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鼓勵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發展民宿業

2020-12-19 人民網江西頻道

人民網南昌8月8日電(記者 秦海峰)江西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促進民宿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3年,推出一批有故事、有體驗、有品味、有鄉愁的精品民宿,全省民宿接待能力、就業人數、經營業績實現大幅增長,形成特色鮮明、業態多元、服務一流、規模發展的民宿業。

《意見》提出,加強民宿融合,大力發展「民宿+」新業態,推動民宿與農業、林業、水利、體育、康養、文化、商貿、餐飲等行業融合,發展休閒觀光、運動娛樂、民俗體驗、康養保健等民宿新業態,提升民宿價值。推進「網際網路+民宿」,運用好「雲遊江西」等智慧服務平臺助力民宿業發展。

《意見》提出,創新發展「公司+農戶」「公司+研學基地」「公司+產業園區」等多種經營模式。鼓勵村集體利用農村資源、資產、資金,自主開發或者合作入股開發民宿項目,鼓勵通過註冊鄉村旅遊投資開發公司、組建農家樂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整村連片發展民宿,引進大型旅遊企業開展民宿連鎖經營,引導城鎮各類企業、組織和個人通過租賃、回購、置換等方式下鄉開辦民宿。

《意見》還提出,要積極探索回購、租賃、置換、退出等模式,有序盤活農村閒置房,同時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自營、入股、聯營等方式依法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民宿業。通過落實稅收小微企業優惠、將民宿企業納入單位會議、培訓和職工療養等政府採購目錄、適當給予獎補、量身制定信貸產品等政策、措施,支持民宿發展。

(責編:羅娜、帥筠)

