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的母校校史《中西女中》出版

2020-12-27 澎湃新聞
宋氏三姐妹是中西女中最著名的學生

1892年3月15日,一所新學校在上海漢口路西藏路轉角處誕生了,校名是「Mc-Tyeire School」,中文校名「中西女塾」,這所學校後來以它的辦學質量和擁有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宋氏三姐妹校友而聞名海外。

中西女塾是美國基督教南衛理公會在上海創辦的一所新式女子學校,也是近代上海最著名的女子學校。1952年,中西女中與另一所著名的女子教會中學「上海聖瑪麗女校」由上海人民政府接管,合併命名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

7月5日,幾十位畢業於中西女塾的校友齊聚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追憶往昔,並慶祝《中西女中》校史的出版。

中西女中雖然存世的時間並不那麼長,卻留下來不少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影響的人物,最知名者莫過於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她們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入學中西女中,後到美國威斯理安女子學院留學。宋靄齡1904年離校,宋慶齡和宋美齡均於1907年離校。

薛葩和兩個女兒創辦黃氏女學

還有1896屆薛葩和1902屆陳鴻璧都是中西女塾早期的學生,都為中國早期女子教育做出過貢獻。薛葩為中國最早的傳教士黃光彩的兒子黃佐庭的夫人。黃佐庭於1919在美國遇害身亡後,薛葩化悲痛為力量,創辦了著名的「黃氏女學」,作家張愛玲就曾在「黃氏女學」小學就讀。陳鴻璧畢業後在上海女子中學和育賢女學校任教、創辦平民學校。辛亥革命時期,先後任《神州日報》主編、《大漢日報》編輯,是近代中國有成就的女性翻譯家。

近代中國女性翻譯家陳鴻璧

此外中西女塾早期的畢業生中還出現了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嚴順貞、第一位女律師及第一個駐聯合國女大使程修齡;造就了一批從事科學的人才,如中國科學院院士藥物學家黃量、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工程的周芬芬、海洋地質學家顧小芸、主持我國自主研製大口徑天體測量望遠鏡設計的王蘭娟等。

和其他一些最初收容貧苦家庭孩子的教會學校不同,從籌備開始,中西女塾就將目標定位於中國上流階層家庭的女子教育,這一辦學宗旨的確定和美國傳教士林樂知(Andrew Young John William Allen)有關。

林樂知

林樂知於1836年出生在美國南方喬治亞州的艾倫莊園,家庭富裕。1858年林樂知大學畢業的那年,美國的宗教復興運動席捲了整個喬治亞州。此時的中國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廣州、天津相繼被英法聯軍武力佔領。

隨後幾年,中國被迫與西方列強籤署不平等條約。其中《天津條約》規定允許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自由傳教,相比英、法,美國屬於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更願意用宗教滲透的方式來佔領中國。19世紀初開始的美國第二次宗教復興運動隊年輕的林樂知產生了影響,此外他還受到鄰居,一個衛理公會信徒家庭的影響,在衛理公會教堂,這些傳教士將中國描繪成一個貧窮、落後、黑暗、婦女纏足、有棄嬰、納妾等現象的蠻荒之地,因而需要向中國派遣傳教士。

在宣傳的鼓動之下,林樂知定下了去中國當傳教士的決心。到達中國後,林樂知歷經坎坷,他在給叔嬸的信中寫道,他在中國已經見識了很多,但讓人歡欣的很少,讓人悲傷的太多,成百上千的人流離失所,連維持必需的生活都很艱難。而在與中國上層人士的交往中,他發現社會上層人士對於有用的人文學科和科學接受度很高。

中國的官員、知識分子和商人階層特別認可英文和中文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此前中國國內對「留美幼童計劃」的反對,部分原因是學生在留學前沒有受到足夠的中國傳統和文化的薰陶,以至於留學後對於中國社會的認識脫節。

《中西女中》封面

林樂知決定將工作目標轉向中國的上層。幾經努力,林樂知終於在1881年開辦了中西書院,招收中國上層社會的男生,開設的課程包括中英語言、幾何、物理、代數、航海、天文、地址、政治經濟等。

