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民國貴族教會學校"中西女塾"畢業照

2020-12-25 網易新聞

畢業季:民國貴族教會學校"中西女塾"畢業照

2017-06-30 09:37

相關焦點

  • 變遷|從裨文女塾到市三女中,上海女子學校的那些鶯鶯燕燕
    1881年美國聖公會施主教將裨文女塾與文紀女塾合併成立聖瑪利亞女中校址在萬航渡路聖約翰大學校園內1920年購買中山公園南側白利南路70畝地建造新校舍即今天的長寧路1187號儘管兩所教會女子學校都是以慈善學校起家
  • 中西女塾「皇后」陳皓明
    伍婷婷 上海老底子陳皓明簡介:陳皓明,陳介(民國時期湖南籍外交官,相繼擔任駐德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大使)長女,才貌雙全,是中西女塾(美國基督教南衛理公會傳教士林樂知創辦,今揚子飯店所在地)的校花,後來嫁給宋子文夫人張樂怡的弟弟張遠東。
  • 話說老上海之聖瑪利亞女校,一所女子貴族教會學校
    半個多世紀以前,這裡曾經是上海著名的女子教會中學———聖瑪利亞女校(St.Mary’sHall),校園的建築風格很統一,都是灰色的牆面,中西合壁的風格。當年這是一所女子貴族教會學校,舊上海灘的很多名媛淑女,包括紅極一時的影星都出自這所學校,如張愛玲、俞慶棠等。聖瑪利亞女校由美國聖公會創辦於清光緒七年。前身為創辦於清鹹豐元年的文紀女塾。
  • 民國歷史人物——唐瑛
    唐瑛——上海第一名媛唐瑛(1910年-1986年),民國名媛,其父唐乃安曾留學德國,是滬上名醫。其兄唐腴臚是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的機要秘書。唐瑛多才多藝,嗓音甜美,身材苗條,衣著前衛。她畢業於上海教會貴族學校中西女塾。中英文兼優,能唱崑曲,還會演戲,曾主演過《少奶奶的扇子》,1935年秋,唐瑛在卡爾等大劇院用英語演出整部《王寶釧》。
  • 民國頂級交際花「南唐北陸」的照人風採
    這些交際花既有血統純真的族譜,更有全面的後天中西文化調理;她們都持有著名女子學校的文憑;她們講英文,又讀詩詞;學跳舞鋼琴,又習京崑山水畫;她們動可以飛車騎馬打網球玩女子棒球甚至開飛機,靜可以舞文弄墨彈琴練瑜伽。這就是社會公認的名媛。陳定山在1958年的一本《春申舊聞》中講到當年上海的"交際名媛"時這樣寫道:"上海名媛以交際著稱者,自陸小曼、唐瑛始。"
  • 【歷史鉤沉】屠呦呦母校前身寧波女塾: 中國內地最早的教會學校 亦...
    而且,巧合的是,這兩所的學校本身也很有淵源,它們的前身都是寧波女塾,距歷史記載,這是中國內地最早的教會學校,也是中國最早的女校。屠呦呦的小學母校之一:崇德女子學校在屠呦呦獲獎後,寧波當地它的中學母校效實中學、寧波中學都在第一時間向她發去賀電,寧波普通的市民也對屠呦呦曾經讀書時的細節津津樂道,但到底屠呦呦的小學時在哪念的?
  • 宋氏三姐妹的母校校史《中西女中》出版
    宋氏三姐妹是中西女中最著名的學生1892年3月15日,一所新學校在上海漢口路西藏路轉角處誕生了,校名是「Mc-Tyeire School」,中文校名「中西女塾」,這所學校後來以它的辦學質量和擁有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宋氏三姐妹校友而聞名海外。
  • 鉤沉丨教會學校與蘇州近代教育的興起(二):教會最初在蘇州創辦的學校
    1902年美國監理會女傳教士海淑德在天賜莊創辦了景海女塾,該校辦學宗旨是針對上等社會的家庭提供西方基督化的教育,是一所貴族學校,分為初等和高等兩部,除國文之外,其餘科目全英文教學。1917年景海女塾改為景海女子師範學校。校名取名景海,意為敬仰海淑德之意,以紀念這位傳教士。在蘇州,素有「東吳大學多才子,景海女師多佳人」的說法。
  • 民國範的畢業照著裝指南
    每當畢業季,同學們就想通過拍攝畢業照向過去的自己告別。從千人一面的大合照,到端莊儒雅的學位服,乃至這幾年流行的復古風格畢業照,大家靠拍照時的裝扮獲得畢業時獨特的儀式感。本文就來聊聊「民國風」畢業照的打開方式吧!
  • 景海女子師範學校-蘇州民國建築
