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東浦古鎮—淳樸的古鎮風貌,魚骨狀的總體布局

2020-12-24 村裡來的小方

東浦古鎮位於寧紹平原西北部,浙江紹興市西北郊,距紹興市7.5公裡。於2007年被納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東浦自南宋以後逐漸形成集鎮,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素有酒鄉、橋鄉、魚米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特徵。

東浦是聞名中外歷史悠久的紹興黃酒的發源地。當地氣溫溼潤,適宜酒麴發酵,又盛產糯米,加上地處鑑湖之畔,水質清冽,釀酒條件優越。當地釀製的竹葉青酒作為明清兩朝的貢品,名聲大噪,並遠銷海外。流傳有「東浦十裡聞酒香」「東浦之釀,沈酣遍於九垓」等詩賦詞句。

水網之中的選址

東浦原為杭州灣旁的灘涂,東漢永和九年(140年)會稽太守馬臻圍築鑑湖後始成陸地。「東浦」之名即表明了古鎮與水的密切關係,清乾隆《會稽府志·水利志》記載:「積水之處小者為浦,又因在山陰之東,故名為東浦。」東浦縣境內湖泊棋布,漊濱密集,水域資源豐富。又有溫和溼潤的氣候,處於亞熱帶東亞季風區,日照充足,極有利於農業生產和水產養殖。而且東浦古鎮所處位置水上交通便利,河道四通八達,這些都是繁榮集鎮的產生和發展的優越地理環境條件。

魚骨狀的總體布局

古鎮平面成魚骨狀,以由東西向的街河及兩側的沿河老街為中央軸線,向南北兩側垂直分出多條漊濱和巷弄。東浦自古有「七十二漊,七十二弄」的說法,如今鎮內尚存河漊約三十餘條,弄四十六條。其中街河中段北側交匯的下西江,南側相連的磨坊漊、陸家漊、車馬漊是與街河主要的河漊分支。古鎮建築依河漊和街巷展開。街河沿岸以商鋪建築為主,南北兩側沿小巷漊濱分布著其他房屋院落絕大多數為民居建築。原興福廟是東浦集鎮中的土地廟,建於街河與下西江交匯處,河道西北側,是古鎮居民祈福送葬活動的地方。古鎮的主要日常集市位於古鎮東端北岸,車馬漊對面,現在的每日清晨仍是當地居民集會採購的重要場所。

並行的水系與街巷網絡

古鎮中的河漊與街巷共同構成了既互不幹擾又相連相通的交通體系。水系與街巷之間,有大小橋梁跨過河漊連通街巷,且橋梁距水面高度均在1.8米以上,允許船隻在橋下通行。岸邊又設有諸多埠頭,連接水陸交通。

質樸的水鄉建築

古鎮建築為一層或二層的磚木結構坡頂建築。古建築外觀均為粉牆黛瓦,深色的木板門窗,人字形山牆居多,少有馬頭牆形式。各家房屋高低錯落,在水面的映襯下共同構成了古樸素雅的水鄉風貌。沿河商鋪建築,坡頂二層騎樓樣式,上宅下鋪。平民居所通常為單進,一字型。官宦、文人、商賈的住所為宅邸臺門,三進、五進不等,通常前平屋後樓房,中間由天井空間相隔,兩邊設側廂房。例如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的徐錫麟故居,前後三進,依次由門鬥、大廳、座樓、藏書樓和桐映書屋等建築組成封閉式院落。

埠頭是水鄉中重要的水陸連接點,是當地居民取水、用水、上下船隻的必要場所。東浦古鎮大小河埠眾多,於橋的附近、鄰水的街弄口,以及民宅鄰水的門口廣泛分布。埠頭雖都是伸入水中的層級階梯,但其形式及尺度變化多樣,依河漊及場地規模、建築形態而靈活變化。小型街弄口和私家門前的埠頭尺度較小,通常寬0.8米-1.2米,僅供一人使用,公共開敞區域的埠頭相對寬廣,或由多個小型埠頭共同組成。

河漊拐點

東浦古鎮主要的景觀節點集中於幾處河漊拐點,古橋飛虹加上河道的蜿蜒、古建築的錯落變化是東浦古鎮景觀的精華所在,也是人流主要停留的場所。廟橋隔水正對著古鎮的主要入口,位於古鎮中央,從連接古鎮出入口的碼頭,以及廟橋兩側都可以望見深遠的主街河道風光。在古鎮東端,車馬漊正對街河北岸的露天集市,東建橋橫跨於漊口,視線上增強了市集與高低錯落的車馬漊民居之間的景深與層次。古鎮西部與街河交匯的陸家漊和磨坊漊相距較近,兩漊口之間有新橋橫跨街河,兩處河漊拐點與新橋共同構成了空間變化劇烈的景觀點。

