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齊」也不用治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一年一度的體檢過後,不少人都揪著心等待檢查報告。有一種心臟檢測結果總讓人「恐慌」——竇性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的出現頻率不算低,有人擔心因此患上心臟病,醫生卻往往表示「不用治」。

其實,並非所有的心律不齊都為疾病狀態。《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告訴你關於心律的真相。

受訪專家

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維君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公永太

心律不齊不都是病

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心臟跳動是規律勻齊的,一般為每分鐘60~100次,老年人心率較慢,50次/分也可視為正常。

普通青壯年人心率較慢時,常表現為不齊,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但這種現象並非病理狀態,無需過分擔心。

引起心律不齊表現的疾病之一是傳導阻滯,指心臟傳導系統出現了損傷、阻斷,主要包括竇房和房室傳導阻滯。根據嚴重程度,傳導阻滯可分為一度、二度及三度。

 

 

 

 

 

 

有種心律不齊很危險

早搏也是常見的一種心律不齊,一般分為房性和室性早搏,患者常感到心慌或是「偷停」。

當常規心電檢查發現早搏時,不要過分緊張,應再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觀察早搏總數。如果總數大於5000要及時就診,明確是心臟疾病還是其他原因造成。

健康人飲用過量咖啡或茶等,也可表現為大量早搏,減少飲用即可恢復。

 

 

病理性的房性早搏後續會發展為房速或心房顫動,房顫患者會出現絕對的心律不齊和脈搏紊亂。

這部分患者要尤為注意,如不及時恢復竇性心律,長此以往,可導致心房內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脫落堵塞腦血管則會引起腦卒中等嚴重併發症。

 

 

室性早搏常與冠脈疾病相關,因為冠脈血管堵塞會導致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從而導致早搏形成。

當出現連續幾個室性早搏時,要格外警惕,因為這很容易誘發室速或室顫。

室顫是最危險的一類心律失常,此時心臟喪失了正常的射血能力,幾分鐘內就能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有些室顫可迅速發展為心臟驟停,患者往往來不及到醫院就診就已出現嚴重後果。

你的心跳會「說話」

一般來說,日常活動中心律或心率有些波動無需擔心,但如果有以下情況,則須警惕。

壓力大

壓力大會增加靜息心率(是指在清醒、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壓力大時,人的交感神經會異常興奮,從而導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鐘100多次,造成心動過速。

長期高壓狀態下,有損心腦血管健康。因此,遇事要學會平和心態、控制情緒,高血壓患者尤其要注意。

糖尿病

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心臟跳動每分鐘多跳10下,糖尿病發病風險就會增加23%。

這是由於心跳速率越快,空腹血糖就越容易出現異常,當空腹血糖出現異常,糖尿病的發生機率就越高。

心率快的人如何遠離糖尿病?專家給出4點建議:

 

  • 多運動;

  • 保持足夠睡眠;

  • 控制飲食,適量多吃些粗糧,少吃精細食物;

  • 減輕壓力,多給自己點兒空閒時間。

 

如果已經是糖尿病患者,就要注意控制原發病,參照以上建議並輔助藥物把血糖控制好,儘可能不得冠心病,這樣對控制心率也有所幫助。

甲狀腺亢進或低下

甲亢會引起竇性心律不齊。

因為甲狀腺亢進會釋放過多的甲狀腺素,進而影響和刺激人體心肌細胞中的「酶」,從而出現電生理異常,導致心律失常,嚴重者甚至會患甲亢性心臟病。

哈佛大學相關研究還證實,甲狀腺低下也會對血管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心衰和腦卒中的患病風險。

控制甲狀腺疾病對保護心臟健康意義重大,提醒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最好一個月複查一次甲狀腺功能。

同時,建議輔助做心電圖等相關檢查,必要時還要服用降低心率的藥物。

心衰

心跳過快、心律不齊、心悸等是心衰的常見症狀,如不及時治療相當危險。

臨床研究發現,心率每分鐘增加5次,可使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增加15%。因此,心率控制對心衰患者十分重要。

建議心衰患者要在家中定時檢測心率。一般情況下,如果靜息心率高於70次/分鐘,則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調理。

服用藥物

有些患者在服用某種藥物後會出現心慌、心悸等不適。一般情況下,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都可能會引發心律失常。

