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菜、幾行詩:兩岸共話「歲令時節」

2020-12-23 中國臺灣網

一桌菜、幾行詩:兩岸共話「歲令時節」

2020年12月21日 08:44:00來源:新華網

  南翔小籠、婁塘塌餅、徐行蒸糕,龜粿、生仁糖、烏魚子……上海嘉定傳統名點和臺灣特色美食「拼」成一桌菜,配上「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的詩句。藉助視頻連線,中華傳統時節文化的魅力在兩岸間傳遞。

  以中華傳統詩詞中的「歲時節令」為主題,「迎新送祝福 共敘兩岸情」視訊直播連線活動18日在上海嘉定區和臺北大同區兩地社區間舉行。

  閩南語作詞、傳統五聲音階「宮」調式作曲的臺灣民謠《望春風》,曾被臺灣民眾評選為最受歡迎的老歌。大同社區居民與永樂樂團的合作演出,充滿了濃濃的「臺灣味道」。

  從記述春節貼春聯的《除日》,到描繪元宵節賞燈的《正月十五夜》,從反映端午節包粽子等習俗的《乙卯重五詩》,到表達重陽節思鄉懷親之情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上海大學教師、青年藝術家吳笑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誦,闡釋了蘊藏在古詩詞中的時節之美。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方笑一表示,重溫與歲時節令相關的古詩詞,不僅連接起古人與今人的精神和生活,也凝聚著兩岸同胞的情感和心靈。

  除了優美的詩句,形形色色的美食也成為此次兩岸互動的「主角」。古時「賀年羹」、今日「嘉定一桌菜」,嘉定人的年節風俗從嘉定區圖書館館長黃鶯口中娓娓道出。臺灣學者吳惠恩也詳細介紹了臺灣年節的風味美食以及種種習俗和禁忌,讓上海同胞體會到了兩岸不同風俗中的相同祝福。

  「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歲時節令民俗,凝聚著中華文明的精華。對於兩岸同胞而言,這也是『團圓飯』中最熟悉的味道。」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立新表示,希望聚焦傳統文化的「雲端交流」讓兩岸民眾增進了解、攜手同心,共同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全方位發展。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焦點

