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21日,在海口大量滯留車流中,不少穿著紅馬甲的海航志願者穿梭其中。為了幫助旅客順利踏上回家路,海航集團團委組織近百名海航志願者前往秀英港進行交通疏導,發放礦泉水和上百箱物資,迅速協調海南迎賓館連夜安排了100多份愛心早餐,並在21日清晨發放給滯留旅客, 用小手傳遞大愛,不斷溫暖著整個城市。
由於瓊州海峽近期持續的大霧天氣,恰逢春節假期即將結束的旅遊返程高峰,在海口市秀英港、新海港、南港三港等地出現上萬車輛滯留,十餘萬名旅客急盼著回家的情景。根據海口市政府公告,2月22日凌晨4點,三港外道路仍有6147輛車輛滯留,港內約有2415輛車輛待渡,共計8562輛,交通壓力十分嚴峻。為了幫助滯留的旅客平安離開,海口政府多個部門聯合愛心企業、社會團體齊發力共同保障車輛安全離港。在這次海口 「抗霧疏導」的隊伍中,這群被遊客親切地稱為「小紅豆」的海航志願者們,輪流值班,連夜服務,協調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關懷滯留旅客。
海口的路堵,遊客的心不堵
1月21日下午,三港外道路和港內仍然有超過1萬輛車滯留。在已經成為「停車場」的馬路上,那些數小時不能動彈和迷路的外地遊客,正在經歷身體和精神上的挑戰。
秀英港前的濱海大道上,全路段較寬闊遮擋物少,陽光容易直射到那些滯留旅客身上。海航志願者王佩雯堅守在這裡,尋找那些需要幫助的老年人兒童。王佩雯遇到了浙江義烏來的王奶奶一家,王奶奶反映身體不適,王佩雯立刻帶他們前往秀英港碼頭前的醫療點,進行了實時的身體檢測。王佩雯是地道的海南姑娘,她說:「身為海南人,我希望能幫助滯留的旅客平安登船,留下海南的好印象,有機會再來海南。」
因為不懂得如何使用導航, 來自貴州的陳先生一家,在港區已經滯留25小時, 陳先生的夫人決定和遠方的親人電話求助,情緒卻變得更激動。海航志願者李翔基看到這個情景,迅速迎了上去,安撫陳先生一家的焦慮情緒,一旁的另一位海航志願者則迅速打開手機地圖,搜索定位,終於確定了最終目的地,並告知路線。雖然獲知了路線,陳先生一家依然面露難色,李翔基便主動說:「我們送你們過去,我們就是負責幫助你們的志願者。」
來自蘭州的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和他的兒子來海口看望無法回家過年的孫子,沒想到準備離開的時候,除了提著5件笨重的行李,還要面對陌生和擁擠的環境,不知去哪裡才能買到回家的車票。一位海航志願者立即上前幫助他們提行李,主動協助老大爺兩人購買回家的車票。
為了進一步控制交通擁堵情況,海口市2月21日晚發布緊急調休通知,初七放假,初十補班。海南省氣象部門預計,22日,受冷空氣影響,早晨到上午有小雨或霧,下午起能見度明顯好轉,預計瓊州海峽和陸地大霧天氣將結束。據悉,車輛滯留情況將在23日得以好轉。
這次的滯留事件既是一場重大考驗,也是一場重要歷練。為構建海南島美好新形象不斷努力,包括海航在內的許多愛心企業都在行動,志願者精神包圍著海口,守護著所有人。
海航集團創業於海南,成長在海南,根在海南,在成長過程中始終飲水思源,時刻不忘回饋海南這片熱土和900多萬海南人民。截至目前,海航集團在海南開展了光明行、至善井、扶貧村項目以及各類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
為了迎接海南建省30周年,海航創業25載,海航集團將繼續秉承「慈愛·誠」的核心價值觀,以及「愛黨愛國、舉業為民、感恩社會、和諧發展」的企業宗旨,貫徹黨和國家的政策,踐行社會責任,將海航「小紅豆」散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把溫暖送給千家萬戶,用海航溫暖的小手傳遞大愛!
(配圖一)
(配圖二)
(配圖三:海航志願者「小紅豆」故事在微信及好友圈流傳分享,許多網友為「小紅豆」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