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永康丨永康錫雕:古藝今逢春

2021-02-22 永康發布

點擊觀看視頻

全文3437字,閱讀約10分鐘

時至今天,我對老家的一樣物件印象頗深:每逢春節,母親就會從櫥櫃內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把閃著灰白光的老物件,盛上琥珀般的黃酒招待客人。

這把老物件就是錫壺,對每一位永康人來說,它是鄉愁的一部分,不少地方將錫壺跟銅罐、秤並稱為「永康三寶」。

每逢元宵或秋收一過,永康芝英、古山、龍山、唐先一帶的錫匠們捋臂張拳,開始永康鄉村一年最壯觀的生存儀式之一。

他們挑起沉甸甸的錫擔,漸漸消失在妻兒或父母送行的視線中,挑走的是永康這個地方特有的希望和夢想。

後來,我在翻看《永康市志》等典籍時發現,早在五代,永康錫匠已在走村串戶。

「打鑞喔、打鑞咯……」這種綿長如鳥語的吆喝聲,從五代一直唱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久久迴蕩在浙江、廣西、海南、福建、江西、雲南等地的青山綠水間。

因此,不經意間,錫這種不起眼的金屬已被永康五金工匠追捧了1000多年,其中的奧妙在哪裡?

在採訪時,不少錫匠都跟我說,錫有「五金之母」之稱,能跟銅、鐵等不同的金屬和諧相融創造出獨特的物理反應,比如在我國的上古、中古時期,錫跟銅「聯姻」創造了輝煌的青銅器時代。

永康二中退休教師徐天送是一位熱心錫雕研究的鄉土學者。他曾告訴我抗戰時期發生在永康的錫匠「救」槍的故事,也用了這個原理。

當時,永康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有志之士奮起反抗,但常發生槍管打不出子彈的事情,一度影響他們的士氣。

「永康有不少錫匠,修槍的事為何不讓他們試一試?」有一位戰士提議。因此,戰士們在鄉間挨家挨戶地打聽尋訪,終於找到聞名鄉裡的方巖鎮象瑚裡村錫匠李世招。說明情況後,李世招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錫與鐵彼此相融,當時他們找我真對了。」後來,李世招曾回憶說。    

李世招將錫塊烊成一團銀閃閃的錫水,然後用火鉗夾起鐵鑿粘了錫水,輕輕塗抹在開裂的槍膛和槍管上,讓抗戰的槍重新煥發出應有的生命力,抗戰的士氣從此高漲。

永康錫匠們還告訴我,錫素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儲茶味不變,插花花長久」的美稱,在永康一帶就流傳著「寧可缺金銀,不可缺錫器」的俗語。 

打錫成為美好事業,在永康人的手中一代又一代地傳承開來,永康錫匠打造出的壺、杯、飯盒等器具不斷地在各地流行。

錫器和錫雕也一度成為皇家寵愛的貢品。除了皇家所用的日常錫具,在永康錫匠當中,流傳頗廣的是半副鑾駕的故事。

相傳,康王趙構被金兵一路追殺,被迫逃到浙東鄉間。正當無路可走時,被一名不知名的姑娘一把拉進高大的草叢藏了起來,逃過一劫。在義烏人宗澤輔佐下,康王在南京順天府成為宋高宗登基。有一天,他突然想起那位好心的姑娘,可是由於當時沒留下姓名,也沒問具體的住址,始終沒有這位姑娘的下落,他不得不放棄尋找。

為了感恩這位好心而不留名的姑娘,他下旨報恩不如報天下,允許浙東女子出嫁時享受「鳳冠霞帔,半副鑾駕」的身譽。此後,在浙江大地,不少家庭都會給將出嫁的女兒打造「半副鑾駕」,以示榮耀——誰說女子不如男,同懷愛國心。 

鑾駕即皇帝巡行或出徵時的儀仗隊。《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有雲:「若鑾駕親徵,則將士爭奮。」 這「半副鑾駕」由18件器具組成,分別是龍頭、睚眥、青龍大刀、大象、獅子、三尖刀、日月、麒麟、盤龍、猛虎、文武富貴手、梅花鹿、仙鶴、鳳凰、大圓錘、扇、朝天蹬、鏜。相傳,它們就是由包括永康錫匠在內的錫匠們打造的。

