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發燒四肢冰冷 切勿捂熱了事

2020-12-20 太平洋親子網

BB發燒四肢冰冷 切勿捂熱了事

2015-03-02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吳小熊

  寶寶發燒低燒在37.5-38.5℃,有這麼高的溫度,為什麼寶寶手腳還會冰涼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手腳冰涼是孩子冷嗎?專家表示,寶寶發燒發熱四肢冰冷,不用「捂熱」退燒,宜採取科學物理降溫方法。

圖片來源於華蓋

寶寶身體發熱為什麼手腳會冰涼?

  發燒卻手腳冰涼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3歲以下嬰幼兒尤為多見。主要是因為寶寶(特別是嬰幼兒)四肢血量少於內臟,由於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較成年人容易發涼。此外,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自主神經易發生紊亂,導致高熱初發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發涼。

  另一方面,環境溫度也是影響寶寶手腳冰涼的原因之一。由於寶寶的中樞神經發育尚未成熟,調節體溫的能力不完善。如果周圍環境的溫度偏低,由於寶寶的手暴露在外面的時間較多,所以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

警惕:寶寶發燒手腳冰冷不要捂汗

圖片來源於華蓋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搞得像個裹蒸粽。有的媽媽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的。有的說,穿得厚點是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燒了。

  兒童的汗腺不發達,通過「捂汗」,不易達到「發汗」的目的。對兒童來說,往往越捂體溫越高,容易造成「捂熱症候群」(即因捂蓋過嚴使得孩子出現高熱、面色蒼白、反應低下、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症狀),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專家表示,在兒童發高燒的時候,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手腳摸起來並不熱,反而有些涼。若出現手足發涼、怕風,喜歡依偎在媽媽懷裡,有可能很快出現發熱。所以,家長別以為孩子手腳涼就是穿得不夠。

身體發熱手腳會冰涼要怎麼護理?

圖片來源於華蓋

  體溫很高但手腳卻比較冷,是正常的嗎?這個時候要怎麼處理呢?有時候,寶寶四肢冰冷其實是內熱的另一種表現,媽媽們不要一味的認為是著涼了而把孩子裹的密不透風,這樣內臟無法散熱,反而會使體表溫度更高。此時可以先讓寶寶喝杯熱水,觀察一下體溫的變化情況,溫度不高時別急著吃退熱藥,最好先用物理方式退熱,如果有異常情況要及時送醫院。

  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 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圖片來源於華蓋

  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覆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冰枕降溫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裡,敲成小塊,用水衝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淨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精彩推薦:

