中,可利用的物品大約重600斤左右。」山茶苑居民區書記趙安告訴記者,為此,居委會協調物業騰出了一間空房間,用以暫時安置可利用的各類物品。

針對籃筐、家具、自行車等各類閒置物品,居委會協同物業、志願者一起,發揮群智,分類處理:籃筐等小型物件,獎勵給小區的志願者、熱心居民;自行車、閒置家具等物品,拆解翻修再利用美化小區公共環境;特殊物品,通過走訪居民需求,進行靈活調劑。

分類處理樓道堆物:居民內調劑、二次改造

「小區有一些年輕人家裡裝修,拆下來一些水池堆放在樓道,而我們在走訪居民的過程中發現,小區內有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差的、獨居的老人,家中設施比較老舊了,我們通過物業進行了維修翻新,還可以再使用。」山茶苑居委會主任周瓊介紹道,「還有一些廢棄的家具柜子,我們也二次加工,成了小區中心花園的新花架,居民們還可以將自己養的花草放置其中,掛牌認領,既清理了樓道,和諧了鄰裡關係,也美化了小區的公共環境。」

據介紹,山茶苑小區是1998年建成的小區,一共1244戶居民。除了在樓道堆物清理上創新思路,變廢為寶。此次創城整治期間,小區還對4個地下非機動車庫進行了智能改造和人車分流管理,暢通了行車疏散通道,消除樓道充電安全隱患。

記者:丁婉星

編輯:楊軍慧

普陀這個超「潮」的園區火了!空降網紅夜市!

點亮青年活力!普陀這個社區有群「超級英雄」

每月不知不覺被扣錢?快查查支付寶、微信!

月餅、羊肉原來也是非遺文化!

千裡之外的「菜中珍品」,來這裡就能買到!