 一個有力的證據是,至今,永康不少錫匠還能打造這「半副鑾駕」,並以能打造這種鑾駕為榮。

              

據《永康市志》等記載,找上門打鑾駕的太多了,永康錫雕開始鼎盛於明清時期。在民國18年(公元1929年),永康有錫匠1173人。改革開放前夕,永康人口激增,地少人多的現實讓更多人重新拾起打錫這個行當,最多時發展到三四千人。20世紀80年代,永康從事五金行業的人員中,錫匠佔很大比例。

此後,隨著價格便宜的塑料製品增多,永康打錫業出現一個陣痛期。但錫匠們痛定思痛,琢磨「破圈」計劃,創造出提升永康錫雕品質的「三板斧」。

在跟錫匠們交流時,我發現他們大都不願提及「打鑞」這個名稱。鑞是錫鉛合金,其中鉛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金屬,人體吸引太多會引起溶血等不良反應。當時,由於原料供應不足,各地農民喜歡拾撿牙膏殼烊化成原料供錫匠們使用,而錫匠們自己買的錫塊也大多由牙膏殼等製成,當時的牙膏殼就含鉛。改革開放以來,永康錫匠們已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規定:與鉛說再見,堅決用純錫打造錫雕。「現在,單個錫匠所用的原料都是從雲南等地的錫廠直接採購的純錫。」在芝英,一位姓呂的老錫匠跟我說。而在上規模的錫雕企業則直接從倫敦國際錫市場選購純度達99.9%的錫為原材料。由於有著共同的品質意識,永康錫雕的美名再度名揚全國各地,人人稱道永康錫雕色調晶瑩,年代久遠的表面還會出現一種淡黃色或金黃色的薄層,甚是雅致,而在中外藏家眼裡,這是錫雕的上上品。

在採訪過程中,我還發現永康錫雕之所以名聞天下的第二個關鍵詞:深度。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在永康有一批錫匠,堅持純手工創作,並不斷創新,已走出一條令人稱羨的品質之路。

生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應業根總喜歡走進作坊,擺弄那些陪伴了他一生的錫雕工具。

在應業根的腦子裡裝著各式各樣的花式圖案。見有貴客來,他會隨手拎起一把壺,蹲身將之夾在兩腿間,左手握一截方木,右手拿一把六七釐米長的小鐵鑿,在壺身上開始「走鑿」。隨著「噹噹,噹噹當」有節奏的敲打聲,不到三分鐘,一朵朵茶花就已綻放在大家的面前。

據說這是永康錫匠獨創的一種技藝,有圖紋的壺在市面上要貴一些。過去,外地的一些錫匠跋山涉水想到永康學這樣技藝,但學了幾個月只能無功而返。

在一些錫雕大師的工作坊內,發著閃閃銀光的錫也正創造出不同凡響的「絕唱」。他們就像一個魔術師,經過熔化、構思、雕刻等工序,最終將一塊塊不起眼的錫塊,變成了栩栩如生的龍鳳、鯉魚、仙鶴、熊貓……

錫雕大師們相信越民族的東西,越是世界的。這些立體雕作品已給他們帶來不少榮譽和財富。「跟普通錫壺相比,這些藝術品已給我們帶來高附加值。」錫雕大師桑子安說。

據不完全統計,在永康純手工錫雕業中,藝術品的銷量已佔了40%左右,而過去銷量一直在低端的日用器具上徘徊。

    2008年,永康錫雕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名錄,這是永康首個獲取此項目名錄的技藝。

如果說,永康一部分錫匠堅持純手工為了紮根、護源,而另一部分永康錫匠則讓錫雕這個金招牌開枝、散葉,呈現出產業發展和品質提升應有的廣度。

在創業過程中,他們看到了正在被工業流水線產品改變的百姓生活,不少錫匠創辦了錫雕廠。

在錫匠們看來,保護、傳承非遺,並不等同於墨守成規,要敢於使用新工具,善於把握當代審美的趨勢,要借著現代科技的東風,將永康錫雕這一傳統技藝工業化、智能化。

在他們的鼓動下,永康錫雕界工業化、智能化如星火燎原。像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盛一原就引進電腦精雕機、雷射切割機等新科技設備,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精密度、合格率和生產效率。

