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農業農村經濟穩中求進的必然要求,是完善農業調控方式、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自2018年4月20日「兩區」劃定工作開展以來,徐州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託,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全力推進「兩區」劃定工作。目前,市「兩區」劃定成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據了解,徐州市「兩區」劃定涉及7個縣(市)、區,112個鄉鎮、1870個行政村,實際劃定水稻生產功能區263.51萬畝、小麥生產功能區474.45萬畝、玉米功能區103.35萬畝、大豆保護區38.85萬畝,劃定「兩區」片塊數量5606個、地塊數量101548個,耕地面積514萬畝。籤訂縣—鄉鎮級管護責任書112份、鄉鎮—村級管護責任書1870份,設立鄉鎮級標誌牌112個、縣級標誌牌7個,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劃定任務,完成率100%。
徐州各級農業、自然資源等主管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領導下,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立足加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能建設,綜合考慮消費需求、生產現狀、水土資源條件等因素,結合區域發展功能定位,科學合理將省、市政府下達的「兩區」劃定任務落實到田間地塊,並依據相關技術規程和資料庫標準,統籌推進「登記造冊、上圖入庫」等各項任務,有序開展劃定成果檢查驗收及報備管理工作。截至今年9月,全市「兩區」地塊全部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實現信息化和精準化管理,分別通過縣級自查自驗,市級初驗,並與9月30日向省提交了「兩區」劃定申請省級驗收報告。11月21日,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據了解,「兩區」劃定後,除國家和省規劃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外,原則上不再調整為其他類型的用地。嚴格管理「兩區」範圍內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其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兩區」監測監管體系,定期對「兩區」內農田基礎設施、作物種植品種、面積、布局情況等進行動態監管監測,深入分析相關情況,實行精細化管理。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開放「兩區」電子地圖和資料庫接口,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市農業農村局將積極探索「兩區」長效運營機制,推進「兩區」項目高質量建設,調優種植結構,提升農機化與規模化水平,加快「兩區」應用平臺建設,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及大數據應用技術,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