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通過省級驗收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農業農村經濟穩中求進的必然要求,是完善農業調控方式、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自2018年4月20日「兩區」劃定工作開展以來,徐州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託,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全力推進「兩區」劃定工作。目前,市「兩區」劃定成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據了解,徐州市「兩區」劃定涉及7個縣(市)、區,112個鄉鎮、1870個行政村,實際劃定水稻生產功能區263.51萬畝、小麥生產功能區474.45萬畝、玉米功能區103.35萬畝、大豆保護區38.85萬畝,劃定「兩區」片塊數量5606個、地塊數量101548個,耕地面積514萬畝。籤訂縣—鄉鎮級管護責任書112份、鄉鎮—村級管護責任書1870份,設立鄉鎮級標誌牌112個、縣級標誌牌7個,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劃定任務,完成率100%。

徐州各級農業、自然資源等主管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領導下,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立足加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能建設,綜合考慮消費需求、生產現狀、水土資源條件等因素,結合區域發展功能定位,科學合理將省、市政府下達的「兩區」劃定任務落實到田間地塊,並依據相關技術規程和資料庫標準,統籌推進「登記造冊、上圖入庫」等各項任務,有序開展劃定成果檢查驗收及報備管理工作。截至今年9月,全市「兩區」地塊全部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實現信息化和精準化管理,分別通過縣級自查自驗,市級初驗,並與9月30日向省提交了「兩區」劃定申請省級驗收報告。11月21日,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據了解,「兩區」劃定後,除國家和省規劃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外,原則上不再調整為其他類型的用地。嚴格管理「兩區」範圍內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其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兩區」監測監管體系,定期對「兩區」內農田基礎設施、作物種植品種、面積、布局情況等進行動態監管監測,深入分析相關情況,實行精細化管理。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開放「兩區」電子地圖和資料庫接口,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市農業農村局將積極探索「兩區」長效運營機制,推進「兩區」項目高質量建設,調優種植結構,提升農機化與規模化水平,加快「兩區」應用平臺建設,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及大數據應用技術,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相關焦點

  • 關於切實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劃定有關工作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關於切實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有關工作的通知
  • 紅線劃定!石家莊將用3年時間完成46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規劃任務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的實施意見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為優化全市農業生產布局,聚焦農作物主要品種和優勢產區,實行精準化管理,保障全市糧食安全,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實施意見
  • 農業農村部:糧食生產功能區將保我國95%的口糧需求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12月1日,農業農村部就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答記者問。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地已劃定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據測算,糧食生產功能區建成後,可以保障我國95%的口糧和90%以上的穀物需求。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水稻生產功能區和油菜籽...
    >  生產保護區劃定實施方案  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24號)精神,按照《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的通知》(農計發〔2017〕99號)要求,為確保我省2019年全面完成水稻生產功能區和油菜籽、棉花生產保護區
  •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
    首先,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其次,一般耕地應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第三,在優先滿足糧食和食用農產品生產基礎上,適度用於非食用農產品生產。對市場明顯過剩的非食用農產品,要加以引導,防止無序發展。問:《意見》對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和建設有什麼考慮?
  • 國務院重磅文件: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
    通知要求,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永久基本農田是依法劃定的優質耕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引導作物一年兩熟以上的糧食生產功能區至少生產一季糧食,種植非糧作物的要在一季後能夠恢復糧食生產。
  • 國辦發布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意見
    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和生產結構,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提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水平。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永久基本農田是依法劃定的優質耕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
  • 農業農村部:抓穩抓牢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
    12月10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唐仁健主持召開部黨組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關於糧食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領導同志相關批示要求,專題研究明年糧食生產和農產品保供問題。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認識做好明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堅持從政治高度看「三農」、抓「三農」,把抓好糧食生產擺在首要位置,作為明年農業農村工作「要害中的要害」抓穩抓牢,全力以赴奪取明年糧食和農業豐收,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打牢堅實基礎,贏得戰略主動。
  • 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首先,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其次,一般耕地應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第三,在優先滿足糧食和食用農產品生產基礎上,適度用於非食用農產品生產。對市場明顯過剩的非食用農產品,要加以引導,防止無序發展。
  • 興化市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日前,在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考評驗收會上,經過現場陳述、專家評審、輪番質詢、點評打分等環節的激烈角逐,興化市獲得93.5的高分,在32個縣市中名列第四,通過考評驗收。自2018年興化市開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市創建以來,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項目支撐、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該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機483臺、旋耕機1362臺、乘座式插秧機775臺、高效植保機441臺、聯合收割機增加408臺、糧食烘乾機增加266臺。
  • ...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
    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永久基本農田是依法劃定的優質耕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各地區要把糧食生產功能區落實到地塊,引導種植目標作物,保障糧食種植面積。
  • 實施國家主體功能區環境政策的若干意見
    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科學劃定森林、草原、溼地、海洋等領域生態保護紅線。  (二)實行更加嚴格的產業準入標準。
  • 泰州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通過省級驗收
    6月9日,省土地勘測規劃院副院長嚴長清率省級驗收組對我市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進行驗收。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沈明剛介紹了我市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情況。  去年以來,我市按照省國土資源廳、省農委統一部署,認真開展城市周邊及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統籌推進「落地塊、明責任、設標誌、建表冊、入圖庫」各項目標任務,並按照要求完成了劃定成果縣級自驗、市級初驗。  本次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省下達我市的目標為372.94萬畝。
  • 農業農村部:農業生產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農業生產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   「近年來,城鄉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了,更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
  • 山東今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089.4億斤 比上...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6日訊 記者12月16日上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今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089.4億斤,比上年增加18億斤,佔全國增量的16%,連續7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褚瑞雲介紹,山東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億畝以上,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棉花生產保護區5650萬畝。
  • 國務院辦公廳發文 國家多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 穩定糧食生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11月18日訊 針對我國部分地區耕地「非糧化」趨勢的問題,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通過保障主糧生產面積、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落實獎勵政策等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 北良港新增泊位正式通過省級驗收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趙蘊穎)記者從市口岸辦公室獲悉,昨日,北良港新建2個5萬噸級通用泊位(12號、13號)通過省級驗收,正式對外開放。2019年以來,我市口岸工作捷報頻傳,長興島港口岸歷時9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恆力石化新建泊位通過省級驗收,先後對外開放。此次北良港12號、13號泊位對外開放後,我市已擁有5個正式對外開放口岸。
  • 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生命線(政策解讀)
    但是,部分地區出現耕地「非糧化」傾向,如一些地方把農業結構調整簡單理解為壓減糧食生產,一些經營主體違規在永久基本農田上種樹挖塘,一些工商資本大規模流轉耕地改種非糧作物等。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新冠肺炎疫情使國際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
  •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訪全國人大代表、駐馬店市長朱是西
    作為一名來自農業大市、糧食主產區的代表,河南省駐馬店市市長朱是西特別關注政府報告中關於「三農」工作的內容。  河南駐馬店素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等美譽,是全國、全省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全市常年糧食產量140億斤,每年外調原糧及製成品超過80億斤。
  • 大昌水產批發市場順利通過省級農批市場食品安全規範化建設驗收
    大昌水產批發市場順利通過省級農批市場食品安全規範化建設驗收 發布日期:2020-12-14 08:48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