  • 兩岸學者共話 | 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12月17日,由葉聖陶研究會和西南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論壇議題為「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對於「兩岸學者共話」論壇,朋友們應該並不陌生——這是由葉聖陶研究會於2014年創建的小範圍、高層次、重實效的兩岸學術對話平臺,先後舉辦過「世界史」、「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個專題,受到兩岸學者的認可和歡迎。今年的「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是怎麼安排的?
  • 唐代石塔回鄉記:共話兩岸文物情
    中新網太原4月16日電 題:唐代石塔回鄉記:共話兩岸文物情  記者胡健  1998年9月10日零點剛過,負責看護鄧峪石塔的榆社縣民間文保員宋晉明被七八名手持鐵棍的壯漢打昏,並被鐵絲綁在木柱上,動彈不得。這夥人用吊車將這座唐代的鄧峪石塔塔身吊走,不知去向。
  • 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順利舉辦
    11月21日,由葉聖陶研究會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變動世界中的世界史研究」。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葉聖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新成出席會議並致辭。
  •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聚焦中華傳統教育思想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聚焦中華傳統教育思想 2020年12月18日 08:28:00來源:新華網   記者17日從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獲悉,由葉聖陶研究會和西南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當天在重慶舉行。
  • 兩岸雲端迎新年 互送祝福敘親情
    兩岸雲端迎新年 互送祝福敘親情 2020年12月19日 11:4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滬臺兩地18日通過視訊直播連線的方式,用中華傳統詩詞「迎新送祝福 共敘兩岸情」。  活動中,上海市嘉定區圖書館館長黃鶯通過古時的「賀年羹」和現代的「嘉定一桌菜」,介紹了嘉定人從古到今的年節風俗。臺灣學者、故事長吳惠恩則講述了臺灣年節的禁忌和習慣。
  • 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順利舉辦
    11月21日,由葉聖陶研究會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變動世界中的世界史研究
  • 公司聚餐,領導一桌,員工一桌,上完菜,員工飯都沒吃就全走了
    在工作場所中,幾乎總是有公司宴會,從整個公司到部門的幾個同事。此時,領導者不是領導者。一起喝酒聊天是一種很好的感覺。我們公司是一家葡萄酒釀造商,屬於一個較大的批發商。我是做業務的,主要是為了將產品推銷到那些屬於快速發展的消費行業的商店。
  • 農村酒席菜單有哪些菜 農村酒席一桌多少錢
    今天我們以農村酒席為例,來介紹下農村酒席20個菜單,看看農村酒席菜單有哪些菜。另外說一說農村酒席一桌多少錢等內容,以便大家更加的了解農村酒席情況。>(黃金鋪滿地)——菠羅炒骨、(金腰懷太子)——腰果丁(白頭皆老)——白果豬肚湯、(群龍賀新喜)——清蒸蝦(風姿顯貴氣)——蒸花枝片、(瑞果呈祥)——水果(永結喜同心)——八寶飯、(喜鵲報佳音)——美極禾花雀(帶子共歡聚
  • 兩岸媒體人廬山論劍 共話機遇、挑戰和交流
    兩岸媒體人廬山論劍 共話機遇、挑戰和交流 2011年05月26日 15: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共識 媒體是溝通兩岸情感、影響兩岸交流的重要因素  「媒體對溝通兩岸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現在的兩岸媒體交流落後於它所服務的兩岸經貿和其他文化交流,我們希望能加大兩岸媒體交流的力度。」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海峽新聞部主任劉國峰談到媒體在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贏得了兩岸媒體同仁的共鳴。
  • 婆婆生日,我身懷六甲做了一桌菜,卻抵不上嫂子給的500塊紅包!
    婆婆生日,我身懷六甲做了一桌菜,卻抵不上嫂子給的500塊紅包!在我懷孕6個月時,是婆婆的59歲生日,一家人本來商量著59歲生日不過,等到60歲的時候,大辦一場,但我想著還是要小小的慶祝一下,當天我特意早早的趕回去,想著做幾個菜一家人坐在一起熱鬧一下,婆婆也是特意打電話給大哥和嫂子,讓他們也來吃飯,我做了5個菜,每個菜的量都多做了一些,都分成了2盤裝。
  • 去東北參加婚宴,用最好的酒店,一共十二道菜,一桌僅420元
    這家酒店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專業婚禮場所,作為最好的酒店,煎和炸十二個菜,一桌才要420元,你覺著值嗎?話不多說,看看婚宴上吃什麼吧。先上一盤大蝦。黟縣不臨海,但離海直線距離只有50-60公裡。這裡吃海鮮不難,大蝦還是很新鮮的。接下來是烤雞,遼西最有名的烤雞是溝幫子。這裡的烤雞技術不錯,所以宴會上經常吃烤雞。
  • 知名主播若風婚宴菜單曝光,一桌16888,14道菜樣樣是「硬貨」!
    但令小編最感興趣的,還是後來爆出的婚宴菜單!據悉,「風隊」這次的婚宴規格非常高,一共有14道菜,每一道都是硬貨,堪比國宴!大家還是一起來看下吧!首先開胃菜就是著名的「江南八彩碟」,相信各位資深的吃貨朋友應該知道,這是一道經典的前菜了,一般只有大型宴會中才會有!
  • 兩岸百名女企業家在武漢共話創業創新發展
    原標題:兩岸百名女企業家在武漢共話創業創新發展  新華網武漢9月23日電(記者黎昌政 吳植)作為第12屆湖北武漢臺灣周的重要內容之一,由湖北省婦聯、省臺辦和臺灣女企業家協會聯合主辦的鄂臺女企業家創新創業發展論壇23日在武漢舉行。來自臺灣、湖北兩地的100多名女企業家齊聚一堂,共敘友情,暢談發展。
  • 從日月潭到西子湖畔 兩岸青年聚首杭州 共話城市文明
    「杭臺青年共話城市文明 兩岸攜手同赴杭州之約」論壇現場杭州網訊 說起臺灣南投縣,很多喜歡旅行、愛好攝影的朋友都一定很熟悉2月25日,「杭臺青年共話城市文明 兩岸攜手同赴杭州之約」論壇如期在江幹區文化中心拉開帷幕,本次論壇由杭州市委宣傳部、共青團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擔任指導單位,由杭州市青年聯合會、南投縣青工會、杭州市志願者工作指導中心聯合主辦。握手相談,其樂融融,策群力,獻良計。
  • 中華設計獎寧波頒獎 兩岸青年共話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
    中華設計獎寧波頒獎 兩岸青年共話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 2020-09-27 00:42:26   新華社杭州9月26日電(記者屈凌燕 朱涵)傳承書法之美的「小墨器」書法用具、提煉了廬山與西海造型元素的峰嶺現代家具、簡約風的新中式收納鎮尺……第三屆中華設計獎「生活美學」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日前在浙江寧波舉行,來自海峽兩岸青年的設計作品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生活美學中的應用
  • 鄉間米道·鄉廚② | 做這15道菜竟要用兩天?快來上海奉賢吃一桌...
    原標題:鄉間米道·鄉廚②|做這15道菜竟要用兩天?快來上海奉賢吃一桌正宗「民國喜宴」……忽然長大了一歲的我們,才發現新的一年就這樣開始了。  老季的絕活是「老八樣」,所謂「一拼盆八菜四羮二點心」,共15道,正好湊成一桌。
  • 桂林很任性的一家老字號菜館,菜按一桌一桌地炒,米飯用保溫桶裝
    菜的種類都寫在黑板上,喜歡吃什麼叫老闆記上,老闆就坐在出菜口,需要什麼叫他再起身。這家小店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菜都是按一桌一桌地炒,也就是說如果你是第一個去的,就會把你們這一桌點的菜先上完,之後才會炒下一桌的菜,所以來得晚的話會等得比較久才能吃得到。
  • 九子的十行詩(璀璨星河)
    九子的十行詩張旭(九子)漫長雨季橫亙眼前紅塵,已然江水滔天騎一匹白馬穿過時間沙漠陡然有絲孤獨寂寞襲來,正好用來寫詩,於是寫了這首十行詩!
  • 清明時節話清明 作者:齊曉鈺(甘肅武威)
    清明時節話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默念著這樣的詩句,低語著又一個清明節來到了,心中不免有了些許的傷感。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三月初一前後,公曆4月4至6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 福建中洋村:「兩岸花生節」共話鄉村振興
    新華社福州7月18日電(趙雪彤)第二屆「兩岸花生節」18日在福州永泰縣長慶鎮中洋村開幕,臺灣觀光農業技術經驗給這裡帶來的變化,令兩岸人士同感興奮。「這批花生使用了臺灣的農業技術,吃起來特別飽滿。」永泰縣近年來打造海峽兩岸農業融合產業園,構築起高水平的農業合作交流平臺,實現了兩岸農業互惠互利、共贏發展。「臺灣團隊工作精益求精,產品理念先進,增加了這裡農民的收入。」在長慶鎮農技站,長慶嚴選店的店長王巧清向來客講著「一顆花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