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新基建

2020-08-08 山東教育新聞網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傳統的K12教育和大學的專業分科教育將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培養的藍領正在被機器人代替,白領正在被人工智慧代替,大量各類人才逐漸被K12以應試教育為主的一維選拔體系所淹沒。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提出了「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即「李約瑟難題」)是對中國科技落後的現實和對中華文明衰落的不解。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深深憂慮。徐匡迪之問「中國有多少數學家投入到人工智慧的基礎算法研究中?」是基於當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如何在教育和科研領域落地的隱憂。

百年變局、中美冷戰、疫情持續的多重壓力下,我國如何轉危難為機遇已經擺在每一個中國國民面前。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之時,我國應該一方面,明修棧道,繼續中國製造2025,正面迎接挑戰,開展競爭。另一方面,暗度陳倉,借美國及盟友的去全球化之力,重構長在網際網路上的教育、科技、文化、健康、產業、商業、旅遊等千行萬業的生態系統,好好利用這一戰略機遇期,在美國和其盟友去全球化失敗之時,我們將給全球提供一個更好更系統的解決方案。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我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而且,乘美國重構製造業體系之際,我國應該全力以教育為驅動的網際網路新基建,具體做法如下:

一、以培養中國少年科技童子功為驅動,構建有教無類、公正公平、知行合一的教育、科技、健康、產業、商業、旅遊等合而為一的網際網路教育新基建。

1.大力推廣中小學生使用中國目前唯一自主原創的計算機語言學習編程

將我國自主原創的NPL(神經元並行計算機語言)編寫的學習、探索、創作、交流平臺(簡稱Paracraft)和以中國原創的人工智慧教材《相似性與相似性原理》為指導的複雜機器人控制、機器人協作控制和人工智慧控制的網絡共創平臺,融合為統一面向K12學校學生的學習、探索和創作網絡平臺。這使少年兒童可以學會運用最先進的計算機語言,在統一的網絡平臺上進行學習、探索和創作,並把這些青少年作為核心技術創新源頭,打造長在網際網路上的大工業和科技體系,培養千行萬業的科技鐵軍。

2. 鼓勵大中小學生進行在線創作並通過網際網路的特性逐步推向全球

在上述統一的網絡平臺上,構思創造出心目中的機器人外觀→進一步設計虛似機器人→定義運動軸和參數,選取標準模塊→在屏幕上仿真其運動(包括基本運動的編程)→操控也即訓練機器人→建立該機器人的知識庫→培養成為有自主能力的虛擬機器人→發布虛擬產品→3D列印外觀或特殊零部件→裝配實物機器人→下載知識庫→實物調試和訓練→發布機器人→讓成千上萬的2012後少年兒童創造出具有各種智慧能力的機器人→讓中國青少年從小認識軟體如何定義和改變世界→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力和領導者→孕育出無數尊道貴德、道術兼備、知行合一的新諸子百家。

把這一教育、科技、產業等新基建作為公共設施平臺,向每位國民乃至全人類開放,使得人人都可以在這一統一的平臺上學習、探索和創作。

3.面向全球聘請真正的教授、院士、科學家在此平臺傳道、授業、解惑

努力將世界一流的正知、正見、真理、智慧在統一的網際網路生態平臺,培養兒童青少年的原創和正向開發能力,使這些沒有被分科教育格式化的全息兒童,能從小受到大師們的指導、啟蒙和教誨,啟發並激勵他們站在大師級巨人的肩膀上去創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中華文明必將因傳承和創新而開出璀璨的新時代之花,結出「金丹慧珠」之果。

4.用中華文明和智慧給網際網路加上道德之錨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中華民族的歷代古聖先賢們數千年來的文明智慧結晶為核心思想(以「天人合一、為人愈有,予人愈多,尊道貴德、心物一元。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大愛利他」為最理想境界,認知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之道」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治理之道,繼承了「克己奉公」「精忠報國」「成仁取義」「見利思義」等古訓,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和平共生的治世綱要。),並在此核心的指導下起草並制定各法律體系,徹底改變「現有照搬或模仿西方的所謂大陸法系和海洋法系」,從而建立以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為靈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樣不僅適用我國更可適用全球,尤其在人工智慧即將普及、網絡將無處不在、萬物將互通互聯的今天,中國智慧將是唯一堪當此任的究竟解決之道!深圳可以先試先行,再推而廣之。

5. 重新定義和設計網絡架構和資料庫結構

把新時空條件下的普適價值、因果天道、科學公理作為頂層設計的依據,建立新時空條件下的個人史記溯源系統,知識溯源系統,讓人人可以藉助網際網路創作物質和文化產品,充分發揮深圳乃至全國的人口智力紅利,真正實現有教無類(人人都有機會學習到正知正見真智慧),有健無類(人人都有能力去追求性心身三維真健康),有創無類(人人都有條件去實現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最大化實現人的潛能和貢獻力,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基礎平臺。