中西書院取得了成功,申請人數超過預期,且學生無一例外來自上海或者全國各地最好的家庭。中西書院後,林樂知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的婦女人群,中國婦女在三從四德的倫理道德壓迫下,有著強烈改變命運的意願,他認為應當辦一所吸收上層階級女孩的高級女子中學。

海淑德

林樂知找到了蘿拉·阿思科·海淑德(Laura Askew Haygood),海淑德受過良好教育,曾任美國阿特蘭大女子高級中學校長,林樂知相信海淑德是當任女學校長的不二人選。1892年3月17日,在美國婦女傳道部和美國基督教南方衛理公會的支持下,中西女塾正式開學。學校英文名「Mc-Tyeire School」是為了紀念南方衛理公會墨梯(McTyeire)主教。

西藏路漢口路時的中西女塾小學部

中西女塾按照美國中學的教學要求嚴格治校,設置的課程有英文、國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宗教、家政等,學校早期所用課本,除了國文課本外,其他都是美國國內的中學原版英文教材。中西女塾延續了中西學院的成功,源源不斷地有中國家長願意付費讓自己的女兒進來讀書。不到2年時間,中西女塾校舍容納的學生量已經達到極限,並於1917年搬遷至佔地面積更大的新校址。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舉國震驚,已改名為「中西女中」的中西女塾開設了急救包紮、看護傷員培訓,在1931年上海「一·二八」淞滬抗戰中,受過培訓的中西女中高中部許多學生參加了上海婦女救護傷病醫院救護傷員的工作。珍珠港事件發生後,日本憲兵開始佔用中西女中,將其作為傷兵療養院,1943年2月,美、英籍教師都被迫進入集中營。在抗戰的艱難歲月中,中西女中在中國教師的帶領下,依然維持著教學。

抗戰勝利,上海解放。新中國後的中西女中有了明顯變化。1950年7月,美國基督教衛理工會華特主教建議在華全體傳教士離開中國,因為從1951年起中國將完全收回教育主權,學校將不再聘用外籍教師。1950年底,中西女中的外籍教師們陸續離校回國。而後中西女中擴大了招生,並出現了免費學生,初中一年級新生教材全部採用政府頒發的新教材,宗教課完全取消,代之以政治思想教育,成立了少年兒童隊組織。

