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中國父母,小事上更疼愛女兒,大事上卻偏向兒子?

2020-12-20 雅雅媽媽說育兒

文|雅雅媽媽說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網上炒的很熱的一個詞叫「女兒奴」,就是說爸爸或者媽媽十分寵愛女兒,一般在兒女雙全的家庭表現尤為明顯。

比如說,女兒睡覺可以躺在爸爸肚子上,爸爸還會把被子給女兒蓋好,生怕著涼,兒子在沙發上躺著就讓他躺著,最多丟過去一個毯子;一家人出遊,總是女兒抱在懷裡,兒子在後面跟著,說不準還得背著包,拿著水壺;女兒和兒子一起吃草莓,女兒手裡的永遠是大個的,兒子手裡是小的。

小玉是家裡的小女兒,她的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她的爸爸是典型的「女兒奴」。小時候哥哥上學的時候,爸爸從來沒有接送過他上下學。而到了小玉上學的時候,不管多忙甚至颳風下雨,爸爸都會準時接送小玉。平時在家,小玉也是絕對的公主地位。在家看電視,哥哥要看體育頻道,小玉想看動漫,爸爸肯定讓哥哥把遙控器給小玉。

時間一晃,小玉也長成了大姑娘,父母還是一如既往的對她好。最近,父母住的老房子因政府的規劃,需要拆遷,小玉覺得自己在父母面前這麼受寵,拆遷時的賠償款或者是還原房肯定會有自己的一份。結果,沒想到賠償協議都已經籤完了,父母依舊沒有通知自己,協議上的受益人寫的是哥哥的名字。這讓小玉納了悶「自己不是家裡最受寵的麼,怎麼一到拆遷自己就成了外人」?

父母為什麼普遍小事偏女兒,大事偏兒子?

※ 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

重男輕女的思想伴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已經存在幾千年,即便是現在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還是這樣的想法,又或者是有些家長不說出來,但是所作所為仍然是帶有濃重的重男輕女色彩。對於有這種思想的家長來說,兒子是傳宗接代的後人,在大事情上肯定要以兒子為主,在大事上會偏向兒子,讓兒子受益。

女兒雖然是自己親生,但是終究要嫁出去,常言「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儘管父母會在一些小事上偏向女兒。當然,家長要考慮到自己以後養老的問題,女兒嫁出去就成了外人,兒子才是贍養自己的人,所以經濟上的事自然要偏向兒子,也是家長為自己打算。

※ 性格不同

男孩和女孩存在性別差異,所以性格上也會有很大區別。父母對女兒偏心一點,兒子不會吃醋,不會影響到家庭關係。但是如果平時就比較偏心兒子,那女兒肯定吃醋、發脾氣,易造成家庭矛盾。所以平時爸爸媽媽偏心女兒都是表象,在真正的大事上偏心兒子,其實就是傳統觀念在「作祟」。

你覺得在自己家裡,父母是更偏心兒子還是女兒?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帶娃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當您在育兒路上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時,歡迎來諮詢我,希望我的一點小建議,能為您解決寶寶成長道路上的困難與煩惱。

我是雅雅媽媽,高級育兒師,每天為大家帶來新鮮有趣的育兒小故事,科普育兒小知識,如果文章給您帶來了幫助,歡迎轉發給更多寶媽哦!