相關焦點

  • 社區居民拍手稱讚!普陀這裡告別「髒亂差」的秘訣是……
    社區居民拍手稱讚!普陀這裡告別「髒亂差」的秘訣是…… 2020-10-17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樓道堆物換大米雞蛋?業委會換屆難?在上海這個街道,有難題找格長!
    這成了周家橋街道第三黨建網格亟待整改的棘手問題。一開始居民區黨組織束手無策,因為作為沿街市政道路,街道和居民區都無權隨意拓寬修改人行道。 「斷舍離」公益解決樓道堆物難題 「我拿了5件大人的衣服、1個還好用的破壁料理機換了1瓶料酒,能換啥並不重要,反正這些東西擺在家裡也用不著,拿出來還可以幫助其他人。」
  • 用心更用「新」,普陀這個居民區讓「三創」工作融入鄰裡生活……
    身處社區一線的長徵鎮東旺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倪曉倩形象地說:社區「自治共治」有了全新內涵、志願者隊伍實現「迭代」轉換、居民認可「至暗時刻」中「幫一把」的熱心人,人際關係有新提高。有個老人脾氣倔,放在門口的雜物別人不能動,誰來勸說也不聽,為清理樓道堆物帶來了障礙。恰好,有一名黨員曾替他購買口罩並上門「送貨」,只要這位黨員說一下,老人就會默許清理堆物。一個「老外」在居家隔離期間,居委幹部不厭其煩為其採辦菜蔬,拉近彼此間關係,也為以後「特色樓道」建設中邀其發揮「舞蹈教練」的職能打下了基礎。
  • 一大波「美麗樓道」驚豔登場!快看看有你家嗎?
    變!變!變!你發現了嗎?桃浦鎮小區樓道越變越美啦!樓道是社區的縮影,樓道是社區居民的公共通道,也是社區和諧文明的「晴雨表」。為進一步推進文明城區和文明樓的創建,桃浦鎮積極探索一條「居民微自治」管理新路,在全鎮81個小區打造「美麗樓道」,由居民全程參與,出謀劃策、自己動手,真正做到「我的地盤我做主」。經過多年探索和實施,桃浦鎮已建設了一批「美麗樓道」,用「看得見的改變」讓樓道煥發「青春活力」,讓樓道變成一個讓人倍感溫馨的場所。
  • 紙箱、摺疊桌、廢舊自行車……北京社區樓道裡的雜物何時能清一清
    家住豐臺區東大街西裡社區的陶女士每次帶著孩子下樓玩耍,看到堆在一層的廢舊自行車,就著實頭疼。記者現場看到,小區6號樓的幾個單元樓的一層樓道,都堆放了物品,除了廢舊自行車,還有電動車、嬰兒車、紙箱、板凳等,直接堵了半個單元門。「樓道是公共空間,也是我們平時來來往往的通道。而且有的可燃物堆一起,就是安全隱患啊,著火可怎麼辦?」 住在5層的陶女士十分擔心。
  • 普陀10街鎮為了「創城」這件大事各出妙招!你感受到變化了嗎?
    各居民區物業、樓組長、志願者、機關聯絡員、社區民警紛紛主動參與,共同開展整治樓道堆物、撿拾綠化帶垃圾、清潔小區衛生死角、清除黑廣告、處理殭屍車、文明養寵等工作。重點整治薄弱環節。全面推廣「拾尚包」,覆蓋「上班族」的需求。此外,轄區單位白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神文明委員會開展全院性「創城鞏衛」自查自糾,重點整治衛生死角、垃圾分類、門責管理等薄弱環節。
  • 醃菜缸、席夢思、紙板箱……堆在樓道的這些東西 杭州大伯大媽...
    都市快報訊 杭州有很多老小區,老小區有很多老問題,公共樓道被雜物堆放佔用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廢桌舊椅罈罈罐罐,對別人來說,只是礙眼礙事的垃圾,對主人來說,家裡空間小放不下,留著吧,沒啥用,扔掉吧,捨不得。於是樓道等公共空間,就成了這些物品在家裡和垃圾箱之間的緩衝地帶。
  • 一群人在普陀這裡的休閒椅「塗鴉」,竟然還被誇?
    為進一步加強桃浦區域化黨建工作,充分發揮企業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調動黨員參與社區建設工作的積極性,更好地實現信息互通,優勢互補,促進協同發展。近日,桃浦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在香樟苑小區組織開展「愛TOP·『椅』暖香樟」區域化黨建項目,以黨建為引領,進一步深化企業與社區的交流互動,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據悉,香樟苑自完成綜合改造以來,小區環境顯著改善,車位管理也明顯優化,但居民反映,小區休閒椅擺放較少,很多已老舊,存在安全隱患。
  • 普陀區真如鎮街道從源頭上解決樓道推物問題
    舊自行車、舊電飯煲、舊衣物……這些舊東西家家戶戶都會有,放在家裡佔地方,放在樓道裡又存在安全隱患,即使用不到,往往也捨不得扔,這樣的情況在居民中十分普遍。真如鎮街道將這一問題作為樓道堆物治理的切入點,將「舊物換大米」與樓道整治、垃圾分類相結合,開展「多來米」項目,讓居民清樓道、斷舍離,從源頭上解決樓道堆物的問題。
  • 文明城區創建|跟樓道亂堆物Say Byebye!
    消防通道、地下車庫堆物一直是創文創衛工作的難點。水泥磚塊、廢舊家具、舊自行車等生活雜物擠佔了本就狹窄的樓道空間,消防通道變成了「雜物間」,地下車庫變成了垃圾場,這些堆積物不僅會滋生四害,同時也存在火災等安全隱患。
  • 上海高中生變「廢」為「寶」 助力環保事業
