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全球教育服務加速數位化轉型

2020-09-07 新華社

2月17日,北大開學日,北大數學科學學院教師趙玉鳳正在黑板上書寫數學公式,這是她的直播第一課。(北大供圖)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記者魏夢佳)線上授課、直播學術會議和講座、在線教學評估甚至參觀校園……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上,寧波諾丁漢大學執行校長、英國諾丁漢大學副校長尼克·邁爾斯,向參會嘉賓描述著今年疫情下學校的「數位化轉型」實踐。

作為一所中英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學生採用線上授課。該校專門升級改造了6個具備互動共享技術的「智慧教室」,便於師生在網上互動討論,還為來自70多個國家的學生安排了線上考試。

「儘管疫情打亂了國內外的正常教學,但也為全球大學提供了新的機遇,迫使大學加速進行數位化轉型。」邁爾斯說,學校在3周內達到了可能數十年才能達到的數位化水平。

服貿會正在北京舉行,這是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線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服貿會首次增設教育專題,並邀請多國專家學者探討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及教育發展的新機遇。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新興的教育服務貿易正呈現出以留學教育為主體,合作辦學、境外辦學、校企合作等多元發展的趨勢。但今年以來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教育服務貿易產生重大衝擊。

在服貿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阿加皮託·姆巴·莫庫伊介紹,據最新統計,疫情已導致全球194個國家的學校被迫關閉,約16億兒童和青少年受到影響,佔全球學習者總數的91%。

為了不讓教育因疫情而按下「暫停鍵」,各國紛紛轉戰「線上課堂」。然而,要將「面對面」的線下教學,變成「屏對屏」的線上教學,考驗著各國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師對信息技術掌握的能力。

24日,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林偉琛,坐在武漢家裡的電腦前上《有機化學》課程。(北交大供圖)

「疫情下,各國都迫切需要提升數字教育的能力。」芬蘭教育與文化部部長李·安德森說,芬蘭學校全部實行線上教學,學生甚至用3D建模完成手工課程。「數位技術發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特別是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疫情發生後,中國倡導「停課不停學」,整合政府、學校、教育企業機構等平臺和優質教育資源,幫助全國大中小學生實現在線居家學習。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說,疫情期間,中國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面向高校免費開放了數萬門優質在線課程,還針對偏遠地區沒有網絡信號的地方開設「空中課堂」,滿足全國2億多學生居家學習需求。

根據網際網路特點重新編寫教學方案、學習網課軟體工具、排演網課流程……課堂形式的轉變促使教師們化身為「網絡主播」,投入全新的網絡課程教學中,與學生們「雲端」相見。授課聽講、課堂討論、課程資料分享等都在線上進行。

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師趙玉鳳在黑板上書寫數學公式,但教室裡空無一人。藉助智慧教室系統,學生通過視頻直播平臺可學習這門課程,老師還可在網上布置並批改作業、組織答疑等。

服貿會展區內展示的5G遠程同步課堂。新華社記者魏夢佳攝

疫情期間,北京大學2800名教師以直播和慕課等5種教學方式,為不能返校的4萬多名學生開設了4437門課程,選課學生超過20萬人次。60位外籍教師在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克服時差困難,參與線上教學。

大規模在線教育的實施,使在線教育市場蓬勃發展。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在論壇上表示,近年來,北京在線教育服務規模日益壯大,面對疫情衝擊,在線教育機構發揮平臺優勢,提高服務水平,用戶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中國目前在線教育用戶已超4億,對高質量在線教育需求持續增長。」

服貿會上,多位專家指出,因應疫情,大規模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將為未來的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帶來新機遇。但如何讓技術和教育完美融合,提升教育實效,仍需各國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並加強國際教育交流合作。

