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語文歷年模擬題閱讀理解典型題目解析||現代文閱讀(一)實用類現代文閱讀:現代人與創新人格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6題。(17分)
現代人與創新人格
劉鐵芳
①創新品質固然是現代人的重要品質,但創新品質就足以成為現代人的核心特徵乃至成為現代人的基本標誌嗎?實際上,所謂現代人並不是對當代社會人的一種簡單規定,其含義主要有二,一是從時間觀念上看,指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它相對於古代人、近代人;一是從品質來看,指具有現代性品質的人,它相對於傳統人。就現代性品質而言,它也不是一個既定的、規範的概念,而是一種生成性、開放性的指向。如果說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基本人格特徵是基於封建倫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獨立性,義務意識,崇尚權威,強調服從,重共性,重守成等,那麼,在中國社會的現代性轉向過程中,我們所追求的人格特徵乃是人格的獨立性,權利意識、義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統一,強調自主判斷、自主選擇意識,對新事物的開放性,創新意識,進取精神等。顯然,從傳統人向現代人的轉變,所涉及的決不僅是社會生活的某個領域、某種知識形態,而是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整體,以創新人格來涵括現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徵是遠遠不夠的。
②不僅如此,如果說傳統社會尚可以概括出某種基本的人格範式,以開放性作為基本特徵的現代人,恰恰拒絕對人的簡單規約。現代人在擁有現代性社會所需的基本品質外,還擁有更廣闊的開放的自主發展空間,人們的個性發展不會簡單地終止、停留在某種既定的發展被還原成某種簡單化的範型。這樣,儘管創新可算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品質,但我們卻並不可以因之而把現代人規約為以創新為核心的人格標準範型,從而把那些現代社會中創新品質不夠的人統統打入另冊。現代人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我們在觀念中構造出來的抽象的人,而是一個一個的人,創新人格範型不足以涵括現代人的人格範型。
③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突出創新品質在現代人的個性發展、人格生成中有重要的意義,但創新品質在人的個性發展、整體人格生成中究竟意義如何?創新,中文意為「創造新的,更新」,英語中意指「bring forth new ideas;make innovations」。就創新的基本含義而言,它所指涉的其實只是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是一種中性的、與價值並無直接關涉的指稱,也就是說,創新所直接關注的只是觀念和行為的「新」,並不直接指涉觀念和行為本身的價值與意義,簡單地說,創新所關注的是「怎麼做」,而不是「為什麼」,是事實而非價值。換言之,創新本身並不足以確保其自身的價值。由此可見,在個體的人格整體中一定有比創新更基本、也重要的因素,比如個體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比如社會責任感,比如德性等。創新說到底只是個體人格的外在表現形式,個體人格的基本追求乃是獨立性、自主性、完整性、豐富性,創新只是實現個體人格的手段和形式,是個體人格的外化,創新是為個體人格服務的,而不是人格為創新服務,儘管一定的人格基礎是創新的必要條件,但歸根到底創新還是要服務於個體人格的完善,人格永遠也不是或者說不應是創新或者別的什麼的手段,人格就是目的。也許,就我們的慣於聽從、服從的人格現實而言,強調獨立人格比創新人格更有價值。
④當然,也有人把創新所需要的個體人格特質,諸如開放的心態、批判質疑意識、進取精神、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能力等與創新相關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綜合起來稱為創新人格。儘管如此,這種看似完整的「創新人格」仍不足以標識完整的個體人格,個體人格中有些因素實際上跟創新與否並無多大關聯,比如道德感、審美感、人生信仰等。如果我們要勉強把它們都牽連起來,籠而統之地名為培養創新人格,就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對人格豐富性、完整性、多樣性的削減。
3.第②段加點詞「打入另冊」在文中具體是指 (2分)
上海高中語文李老師解析:「詞」題,文本細讀,用文章的關鍵詞和關鍵語段答題。不要忘了「主體+怎麼樣了」。參考答案如下:
把那些現代社會中創新品質不夠的人排除在具有現代性品質的人範圍之外。
4.下列對第①段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開頭以問題形式提出本文的論題。
B.運用分類說明現代人的兩重含義。
C.通過對比闡明現代人的品質特點。
D.得出創新不屬於現代人品質結論。
上海高中語文李老師解析:D
5.文章開頭用「創新品質」而不是「創新人格」,其理由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創新人格」不能涵括現代人的人格特徵。
B.「創新品質」更能體現現代人的品質特徵。
C.「創新人格」不能規約為現代人人格範型。
D.創新不是人格,而是個體人格的外在形式。
上海高中語文李老師解析:B
6.對第③段中加點詞語用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用「也就是說」「簡單地說」等短語進一步闡述創新的內涵。
B.用「是……而不是……」等句式能夠更清晰界定創新的特徵。
C.「由此可見」是標誌詞,表明是由上述內容可以推斷出結論。
D.「也許」一詞是推測詞,強調其推斷出於主觀缺乏客觀依據。
上海高中語文李老師解析:D
7.結合上文,分析最後一段在論證中的作用。(5分)
上海高中語文李老師解析:「段」題,「作用」題,內容+結構。參考答案如下:
上文充分論述了創新品質不足以成為現代人的基本人格這一觀點之後,作者提出可能的質疑:有人把創新所需要人格特徵綜合起來稱為創新人格,然後舉例論證這種「創新人格」仍不足以標識完整的個體人格。這一段內容是對上文論證的補充,從而使全文的論證更全面、更充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