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和:峭壁上那棵酸棗樹(活出風骨,活出境界)

2021-01-08 視界World

峭壁上那棵酸棗樹

張慶和 /文

是為擺脫饑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那懸崖?是為免遭那場被俘的恥辱,於彈盡糧絕之後你才義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

歷史感懷著你,歲月銘記著你。

那一天,你確真跳下來了,像俯衝搏獵的那隻雄鷹,像劃破靜寂的那顆流星。

然而,你並沒有死,一道峭崖壁縫救助了你,一捧貧瘠的泥土養育了你。生根,發芽,長葉……從此,你就在這裡安家落戶。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終於頑強地活下來了,長大起來了,一直長成了一簇令人刮目相看的風景。

這便是故鄉那座大山的懸崖峭壁上,一棵搖曳在我記憶裡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一棵在夾縫中生存,在磨難中掙扎,在逆境中巍峨的酸棗樹。

那是一棵怎樣的樹呵!

它高不足尺,闊不盈懷;幹細枝弱,葉疏花遲。雲纏它,霧迷它;風摧它,雨抽它;霜欺雪壓,雷電轟頂。大自然中的所有強者,幾乎都在歧視它,虐待它。仿佛只有立刻把它從這個世界上除掉才肯罷休。然而,酸棗樹並沒有被徵服,它不低頭、不讓步,於數不盡的反擊和怒號中,煉就了一身錚錚鐵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氣。

一次次,它在風雨中抗爭吶喊;一回回,它把雲霧撕扯成碎片;它以威嚴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剛毅驅逐雷電遠避他方……

它像大山的一名哨兵,時時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它像一位忠誠的使者,及時報告著八方信息;它是一面飄揚的旗幟,召喚著,引導著,衝鋒著,戰鬥著,率領著大山裡所有的草草木木們,從一個春夏秋冬奔向又一個春夏秋冬……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棟梁高樹,卻還是努力地生長著;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蔭庇四鄰,卻還是努力地茂盛著。它不像山前的桃樹,山後的梨樹,嬌生慣養地讓人伺候、撫慰,動輒就使性子甩臉子給點顏色瞧瞧。也不像貪圖熱鬧的楊樹柳樹們,佔據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擺首弄姿,輕飄飄只知炫耀自己。

而酸棗樹,卻默默地兀立著,不鄙其位卑,不薄其弱小,不懼其孤獨。與春天緊緊握手,與日月親切交談。天光地色,盡納盡吮。從不需要誰的特別關照與愛撫,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長成了那堵峭壁的生命,讓人領略那簇動人的風採。它真誠而沒有妒忌,它純樸而從不貪婪;招手向路人致意問候,俯首向勝利者恭賀祝福,似乎是它的天職。

那是我親眼看見的:那一年秋天,於不知不覺中,它竟結出一粒小小的酸棗。是的,只有一粒,而且小的幾乎為人們所不見。

那酸棗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饋贈,是一片濃縮的丹霞雲霓。亮亮的,紅紅的,像瑪瑙,像珍珠,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像那萬仞峭壁的靈魂。

見到它果實的那一刻,當初我還陡地生出一個奇怪的想法:小酸棗,或許正是那棵酸棗樹苦修苦熬數十年而得道的一顆心吧!有了心它便會有夢,便會更加熱烈地擁抱世界了!

轉眼遠離故鄉三十年,我再沒有見到過那棵酸棗樹。不過我想,眼下風光正好,它生長得一定會很茁壯,很茂盛,一定是幹粗枝旺,葉鬱果豐。長成了一個典型的男子漢形象,再也沒有誰歧視它,再也沒有誰欺辱它了。並且有很多小鳥常去它那裡做客,和它一起歌唱。那歌聲清韻悠揚,蕩漾山谷。

編後:該文張慶和作於1993年秋,始發於《文藝報》,後《散文選刊》轉載。該文曾入選多種散文集。如2001年選入《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第一冊》(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語文課外閱讀叢書編委會編,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選入《河北省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新課程語文讀本試驗本第二冊》(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編,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等。