逗比俄羅斯新生兒體檢怎麼回事

炫酷時尚 萌娃聖誕派對髮型秀

冬天寶寶皮膚瘙癢 抓撓很危險

相關焦點

  • BB發燒四肢冰冷 切勿捂熱了事|發燒|物理降溫|洗澡_網易親子
    寶寶發燒低燒在37.5-38.5℃,有這麼高的溫度,為什麼寶寶手腳還會冰涼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手腳冰涼是孩子冷嗎?專家表示,寶寶發燒發熱四肢冰冷,不用「捂熱」退燒,宜採取科學物理降溫方法。
  • 寶寶手腳冰冷?這種情況下你是捂不熱的
    晴雯每次接孩子放學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一摸孩子的手的溫度,但十次有九次,孩子的手都是冰涼的,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晴雯必做的一件事是摸一摸孩子的小腳涼不涼,可惜也很少摸到熱乎乎的小腳,這一度讓晴雯覺得寶寶是不是氣血不足或者體內寒氣過重。
  • 發燒捂汗與手腳冰涼,聊聊發燒的三步走
    對於發燒,總讓人迷糊的一件事就是,一會冷,一會熱,到底該怎麼辦呢?發燒的原理我們說過很多次,因為炎症等原因,身體覺得需要調高自己的體溫恆溫點,然後人就發燒了。但所有的指令都需要一個發布、獲取、執行、結束的過程。就跟你不能指望一個正在玩遊戲的爸爸瞬間扔下手機跑去洗碗一樣,發燒也是從準備期開始的。
  • BB發燒手腳發冷 別急用退燒藥
    不少家長發現,寶寶發燒的時候常會出現手腳發冷的現象。而熱量是和新陳代謝速度相關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說,小朋友不怕冷,只怕捂 。寶寶發燒手腳冰涼,其實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  寶寶發燒手腳冰涼的現象在臨床上經常見到。這是一種假冷真熱現象。儘管孩子的手腳冰冷,但內臟卻處於發熱狀態,這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尤為多見。而寶寶發燒手腳冰涼的原因具體如下:  小兒四肢含血量少於內臟,四肢的供血不足,較成年人容易發涼。此外,小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植物神經易發生紊亂,導致高熱初發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發涼。
  • 孩子發燒手腳冰涼,千萬別捂太緊
    ◆葉雪菲  天氣漸冷,孩子感冒發燒多起來。
  • 發燒時應該捂汗嗎?
    【發燒時應該捂汗嗎?】答案是不可取。 發燒,醫學界常稱為「發熱」,是指體溫升高。 捂汗至今在很多人眼裡仍是對抗發熱最廉價、有效的方式。但嚴格來說,捂汗是不可取的。 發燒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寒戰期、高熱期和退熱期。 許多人說自己捂了一身汗出來後燒就退了,其實不然,出汗是退熱的結果,並不是退熱的原因。
  • 捂熱發汗致男嬰死亡 孩子發燒的正確處理方法
    1個月大的孩子因為家長採取捂熱發汗的發燒治療方法丟了性命。據接診醫生回憶,當時孩子除了內衣,身上還穿了兩件毛衣、一件薄棉襖、一件厚棉襖,外面用一個厚厚的包被裹著。隨後的檢查證實了醫生的擔憂:念念出現了嬰兒捂熱症候群,因為大量出汗又沒有補水,已有脫水症狀,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
  • 孩子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很早就想寫這篇文章,奈何一直沒構思好,一直拖到現在,八月二號下午孩子發燒了,晚上躺在床上才想著要把這篇文章寫完。孩子在上暑假班,下午放學我去接他發現他沒精神,老師拿個體溫計量完燒到38.5℃,孩子一點精神都沒有,路上直接睡著了,回到家給他吃了藥,睡了將近一個小時,半躺在床上,看著身邊吃完退燒藥熟睡著,還在發燒的孩子,我卻一點睡意都沒有,十點半剛吃完藥,燒還沒有退,我依然在給他用溫水物理降溫,讓他能夠好受點
  • 寶寶發燒 千萬別捂
    寶寶發燒 千萬別捂 2019-07-03 14:02:58千萬別捂  反而應把寶寶胸口的衣服稍微解開一些,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通風換氣,給孩子補充水分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發燒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症狀,然而,很多家長在面對寶寶發燒時,總擔心會燒壞孩子腦子,處理起來免不了手忙腳亂,陷入不少誤區。
  • 寶寶發燒,捂一身汗就好了?
    來源:新浪財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一些言論:「孩子如果發燒的話,捂一身汗,出完汗發燒就好了。」這句話究竟對不對呢?今天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吧!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究竟什麼是發燒?人的正常體溫通常是在37°以下。
  • 【育兒謠言智慧解】寶寶發燒要捂?