6. 用智慧化、信譽化、網際網路化的「個人史記系統」真實記錄人生軌跡和是非功過

用中華智慧指導下的數據系統,規範網際網路環境,便於反求諸己、為善去惡,去偽存真,確保誠信,把真善美信記錄在案,呈現給社會,以喚起彼此間的信任,進而誠信相依。鼓勵用「知識溯源系統」,確認每人發布獨特作品的所有權,以鼓勵和保護分享創新、共享智慧,鼓勵誠信和向善的正能量,達到真善盡顯,美樂自在,徹底解決心學和科學的真正融合;給每人提供公平的網絡資源和平臺,使得人人可以直接在網上創作並製造和銷售各自的物質和文化作品,尋找到自己的導師和學生,可以教學相長,學習科學技術,師從諸子百家。

7. 建立中華文明智慧評價體系

用中國傳統中醫裡的望聞問切加上五運六氣的「身心評測系統」,識別青少兒先後天稟賦和潛力,因材施教,量才錄用,不出五年,必然人才輩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子著經,千師定章,萬工立制。

二、用中國文化,重新定義各行各業的國家產業標準,給新基建賦予新內容,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拉動內循環,推動我國在升級後真正有尊嚴、被尊重的走出去。

1、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要義,制定各行各業的國家產業標準(而不是模仿或照抄他國標準),並以此直接構建新時代的網際網路產業標準,打造平行於現有體系並長在網際網路上的教育、科技、文化、健康、產業、商業、旅遊等千行萬業的生態系統,一舉成為第四次工業科技革命的領導者。

2、依據各省市自身的自然稟賦、歷史人文、地緣特長等條件,構建中華文明史上教育、科技、文化、健康、產業、商業、旅遊等千行萬業最璀璨時代的最優秀線下產業,如: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醫文化、衣文化、樂文化、武文化、科學技術等以中華文化為指導的標準產業生態,既能化民以日常生活之中,也能文明於國之內外,既推動了產業升級,又拉動了內外部需求,還向世人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無限魅力。不再是我們陪著笑臉、賠著錢、奉送出去「孔子學院」這一國之瑰寶,而遭人抵毀和嫌棄。而讓世人帶著憧憬、崇敬之心自願來感受、體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和自強不息的健行。