張慶和,共和國同齡人,原籍山東肥城,部隊轉業後定居北京。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

有近千件作品曾先後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檢察日報》《中國作家》《詩刊》《中國校園文學》《作家文摘》《散文選刊》等國內百餘家報刊發表或轉載。有數十件詩、文作品如《峭壁上那棵酸棗樹》《海邊,望著浪花》《壩上月》《哄哄自己》《火燒雲》《起點》《面對草地》等先後入選300餘種圖書,或入選中考、高考「語文試卷」、模擬試卷以及中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等。已出版詩集、散文集《記憶不敢褪色》《漂泊的心靈》《哄哄自己》《靈笛》《山野風》《娃娃成長歌謠》等十餘部。

↓↓↓朗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朗誦家:

柏荷,朗誦、主持、話劇表演,常年活躍在首都和全國的舞臺上。《作家大講堂》朗誦嘉賓、中華文化促進會朗專委理事、語言藝術大賽評委、閱讀委誦讀指導等,曾獲全國高校國學聯盟傳統文化貢獻獎和經典誦讀推廣獎等。

態度決定命運——讀《峭壁上那棵酸棗樹》

楊芳俠

「是為擺脫那饑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那懸崖?是為免遭那場被俘的恥辱,筋疲力竭之後你才義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文章開篇作者就置酸棗樹於無法迴避的嚴峻的選擇中。「那一天,你確真跳下來了,像俯衝搏獵的那隻雄鷹,像劃破靜寂的那顆流星。然而,你並沒有死,一道峭崖壁縫救助了你,一捧貧瘠的泥土養育了你。生根,發芽,長葉……從此,你就在這裡安家落戶。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終於頑強地活下來了,長大起來了,一直長成了一簇令人刮目的風景。」緊接著,作者讓人格化的酸棗樹做了有力的回答!

「一棵在夾縫中生存,在磨難中掙扎,在逆境中巍峨的酸棗樹。」就是這樣一棵酸棗樹,30年來,讓作者難以忘懷!「它高不足尺,闊不盈懷;幹細枝弱,葉疏花遲。雲纏它,霧迷它;風摧它,雨抽它;霜欺雪壓,雷電轟頂。大自然中的所有強者,幾乎都在歧視它,虐待它。仿佛只有立刻把它從這世界上除掉才肯罷休。然而,酸棗樹並沒有被徵服,它不低頭,它不讓步,於數不盡的反擊和怒號中,煉就了一身錚錚鐵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氣。」讀完這些文字,我們眼前的酸棗樹已不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一種生長在北方的野生植物,而是一種讓人敬畏的精神象徵!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挫折和磨難。所謂苦難,是指那種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作家周國平說:「人生的本質決非享樂,而是苦難,是要在無情宇宙的一個小小角落裡奏響生命的凱歌。」,這也正是張慶和老師筆下的酸棗樹要告訴我們的人生態度。雖然經歷百般磨難,年年秋天,它還是結出一粒粒小小的酸棗。「那酸棗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饋贈,是一片濃縮的丹霞雲霓。亮亮的,紅紅的,像瑪瑙,像珍珠,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像那萬仞峭壁的靈魂。」,誰又能說那些酸棗不是一顆顆向善向美的跳躍著的心!不是懸崖峭壁上的一簇簇奇蹟!

讀這樣的文章,能讓人受到鼓舞和激勵,從而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力量。通過對現實中的一種生命狀態的描述,從現實物象裡抽象出一種我們急切需要的閃光精神。將生存問題提高到一種精神享受和含義深刻的象徵境界。將讀者的思觸從現實上升到哲學層面,引導讀者探索許許多多人生的根本性的問題。做到了詩與思,現實與象徵的完美結合。

從這點上看,這篇文章在讀者心中喚起的是一種光明的,向上的,健康的感情,引導人們進取奮鬥,從而使人從怨天尤人,抱怨命運的泥沼中站起來,獲得真和美的品質和力量。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文學,也是文學存在的理由。

讀著張慶和的《峭壁上那棵酸棗樹》,我想到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高爾基的《海燕》,想到魯迅筆下的《野草》……

只有經歷和咀嚼過痛苦的人,才能品味到人生的點滴幸福,並懂得珍惜。想想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總是抱怨生活的人,我慶幸自己在人生的早年熟悉並懂得了酸棗樹,在人生的中年讀到這篇有關酸棗樹的文章!

