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如何預防?附食療推拿方,建議收藏

2020-12-22 依科育兒

有些寶寶比較貪嘴,看到吃的,總是吵著要吃,甚至有的寶寶非要吃的肚子鼓鼓的,實在吃不下才會停止。如果寶寶經常這樣,就會出現積食現象,所以家有這樣的寶寶,父母一定要控制並引導寶寶適當飲食,告訴他再喜歡吃的東西一次也不能吃的太多。

家有這樣寶寶的父母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學習一些有關應對寶寶積食的方法。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

1、厭食

飯含在嘴裡,就是咽下,吃一頓飯需要很長時間。明顯沒有胃口,食欲不振,有的寶寶還會伴有精神不振。

寶寶積食的表現:厭食

2、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

這是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還沒有完成發育成熟,消化功能不好,積食可能直接導致寶寶腹脹、腹瀉。部分寶寶的大便會有腐敗的臭雞蛋味道。

父母可以摸一摸寶寶的肚子,看看寶寶是不是有特別脹氣的感覺,如果是,則寶寶有可能是積食了。

3、免疫力低

長期積食會導致寶寶免疫力受影響,可能導致寶寶反覆感、咳嗽甚至肺炎。

4、煩躁易哭、精神不好

寶寶吃太多,可能導致難以入睡或者睡得不安寧。還有的寶寶會表現出入睡後大汗淋漓。

5、嘴唇變紅

有的寶寶積食,食物積滯化熱,家長會發現寶寶的嘴唇突然變得很紅,此時就要懷疑是不是積食化熱了。這個變化很容易察覺,家長細心觀察就能發現。

6、舌苔厚且白、鼻翼兩側發青

寶寶積食,會出現鼻翼兩側發青、舌苔又厚又白的現象,還可能會有口臭。

寶寶積食舌苔厚白

如何預防積食

積食可不是個小問題,他會增加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甚至使這些器官致病。所以,一定要注意預防。

1、七分飽有益健康

無論是哪種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健身體,還會適得其反,造成積食、腹瀉等狀況,傷害寶寶的身體。

2、別讓腸胃功能失調

有的寶寶積食是因為吃的東西雜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尤其是冷熱食物混著吃,容易造成胃內「打架」。吃過多油膩的食物後腹部受涼,也是導致胃腸功能失調的誘因。

3、運動與休息並用

如果寶寶吃得過多,應該讓寶寶靜坐片刻,如果需要上床睡覺,最好朝右側側臥,這樣更有利於腸胃蠕動,避免受壓。運動是消食的好方法,正常情況下,可以帶寶寶多做戶外活動,可選擇太陽好,無風或風小的時候,每天讓寶寶出去活動0.5~1個小時。

我們晚上吃過飯,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帶寶寶出去走一走,散散步,這樣不僅有助於寶寶消化,也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帶寶寶出去走一走,散散步

積食飲食指導

1、飲食清淡易消化

一旦發現寶寶積食了,飲食要清淡,不要食用太多難以消化的肉類,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於寶寶腸胃蠕動,緩解積食。

可以吃些半流質食物,如米粥、面片等易消化吸收。還要多吃些促進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雞肉金粥、陳皮粥等。

2、禁止喝冷飲

喜歡冷食冷飲的寶寶,大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時間長了極易傷及脾胃,出現消瘦、發育遲緩。

3、晚上輔食不能太油膩

寶寶晚上吃得太晚、太膩、太飽,對腸胃都不利。因為晚上寶寶運動少,腸胃蠕動減慢,吃多了會增加腸胃負擔,不利於消化吸收。所以,寶寶晚餐最好吃清淡的食物,如粥、麵條、湯、素菜等。進餐時間最好在18點之前,且吃八成飽即可。

如果吃肉的話最好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雞胸肉、魚肉等。甜點、油炸食品儘量不要吃。

食療小方法

1、煮胡蘿蔔

寶寶消化不良時,可將胡蘿蔔煮爛,並適當加點紅糖讓寶寶服食,效果很好。

2、糖炒山楂

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加少量水,用小火炒化,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飯後讓寶寶吃一點,可消食,尤其適合吃太多油膩肉食引起的積食。