抗戰勝利後的中西女中復校了

1952年7月5日,中西女中和聖瑪麗亞女中合併,成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中西女中的歷史到此結束了,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傳承了中西的傳統,在培養女子人才中探索前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宋氏三姐妹母校中西女中校史出版(1)
    《中西女中》校史書封1892年3月15日,一所學校在上海漢口路西藏路轉角處誕生了,校名是「Mc Tyeire School」,中文校名「中西女塾」,這所學校後來以優越的辦學質量和擁有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宋氏三姐妹校友而聞名
  • 【歷史人物】宋氏三姐妹的傳奇留學生活
    4 人,結束在美國西部史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檔案館的閱檔工作,頂著炎炎夏日,飛赴美國南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除了去位於該市的愛默蕾大學檔案館查閱林樂知檔案中有關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耀如的資料外,還專門抽出一天時間,去了亞特蘭大市100 英裡開外的梅肯市的一所名聞遐邇的學校——100 多年前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在美國留學的母校衛斯理女子學院,一方面希望能查閱到一些有關宋氏三姐妹在該校學習的檔案資料
  • 宋氏三姐妹:美國衛斯理女子學院的歲月
    宋氏三姐妹(資料圖)  宋藹齡就是在上海中西女塾接受啟蒙教育的。她進校時只有5歲,當時沒有適合她的班級,時任校長的連吉生同意她先試讀一學期,並單獨教了她兩年。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在中西女塾所受的教育和訓練使她很快熟悉了這完全陌生的環境,並幫助她融入了當地的社會,宋藹齡無論是用餐禮儀還是衣著打扮都與同學無異,並很快成了學校裡最受歡迎的女性之一。  在彼時的美國,除了Wellesley College(譯為衛斯理學院)外,還同時存在過另外一所讀音極其相似的Weslegan College(譯為威斯理安學院)。
  • 倪桂珍,成就「宋氏三姐妹」的偉大母親,親手締造了民國第一豪門
    而她,就是宋家六子、宋氏三姐妹的母親——倪桂珍!後來三姐妹在自己的婚姻家庭中克守己身,盡心盡力支持丈夫,都是離不開母親地薰陶和表率。宋氏三姐妹當人們剛剛考慮女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倪桂珍就早已打定主意:她的所有女兒都應該到國外去學習。
  • 宋氏家風:宋耀如是如何培養出以宋慶齡為首的宋氏三姐妹的?
    事實上,不僅宋美齡,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無論在民國時代還是在當代,都是絕對的出類拔萃。而且,三個人的丈夫對中國近代史的推動皆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拋去現在有關他們的各種不同評價和是是非非不說,我們今天就單單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看看他們的父母是如何把三個女兒都培養成引領時代的新式傑出女性的。
  • 宋氏家族子女後代現狀:3姐妹2人無子嗣 3兄弟育2子4女
    宋氏家族宋耀如和母親倪桂珍(倪蘊山之女,母親是徐光啟的後裔)有3子3女,分別是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和宋子安。宋氏家族被稱之為「民國第一家族」。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是中國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宋慶齡嫁孫中山(曾任中華民國首任總統),成為國母,愛國愛民,萬民景仰;宋美齡嫁給蔣介石(曾任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總統等職),權勢顯赫,呼風喚雨;宋藹齡聯姻孔祥熙(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善於積財,富甲天下。
  • 中西女塾「皇后」陳皓明
    始入公眾視野,她便是「宋氏三姐妹」的師妹,繼唐瑛、陸小曼後的「上海交際花」。這位看似沉默寡言、頗為文靜的女子不僅是中西女塾的「皇后」,又時常成為各大刊物的「封面女郎」。而當聲名鵲起,她又像「隱身」了般沒了消息。直到幾十年過去再次提及,人們還會兀自感嘆,「哦,上海交際花陳皓明」。
  • 變遷|從裨文女塾到市三女中,上海女子學校的那些鶯鶯燕燕
    講起上海的女子中學能想到的就是滿嘴跑英文的老上海名嬡們宋氏三姐妹、唐瑛、張愛玲……報得上名來的幾乎都貼著女子中學的標籤
  • 走近宋氏三姐妹,看看什麼叫真正的貴族,人家到底有多優秀!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是中國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即便不談及她們聲名煊赫的家世,宋家三姐妹每一位也都充滿了傳奇魅力:大姐宋藹齡長於經營,掌控家族全局;二姐宋慶齡理想至上,深諳民族大義;小妹宋美齡活潑伶俐,是政治舞臺明星。三姐妹個性鮮明,耀眼非凡。