「疫情危機讓我們的教育和受教育的模式發生了巨變,國際教育合作也受到嚴重威脅,但合作機制並未摧毀。」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與科學事務公使銜參贊高明說,「在這個激蕩的時期,我們要捍衛國際教育合作機制,懷著交流和進步的美好願景,攜手合作,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復盤疫情下的家居企業數位化轉型
    線上直播、小程序賣貨、線上發布會、無接觸服務……全民切換成「雲模式」,數位化、線上化的觸角在無形之中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對人們的生活、工作、消費方式帶來新的衝擊。對於過去依靠線下才能完成整個商業閉環的家居行業來說,疫情正在倒逼這個「傳統」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升級變革迫在眉睫。
  • 中國信通院王超賢等:後疫情時代我國數位化轉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
    在疫情衝擊下,我國數位化轉型獲得新的發展機遇,社會經濟對數位化技術展示出更深、更廣的需求。例如,疫情期間湧現出各式各樣的新經濟、新業態,傳統超市、生鮮電商、社區便利店都加速了線上化和無人化進程,遠程辦公模式使企業管理更具彈性和韌性,加快了企業數位化轉型。但是也要看到,在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的短期加速發展是否具有長期可持續性。
  • 疫情加速傳統賣場數位化,央視點讚蘇寧家樂福轉型
    來源:金融界網站疫情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理念與生活方式,也倒逼零售服務商的應變與升級。受疫情影響,我國零售行業發生深刻變革,有的傳統商場超市到店客流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家樂福等傳統賣場抓住機會加速推進數位化,大幅提升到家服務能力,疫情之中逆勢上揚,在實現自身蛻變的同時也給整個行業帶來啟示。
  • 後疫情時代保險業大考:數位化供需側轉型在即
    隨著保險科技價值的凸顯,加之疫情之下消費者對保險線上化的訴求增強,保險行業數位化轉型刻不容緩。 行業轉型需要先行者的試錯和帶動。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保險」)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已將從營銷、獲客、承保、核保、定損查勘到理賠的業務全流程通過數位化進行重構,同時向包括Grab等在內的國內外機構提供了數位化保險解決方案和服務。
  • 魏加寧:新冠疫情加速經濟數位化轉型 包括金融、教學數位化等
    來自國有企業總會計師、世界五百強企業CFO、我國知名上市公司財務總監、財政部全國會計名家等著名教授、國際國內著名金融機構和管理諮詢機構的資深專家,以及我國在財務智能化轉型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業界名家匯聚一堂,圍繞著「VUCA時代下的CFO智慧財務與經濟未來」這一宏觀主題展開深度解析,採取專家主題演講、名家專題對話和熱門話題辯論的形式,為大家呈現出一場別開生面且鞭辟入裡的思想盛宴。
  • 線下教育機構如何數位化轉型?
    編輯導語:疫情對於線下教育機構的打擊是極大的,如今,疫情還未完全消失,線下教育機構該如何創新思路,完成轉型?本文作者從線下教育的優劣勢出發,對線下教育機構數位化轉型的難點以及線下教育數位化轉型的突破口進行了分析討論,一起來看看~上月,優勝教育被爆出現北京多所校區關閉、拖欠員工薪資、家長難以退費的情況,總部更是「人去樓空」,疑似」跑路」爆雷。隨著優勝教育的「跑路」風波不斷發酵,創始人陳昊在直播間回應:「受疫情影響,公司資金鍊近乎斷裂。
  • 多維數字系統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疫情影響下企業迸發新生機
    全球疫情形勢日益複雜,國內疫情也時有反覆,防疫已經成為常態化。在堅持防疫工作的同時恢復生產經營,是各行業都面臨的持久戰。疫情對於各行業,尤其是實體經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停滯,為了更好的適應防疫常態化,在防疫和發展之間達成最佳平衡,數位化轉型無疑是眾多企業自我救贖的必然之路。
  • 《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發展報告》:居住服務數位化加速,中美時差...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加速了「數位化生存」的到來,讓數位化轉型成為居住服務業再次聚焦的命題。 9月21日,貝殼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21世紀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梳理居住服務業20年的數位化路徑,指出供需關係、政策、技術正在驅動居住服務業進入數字新時代。
  • 被逼加速的數位化轉型,其實是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播下了種子
    這種確定性,體現在數據上,是IDC數據顯示全球已有67%的企業將數位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 Gartner報告稱大約74%的CFO希望一些被迫在家工作的員工在疫情結束後仍能繼續遠程工作;體現在企業運營發展中,則是那些積極擁抱數位化轉型的企業,在發展勢頭上相對於未進行數位化轉型的企業而言,彰顯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與發展後勁。
  • 夏樂:疫情衝擊加速銀行業轉型