只因我給張慶和老師的散文《哄哄自己》寫過一篇評論文章,他便從遙遠的北京寄來他的散文集《他說 你說 我說》,這是我收到的來自文學,來自遠方的最難忘的感動!那是一個秋日的黃昏,我從野外回來,手裡還攥著一把給兒子採摘的酸棗,也就是那時,我收到張老師的書,翻開書讀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峭壁上那棵酸棗樹》。那一刻,我感到張老師這篇文章好像是為我寫的,這樣想著,我的眼睛溼潤了。

《峭壁上那棵酸棗樹》這篇文章寓意深刻,發人深思,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它的價值在於啟發我們去考慮許多平時沒有認真思考過的問題。

這是一篇象徵手法運用得近乎完美的好作品。作者用「峭壁」象徵人生的艱難和生存考驗,用酸棗樹象徵戰鬥不息的人生精神。作者借用酸棗樹這個不屈而堅強的形象提出並回答了一個困擾我們的哲學問題。絕境逢生,還是向死?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活著,而且活出風骨,活出境界!

我出生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小村莊,抬頭永遠只是窄小的天,低頭是不規則的溝坡地,任何一點來自土地的收穫都要付出艱辛的勞動,這是城裡出生長大的孩子想像不到的苦。這生養我的土地同時也是箍緊自己的手臂,我抱怨過,痛苦過,可我還是平靜的接受了這命運的安排,像懸崖上的酸棗樹,默默地承受生活的考驗和磨礪!看著酸棗叢中那一簇簇火焰樣的果實,我想我也會收穫這樣的人生果實的,那不只是一份生命的饋贈,更是發自內心的感恩! 承受並堅守,用奮鬥成就理想,這是一種人生態度,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面對懸崖上的酸棗樹,我不寫詩,我寫不出,我怕我的文字太輕,而活著是多麼莊重嚴肅的事啊!讀著《峭壁上那棵酸棗樹》,我想到從小家境貧困,獨自創出一片新天地的作家張慶和,想起我的不愛做夢也不信任夢境的我的黃土地上的祖輩,想起我的過去和現在,想起懸崖上孤獨卻從不消極頹廢的酸棗樹,我感覺自己不一樣了,仿佛有了堅硬的筋骨和不屈的鋒刺。