  • 宋氏三姐妹只有大姐有4個孩子,為何大姐子女中只有1人有後人呢
    宋氏三姐妹生得好,長得好,嫁得好。大姐宋靄齡,二姐宋慶齡和三妹宋美齡均是非常優秀,自帶光芒。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都去美國留過學,宋靄齡是女留學生的中國第一人。宋氏三姐妹二姐宋慶齡追隨國父中孫中山,一輩子把自己的愛國精神詮釋得非常精彩
  • 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館開館,8卷300萬字校史同時出版
    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館開館,8卷300萬字校史同時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吳潔瑾 2016-04-06 09:14 來源
  • 宋氏三姐妹為何如此傑出,一個叫查理的人功不可沒
    文/安林宋氏三姊妹,由於她們自身的素質,及各自選擇的不同道路,在政治、經濟、社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影響了一個世紀的中國。而宋氏家族的所有傳奇,都離不開一個叫查理的神秘人物。1.宋氏三姐妹,三朵姐妹花。
  • 宋氏三姐妹與蔣介石的恩怨情仇
    但即便如此他還找到孫中山,希望能夠從中牽線搭橋,讓他迎娶宋美齡。但孫中山向夫人宋慶齡提及此事時,宋慶齡堅決反對。不同意這樁婚事的還有宋氏三姐妹的母親倪桂珍以及宋家長子宋子文。大姐宋藹齡出於各種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利益,極力撮合宋美齡與蔣介石的婚姻。蔣介石看重的是孫中山與宋家的姻親關係,以及他們與英美各國緊密的經濟利益。
  • 宋氏三姐妹:有爸爸當靠山,幼年有多麼淘氣,成年就有多麼勇敢
    不過,孩子犯了錯,不但不批評責罰,反而鼓勵孩子順從兒童天性繼續「胡鬧玩耍」的父母,還真有不少人,我今天要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的爸爸宋查理,當然他還有另外兩個名字電影《宋家王朝》的導演張婉婷讀過宋家往事後感慨:「宋氏三姐妹有中國近代女子最缺乏的兩個特點,第一是不怕洋人;第二是不怕男人。」從另外一方面看,親子關係,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 上海唯一女校出版校史,看看張愛玲12歲寫的小說
    [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學市三女中前身是聖瑪利亞女校和中西女校。聖瑪利亞女校最知名的校友就是作家張愛玲。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市三女中將聖瑪利亞女校塵封多年的歷史檔案首次整理公布,編撰成3本《聖瑪利亞女校》系列叢書於日前出版。]
  • 傳奇女性倪桂珍,宋氏三姐妹的母親,蔣宋孔三大家族共同的媽媽
    倪桂珍,民國傳奇的女性,宋氏三姐妹的母親,山西首富孔祥熙、國父孫中山和民國原總統蔣介石的嶽母。她一手把宋氏家族推向了民國第一家庭,被譽為「蔣宋孔三大家族共同的媽媽」,可以說三大家族的崛起,她功不可沒。倪桂珍,尤其對子女的培養讓人敬佩。
  • 宋氏三姐妹前半生手足情深,投身革命,晚年彼此之間感情為何淡漠
    宋氏三姐妹是民國時期的女中翹楚,大姐宋藹齡嫁給了孔祥熙,是民國的財政部長,兩人一起做生意富甲一方;二姐宋慶齡選擇了政治這條道路,嫁給了國父中山先生,一生為祖國做著自己的貢獻;小妹宋美齡則是嫁給了國民黨領袖蔣介石,把握軍政大權。
  • 宋氏三姐妹年輕時到底多有魅力?看完這組罕見黑白舊照,便能知曉
    宋氏三姐妹在近代各式影視作品中算得上是最閃亮的三個人了,她們出類拔萃的美貌、文雅的談吐,仿佛生活到了女人最美麗的樣子,許多名人對她們的評價都很高,比如飛虎將軍就曾評價宋美齡為「永遠的公主」,對於這些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來說,一個女人在自己的印象裡還能給自己如此高的評價,就足以體現出宋氏三姐妹的魅力
  • 美如芳齡--宋氏三姐妹之宋美齡傳統花鳥畫美豔動人 - 多藝堂傳播
    宋美齡(1897-2003)中國近現代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畫家「宋氏三姐妹」之宋藹齡、宋美齡、宋慶齡民國風雲人物:宋美齡在近現代中國是一個風雲人物,她聰慧麗質,宋美齡與宋藹齡、宋慶齡並稱為「宋氏三姐妹」,父親為富商宋嘉澍。她除了英文流利之外,還精通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能寫得一手好字。據說她的鋼琴技藝也很好,能自由演奏精彩曲目,可謂是琴棋書畫全能的大家閨秀,是蔣介石的得力外交助手。抗戰期間,她外交遊走於國際,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卓越貢獻。
  • 宋氏三姐妹年輕時有多美?看完這組絕版舊照,難怪備受追捧和熱議
    在這些家族人物之中,有三位女性格外引起大家的關注,這三人就是宋氏三姐妹。這三姐妹曾是民國時代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彼此各有天賦和才能,都展現出了自己女性的魅力,並且在歷史的重要進程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客觀的來說,這三姐妹是那個時代新女性的代表,他們不僅展現出了女人的美麗,更是將女人的內在和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