    新冠疫情暴發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很多行業被迫裁員重組,甚至曾被稱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業也未能倖免。據外媒報導,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全球銀行業宣布裁員人數已達6.38萬,預計全年將會超過去年近8萬的裁員總人數,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 趙志偉:疫情加快銀行業數位化轉型「客戶賦權」時代到來
    金融界網站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球經濟洶湧巨變,不確定性大幅攀升,中國金融行業遭遇了巨大挑戰,同樣也是這一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金融科技賦能如火如荼,財富管理轉型風起雲湧,基金業迎來前所未有之大風口。
  • 牛津大學出版社合併旗下兩個教育部門,欲加速數位化轉型
    9月29日,牛津大學出版社宣布將旗下四個教育部門中的兩個,牛津教育部門(Oxford Education)和亞洲教育部門(Asia Education),合併成一個在全球範圍內運營的新業務部門。合併後的新業務部門將由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教育部門的現任董事總經理Fathima Dada負責,亞洲教育部門的董事總經理Adrian Mellor將從牛津大學出版社離職。
  •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企業數位化轉型需系統化思考
    今年以來,受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已經悄然發生改變,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新需求快速的增加,一方面展示出了數字經濟所帶來的巨大優勢,但另一方面也對企業數位化轉型提出更為緊迫的挑戰。
  • 數位化賦能零售業加速轉型步伐
    日前,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零售創新大會上,來自國內外企業界的高管和業內人士,圍繞零售商業模式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展開熱議。數位化成為零售企業布局重點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實體零售遭遇巨大衝擊。
  • 「技術 政策 經驗」賦能教育行業 加速數位化升級
    近期,網際網路教育被空前應用,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教育機構或將面臨線下複課、OMO轉型以及行業加速洗牌的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4月23日,華為雲在線教育創新季發布會暨2020網際網路教育企業家年會線上揭幕。
  • 全球戰疫·觀察|摩洛哥的數位化抗疫與後疫情時代中摩合作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網上購物、智能防控、線上辦公、視頻會議、遠程教育、數字政務等數位化服務在全球各地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摩洛哥也不例外。另外,疫情下的考試考核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保證疫情防控同時提高入學選拔效率和公正透明度,高教部決定通過數字平臺「指南」進行2020-2021年公立大學的入學選拔,不再採取線下書面選拔方式。正在上網課的摩洛哥學生在生活服務領域,數位化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衛生緊急狀態下民眾對各類生活服務的需求。
  • 衛寧健康: 加速數位化轉型 為醫療健康插上智慧翅膀
    洞察行業需求,以技術支撐行業全面數位化轉型 醫療健康領域如何數位化轉型,是行業普遍關心的話題。 在衛寧健康總裁王濤看來,醫療信息化分為兩股「洪流」:一是醫療行業的趨勢。醫療行業有其發展規律,不斷有新的需求產生;二是信息化趨勢。技術也有其發展規律,如計算力的制約等。
  • 數位化轉型背景下的IT職業教育
    數位化轉型背景下的IT職業教育 2021-01-13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IT教育的用戶規模有多大?
  • 「懂行」服務人,做加速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長跑夥伴
    ,做客戶的長跑夥伴一般而言設備銷售收益見效快,然而隨著行業數位化轉型加速,客戶的需求逐漸從「交付式」走向「運營式長期孵化的高品質服務能力構成了德發的核心競爭力。集成交付服務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交鑰匙工程,而運維服務為客戶提供長期的管家式服務,顯著的差異化服務水平為德髮帶來了客戶的認可,在業界形成口碑,逐漸成為政企客戶不可或缺的數位化轉型夥伴。
  • 後疫情時代 中宏保險優化數位化服務
    2020年至今,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於保險行業而言,在發揮社會「穩定器」作用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疫情的突襲不僅激發了大眾的風險保障意識,也帶來了消費行為習慣的線上化大遷移,未來保險企業需要繼續加快數位化轉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