未經旅遊開發的淳樸古鎮風貌是東浦古鎮的最大特色。

相關焦點

  • 紹興四大古鎮,知名度不高,但都值得一玩
    這次心心要說的就是浙江境內紹興市的四大古鎮,雖然在知名度上比不過烏鎮、周莊,但是同樣值得一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紹興市浙江省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的東北部,是非常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生態旅遊城市,也是我國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相信很多人對紹興的第一印象便是,這裡是魯迅的故鄉,有很多人到紹興旅遊,就是為了親眼目睹魯迅曾經生活的地方。
  • 以文化為魂 以旅遊為體 東浦街道傾力打造文旅特色美麗城鎮
    對於小、散化的風情風貌,通過「集中化、片區化」的布局模式,將東浦特色風情(曬藕粉、修缸等風物技藝)於古鎮街河兩側集中呈現。對於鎮域內遺失散落的文物遺蹟開展進行了搜集、挖掘等工作。非遺挖掘。這是一個活著的充斥濃鬱江南酒國風情的古鎮。為保護建設好這個千年古鎮,東浦街道一直秉持科學合理開發的理念,以保護作為開發的第一要務,努力留住古鎮傳統風貌、傳承古鎮魅力風情。街道高度重視美麗城鎮工作,成立街道黨工委書記、主任為組長,班子成員為成員的工作專班。
  • 東浦古鎮改造和環境提升工程徵收籤約超9成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第一天,在紹興市越城區東浦街道古鎮改造和環境提升工程徵遷指揮部裡,依然人頭攢動。該街道各個工作組的工作人員都忙碌在自己的崗位上。據了解,東浦古鎮改造和環境提升工程徵收範圍主要在東浦老街區域,東至東綢路,南至陸家漊漊底,西至環西路,北至農田,徵收面積20餘萬方,涉及群眾1300餘戶。該區塊為東浦黃酒小鎮建設發展核心區塊,對未來東浦發展至關重要,將為打造全國著名特色小鎮奠定堅實基礎。
  • 醉酒當歌聞味識香,時間隨著東浦慢慢發酵
    鑑湖畔的東浦因酒而興,因酒而名,因酒而美。從晉朝《酒誥》記載,東浦釀酒業長達2000多年歷史。舊時鎮上酒坊林立,酒旗招展,河岸堆疊成排的酒罈、酒甕、酒缸,是東浦的標誌。鼎盛時期,有酒坊多達530餘家,年產酒34800缸,超過紹興黃酒總產量的30%。清人李慈銘在《夜沿官讀諸水村至東浦得兩絕》中寫道:「夜市趨東浦,紅燈酒戶新。隔村聞犬吠,知有醉歸人。」徜徉在傳承百年的東浦古鎮,古宅、古街、古巷、古橋隨處可見。
  • 紹興最「低調」古鎮 風光堪比烏鎮 被譽「師爺故裡」卻少有人知!
    位於紹興市柯橋區西北端的安昌古鎮,與杭州蕭山相接,境內水網交錯,河道縱橫,建築風格為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相比與周莊、烏鎮等名聲在外的江南古鎮,安昌古鎮幾乎沒有旅遊團,更多的是悠閒生活的當地人,遊客在這裡能充分體會到江南水鄉的生活風貌。說起安昌古鎮的歷史,比江南六大古鎮要顯赫得多。
  • 浙江門票0元的古鎮,美景不輸西塘,被譽「紹興師爺故裡」
    浙江有很多著名的古鎮,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安昌古鎮」的名字。安昌古鎮建於北宋,位於杭州蕭山和紹興考橋之間,是紹興四大名鎮之一。歷史上,安昌是商人云集、經濟發達的地方,其建築風格也繼承了江南的典型特徵、小橋流水、寧靜古道。
  • 金堂五鳳溪古鎮:成都十大古鎮中最原始、最淳樸的一座古鎮
    金堂五鳳溪古鎮,成都十大古鎮中最原始、最淳樸的一座古鎮,也是成都受保護的古鎮裡唯一的山地古鎮,被譽為「東方黑格爾之父」的賀麟先生就出生於這裡。五鳳溪古鎮雖旅遊開發較晚,但也因此成為感受古鎮文化最好的地點,不僅匯集了沱江和黃水河,還有保留完好的大型古建築。
  • 老照片:浙江紹興1930年,黃酒的發祥地東浦
    紹興城牆,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市區。1938年城牆拆除,後改為環城馬路。現有重建的都泗門、迎恩門。越王勾踐時,紹興即有築城。隋開皇年間,越國公楊素修羅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郡守汪綱重修城牆,並設9門。
  • 彝人古鎮、告莊西雙景 團塊狀小鎮如何進行空間布局匹配業態?
    團塊狀、條帶狀、組團狀是文旅小鎮的三種空間形態。依據空間形態的差異,小鎮內部的功能布局和業態配比也會有不同的設計模式,最終呈現各異的空間肌理。本文為奇創《文旅小鎮空間開發專題研究》的第二篇文章,主要對團塊狀文旅小鎮展開研究,探索此類文旅小鎮空間開發的模式。
  • G20峰會境內外媒體團來紹興 甜酒釀和黃酒棒冰美翻了