這主要是因為藥物的作用機理單一,無法實現整合調節;同時,由於藥物的治療劑量與發生副反應的劑量非常接近,難以把握。

提醒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服藥前一定要遵醫囑,醫生會根據個人不同情況、服藥利弊進行評估和調整用藥量,以降低藥物帶來的風險。

一些其他藥物也可能誘發心律失常,比如濫用某些抗真菌藥及抗生素、中樞興奮藥、抗膽鹼藥、鎮痛藥及抗癲癇藥、平喘藥等。

卒中

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要大於普通人,一旦得了房顫,就要有預防中風的意識,最大限度減少中風發生的風險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建議房顫患者,日常飲食不宜過飽,不要過度勞累,更不要大喜大悲。

已經發生過中風的患者,也應該查查是否有房顫,一旦發現有,就要馬上開始抗凝治療,預防中風的復發。▲

相關焦點

  • 心律不齊不都是病!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大可不用操心
    上個周末,公司一年一度的體檢又安排上了,焦急的等待了一周後,小夏終於拿到了體檢報告,報告上心電圖一欄顯示竇性心律不齊,這下小夏傻眼了,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竇性心律這個專業術語也把她難住了,這到底是啥意思呢?網上一查,也是各種專業說法,看著令人費解。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 體檢查出「竇性心律」是啥意思?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
    每次檢查過後,都有不少人被報告上的「竇性心律」困擾。而心率是指心臟1分鐘跳動的次數,反應心臟跳動的速度,一般跳動60~100次/分鐘是正常的,低於60次,屬於心率過慢,高於100次,屬於心率過快。說完竇性心律,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竇性心律不齊」,看到「不齊」幾個字,很多人便開始警惕了。事實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 查出心律不齊怎麼辦?正常的心跳次數是多少?
    我們先來看下心律不齊是什麼,對於生長發育不完全的少年,容易出現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出現這種症狀不用擔心。通常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就會慢慢消失,從而轉變成正常的現象。對於大人,出現這種情況也是非常正常的,多出現於年輕人身上。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治療的,那我們如何具體的判斷呢?
  • 心率快慢與壽命長短有關嗎?若心率保持在這個範圍,就不用擔心了
    心臟與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相當於人體的發動機維持著生命的正常運轉,而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率。每個人體質不同,心率的快慢也會有所不同,但每個人的心率也會保持在一定的正常範圍內,如若有所偏差的話,則說明心臟可能出現了異常。而且生活中有人聽說一個人心率的快慢與壽命的長短有關?那麼究竟心率快好還是心率慢好呢?若心率能夠保持在這個範圍就不用擔心了,說明你的心臟很健康,也更加容易長壽。
  • 心率多少才算正常?醫生提醒:處於這個範圍,大可不用操心!
    心率多少才算正常?醫生提醒:處於這個範圍,大可不用操心! 心臟是一個動力十足的器官,因為它從人還在娘胎開始,直到死亡的前一刻都在工作,它跳動的頻率簡稱心率,是評價心功能的一個基本指標,其正常範圍是60~100次每分鐘,當然這是安靜狀態下的。
  • 做心電圖檢查時,查出竇性心律不齊,是什麼病?醫生給您科普
    現在很多的人們在進入公司的時候,公司的行政部門會要求前往醫院進行體檢,體檢的時候通常有一個檢查心電圖的項目,而在拿到檢查報告的時候,被檢查出竇性心律不齊,這個時候就會覺得非常擔心,畢竟心電圖是檢查心臟部位問題的檢查項目,這個時候就會急忙找醫生諮詢,今天醫生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 運動心率多少算正常範圍
    核心提示:現在人們對於運動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了,我們都知道運動是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以及抵抗力的,並且對於疾病來講也是有著很好的防治作用的,不過必須要正確的運動,運動心率也要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才可以,那麼運動心率多少算正常範圍呢?
  • 竇性心律不齊會猝死嗎?
    竇性心律不齊一般不會猝死臨床很常見,患者不要恐懼,如果沒有不舒服可以不用治療,調整好情緒和保持情緒穩定非常重要。 竇性心律不齊在正常人群中是非常常見的,如果伴有心悸、胸悶等不舒服症狀,建議醫院就診,檢查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24小時動態血壓、心臟超聲、血液生化、檢測肝腎功能、血脂、血糖、鉀、鈉、氯等指標,根據檢測結果及時治療,控制血壓、心率穩定在正常範圍內,只要沒有禁忌症,沒有嚴重的心動過緩或低血壓也可不進行治療。
  • 心律不齊:年輕人該如何調節
