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提升在華外資持股比例與金融開放度正相關

2021-01-12 財新

  【財新網】(駐香港見習記者 尉奕陽)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於10月20日表示,期待未來數年中國金融市場對全球機構更加開放,如果中國能夠提升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投資持股上限,摩根大通將會把獨資在華開展更多業務納入考慮範圍。

  李晶於當日在記者發布會上對財新記者表示:在其他國家,摩根大通多為獨資經營而非成立合資企業,以確保對公司擁有更多控制權。如果未來數年間,中國證券市場、保險市場或是其他金融市場都可以向外資開放,摩根大通將非常歡迎這樣的舉動。

  摩根大通目前擁有於中國內地註冊的獨資機構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及在上海自貿區註冊的摩根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合資企業方面,擁有與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合作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與中山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合作的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誕生 摩根大通期貨正式完成股權...
    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誕生 摩根大通期貨正式完成股權轉讓 摘要 【狼來了!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誕生 摩根大通期貨正式完成股權轉讓】國內首家由外資全資控股的期貨公司正式誕生。
  • 摩根大通期貨股權變更獲批,摩根大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6月18日,證監會官網消息,摩根大通期貨變更股權事項獲得核准。該公司股權結構表顯示,變更前,摩根大通期貨有3名股東,珠海市邁蘭德基金持股50%、江蘇威望創業投資持股1%、摩根大通香港公司持股49%。
  • 摩根大通中國又見外資背景新高管加盟,或分管投行,9名高管陣容華麗
    通過引進海外投行先進商業模式和業務經驗,有助於提升我國證券行業的專業水準和服務效率,藉助「鯰魚效應」激發我國券商的業務創新能力和改革步伐。資深投行人杜朋出任高管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最新被曝光的高管為杜朋,在金融和投資領域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
  • 摩根大通、高盛等外資巨頭髮出招賢榜
    新一輪全球金融機構裁員潮似乎在上演。澳新銀行、滙豐集團、德意志銀行、巴克萊等多家機構正進行裁員。然而,在全球經濟動蕩的近期,有外資巨頭在中國地區開啟了大規模招聘。分析人士稱,外資加碼中國業務,體現了對中國市場的持續看好。長期來看,如果發達國家市場進入經濟衰退導致的熊市,那麼外資的確可能進一步提升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
  • 外資控股券商擴至5家 純外資券商爭奪...
    3月27日,證監會行政許可事項顯示,又有兩家合資券商被核准變為外資控股,分別為高盛集團獲準對高盛高華持股比例將從33%增至51%,摩根史坦利對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的持股比例將從49%升至51%。自中國放開外資對境內券商持股比例限制以來,中國證券行業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納外資「鯰魚」到來,變化「日新月異」。
  • 外資鯰魚進入中國券業限制正式放開!4月起,證監會明確取消券商外資...
    「短期來看,外資券商在資產管理、投資銀行、衍生交易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一比例的放開,有助於發揮『鯰魚效應』,中外證券機構的交流與碰撞,必將提升我國證券行業的競爭能力。「有行業人士對此分析稱。國務院同年11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也指出,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業務範圍限制,豐富市場供給,增強市場活力。2020年取消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不超過51%的限制。
  • 大金融開放,中國市場更具吸引力
    從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到放寬境外機構投資者本外幣匯出比例限制,再到給予外資機構非金融債務融資工具A類主承銷商資格,徹底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企業徵信評級、信用評級、支付清算等領域的準入限制,給予外資國民待遇……近年來,中國一系列重大金融開放舉措落地見效,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 高盛加速在華布局 計劃未來五年內中國員工數翻番至600人
    高盛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置評請求中,證實了上述內容的真實性。高盛尋求在華合資企業持股達51%其實,高盛現任執行長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在2018年上任後不久就要求該行制定當時未來五年內在中國擴張的詳細戰略。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來了!高盛集團已完成100%持股高盛高華證券的協議...
    高盛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高盛集團和高華證券在過去17年的合作是成功的,接下來完成100%持股後,會更好地投資中國。與大多數其他中國合資企業不同,高盛對合資企業的運營具有控制權,並提供投資銀行服務,例如股票、債券承銷和交易建議,即使在擁有少數股權時也是如此。