相關焦點

  • 優必選科技CBO譚旻:人工智慧教育是最美新基建|WISE2020新經濟之王
    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應該為下一代做什麼?這是我們在思考的原點。雖然人工智慧已經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們思考的仍然是怎麼樣做教育的基石。人工智慧技術給教育帶來了長期的深層次衝擊。2049年開始,人類有望邁入強人工智慧時代初期,我們將進入人與AI共存與共同發展的社會新時代,同時面臨的職業與生活的挑戰將是「史無前例」的。
  • 新基建背景下 人工智慧也將變得越來越基礎設施化
    如果做個簡單對比,2019年我國GDP總量為99.1萬億元,相當於拿出去年47%的GDP來投資基建。這預示著,我國將掀起高科技強勢發展的新浪潮。 新市場雖然看似熱點爆發,但機遇也得仔細解析,機在哪?遇在哪?這次關於疫情的「黑天鵝事件」,使整個中國經濟「在線化」進程迫在眉睫,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新經濟一夜崛起,這背後也意味著對5G、人工智慧等「新基建」的巨大需求。
  • 新基建領域(人工智慧)專利狀況分析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新基建領域(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闡述了智慧財產權對於人工智慧新基建的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分析了人工智慧基礎平臺類技術領域以及典型應用關鍵技術相關專利狀況,提出了高質量推進人工智慧新基建的若干建議,以期對我國人工智慧新基建發展提供參考。
  • AI 新基建元年,教育產業熱潮奔湧
    2020年,在人工智慧「新十年」和「新基建」新時代疊加前來之際,所有AI公司皆投入到了新基建三大版塊之中,相繼成為新基建主力軍中的一員。
  • 教育新基建
    「教育行業將是5G和AI技術落地應用的重要領域。同時,5G和AI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也可以加速新基建投資成本的回收。」數億師生轉戰線上,讓我國教育信息化成果得以檢驗,也讓中國教育感受到了信息化的「技術窪地」。全新的在線教育場景,除了老師要適應「主播」身份外,還有賴於強大的信息化基礎設施、5G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的應用。
  • 新基建 · 在教育 | 新華三讓智慧教育釋放新價值
    從孟母三遷,到畫荻教子,千年之前的中國人,就已經認識到教育之中蘊藏的價值。但是,從春秋戰國時的稷下學宮,到這個世紀初琅琅書聲的校園,教與學的方法卻發生了質的變化。當前,「新基建」正在加速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和突破,進一步推動了數位化創新與行業場景的深化融合。
  • 2020年中國面向人工智慧「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知識圖譜丨白皮書 前言: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為加快國家規劃建設推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面向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同時助力傳統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新基建三大規劃領域中,兩大領域都直接提及人工智慧。
  • 教育領域「新基建」推進與落地受關注
    來源:東方網新基建為疫情經濟恢復貢獻巨大力量,成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逐漸被提升至國策地位。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涉及多個重點民生行業。其中教育領域「新基建」的推進與落地備受矚目。
  • AI遇上新基建,鈦靈AI算法市場促人工智慧加速落地
    新基建的出現,無疑給業界打入一劑強心針:人工智慧是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被納入「信息基礎設施」的範疇中。新基建不僅將為人工智慧行業帶來直接的刺激作用,而且也在為人工智慧搭建更多應用落地的平臺。
  • 新基建 新引擎│網龍網絡:推進數字教育「新基建」激發未來教育潛能
    作為「新基建」重要應用場景,教育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網龍網絡公司是中國數字教育的領軍企業,公司抓住5G發展機遇,融合AI、VR、AR、大數據等技術,不斷加碼數字教育「新基建」,打造更有體驗性、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未來教育新形態。
  • 戴爾科技Power家族:新基建時代的力量與能量
    這也促使新基建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以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為首的數位化新基建領域,成為了當下數位化時代發展的關鍵。對於新基建的理解,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在7月10日的戴爾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新基建暨2020新品發布會上表示,「新基建」應該有「四新」:第一,新基建依靠新技術,5G、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是新基建的根本;第二,新基建能夠激發新需求,能夠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第三,新基建需要新人才;第四,新基建需要新的PPP模式,企業、
  • 賽為智能林必毅:人工智慧迎來新基建機遇 產業發展的春天已到來
    「新基建」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帶來新機遇當前,新冠病毒席疫情卷全球,從趨勢上看,國內疫情明顯緩解,但在海外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疫情期間,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無人機、機器人、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產品在此次疫情當中大顯身手。
  • 新基建,是什麼?
    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模式的不斷進化升級,原有基礎設施開始難以滿足社會高效運作的需求,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  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時提出「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新基建首次出現在中央層面的會議中。
  • 【報告】2020年中國面向人工智慧「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艾瑞諮詢: 《2020年中國面向人工智慧「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新基建」的知識圖譜行業白皮書》。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科技企業正在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力量。  百度與中國計算機學會(簡稱CCF)日前聯合成立「CCF-百度松果基金」支持海內外青年學者研究,推動發展中國自主可控人工智慧技術。重倉新基建的除了百度,還有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
  • 天眼查聯合網易科技發布新基建報告:「新基建」激活新經濟市場主體
    展望新基建未來,盤和林表示,在大數據時代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人工智慧的效率跟算力有關係。而量子科技可能很容易就解決算力問題,目前很多政府都在布局。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我國量子領域相關企業註冊總量迅猛增長,85%的相關企業新增於5年之內。目前,量子領域相關企業註冊總量是5年前的6倍。
  • 任澤平: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
    對於未來經濟發展形勢,任澤平預計,四季度貨幣政策將回歸正常化,財政政策將發力新基建領銜的「兩新一重」。下沉到具體行業,疫情常態化控制下,他看好「宅經濟」,對在線娛樂、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電子商務及智能服務等新經濟發展機遇抱有期待。但是談及到對整體經濟形勢的看法,則表現得並不樂觀,他說到,市場不好的時候,所有的負面因素會疊加。
  • 新基建時代,工業5G蓄勢待發
    不同於商用5G,方興未艾的工業5G與雲技術、邊緣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先進位造技術的融合共振,將為智能製造和工業生態的發展創造無限空間,為全球工業的數位化時代開啟新篇章。」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大中華區數位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表示,「作為未來工業無線通訊的兩大核心技術,工業5G和工業無線區域網將相輔相成,共同賦能工業物聯網。
  • 「新基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眼下一提「新基建」,很多企業界朋友都兩眼放光,心動加速,迫切希望自己成為那個捷足先登的人。要想參與「新基建」,就要弄懂「新基建」。從政府層面講,如果「新基建」最終成為一次「分蛋糕」的盛會,也將事與願違,事倍功半。
  • 天將降大任於「新基建」
    新基建相關詞雲 新基建全稱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