    上海高中生變「廢」為「寶」 助力環保事業 來源:新民網      記者:李若楠
  • 看看你家小區物業排第幾 普陀住宅小區上半年物業管理成績單出爐
    117上海惠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18中銀萬泰物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119上海郵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20上海曹楊物業有限公司121上海寶巨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22上海愛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23尚物博(上海)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 「消消樂」為北京老舊小區垃圾減量:舊雜物換新,廢品兌用品
    高壓鍋、老餅鐺、洗澡盆,大大小小的兒童車……昨天,清河街道毛紡北小區居民端著鍋、推著車,收拾好孩子淘汰的玩具,還有一摞摞仔細捆好的舊書,到社區小廣場上參加「綠色消消樂」舊物置換活動,通過主動參與垃圾減量,打造無廢精品社區。
  • 尋訪最美樓門|北京和平裡街道樓道變畫廊,電箱變花籃
    樓門環境的整治和維護,不僅讓社區環境更加整潔有序,更能增進鄰裡感情,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本期,我們推出「尋訪最美樓門系列報導」。在尋訪中,我們探索樓門治理方式,總結治理經驗,傳達百姓心聲,展現樓門之變,為建設更加美好、和諧、宜居的和平裡不斷努力。
  • 普陀這裡的門上加了把「無形鎖」,人心卻近了→
    管弄二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應玉珍說,「有了這感應器,對於我們居委會來說,是增加了一種管控和監督隔離住戶的新手段,確保他們在隔離期間待在家中,為做好社區防疫工作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據了解,社區內隔離住戶對安裝門體狀態感知傳感器都非常支持。每天隔離住戶都會將身體健康狀況與自己的生活需求以電話形式告訴居民區的工作人員,就會有人及時上門為他們買菜、送快遞、倒垃圾,確保居家隔離人員的日常正常生活。
  • 鼓勵生活垃圾分類 學士府社區設立樓道「綠色帳戶」
    將袋裝好的生活垃圾分門別類投入單元樓下垃圾桶,為自己所在樓道的「綠色帳戶」攢上一點積分,已經成為吳興區龍泉街道學士府社區居民許英的日常習慣。「垃圾桶周邊無散落物得20分,每發現一處扣2分;廚餘垃圾桶內投放的都是綠色廚餘垃圾袋裝好的垃圾包得20分,每發現一包垃圾中有混裝的扣5分……」對於「綠色帳戶」這個新生事物,許英已把「政策」研究得很透徹。
  • 垃圾分類有新妙招 學士府社區設立「樓道綠色帳戶」
    吳興區龍泉街道學士府社區探索出一條新路子,啟動「樓道綠色帳戶」實行積分制,通過積分獎勵推動市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 學士府社區每個單元門口的牆壁上都掛著「垃圾分類明星樓道」評比展板。8月1日,記者走進學士府社區,看到每幢居民樓樓道入口處的牆面上都掛著一塊「垃圾分類明星樓道」評比展示板,上面標明了樓道垃圾分類投放正確率評比辦法。「垃圾桶周邊無散落物得20分,每發現一處扣2分;廚餘垃圾桶內投放的都是綠色廚餘垃圾袋裝好的垃圾包得20分,每發現一包垃圾中有混裝的扣5分……」
  • 儀徵新村社區一批大爺大媽自製肥皂變「廢」為「寶」
    儀徵市生態環境局朱萍,揚州真州府和儀徵大碼頭首席攝影師周曉明從儀徵市真州鎮新村社區發回現場圖片新聞報導:2020年6月4日下午,江蘇省儀徵市新村社區的「綠色健康小屋」,50多名社區大爺大媽,正在環保專家的指導下,利用廚餘垃圾堆制綠肥、用抽油煙機裡的廢油自製肥皂,將生活垃圾變成日常用品
  • 朝陽區5萬餘人參與大掃除 清理堆物堆料及各類垃圾8144噸
    期間,朝陽區各街鄉重點對院內花園、車棚、涼亭、體育器材區等重點區域衛生死角清理,清除小廣告,清理樓道、電梯間的堆物堆料,消除安全隱患。截至目前,朝陽區共清理社區衛生死角1.1萬處,清理堆物堆料及各類垃圾8144噸,對重點公共區域開展預防性消毒共計11.6萬處。 經過一個冬季,在酒仙橋街道駝西社區的綠化帶內夾雜著雜草、菸頭以及白色垃圾影響小區環境美觀。
  • 以物易物——潞源街道古月佳園小區年終大清理活動
    12月12日,由潞源街道辦事處和立德社工共同舉辦的「潞源街道古月佳園小區以物易物年終大清理活動」在古月佳園東區和西區同時舉行。本次活動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將居民家中的廢舊自行車、三輪車兌換成積分,在幫助居民清理手中的廢舊自行車、三輪車的同時,解決了小區部分堆堵的問題,並且活動結合了疫情防控工作和社區新建成的電動車充電樁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