    今天下午,G20杭州峰會官方採訪團30餘名境內外媒體記者來到紹興,走進東浦黃酒小鎮和紹興黃酒博物館,真切感受了酒鄉的脈動和氣息,感受紹興文化。黃酒、烏蓬、越劇、茴香豆……一個個紹興元素猶如跳動的音符譜寫出一曲水鄉音律,隨著不同記者的不同視角,暖暖地流向了世界。在關注G20杭州峰會的同時,與會媒體記者們也把目光投向了杭州及周邊地區。
  • 紹興的一個千年古鎮,江南水鄉的外表下掩藏著美,靜和市井氣息
    安昌古鎮是一個古樸典雅的千年古鎮,古鎮內處處透露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市井氣息,初期,這裡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烏丸船在河中搖曳,到處都能聽到叫賣聲,十分繁榮,現在的古鎮少了些鬧市的喧囂,多了些寧靜,安昌古鎮是一個歷經滄桑的小鎮,始建於北宋時期,古稱安滄,歷經多次戰爭洗禮,又多次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江南水鄉的典型特色
  • 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美景不輸西塘烏鎮,景美人少還不要門票
    始建於北宋時期,之後在戰爭中多次被摧毀,又於明清時期重建,整座古鎮充分體現了江南水鄉建築的特點,依水而建,精緻典雅,是紹興的四大古鎮之一。都說「天下師爺出紹興」,但很少有人知道,紹興師爺多出自安昌。200年間由這裡出去的師爺據說不下一萬人,如今河道兩側還星羅棋布地分布著眾多的師爺故居。
  • 比較淳樸。小吃與其他商業化古鎮持平
    規模還挺大的,屬於半商業化,裡面還有很多居民住在裡面,所以會賣些接地氣的蔬菜之類的,比較淳樸。小吃與其他商業化古鎮持平。餐館價位倒是親民。小吃選擇也挺多,雞湯豆花是特色,其他古鎮貌似沒吃到。古鎮停車場比較辣手,不是按天或次收費。7元一小時計費。
  • 遊古鎮吃美食,重慶江津五大古鎮等你來逛
    圖說:江津塘河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中山古鎮中山古鎮坐落於景色秀麗的筍溪河畔,歷史悠久,昔日商賈往來、貿易繁榮,有西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業老街,青石板鑲嵌平整光滑,一幢幢木板街房比肩相連,沿溪修建的吊腳樓古色古香,優良的商德文化流傳至今。
  • 還不怎麼被人發現的,年味兒十足的古鎮,趕緊去呀
    江南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水鄉古鎮,但如果想直觀地表現江南水鄉裡的傳統年味兒,紹興的安昌古鎮似乎更加合適。紹興往西十幾公裡,便是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紹興縣安昌鎮,安昌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
  • 雲南不止有豔遇,還有那些靜謐質樸的古鎮,雲南古鎮旅遊攻略
    1、四方街沙溪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且保留了原始的建築風貌,整個街面用紅砂石板鋪成,中心有棵參天老樹作為這裡的獨特地標,古戲臺和興教寺遙相呼應,其高超的建築手法令人嘆為觀止。整個四周商鋪林立,三條古巷通往四面八方,每到街市熱鬧非凡。
  • 安昌古鎮臘月風情濃
    「社戲鑼鼓伴月升,臘腸香味隨風飄」是安昌古鎮臘月風情的具體寫照。安昌古鎮延續了紹興百年來的民風習俗,有「鬧臘月」的傳統,而連續舉辦十八屆的臘月風情節也早已成為小鎮的旅遊品牌之一。  安昌古鎮具有千年歷史,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依帶水,古樸典雅。但相比周莊、烏鎮、西塘等著名江南古鎮,這裡更顯古樸原生態,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更加濃厚。
  • 東浦要開掛!這些地方要大開發,未來房價漲漲漲!看看有你家嗎?
    因東浦在鑑湖之北,為水鄉澤國,據乾隆《紹興府志·水利志》載,積水之區,小者為浦(浦,越語為河川湖沼之意),又因在原山陰縣之東半部,故名東浦。今年9月馬雲在東浦泛舟而行讓國人都知道了東浦這座古鎮而今,東浦正在發生著驚人的蛻變未來一系列的建設規劃出爐
  • 雨天與古鎮更配!合肥出發這13個醉美古鎮,走起!
    從空中俯視漁梁古鎮,像一條大魚溯江而上。漁梁街是全村的主街,東西走向,仿佛是大魚的脊椎骨,南北垂直衍生出的十數條巷子則是魚骨刺。  石板街被不斷修葺,不斷添新,形成了今天網格般的布局。靜靜深巷裡,隱約能聽到石板下水聲潺潺,伴隨著雨聲滴答,聲若江南古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