每讀一遍《峭壁上那棵酸棗樹》這篇文章,如同從大地獲取神奇力量的大地之子安泰,都會從裡面汲取與命運抗爭的力量。

我最後要說的是:最終決定命運的不是環境,而是我們的人生的態度。

相關焦點

  • 王賢根:詩意的散文播向遠方——品讀張慶和散文集《漂泊的心靈》
    《峭壁上那棵酸棗樹》是以詩化的語言,將那棵在惡劣的環境中艱難、頑強生長在峭壁上的酸棗樹挺立、不屈的形象,生動描繪成文,深刻的寓意,久久在我心中縈繞。這分明是從農村走進軍營、走向社會的作者靈魂的寄託與寫照。這篇散文與他另外幾篇散文,選入中考、高考「語文試卷」、模擬試卷和中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等,不少語文教師將《峭壁上那棵酸棗樹》剖析成講義,教授學生。
  • 思念故鄉的酸棗樹……
    我家住在村西口,從門前西北角的巷道過去,距酸棗樹不到50米。出門上廁所往西一望,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這兩棵酸棗樹。以後我回老家每次見到他,總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偶爾看到他在崗坡上放羊,也要趕到他跟前問候幾句,塞給他幾塊餅乾,送給他幾個水果。酸棗樹有很強的生命力。除了這兩棵大酸棗樹村西的放牛溝、窄道凹、山峪、柏洞,村周圍的溝岸地堾,到處都長滿了密匝的酸棗樹。
  • 映山紅下山樁這樣養,養1棵活1棵,不少人做錯了,難怪養不活!
    映山紅下山樁這樣養,養1棵活1棵,不少人做錯了,難怪養不活!文:小農原創,百家獨家首發映山紅在雲貴2省大山上生長數量很多,小農記得小時候,每當映山紅開花時,後山上遠遠望去就是一片花海,開花紅似火,相當美,那時就會約上同伴上山去看花!現如今,大家工作都很繁忙,沒有時間約起來一走去賞花了,大家就會買上一盆映山紅養在家裡,開花時也有花看。
  • 做一個獨立的女人,活出自我,活出精彩!瀟灑
    最最關鍵的是,她不喜歡保險這工作,她的性格也不適合,如果說,非要她刻意地與人套近乎拉關係,那簡直比死還難受!她有她的想法,但她困在婚姻的瑣碎中,根本做不出什麼成績……我很理解茵的無奈,一個已婚的女人要想活出自我,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沒有後援的全職媽媽。
  • 2018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精彩灑脫(經典句子)
    為別人著想,為自己而活。為別人著想,才不失活的高尚;為自己而活,才不失活的灑脫。 2. 儘管我們常說為自己活著,但實際上我們都通過別人的眼睛看自己的形象。一個從來沒有得到承認的人,很難產生對生命的熱情。我們穿衣打扮或者努力學習工作,不僅是為了實現自我,也為了成為群體中被認可的一員。
  • 得之吾幸,失之吾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活出健康
    得之吾幸,失之吾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活出健康人生這一輩子,從生下來什麼都沒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切金錢名利皆是浮雲,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好的健康的心態,人生短短幾十載人生路途,一路上風風雨雨,總會有高潮有低谷,我們拼命努力的追求,結果不一定都能如我們所願的實現,千辛萬苦的付出一切,結果也不一定能得到我們想要的回報。我們必須學會面對,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用一切坦然的心態去接受目前的一切。我們活著也沒有必要去攀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色彩,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也是風景,不能站成大樹,就做一顆小草,輕擁陽光,坦然面對風雨,在浮華與喧囂中,也能安然自得。
  • 金農:一個活出真我的漢子
    金農那張自畫像挺離經叛道的,因為文人往往很少畫自畫像,往往都是畫些高山或者花中君子來表達自己的高潔與孤傲,金農倒是個接地氣的實在人,在眾多自畫像中,基本以腦後拖一根細小的辮子的大光頭,滿臉大鬍子,穿著長袍的形象示人。金農倒是沒有給自己太多的修飾,畫的時候也不講究比例,這張看似隨性畫出來的自畫像,卻有著超凡脫俗的氣質。
  • 活出精彩,活出自我的三個星座
    活出精彩,活出自我的三個星座十二個不同的星座代表不同的人群的性格和取向,有的星座渴望成功,想要成為偉大的人。而有的星座只是想自己活得舒服,活得精彩,而不會在意是不是要高調。那有哪些星座是獲得最出彩的呢?
  • 兩棵遭雷劈「渡劫」的樹,「渡劫」成功活2000歲,一棵失敗吊水活
    其中樹木的壽命就會很長,常言道「十年樹人,百年樹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兩棵遭雷劈「渡劫」的樹,一棵成功活2000歲,一棵失敗每天靠吊水活。很多人應該了解過,樹木中也有壽命長與壽命短的,一般見到的樹木活幾十上百年就差不多了,而銀杏與杉樹則可以活上千年。這棵銀杏位於襄陽的王家臺村,是當地樹齡最長、樹體最大的樹木。
  • 酸棗樹長這麼大不容易 莫對它們下黑手