糖炒山楂

3、米湯、麵湯

要又軟又稀,才易於消化。經6~12小時後,再進食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

4、食醋

醋也是一寶。雞蛋傷食,吃得過多的寶寶可用一湯勺醋對少許米湯,餵給寶寶喝。另外,吃了太多油膩的食物,寶寶覺得噁心時,可直接喝一點兒醋,小口、慢咽,寶寶會覺得舒服些。

積食食療方

1、山藥薏米粥

適應症狀: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材料:山藥50克,大米40克,薏米20克。

做法:a、山藥去皮,洗淨,切片;大米洗淨,用水浸泡30分鐘;薏米洗淨,用水浸泡3小時。

b、將大米、薏米放入小鍋中,加適量水,以中火煮20分鐘,放入山藥片,繼續煮5分鐘即可。

功效:山藥能調理脾胃、滋陰養液,煮成粥能輔助治療寶寶積食。

山藥薏米粥

2、山楂雞內金粥

適用症狀:吃谷、吃油和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材料:生山楂2個,雞內金2克,大米30克,白糖1克。

做法:a、山楂洗淨,去核,切片;雞內金研成粉末;大米洗淨,用水浸泡30分鐘。

b、將山楂片、雞內金粉與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熬煮成粥,加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山楂、雞內金都有健脾胃消食的功效,適合積食的寶寶食用。

雞內金

積食推拿方

1、按摩腹部,健脾助消化

精準定位:寶寶腹部

推拿方法:將掌心放在寶寶腹部,做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50次,再做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50次。

取穴原理:按摩腹部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幫助寶寶消化。主治寶寶嘔吐、噁心、腹瀉、便秘等。

腹部按摩

2、補脾經,健脾和胃

精準定位:拇指橈側緣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從寶寶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脾經50~100次。

取穴原理:補脾經可以健脾和胃,調理寶寶食欲不振、積食不消化。

補脾經

以上就是有關寶寶積食表現、預防和應對方法的介紹,希望寶寶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是一名全職寶媽,提倡科學育兒,如果您是同路人,歡迎留言、關注我!漫漫育兒路,我們一起加油!

