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龍應臺這句話,現在被很多公知高舉為真理。
當年龍應臺在北京大學演講,語出驚人:誰在乎 「 大國崛起 」 ?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
誰又在乎 「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 血濃於水 」 有意義嗎?
請不要跟我談 「 大國崛起 」,請不要跟我談 「 血濃於水」。
想想實在可笑,這類人不是真傻就是真壞。如果在美國,在歐洲,你有這樣的想法很正確,但在中國卻不可以,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
在中國語境裡,我們把自己和國聯繫在一起的,國家是一個詞。而在西方世界語境裡,國家是兩個詞,國就是國,家就是家。在中國,小民的尊嚴與國家的崛起密不可分,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歐美人喜歡站在制高點去指責別人,表達自己的聖母,感動他們自己。真正遇到事情了,一個個都自私得要命,人性的醜陋全部暴露,簡直就是惡魔轉世。作為名人還被西方思想洗腦,沒有整體全局觀,接受西方自私的利己主義思想,不是很可悲嗎?
試問塞爾維亞在疫情之下有尊嚴麼?北約轟炸南聯盟時南聯盟有尊嚴麼?義大利作為G7成員國在疫情之處有尊嚴麼?人作為群居物種,天然自帶種群分類和民族認同。種群人數越多,個體存活率越高。有了存活率才能談到個人尊嚴。龍應臺之流最喜歡這種似是而非的概念。試問一個人如果連安全問題都解決不掉,談何個人尊嚴?
沒有大國崛起,哪有小民尊嚴?回顧一下1840年到1949的中國百年史,就知道這句話多麼的無知!在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槍炮下,中國人有尊嚴可言嗎?
國家不崛起,民眾何來尊嚴。治大國,何來人人滿意?無國強,哪有國民尊嚴?大清朝一等侯,李鴻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尊嚴吧!但國弱出去什麼都不是,受人欺負,遇槍擊都不能休息,押上談判桌籤賠款條約。
莫言先生有一部小說,叫《檀香刑》,一個末代凌遲手藝人和一個國家的命運的矛盾,生動得詮釋了國家和個人的關係。我們選擇先有強大的國家是因為我們國家在近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躪,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小國思想是建立在沒有外敵覬覦的情況下,而中國的國情顯然不可能走小國家道路,日本、瑞士等小國可以,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被侵略的價值。中國如果不夠強大,就是下一個敘利亞。
今天中華一定要強大,國人才能有尊嚴。請不要忘記「華人和狗不準入內」的悲慘歷史,不談國家的崛起和強盛只強調小民的尊嚴,這種論調是麻痺劑,國人萬不可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