    年輕人出現心律不齊,很少是病理性的,可能是生理性的,在生氣、緊張、焦慮時,心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會出現心律不齊等不良的情況。年輕人該如何調節心律不齊?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
  • 平均心率多少正常
    核心提示:正常人的心率都是每分鐘60~100次,但是小孩子的心率可能會出現偏差,會稍微偏高一點,但是偏高不會超出很多,一般在150次以內,這是因為小孩子的天生好動行為導致的心率偏高。而老年人的心率就會偏低,可能會低於每分鐘60次,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不如年輕人,血液的流通速度也會比較慢,所以就會出現心率偏低的現象。如果老年人的心臟沒有任何的不適,心率值偏低一點也是屬於正常的。
  • 心率與壽命的關係被發現了:普通人的心率在什麼範圍才正常?
    曾有丹麥學者發表過一篇關於人類心率與壽命關係的研究,從追蹤研究結果來看,心率和死亡率存在一定影響,心率越高的人,死亡率越高。這似乎充分驗證了心率越低越長壽的論斷,難道心率越高真的越短命?但其實其中還大有學問。心率在哪個範圍內算正常?
  • 心率快慢影響壽命?最合理的心率是什麼範圍?你的心率正常嗎?
    正常情況,下人的心率應該保持在每分鐘60~100次左右,如果你的心率保持到這個範圍,說明你的心臟功能也很好,心臟暫時還是比較健康的,心率過快或過慢都會影響機體的正常運行,也會影響正常的生命體徵。心率快慢影響壽命?最合理的心率是什麼範圍?你的心率正常嗎?
  • 手環用衛生紙能測心率?拋開適用範圍談功能就是耍流氓
    簡單來說,探測器會發射一定波長的光束照射到皮膚,之後光束會通過透射和反射的方式傳到光線接收器,而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肌肉和血液對光線的吸收衰減作用,接收到的光線強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弱,而皮膚、肌肉和血液對光的吸收基本上是恆定的,最主要影響光線吸收的是皮膚內的血液容積,這個容積大小是隨著心臟的舒張與收縮變化的,所以接收器收到的光信號強度也會呈現脈動性變化,再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放大
  • 心率正常範圍,每個年齡段不一樣!這些因素會導致心跳異常!
    3、健康成人為60—100次,正常成人在安靜時為70—80次,女性稍快。  心跳加快的原因如下:  1、外部因素  運動情緒都會引起心臟跳動加快,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如果天氣太熱或者是太冷的情況下,也會引起我們的神經元興奮,血液流動加快,導致心臟跳動速度加快,這些反應都屬於一種正常的生理行為
  • 心率的正常標準是多少?多在這個範圍內,可對照自查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那麼,正常人的心率究竟是多少呢?心率太快和太慢需要怎麼處理呢? 一、心率的正常標準是多少?
  • 心率在這一範圍的人,是正常的,不用過於擔憂
    這其實是杞人憂天,心率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都是正常的,那麼心臟跳動多少是不正常的。一、是不是心臟跳得快容易引發心臟病一般情況下來說,如果心臟跳動的速度特別快,是特別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的病情,但是這並不是有一定的關聯。
  • 成人運動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
    成人運動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  心率(Heart Rate):是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以第一聲音為準。通常我們會用過脈搏數來計算心率。  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理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間)。心率可因年齡、性別及其它生理情況而不同,女性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個人,在安靜或睡眠時心率減慢,運動時或情緒激動時心率加快,經常進行體力勞動和體育鍛鍊的人,因為心臟沒次博出量增加,靜息狀態是心率較慢。
  • 每分鐘心跳低於60正常嗎?不瞞你說,老人心率在這個範圍活得更長
    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張先生的心率為55次/分,確實要低於正常下限值60次/分。但是,醫生結合問診結果,最終給出張先生建議:無需治療,注意觀察就好。為什麼自己的鄰居都住院了,自己連藥都不用吃呢?張先生對此困惑不已。心率低於60次正常嗎?
  • 心率過快怎麼辦 心率過快該如何治療
    很多年紀過大的人都會出現心率過快的現象,還有一些年輕人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那麼心率過快怎麼辦呢?心率過快應當注意什麼?怎麼知道自己的心率過快呢,心率的正常範圍是多少?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心率過快怎麼辦屏氣法。讓患者深吸一口氣後屏住氣,在將氣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