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國際慣例,說一下我的皮膚基本膚況:
25+歲,坐標江蘇,全年溼度較高,絕對溫度不算低。冬天混幹,夏天混油。
我的皮膚問題
輕微敏感,耐受一般。T區毛孔大,鼻翼紅血絲,嘴角色素沉積,額頭容易長閉口。
我的護膚思路
在做好基礎保溼和保持膚況穩定的基礎上,使用功能性產品來加強護膚效果。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適合的成分:
1、果酸:主要應對閉口和閉口留下的色素沉積、痘印問題。隨著年齡增長,能感受到皮膚的代謝也在變得緩慢。果酸能幫助促進老廢角質的脫落,加速新陳代謝。同時雖然很難感受到,但果酸理論上有一丟丟刺激膠·原蛋白生成的效果,所以對抗老應該也有所加成。
2、維A:包括以A酸為核心的維A大家族(含衍化物A醛、A醇、A酯,它們需要轉化為A酸才能起作用)。理論上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降低黑色素細胞的代謝能力,並有一定的改善痤瘡的作用。但是A酸的刺激性太強了,對普通人來說,A醛、A醇、A酯這幾個成分相對更安全些。
3、VC:抗氧化、抗老、抗炎的全能成分。而且還能白。有什麼成分比VC更美好嗎?而且以現在的工藝,大廠已經能把VC做的膚感很好了。重點:只要防曬好,白天也能用,一天不暗沉。(沒有出現在下面的routine裡是我連用了2瓶VC類精華,想換換)
我的現役產品
我的護膚流程
早晨
百 雀羚保溼噴霧——嬌·韻詩雙萃精華——蘭·蔻塑顏緊緻眼霜——嬌·韻詩保溼乳液 or 雅漾恆潤保溼凝露——防曬霜(or硬防曬)
晚上
2至3泵雪 花秀潤燥打底——嬌·韻詩雙萃精華or Sesderma A醇 0.15%(隔天晚上用一次)——蘭·蔻塑顏緊緻眼霜——嬌·韻詩保溼乳液 or 雅·漾恆潤保溼凝露
重點說一下用到的2隻精華。
雙萃:曾經的真愛,每年秋冬都離不開,用空了不下6支50ml的。但是改版以後,我不是很愛了。
新版雖然更加輕薄了,討好了混油、油皮使用者,但是保溼力度下降了挺多,我們混幹表示冬天不太夠啊,即使是在江蘇這樣比較溼潤的地區。(喂,品牌方你清醒點,到底有一半是油狀質地的產品啊,有多少油皮會買油類產品呀!)
而且另一個問題是,原來放在白天用,我是能看到一點抗氧化的效果的,但是新版,我不太能感覺到了……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年紀漸長吧。囤的最後一瓶也要空了,再見。
Sesderma 0.15% A醇:一直在用各種低濃度A醇產品,這隻很贊。
— 凝膠質地,質感無可挑剔。上臉以後,不幹也不油,有一種啞光感。
— 配方除了0.15%濃度的A醇之外,還添加了甘草酸、玻尿酸、微量水楊酸等活性成分,綜合考慮到了消炎、保溼等需求,儘量避免了A醇帶來的刺激。實際使用下來,除非特別敏感的膚質,初期隔天晚上使用,一周3-4次,基本上不會出現除輕微刺痛外的不良反應,慢慢都能建立耐受。
— 0.15%是sesderma家最低濃度的A醇產品。再往上也有多種選擇。但是建議非刷酸大神的新手朋友,長期使用低濃度的產品,就可以達到溫和抗老的基本需求了。不要盲目追去高濃度。
缺點:調香莫名其妙有一種豆腐發酸的感覺
同類產品,再推薦一個理膚泉的A醇,價位也差不多。我也回購過好幾次。
另一個想說一下的是眼霜:
蘭·蔻塑顏緊緻眼霜
免稅店隨手抓的套組,但用下來意外喜歡,竟然又回購了!