文:參考《育兒大百科》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積食了怎麼辦?如何預防寶寶消化不良?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積食?怎樣用簡單的方法改善寶寶積食的症狀呢?孩子積食的表現孩子的積食多發生在嬰幼兒時期,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這個時期的小孩子並不知道饑飽,家長一旦放鬆,小肚子常常吃得鼓了起來。
  • 兒童積食治療:食療、藥療、推拿,哪一種治療方式更好?
    導讀相信每一位媽媽都經歷過寶寶積食的苦惱,當孩子出現積食症狀後,是在家裡慢慢調養,還是及時就醫診治,抑或是去診所找中醫大夫按摩推拿幾下。相信,每一個家庭的選擇都有所不同。那麼,究竟哪一種治療方式更有利於寶寶康復呢?
  •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5個方法緩解寶寶積食,家長學會孩子不遭罪
    而因為孩子年齡過小,不懂得自己進行控制適量,也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於是經常出現餵養過度、孩子出現積食。而寶寶在出現積食時,如果家長不注意寶寶積食的表現,就會造成延誤寶寶治療的時間。因此家長如果注意到寶寶的鼻梁有變青的情況時,需要儘快為孩子進行檢查,避免孩子出現積食。4、手腳心發熱如果寶寶已經出現及時,和新陳代謝的速度就會明顯下降,因此會導致寶寶的機體出現發熱,最直接的表現在寶寶的手心、腳心會有異常發熱的情況。
  • 小兒積食的食療方案及推拿手法
    現在的孩子吃的東西營養都太過於豐富,而家長們生怕孩子吃不胖,在餵養方面可以說是費盡心機,如此一來導致很多常見疾病都是因為積食而引起的,比如發燒、感冒、拉肚子、咳嗽等等。那麼今天就來跟著我一起了解幾種簡單的在家可做的食療配方以及治療積食的推拿手法。
  • 小兒推拿楊曉:如何看出小孩有沒有「積食」?這7個表現可作參考
    小兒推拿楊曉:如何看出小孩有沒有「積食」?這7個表現可作參考 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希望寶寶愛吃飯、不挑食,因此想盡辦法讓寶寶多吃。可是,由於寶寶年紀還小,不會控制食量,更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經常會發生餵養過度、積食的情況。
  • 寶寶又積食了,寶寶一直積食怎麼辦?小兒推拿就能搞定
    看了才知道問題所在,外甥不積食才怪,姐姐經常給寶寶肉類,明顯是餵養過度,給予的食物量超過了寶寶腸胃消化能力。寶寶積食可以從睡眠,舌苔,大便和臉上看出來,積食日久,會導致反覆積食,影響寶寶的脾胃功能和身體發育。 小兒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剛開始手法以輕柔為主,一開始要讓孩子能適應推拿。
  • 寶寶積食的5種表現,爸媽別大意,消除積食胃口好!
    積食的症狀有很多,主要有這5種表現,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自糾自查。1.厭食飯入口後久含不吞,吃一頓飯需要很長的時間。胃口不佳甚至厭食,食欲不振,有的寶寶還會伴隨著精神不振。2.肚子脹、大便硬結或腹瀉寶寶的消化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消化能力還很弱,積食會導致寶寶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部分孩子的大便會有腐敗的臭雞蛋的味道。3.夜晚煩躁易哭、睡眠不好寶寶吃了太多東西,都積聚在脾胃裡面,很容易引起腸胃疾病。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積食會引起很多問題,怎樣幫寶寶輕鬆消除積食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積食會引起很多問題,怎樣幫寶寶輕鬆消除積食 各位寶媽們不要只想著「寶寶吃的多,才能長的快。」嬰幼兒不知道饑飽,而且有時候寶寶頻繁吸吮並不是因為餓了,而是在通過吃母乳尋求安慰。 如果家長任由著寶寶,或在寶寶不願吃的情況下強迫寶寶吃飯。
  • 孩子積食有哪些危害?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
    兒童的各項器官都發育不完整,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可能會引起積食或腸胃不舒服。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小孩吃太多東西,尤其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會積食,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小孩積食都有哪些表現?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孩子積食有啥危害?孩子積食如何治療?
  • 當寶寶表現出這些症狀,很有可能積食了,怎麼辦?
    很多老人都擔心孩子吃的少,身體不健康,於是總是給寶寶吃各種食物,覺得胖胖的才好,但是這樣很容易讓寶寶積食的,今天就教大家來怎麼區分積食。 小嬰兒積食的表現有哪些呢: 面部:舌苔變厚,舌紅,口唇紅,口腔異味,面紅,一般來說,積食的寶寶臉都會有點紅,口唇變紅,最重要的就是舌苔變厚,並且寶寶口腔異味比較大,有些積食的寶寶會出現口腔潰瘍。
  •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四種表現說明積食找上門了,別不當回事