    作者:寶寶知道 你呢呢老觀念認為,寶寶發燒捂一捂就好了。發燒這麼好治,還要醫院幹嘛。發燒最重要的是散熱,不是加熱!捂汗能治發燒,那是因為發燒時人會出汗,出完汗燒退了,人也舒服了,於是很多人就以為是出汗治好了發燒,給寶寶捂汗時,汗是出了,可寶寶是在蹭蹭蹭地升溫,不是降溫啊!一次寶寶f發燒,我也不懂是不是發燒,我叫我媽幫我看一下寶寶是不是發燒了,我媽說沒有。
  • 【育兒謠言智慧解】孩子發燒捂捂就會好
    作者:寶寶知道 國家自豪孩子感冒捂捂就會好,真的是這樣嗎?但是有的時候孩子感冒會越捂越嚴重。這是我在醫院給孩子看病遇到的事兒。有一對夫妻特別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農村,由於農村的風氣謠言,就是說山裡比較涼,孩子發燒捂捂就好了。
  • 小兒發燒為何手腳冰涼
    孩子發燒,一般全身滾燙,額頭、手心、腳心都是熱的。可有時,明明身上摸著很燙,腋下量體溫確定發燒,可手腳冰涼,有些孩子甚至出現寒戰。這是怎麼回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發熱的原理。炎症反應可導致下丘腦調節體溫升高,目的是抑制病原。
  • 再說一次:不要捂
    誤區二:發燒要捂出汗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穿得多多。有的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有的說,穿得厚點是為了捂出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燒了。科普:對寶寶來說,發燒捂出汗,往往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症,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
  • 小孩發燒不退燒怎麼辦 4歲小孩發燒不退燒怎麼辦
    嬰兒感冒發燒怎麼處理新生兒抵抗力差,免疫力就容易出現感冒發燒等情況,我們知道發燒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控制,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所以一定要幫助寶寶及時退燒,那寶寶細菌性感冒發燒2天退不下怎麼辦?
  • 冬季寶寶別太暖 小心患上捂熱症候群
    三個月大的小寶發燒上火被家人帶到了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後發現小寶患上了「嬰兒捂熱症候群」。原來是家長護理不當,給寶寶穿得太厚,過度保暖引起的。  保暖過度及捂悶誘發「嬰兒捂熱症候群」  據醫生介紹,「嬰兒捂熱症候群」又稱悶熱症候群、捂被症候群、蒙被症候群等。該病主要因為給寶寶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未滿月的新生兒尤其多見。一般都發生在寒冷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
  • 手腳冰涼,怎麼都捂不熱?醫生告訴你2招,輕鬆改善,遠離寒涼
    隨著天氣的逐漸變冷,很多女性朋友開始疑惑了,「我經常感覺到手腳很冰涼,怎麼捂都捂不熱,晚上睡都睡不著,早上起來臉色粗糙暗黃,不知道怎麼辦,這是不是宮寒呢?」實際上,絕大多數的都不是病。隨著氣溫的慢慢下降,首先血液要供給內臟和軀幹,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因此分配到四肢的血液就會變得少之又少,並且四肢離身體的軀幹部位又比較遠,對溫度比較敏感。中醫講究陽主外,陰主內。所以冬天手腳特別冰涼,夏天手腳發熱出汗的情況,都是屬於陽氣虛的表現。因為陽氣浮於表,當表現非常「虛」的時候,就會覺得特別熱。
  • 寶寶發燒「捂汗」沒有用 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很多年輕父母抱著發燒的寶寶,一臉焦慮,有的要求醫生儘快給孩子吊針,有的不見到醫生絕不使用退燒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李棟方博士發現,在處理寶寶的發燒這一問題上,家長們辦法多多,但卻讓寶寶因此而「受苦」不少,存在諸多誤區。
  • 孩子發燒是「冷敷」還是「捂汗」?弄錯了孩子會越燒越厲害
    孩子都發燒了,你還用溼毛巾冷敷?趕緊給孩子拿來厚棉被!把孩子捂出汗就行了!」而張蘭看孩子發燒也是慌了手腳了,聽婆婆這麼說就給孩子加了一床被子,讓孩子再睡一下。 張蘭按照婆婆的方法去做之後,孩子的體溫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燒越糊塗,都開始說胡話了!
  • 打完疫苗發燒怎麼辦?還要繼續打嗎?寶寶發燒,做好3件事
    另外,捂汗退燒、酒精退燒、冰袋退燒、也都統統不靠譜!別再折騰寶寶了!捂汗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遠不及成人,捂熱狀態下可能不僅無法出汗排熱,反而會因為熱量儲積。02寶寶發燒,做好3件事! 一測:測娃體溫用電子溫度計和耳溫槍,來給寶寶測體溫,但寶寶各個部位的發熱體溫有不同: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如果耳溫、肛溫≥38℃,就認為寶寶發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