質地軟軟的,延展性極好,所以用量省。滋潤度雖然沒有我的秋冬最愛資生堂盼麗風姿那麼高,也能打到90分了,而且吸收蠻快,絲毫不會覺得太過油潤和厚重。
既有及時撫平眼周幹紋的效果,持久性也不錯,價格又良心(代gou 300左右)
防曬我之前寫過,還是這幾支。
不過最近出門少,塗的也少。短暫的出門也是物理遮擋為主,老了老了。
你們可能會發現這個Routine裡暫時沒有出現爽膚水,也不是我一直不用水啦,只是因為我現役的水都用空瓶了,還沒有購入新的,而且也沒影響到我護膚的效果。
2個原因:
一是爽膚水對我來說,只有一個作用:保持角質層溼潤的狀態,讓後續的護膚品更有延展性,好塗抹,也容易吸收。但是白天有噴霧(誰能想到百雀羚也不錯呢),晚上有肌底液,基本上達到了這個目的,我就暫時沒有用水。
二是我在使用酸類產品,希望儘量保持上臉護膚品的精簡,更好的發揮酸類的作用。
只是我個人見解,歡迎大家指正和討論。
我的護膚手法
除非明確說明需要用化妝棉的產品(主要是某些日系水乳)和用手塗抹太厚重、膚感太差的產品(現在不太會遇到這種踩雷的東西了),通通用洗乾淨的手塗抹,不用化妝棉。
原因是:
— 化妝棉多少有點剝落角質的作用。作為輕微敏感皮,我已經有用酸類產品了,還是需要避免一下額外的刺激。
— 不環保+費錢。
Again,個人習慣。
比較厚重或需要乳化的產品在手心塗抹開後,用手的溫度預熱後再上臉。
眼霜點塗後,用無名指輕拍至吸收。
另一個注意點是,等到前面一層基本吸收後,再上下一層東西,膚感會清爽很多。
特別護理
主要針對閉口粉刺和一些莫名其妙的小疙瘩。
夏季一周一次清潔面膜,冬季兩周一次清潔面膜。
每周一次10%果酸(避開臉頰)。
紅腫發炎的大痘痘或擠破皮的閉口,用獅王消炎。
Glam glow算是我用了最喜歡的清潔面膜了,回購過2次。
主要是清潔力度適中。(像IPSA黏土和ORIGINS泥娃娃,我就什麼感覺,有點太溫和了;而綠泥這種又太刺激了,我鼻翼的紅血絲就拜它所賜,超氣的)。
想要效果好,得厚敷。膏體沒幹之前是很深的墨綠色,幹了是灰色的。全臉80%的膏體變灰了,就差不多可以洗掉了。
洗掉清潔面膜的小TIP:
最好是用浸透溫熱的水的溼巾or棉柔巾敷在臉上幾秒後,輕輕擦拭,把大面積的膏體先擦下來。然後再用流水衝洗。
唯一的問題是,味道有點奇特,像是做菜用的花椒、大料之類的香料味。不過習慣就好。誰讓它好用呢。
關於護膚品的其他心得
用量
護膚品,我的用量還是挺大的。比如50ML的精華,早晚都用的話,最慢一個半月也空瓶了。因為我覺得用少了沒有效果,反而還拉扯皮膚,不如不用。
價位
我不太建議花價錢攢一個貴价護膚or買一堆貴价用品的小樣。
一來,生活裡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二來,護膚品的有效,講的是長期效果。LP效果再好,那也得是天天用效果才好啊。今天用了LP,明天沒錢了用大寶,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我的建議是,在你能長期回購的起的價位裡選擇。
新品還是回購
我個人目前是以回購為主。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的代謝能力也好、恢復力也好,都變差了,所以穩定,變得很重要。
目前Routine裡的東西,幾乎都是回購品。
但誰沒有經歷過神農嘗百草的階段呢,誰會看到鋪天蓋地的推·廣毫不動心呢。所以,新的東西當然還是可以買、可以用啦,說不定發現更好用的呢。不過,我會控制數量。比如說80%回購+20%的嘗鮮。
也會控制買的頻率。
比如,如果這個月要購買新品,需要用完同樣多金額的囤貨(剛需沒得用了除外)。
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想要在護膚、彩妝品上控制支出的朋友~
關於護膚品,想說的基本都在這裡了。
本來想把現役彩妝產品也寫在這篇的,憋了很久,發現高看自己了。下次再約彩妝篇吧。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護膚品真愛,擁有好皮膚~
祝大家食用愉快
收藏、點讚、關注哦。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