  • 高盛持股擬升至100% 高盛高華或成首家外商獨資券商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高盛持股擬升至100% 高盛高華或成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源:上海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從高盛高華證券獲悉,高盛集團將對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提升至目前,高盛高華的股權結構為高盛集團持股51%,北京高華證券持股49%。今年3月,高盛集團宣布已獲證監會核准,將對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由33%升至51%。高盛亞太區聯席總裁李廉在談到對高盛高華實現絕對控股時說:「這是高盛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獲得多數股權後,我們可著手準備重組在華業務的實體結構。
  • 渣打銀行謀在華券商牌照 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加速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近年國內新落地的外資控股券商已多達8家(未統計滙豐前海證券,其被認為是內地首家港資控股券商),其中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根大通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野村東方證券」)兩家新設外資控股券商均已順利開業。
  • 《財經》專訪鉑諾計算簡毅:外資全面開放,AI金融能否緩解衝擊?
    此外,銀保監會也發布文件提到,2020年正式取消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從市場跡象而言,隨著政策開放,不少外資機構在業務、能力、牌照等各方面繼續提速,加緊中國金融市場的布局開拓。
  • 高盛摩根在中國可以控股證券公司了,你會去開戶嗎?
    在本次《外資辦法》出臺之前,政策方向其實早已明確。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發表演講時表示,今年,金融業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確保落地,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範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
  • 持股44%!大摩成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第一大股東 離控股更進一步
    彼時,其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次股權拍賣活動上,以2503.96萬元競得中技實業持有的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5.495%的股權。若此樁股權變更最終獲批,摩根史坦利國際控股公司對摩根史丹利華鑫基金持股比例將逼近50%,若想成為絕對控股股東,只需再提升不到2%的持股比例。
  • 疫情之下廣發英雄帖,這些外資金融巨頭為何如此求賢若渴?
    記者 | 馬曉甜1進入2020,金融開放的時鐘再次被撥快。今年4月1日起,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正式「鬆綁」。新政落地當日,外資巨頭貝萊德和路博邁就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的申請。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3月20日 ,由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正式開業,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摩根大通將藉此機會,進一步拓展研究團隊對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覆蓋的深度和廣度。
  • 外資股比限制取消後摩根大通首嘗鮮
    摩根大通29日宣布,旗下期貨和期權業務已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交申請,有意將其在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持至100%。2020年1月1日起,國內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已取消,但直到摩根大通申請之前,尚無外資機構嘗鮮。
  • 外資控股公募進程加速!大摩華鑫基金二股東「另闢蹊徑」欲當大股東...
    如果此樁股權變更事宜,最終獲得證監會批准,摩根史坦利國際控股的持股佔比將達到42.86%,一舉超過華鑫證券的39.56%,重回摩根史坦利華鑫第一大股東。這是國內金融機構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毫無疑問,狼來了,加速國內金融機構成熟之外,本土金融機構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 在華外資銀行的分行主要分布在哪兒_中國貿易報
    我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為外資銀行在中國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在華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在經營方面存在一些明顯的不同,其中一個差異就是在華外資銀行普遍不像中資銀行那樣分支行等營業網點密布全國,和中資銀行相比,在華外資銀行的營業網點可以說非常少。
  • 2020第一財經•摩根大通年度金融書籍榜單揭曉
    2020年12月5日,第一財經攜手摩根大通在第一財經金融年會季期間揭曉了「2020第一財經·摩根大通年度金融書籍」榜單。2020年,第一財經·摩根大通年度金融書籍在年度主題書籍、年度榜單書籍和年度推薦書籍三個獎項下共計為讀者推薦了54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