相關焦點

  •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試點改革:整理、盤活與收益分配
    二是閒置宅基地可以抵押貸款盤活,也可以通過依法依規發展農家樂、民宿、鄉村旅遊、康養等新型產業就地盤活,還可以通過利用「增減掛鈎」政策異地盤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主要通過就地入市或「增減掛鈎」政策異地入市盤活。三是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收益分配方式取決於具體的經營模式。根據試點地區的改革實踐,文章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 農村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問題解答
    農村土地只能用於農業用途麼?農村土地可以想建就建麼?農村土地歸誰所有?建國前乃至五十年代發的農村的房屋土地所有權證是否有效?什麼情況下農村土地可以用於建設用途?宅基地是集體建設用地麼?一戶村民只能登記一戶宅基地麼?
  • 海南允許農村宅基地轉讓!全島鼓勵農村民宿經濟!大力發展旅遊業!
    支持投資鄉村建設的企業積極參與村莊規劃工作,探索規劃、建設、運營一體化。村莊規劃可預留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重點用於農村村民住宅、鄉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及鄉村旅遊、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發展。集體經濟項目年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由市縣統籌安排給予一定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獎勵,用於集體經濟發展,禁止用於房地產開發。
  • 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77問答
    《問答》的重點在第三部分「確權登記」,主要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中的有關政策,在農村有宅基地或集體建設用地、可能繼承農村房屋或有意取得集體建設用地的單位、個人以及一般農戶,重點看問答30-51就夠了(其中,有實踐較為關注的繼承房屋佔用宅基地能否確權登記,一戶多宅能否登記,宅基地超面積如何登記,農民進城落戶其宅基地能否確權登記等問題),其他部分都是部門工作安排等
  • 農村集體土地可以作為建設用地!
    依據傳統的審批流程,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城市建設用地歸國家所有。農村集體土地要變成城鎮建設用地,需要通過地方政府徵地,轉換土地性質。第三:「集體建設用地租賃住房」主要在郊區,對郊區房價影響較大。第四:由於建設「集體用地租賃住房」、國企運營的租賃住房、各類保障房,減少了政府來自土地的收益,所以商品房市場會顯得更加重要,這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所以,商品房市場健康發展,是上述幾種房子健康發展的基礎,兩者看似矛盾,其實相互依存。
  • 濟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 使用權可出讓、租賃、作價出資等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0日訊 11月9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於《濟南市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濟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進行了詳細規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及建設項目範圍有哪些?
  • 【政策解讀】《增城區「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
    為規範我區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制定《增城區「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登記細則》(以下簡稱《登記細則》)。  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農發〔2019〕11號)規定,農村宅基地是農村村民用於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的集體建設用地,包括住房、附屬用房和庭院等用地,不包括與宅基地相連的農業生產性用地、農戶超出宅基地範圍佔用的空閒地等土地。  2、宅地基歸誰所有?
  • 延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延川縣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
    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依據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原住建部、原農業部、原國家林業局《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01號)、原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16〕191號)、自然資源部《關於全面推進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8〕60號)
  • 農村土地徵收、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制度「大變臉」!
    土地管理法是土地依法管理的重要依據,與農業農村發展、農民生產生息息相關。這次修訂將給村裡的土地帶來重大變化!徵地矛盾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公共利益缺乏界定、徵地邊界不清、使用集體建設用地受限,是導致徵地範圍過大的主要原因。新44條結合國外和臺灣地區的成熟經驗,以及33個縣改革試點的經驗,從六個方面對公共利益給予了明確界定,一一列舉,從而縮小了土地徵收範圍。
  • 農村土地變集體建設用地後,土地要收回?兩類農民可獲得高額補貼
    但是隨著農村土地的不斷發展,國家正在積極推動農村城鎮化發展,並逐步推動農村農業發展,而要推動這些發展,必然會對農村土地資源的利用,所以在土地改革中,農村土地變成集體建設用地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所以為了推動農村的不斷發展,國家也會對部分農村的土地進行徵收,而在劃定徵收範圍之後,這一類土地將會變成集體建設用地,土地也將會被農村集體組織進行收回,不過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在土地徵收過程中,需要給予農村居民合理的土地補償、土地附著物補償、安置補償等,並保障農村居民長遠生活水平不會降低!所以面臨徵地拆遷的農村居民將能夠獲得國家給予的高額補償!
  • 雨山區「房地一體」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項目通過區級...
    12月11日上午,根據《安徽省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確權登記成果檢查驗收辦法》,雨山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組織相關專家,對雨山區「房地一體」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項目開展區級自驗。
  • 自然資源部:將出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保障政策
    近日,國新辦舉行自然資源政策扶貧情況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自然資源部除了繼續實施現有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政策和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提升優化農村空間區位承載力,還將計劃出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用地保障政策。
  • 學加網專家分享:鄉村民宿土地問題解決方案
    土地辭典:土地資源、土地性質、土地用途、土地流轉、經營性用地可用於民宿建設的物業及土地分類:商服用地(酒店旅館業用地),居住用地(集體宅基地、國有商品住房),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古建築(圍屋、祠堂等),獨立工礦用地(獨立廠區、採礦區)。
  • 江蘇張家港首批農村集體經營性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這將有效激活農村土地資產,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更好地保障農民權益,並且極大提高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流動性,促使原本閒置或低效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得到有效盤活。得益於張家港灣的建設,沿江的永興村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積極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提檔升級民宿休閒、傳統種植、江灘蘆葦觀光3大產業,把張家港灣建設帶來的生態紅利轉變為富民增收的發展紅利。
  • 金山區和朱涇鎮開展上海首例農村集體土地直接作價入股
    日前,位於金山區朱涇鎮的「花開海上」生態園啟動二期項目,待涇村以99宗約113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成功入股其中。根據協議,這99宗農村集體土地入股時限為40年,與國有土地同權同價,今後將按照「保底+收益分配」模式獲得股權收益,持續為壯大鎮村集體經濟賦能。
  • 成都出臺農業用地價格補助意見 種養業用地項目將納入價格補助範圍
    (原標題:成都出臺農業用地價格補助意見 種養業用地項目將納入價格補助範圍)
  •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康養項目(全套流程
    (三)集體建設用地審批程序 1.項目立項。用地單位到區、縣發改部門辦理建設項目立項手續,取得項目審批(核准、備案)文件。 2.規劃審批。
  • 海南出臺鄉村民宿發展規劃預計2030年需短租型民宿6500家
    近日,海南省出臺《海南省鄉村民宿發展規劃(2018—2030)》。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規劃》提出,鄉村民宿是指利用農村、農林場居民的合法住宅,以及村集體用房、農林場房等閒置資源,為消費者體驗鄉村生活、遊覽觀光、休閒度假等提供住宿接待服務的經營場所。
  • 土地管理法修正草案將迎三審,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有望全面鋪開
    2017年5月23日,原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徵求意見稿,其中在農地徵收、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等方面均有較大調整。原國土資源部彼時指出,此次法律修改,重點是平衡好保障國家發展與維護農民權益的關係,在完善徵地補償安置問題上下功夫,確保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有提高,長遠生計有保障。
  • 深圳農村集體工業用地可"入市"建安居房和養老房
    而上述兩項頗具改革性的新政能否有效建立自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國家力推的農村集體土地入市利益分享機制,並破解深圳多年來的用地不足難題,答案仍有待揭曉。  《財經》記者獲悉,在此之前,這兩份文件曾於2014年8月初開始以《深圳市機構養老設施用地供應暫行辦法》及《關於促進安居型商品房用地供應的暫行規定》為名徵求意見。其中前者提出的鼓勵養老用地供應來源多樣化,政府儲備土地、農地、城市更新移轉土地等均可入市舉辦養老機構等說法,曾經引發相關各方的廣泛討論與猜想。  近年來,捉襟見肘的土地資源已成為制約深圳城市規劃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