    此前,海淑德還曾在上海創辦過一所著名的貴族學校:中西女塾。宋慶齡三姐妹、唐瑛、郭婉瑩都是從那畢業的。可惜的是蘇州校舍落成之日,她已病逝2年,取名景海女塾,是有景仰之意。 第一任的校長是美國監理會宣教士貝厚德,最初的辦學宗旨是專門培養名媛淑女和高素質的優雅的女性。專門培養名媛淑女,學費昂貴。
  • 一些老上海民國女子中學的校歌
    據記載,1850年,也就是上海開埠的第八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裨治文夫人格蘭德就在南市方斜路白雲觀隔壁創辦了上海第一所女子教會學校——裨文女塾。 1860年以後,教會女校辦得更多,如清心女塾(1861年)、徐家匯經言學校(
  • 市三女中:貴族女校來過群男學生
    原標題:【海上記憶】市三女中:貴族女校來過群男學生  1987年,由於原在上海文化廣場的上海市戲曲學校校舍翻修,第三屆崑劇演員班借住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60名學生中,不僅有20名女生,更有40名男生。此後三年,崑曲班的學生們在這所全市聞名的女校裡默默用功。如今在臺上挑大梁的「昆三班」的「角兒」們,都曾承教於此。
  • 民國時代的女子有多美?黑白照片也無法遮掩她們的風華,你最欣賞誰
    胡蝶,民國第一大美女,著名演員,1935年,胡蝶嫁給了潘有聲。但後來被軍統頭子戴笠看上,被迫與他過起同居生活。1946年戴笠死後,退出影壇,重新與潘有聲生活,直至終老。阮玲玉,我國無聲電影時期最著名的影星之一,在當時影壇的地位僅次於影后胡蝶(民國第一大美女)。
  • 4月「畢業」開始百天倒計時,「畢業」在中國的百年歷史也了解下
    於是西方國家陸續出現修道院和教會學校。12世紀,第一所大學在歐洲建立,教室就是在教堂,大多學生都是神職人員,或立志成為神職人員,因此最早的學生服裝和教袍類似,款式簡單的長袍和外套就是為了在四面漏風的中世紀教堂裡保暖,兜帽讓他們在戶外上課的時候得以遮風避雨。
  • 民國的校服有多美?
    博古通達文化,趣聞,演義世界,生命,人文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故,多讀書,多思考民國時的新潮文藝女們似乎都曾有一張讓人難忘的清新校服照▲1916年,北京培華女中校服。培華女中是當時教會的貴族學校,其校服中式上衣配西式百褶裙,時髦清麗,右一是12歲的林徽因。
  • 【往事】民國時期的清麗校服
    民國時的新潮文藝女們似乎都曾有一張讓人難忘的清新校服照,可見中國校服不是沒有過好時光,只是時代轉變讓有些美一度銷聲匿跡。而在內地校服斷層的時期,香港很多學校秉承傳統,繼續以旗袍為校服。▲1916年,北京培華女中校服。培華女中是當時教會的貴族學校,其校服中式上衣配西式百褶裙,時髦清麗,右一是12歲的林徽因。
  • 中科大研究生畢業留念大秀「民國風」
    中科大研究生畢業留念大秀「民國風」 (1/4) "← →"翻頁
  • 又到畢業季 盤點那些年無法被超越的高能畢業照
    2015年6月5日,正值畢業季,河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的一群畢業生扮演電影《復仇者聯盟》中的超級英雄角色拍攝主題畢業照。2014年5月7日,湖南中醫藥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們穿上漢服、拿起銀針拍畢業照。學生們用這種特殊的畢業照來宣揚中國千年的中醫藥文化。
  • 「雲」畢業照、「雲」撥穗、自助式畢業……這個畢業季有點不一樣!
    「雲端」接受校長的授位、撥穗,微信小程序生成和同學「畢業合影」,和宿舍「老鐵」用視頻連線代替擁抱,在動畫情境中揮別熟悉的校園……2020,特殊的高校畢業季,以這樣暖心的方式打開了。「雲」畢業照當畢業季碰上「不聚集、不扎堆」的疫情防控要求,畢業照該怎麼拍?為給畢業生準備一個美好、難忘的畢業季,很多學校都精心策劃籌備,紛紛推出了「雲端」大合影。▲ 各地大學的雲端畢業照。▲ 山東臨沂大學的「雲」畢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