    忻州市忻府區三交鎮宋家莊村野外有兩棵稀有古酸棗樹,實際原有三棵,十幾年前其中一棵最大的已被人盜伐,現在僅留樹墩了。比較同一地貌其它酸棗樹的生長情況,當地長者保守估計樹齡有幾百年,其中被盜伐的一棵觀察其樹幹和樹墩,樹齡應該有千年了。近日村裡人實地測量了酸棗樹離地1.3米左右的樹幹周長,較大的一棵81釐米,較小的一棵79釐米。據村裡人反映,兩棵樹都存在不同程度病蟲害,尤其時刻面臨再次被盜伐的危險。
  • 寶媽怎麼才能活出自我,試試這個辦法
    ——出自《孟子·告子上》恕我直言,個人感覺沒辦法活出real真自我,因為完全沒有時間!3歲之前感覺還能夠給上一輩人帶帶,三歲之後要管小孩教育後,難上加難!線上班需要家長複習預習回歸回課,線下課需要路上接送課後複課,回家自己還要安排讀繪本,出去運動,遊樂園玩起來等等之類的活動。感覺每天等娃睡了只想沙發癱睡覺去了。
  • 2020高考作文練習題目:活在當下,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認為,我們應該活在當下,活出精彩的自己。不受對現實的不滿所幹擾,過好每一個今天。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放在今天依然那麼切中肯綮。一方面,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類文明達到了空間的繁盛;另一方面,物質主義席捲全球,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旅途上疲憊不堪。
  • 不要辜負生命的期許,歲月的厚愛,活就要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不要辜負生命的期許,歲月的厚愛,活就要活出自我,活出精彩。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用生命編織美麗畫卷,活出自己的風採
    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海倫·凱勒,她的勵志故事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電影,她憑著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我們無從選擇命運的框架,要有勇氣和力量,要懂得在逆境中頑強生存,活出與眾不同的風採,用生命編織美麗畫卷,綻放出生命的美麗。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自由,是一種頓悟,是一種升華也是一種價值體現。人生的境界就是活出自己的風採。
  • 110歲老奶奶家有2寶,「杵布石「和老酸棗樹,說啥都不賣
    圖片上這位老奶奶叫程鳳英,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這位109歲老奶奶,2月前攝影師曾經報導過老奶奶「返老還童」的消息,程奶奶最大的愛好就是喝小酒,打麻將,在當地是無人不知的老壽星。影友Z老師聽說了此事,一直就想前去看看老奶奶,周六我們一行人拍攝天鵝返程,便帶著Z老師特意前去程奶奶的家,圓了他的夢。
  • 享受一個人的孤獨:活出自己
    偶然間,看到圖書架上放著一本劉同寫的書——《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有一段題記: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
  • 不敢活出攻擊性的人,其實是不能為自己而活的人
    其實,不敢活出攻擊性的人,還有很多原因,比如,害怕不和諧等等,但不管是出於怎樣的理由,不敢活出攻擊性的人,就是不能為自己而活的人。 3.活出攻擊性,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有力量 成為自己,需要尊重自己的感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這需要我們活出攻擊性,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有力量。
  • 活出生命的意義:抑鬱症的剋星
    主要講述了生命的意義包含什麼、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意義療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這一部分是整部作品的關鍵,尤其是如何活出生命意義的這一部分內容。完全是指導性的,而且描述的很通透容易理解看了就明白怎麼去實踐自己的人生意義。但是這本著作兩部分的內容都存在許多覓餘的文字, 觀點 很明確 ,但論點論據堆積太多 。
  • 讓每一個孩子都活出與眾不同的璀璨人生
    有心栽樹樹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老話說得很準,如果刻意地追求在多數情況下均會收穫適得其反的結果。90與00後的孩子們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教育一直是家長和老師頗為頭疼的難題。全家兩代6口人,只能關心愛護一個小寶寶,就算有再大的心也會養成孩子嬌蠻的個性,自私的品性,唯我獨尊的壞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