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面 免費訂閱本帳號!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養生」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祛除體內的溼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藥」。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裡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溼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裡。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多一些,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
至於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裡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祛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溼邪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紅豆湯是治溼邪最好的藥。可用熬薏米紅豆湯當茶喝。也可用薏米和紅豆熬粥,作為晚餐的主食。
有人在熬薏米紅豆粥的時候,加了一把大米,結果粥就熬稠了。事實上,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溼氣,溼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 就稠了。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溼的,本身不含溼,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溼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 於加進去了溼氣,所以整個粥就稠了。雖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除了紅豆薏米粥,大家還可以多了解各種食物的性、味,舉一反三,自己進行加減,組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處方來。這樣,食物才能真正成為養生的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貪睡、心中空虛:薏米紅豆加桂圓
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薏米紅豆加百合、蓮子
胃中寒痛、食慾不佳、怕冷:薏米紅豆加生薑
腎虛:薏米紅豆加黑豆
腳氣:薏米紅豆加黃豆
咳嗽:意米紅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體羸弱:薏米紅豆加山藥
洩瀉、腹痛、糖尿病:薏米紅豆加南瓜
體虛、早洩、遺精、夜尿過多:薏米紅豆加芡實
孕婦:減薏米,加少量黃廂、黨參
產婦:減薏米,加大棗、小米、紅棗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注「養生」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關鍵詞搜索)
風溼、腰痛、腿痛、膝蓋痛、關節、手腳、抽筋、背痛、肩周炎、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骨質增生、、補腎、男科、前列腺炎、強身鍛鍊、肝病、養肝、痔瘡、胃病、便秘、失眠、減肥、小腹突出、婦科病、月經不調、宮寒、痘痘、乳腺癌、乳腺增生、排毒、美容、瘦腿、白髮、脫髮、祛斑、老年斑、心臟病、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壓、防癌、痛風、膽結石、感冒、咳嗽、咽喉腫痛、溼疹、溼氣、乏力、鼻炎、眼病、老花眼、耳鳴、頭痛、口腔潰瘍、打嗝、打鼾、補血、泡腳養生、養生補品、經絡大全、養生秘訣、長壽秘訣、老中醫養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