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起,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填表說明
一、適用範圍
本表適用於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預扣預繳申報;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以及向納稅人(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二、申報期限
扣繳義務人應當在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將已扣稅款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本表。
三、各欄次填寫說明
(一)表頭項目
1.「稅款所屬期」:填寫扣繳義務人代扣稅款當月的第一日至最後一日。如:2019年3月20日發放工資時代扣的稅款,稅款所屬期填寫「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
2.「扣繳義務人名稱」:填寫扣繳義務人的法定名稱全稱。
3.「扣繳義務人納稅人識別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填寫扣繳義務人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二)表內各欄
1.第2列「姓名」:填寫納稅人姓名。
2.第3列「身份證件類型」:填寫納稅人有效的身份證件名稱。中國公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的,填寫居民身份證;沒有居民身份證的,填寫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通行證或臺灣居民居住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外國人工作許可證或護照等。
3.第4列「身份證件號碼」:填寫納稅人有效身份證件上載明的證件號碼。
4.第5列「納稅人識別號」: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上載明的「公民身份號碼」;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填寫稅務機關賦予的納稅人識別號。
5.第6列「是否為非居民個人」:納稅人為非居民個人的填「是」,為居民個人的填「否」。不填默認為「否」。
6.第7列「所得項目」:填寫納稅人取得的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的應稅所得項目名稱。同一納稅人取得多項或多次所得的,應分行填寫。
7.第8~21列「本月(次)情況」:填寫扣繳義務人當月(次)支付給納稅人的所得,以及按規定各所得項目當月(次)可扣除的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其他扣除等。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按照納稅年度內納稅人在該任職受僱單位截至當月可享受的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的扣除總額,填寫至「累計情況(工資薪金)」中第25~29列相應欄,本月情況中則無須填寫。
(1)「收入額計算」:包含「收入」「費用」「免稅收入」。
具體計算公式為:收入額=收入-費用-免稅收入。
①第8列「收入」:填寫當月(次)扣繳義務人支付給納稅人所得的總額。
②第9列「費用」:僅限支付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三項所得時填寫,支付其他各項所得時無須填寫本列。預扣預繳居民個人上述三項所得個人所得稅時,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費用填寫「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費用按收入的20%填寫。扣繳非居民個人上述三項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時,費用按收入的20%填寫。
③第10列「免稅收入」:填寫納稅人各所得項目收入總額中,包含的稅法規定的免稅收入金額。其中,稅法規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計的30%部分,填入本列。
(2)第11列「減除費用」:僅限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填寫。具體按稅法規定的減除費用標準填寫。如,2019年為5000元/月。
(3)第12~15列「專項扣除」:分別填寫按規定允許扣除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的金額。
(4)第16~21列「其他扣除」:分別填寫按規定允許扣除的項目金額。
相關推薦
2020年上海樓市最新消息 1735萬起豪宅大排長龍
深圳放寬落戶條件 深圳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窗口期?
2020年北京樓市最新消息 北京樓市成交量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