相關焦點

  • 小事疼女兒,大事慣兒子?中國家庭的這種「偏心」,害了一代人
    比如說,「父母小事疼女兒,大事慣兒子。」為什麼很多父母會小事疼女兒,大事慣兒子?還是傳統觀念在作祟一、傳統生育理念的影響根深蒂固雖然父母們不承認自己是「重男輕女」的人,但是大多數父母還是會在「大事」上以兒子為重。
  • 為何很多父母在小事上疼女兒,卻在大事上偏袒兒子?原因讓人寒心
    文|西紅柿媽媽外國父母和中國父母的育兒方式是不一樣的,前者灑脫、更公平些;後者隱忍、好控制。孩子幸不幸福完全取決於父母如何把一碗水端平,在新潮的年輕人心裡,外國父母可能更有規則意識。小慧的姥爺重男輕女,小慧媽知道也沒吱聲。
  • 小事向著女兒,大事為兒子著想,中國式一碗水端平太現實
    導讀:小事向著女兒,大事為兒子著想,中國式一碗水端平太現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事向著女兒,大事為兒子著想,中國式一碗水端平太現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二胎家庭隱形偏心蔓延,女兒受委屈父母不以為然,網友:憑什麼
    」只是父母偏心的一塊遮羞布「小事偏女兒大事偏兒子」這種隱形偏心雖然不容易被察覺,但是父母偏心的本質卻無法掩藏。作為一個合格的父母,無論是在小事還是大事上,都應該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教育方式雖然不同,但是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應該一樣重。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喜歡女兒,不喜歡兒子?
    我認為這句話更應該這樣說:現在的好多人感情上更偏向女兒,對於兒子不是不喜歡,而是順其自然罷了。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更希望自己生個女兒,但生下是兒子時,因為是自己的孩子,也會無比的疼愛他。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人更偏向於女兒呢?
  • 二胎家庭女兒地位首超兒子,卻是「新型啃女」,不少父母在裝糊塗
    現在很多父母都比較心疼女兒,重男輕女思想已經很少出現,甚至一些二胎家庭女兒的地位已經首次超過了兒子,但是這種現象的出現,對於女兒的成長來說,卻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很多二胎家庭,都多少存在一些問題,不少父母內心還是有一些重男輕女的思想的。只不過不少人都沒發現其中的端倪。
  • 爸爸餵女兒吃西瓜,媽媽拍下兒子的反應,網友:兒子是意外
    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女兒的肚兜上竟然有一句話,「我是我爸的小情人」,而兒子的肚兜上只有兩個字,「意外」。 網友們都被這個視頻逗樂了,紛紛留下評論。「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兒子是意外。」「兒子不是撿來的吧?寶寶有陰影了。」「爸爸是典型的女兒奴啊,這樣區別對待真的好嗎?」
  • 兒女雙全家庭普遍現象:兒子是「充話費」送的,女兒是「親生的」
    請看一下以下幾條小貼士:第一、平等地對待兒子和女兒大多數家庭中,父母可能覺得男孩子更「抗造」,作為男子漢應該多擔當一點。而女兒會柔弱一點,所以大多數父母會把女兒當小公主來養,而且再加上爸爸「小情人」的身份,家中地位更是比兒子高。
  • 「新型重男輕女」已盛行,父母完全沒察覺,卻讓女兒更加傷心
    「手心手背都是肉」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這句話,在父母眼裡不論一胎還是二胎都會平等對待。但在孩子眼裡卻不是這樣想,認為父母偏向老二或者偏向男孩。慢慢的人們思想發生改變,重男輕女已明顯改善。但在多數父母心裡這種思想並沒有根除,特別是那些封建落後的地區,更想生個男孩來賺面子。
  • 寶爸餵女兒吃西瓜,畫面轉向兒子,網友笑岔氣:兒子撿來的吧?
    滿臉愜意的躺在床上,背靠枕頭拿著手機翻看著,時不時張嘴吃著寶爸遞過來的西瓜,樣子很是享受,而當畫面一轉,鏡頭對向一旁的小兒子時,只見兒子拿著一個西瓜皮自己賣力的啃著,眉頭緊皺的模樣好似用盡吃奶的力氣一般,而他的紅色背心上印著兩個字&34;!
  • 父母2套房過戶給兒子,生病卻讓女兒照顧,女婿:那是你家事
    01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很多家庭日漸富裕,大多數人有錢後,考慮的第一件事便是購房置業,將來傳給子孫。雖然社會一直在呼籲「男女平等」,然而重男輕女的頑固思想,短時間內很難被改變。在有兒有女的家庭中,父母總是習慣性偏向兒子,對兒子寄予傳宗接代的厚望。
