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汽修店給輪胎打氣都打2.5個,這樣做真的對汽車很好嗎?很多人都會去修理店修車,大家估計也注意到了,在給輪胎打氣這個環節,雖然各個型號的輪胎的胎壓建議不一樣,但是大多數修理店默認都會給你達到2.5bar的壓力,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輪胎打氣的那些事兒。
首先2.5bar方便,輪胎型號不少,建議胎壓更是標準不一,目前國標大多數轎車標準充氣壓力值都在250千帕,但是實際上各種車型使用的輪胎標準胎壓都不一樣,就拿豐田來說,卡羅拉建議胎壓2.3bar,Crv建議胎壓2.1bar,普遍都比標準胎壓要更低的,而其他有些車型的胎壓標準也是不太一樣,但大多都是圍繞在2.5bar左右,普遍家用轎車胎壓要偏下一點。
很多人認為胎壓打高了會增加行駛安全隱患,其實恰恰相反,胎壓偏高上路行駛比起胎壓偏低上路行駛反而要更加保險一些,大多數車友上路之前基本上都不怎麼會去檢查胎壓情況的,根據統計數據,有三成多的汽車上路胎壓狀況不太好。如果汽車輪胎充氣不足就上路的話,會導致輪胎過度變形破裂,最終造成爆胎的危險,這是大家都不想見到的,所以修理店往往也會選擇稍微把胎壓打高一點。
除了保險起見之外,其實輪胎雖然密封比較不錯,但是依然也是會有漏氣的問題,很多車主一年都不見得能去兩次修理店,根據專業機構的測試數據,汽車輪胎的壓力也是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降低的,平均一個月能降0.07bar的壓力,在輪胎強度允許的範圍內,多打幾個壓力也能夠有效降低輪胎充氣的頻率,從這個角度來說也能夠一定程度上延長輪胎使用壽命的。
大多數車主的時間都很緊,不一定經常有時間去修理廠或者修車店,汽車保養也不能天天做,雖然按照建議胎壓打氣能夠使得輪胎有最好的一個使用工況,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之中的話,如果你按照實際使用工況去打氣,可能沒幾個月汽車的胎壓已經開始低於建議胎壓了,這時候就又要去打氣,可以說非常的麻煩,還不如乾脆一次多打一點,反正也不影響使用。
當然並不是鼓勵不按照建議氣壓打氣,只不過這樣會提供一定的便利,如果家裡有條件或者是時間比較充足的車主們,當然也是可以要求修理店按照建議氣壓來打氣的,只要說一聲就好了。
總的來說,修理店默認2.5bar,一方面是比較通用比較方便,即使是一些建議氣壓偏低的車型多略微多打一些氣也不會有什麼影響,汽車保養可以說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了,每個車主買車之後也都要重視這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