    詢問過後,我初步判斷,孩子應該是積食了。這些天在家吃得多,而且運動少,甚至有些零食也隨便給孩子了,只要不鬧就行。接著有位媽媽說,確實是積食的表現,還說自己的孩子剛去醫院回來,也是這樣的情況。的確,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對孩子的飲食比較關注,甚至已經過度的寬容孩子。這也是積食的主要原因。那麼,孩子積食後,會有什麼表現呢?
  • 6個月寶寶睡覺有這些表現,多半輔食餵多了,別讓積食影響娃發育
    但是孩子在出生之後也會有著各種煩心事情,比如在吃飯上面,吃少了會營養不良,吃多了又要積食。大多數寶寶到了6個月左右就開始吃輔食了,但是在吃輔食的同時,還要繼續喝母乳或奶粉。此時很多年輕爸媽就不知道該給孩子餵多少輔食好,其實大家可以通過寶寶的睡覺狀態辨別。如果孩子睡覺時,出現下面幾種表現,很可能就是輔食餵多積食了,父母不在意可能會影響寶寶發育,那麼寶寶積食的話,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
  • 小兒積食的預防與保健
    對於消化能力不如大人的孩子們,就容易導致胃內積食,久而久之,還會使機體器官高負荷運轉,並發很多其他疾病,對小兒健康有諸多不利影響。中醫有句古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意思就是,如果想要小兒常保安康,就不能吃得太飽,穿得太暖。
  • 三招小兒推拿法 有效改善寶寶積食
    原標題:三招小兒推拿法 有效改善寶寶積食華龍網3月29日20時20分訊 寶寶的積食問題可大可小,但是處理不好的話,會讓孩子特別難受,痛哭不止。那麼如何處理寶寶積食的現象?今天本文教爸爸媽媽們三招小兒推拿方法,簡單易學,有效改善寶寶積食的現象,無副作用無後顧之憂……1.退六俯位置:前臂尺側緣,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 舌苔照分析:如何從舌苔判斷寶寶是否積食?
    寶寶積食現象已經是目前最常見的症狀了,這一次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從舌苔觀察寶寶是否有積食吧~1、正常的舌頭是什麼樣?舌苔由胃氣所生,而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因此,舌苔的變化可反映臟腑的寒、熱、虛、實。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舌質是淡紅色,舌苔像薄薄的一層霜。
  • 寶寶的消化不良?按摩推拿+食療就可以輕鬆搞定!寶媽必須收藏!
    那寶媽們一定很想知道,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專業營養師建議:一定要讓寶寶形成定時定量進餐、規律進食的良好飲食習慣。當寶寶不想吃時,寶媽和家人不可採取填鴨式的態度,硬要寶寶吃下去。也不要追著寶寶餵飯,讓寶寶形成逆反心理。寧可讓寶寶稍餓一點,也不宜過飽。否則,寶寶虛弱的脾胃得不到必要休息,只會更加不堪重負,最終導致食物積滯,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等症狀。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口臭的原因有哪些?應該如何調理和預防口臭?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口臭的原因有哪些?應該如何調理和預防口臭?一、什麼是兒童口臭?當小兒早晨起來的時候口臭口酸,這些都是食物積滯於胃脘的表現,在醫學上也叫高位停食。小兒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媽媽們不用太擔心,讓寶寶少吃一頓,反而有利於寶寶腸胃功能的恢復。2、臉上潮紅。當小兒臉上的皮膚顯得粗糙,周圍壞境稍微悶熱,小兒的燎紅更加嚴重;或者是小兒不吃飯後在晚上和下午臉上也是紅紅的,笑容有可能是有點消化不良。此時,媽媽們可以讓小兒少吃主食,輔助於蔬菜水果,可以幫助小兒消化。
  • 寶寶積食怎麼辦?這7招超有用!
    粉哥導讀: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可營養需求又較高,基於這種情況,就很容易由於各種原因引發消化問題,比如積食,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積食?怎樣用簡單的方法改善寶寶積食的症狀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寶寶口臭是便秘的症狀?不想吃藥怎麼辦,教你食療+推拿方法
    日常生活中,寶媽和寶寶不經意的玩鬧間,可能會感受到寶寶的嘴巴特別臭!其實這個症狀不容小覷,很可能是寶寶便秘積食了,但是寶寶自己不清楚而已。寶寶口臭不一定是積食便秘,但積食便秘會導致寶寶口臭。有個外國醫生要給皇子做手術,整個皇宮都反對,說是對皇子不敬,後來就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孩子憋死了。寶寶為什麼會便秘呢?吃得太少有一部分小寶寶便秘的原因是吃得太少了。孩子吃得少會導致腸胃消化以後剩餘的食物殘渣少,便便自然就少。
  • 小兒積食有哪些症狀 這幾大現象是積食的症狀
    積食是孩子總會出現的一種症狀,大多數孩子都有過這些症狀,那你知道小兒積食有哪些症狀嗎?平時家長們應該如何預防小兒積食的現象發生呢,小兒積食對寶寶的身體的危害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小兒積食有哪些症狀1、厭食飯入口後久含不呑,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