  • 爸爸抱著兩個女兒睡覺,兒子晾在一邊,兒子:我好像不是親生的
    老話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那麼對女兒多疼愛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家裡再有一個兒子,那麼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的,父親一般都會格外的疼愛女兒,或許是因為女兒比較柔弱。但是為什麼現在有更多的父親去偏向女兒,更加重視女兒呢!
  • 生兒子和生女兒的家庭,晚年哪種父母更享福?答案簡直太現實
    特別是有兒子的家庭,害怕第二胎再生一個兒子,反而是有女兒的家庭,更感覺無所謂,再生一個兒子,兒女雙全更好,如果生個女兒也心滿意足。為什麼現在的人更喜歡生女兒,反而更擔心生兒子小區的趙大媽有一兒一女,但是到了晚年,她的生活並不幸福,趙大媽年輕的時候非常能幹,為了撫養兩個孩子更是省吃儉用。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哪個最後是一場空?看看過來人的經歷
    所以很多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開始幫兒子或者女兒帶孩子,但是老一輩帶孩子也有很大的問題,有一些老一輩就在討論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到底哪一個最後會是一場空。帶了孩子三四年,可沒有想到孩子長大之後反而跟奶奶那邊更親,時不時就說要去找爺爺奶奶,心裡完全沒有自己的存在。李阿姨覺得幫女兒帶娃最後是一無所獲,女兒的孩子也不跟著自己家姓,而且帶最後女兒最後還是要給她的公公婆婆養老,相比於幫女兒帶娃,還不如幫兒子帶娃呢。
  • 兒子上哈佛,女兒上沃頓,劉墉的教育方式,隱藏哪些智慧
    他有一兒一女,但對於兒子和女兒的教育方法卻完全不同。劉墉認為對於男孩應該採用「約束式」教育法,因此在從小教育兒子的過程中十分嚴厲,甚至兒子劉軒一度表示無法理解。但劉墉卻從兒子上中學開始就要求他自己去打工掙錢,通過打工的辛苦讓孩子了解到掙錢的艱辛,因此對金錢有了正確的概念。
  • 生活中所有平淡無奇的小事,都是教育上的「大事」
    說明:青春期孩子在從小孩邁向成人的過度階段,也是內心分離階段,充滿著矛盾心理,既需要適度的依戀,更需要自主的空間。第二,不被尊重。為什麼不經過我同意就直接拿進來,有事能不能先問我一下?媽媽為什麼不能在我真正需要的事情上給我支持,而只會在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兒上操心……她根本就不懂我!
  • 第一胎是女兒,寶媽想生兒子,但好像二胎又是女兒,怎麼辦才好
    家族企業也是可以交給自己的女兒的。父母要打破固定型思維,不要認為只有兒子才能做得了大事。她的丈夫在兒子2歲的時候去世了,她和兒子相依為命,一直未嫁。她既要管兒子,又要工作,兩手一起抓。她拼了整整22年後,終於坐上了格力董事長的位置。這一年她已經58歲了。但是,無論如何,這已足夠證明了一個女人的能力。誰說女人就不能成大事呢?
  • 「我養弟弟,誰養我兒子?」高齡產婦生二胎讓女兒養,遭女兒回懟
    幸運的是,雖然已經高齡,妻子還是如願懷上了寶寶,但是女兒卻有些不能接受。一來是家庭條件一般,自己也剛剛受孕,女兒和媽媽同時懷孕就會讓家庭的經濟壓力更大;二來是自己本來就忙於工作,考慮到父母身體,自己多多少少要幫助即將出世的「弟弟「或者」妹妹」。
  • 「生女兒」和「生兒子」,父母晚年的生活,差別之大不是一丁點
    而對於兒子態度卻完全不同,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兒子,平時怕磕著摔著,上學後甚至每日接送,要知道那時去上學一趟可有七八裡路,兩個女兒則是上了一年級便沒上了,原因就是因為老奶奶說"女孩子上學幹啥"。她老伴還在世時,兒子和女兒逢年過節都會來看兩個老人,待到老伴去世後,兒子也總以工作忙不回家,而女兒難得回一次娘家,老奶奶也從沒有好眼色,直到有一次老奶奶生病,兒子不管不顧,最後還是女兒守在床前一個多月,也是女兒女婿出的錢,疼愛的兩個兒子從始至終都沒有回來過一次,而就算如此,老奶奶還是惦記著兒子的好,對女兒還是不待見,久而久之,女兒們也年紀大了
  • 為什麼只給兒子花錢補習,卻讓女兒輟學打工?偏心的父母何時休
    在一些二胎家庭當中往往會出現父母重男輕女的現象,傳統思想當中養兒才能防老,而女兒長大始終要嫁人,是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也指望不上。因此,有些父母對於兒子和女兒的養育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對待,而這種區別對待往往讓人感到無法接受,令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