品質決定地位,標準決勝未來。在此創業過程中,永康出臺了全省首個錫製品企業標準。

為了保證永康錫雕「後繼有人」,自1998年以來,永康市文化部門就不斷投入資金對錫雕業進行重點保護,不斷鼓勵企業在保護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到目前為止,永康已擁有30多家錫雕企業,永康職業技術學校、舟山中學等地已建成永康錫雕傳承教學基地。古老的技藝,已源源不斷地注入了生機勃勃的新鮮血液,有如枯木逢春,已煥發出新時代特有的活力和魅力。                                             

品質永康徵集令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

回首永康發展的過往,提到品質一詞,每一位永康人、新永康人都肯定有很多心裡話要跟我們說。

為此,永康發布發出徵集令,向全社會徵集你心目中的永康品質故事的線索。

徵集時間:即日起至2021年12月止。

徵集範圍:發生在每一位永康人、新永康人和一個村莊、一個家庭、一個小區身邊的品質故事。

內容提交方式:關注永康發布,進入公眾號,點擊左下角的輸入文字內容按鈕,註明「品質永康徵集」字樣,提交即可。

攝影:林群心 葉文彬

作者:馬憶玲

視頻:李智耿 陳維堅

編輯:董碧冰 陳其欣


相關焦點

  • 2017永康十大「鄉愁產品」名單出爐
    本月初,「永康日報」公眾號平臺開始推出永康十「大鄉愁產品徵集活動,短短一段時間,就徵集到各企業推薦的30種產品。其中,包括蘿蔔鈿、豇豆酥、蘭花根在內的11種地方美食,索粉幹、土面、方山柿在內的13種農特產品和錫雕、銅壺、電動工具在內的7種工業工藝產品。這些產品首先需進行網絡投票,截止21日,網絡投票共吸引7萬人參與。
  • 永康銅藝科普小課堂
    青銅:青銅原指銅錫合金,後指除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永康古稱麗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便與銅文化結緣。《山海經》 郭璞注引三國魏《張氏土地記》雲:「東陽 (郡)永康縣南蜀裡有石城山,上有小石城, 雲黃帝曾遊此,即三天子都也。」傳說黃帝徵戰蚩尤,在永康石城山以銅山銅為材,鑄鼎冶兵。
  • 永康話中的異讀字
    聲調、聲母、韻母三者結合構成的一個完整音節就是永康話中的基本表意單位「字」,通常一個「字」對應一個漢字。同一漢字的不同讀音,也就是異讀,構成了語音體系中的不同層次。以下簡要介紹永康話語音體系中的文白異讀、古今異讀、正俗異讀和謬讀四個層次。漢語方言中普遍存在文讀音(又稱讀書音)和白讀音(又稱口語音)的對立。
  • 永康博士聯誼會北京分會成立 章旭升寄語廣大英才更好宣傳家鄉、建設永康,常回家看看
    狀元故裡世澤長,九百博士出永康。我市通過召開博士大會,首次較為系統全面地掌握了永康籍高層次人才底數情況,北京是永康籍高層次人才較為集聚的城市之一。永康博士聯誼會北京分會由在京永康籍博士、專家組成,是在京永康籍博士、專家最大共同體,也是在京永康精英與家鄉溝通聯絡的又一座橋梁,構建了永康籍高層次人才之間協同合作、資源共享的平臺。
  • 探訪五金之都永康:昔日黃帝鑄鼎今朝集群蝶變
    中新網永康8月9日電 題:探訪五金之都永康:昔日黃帝鑄鼎今朝集群蝶變  記者 趙曄嬌  在浙江永康人心中,黃帝是五金之祖,永康是五金之源。  追溯歷史,乾隆《欽定四庫全書》收集南朝 陳 虞荔所著《鼎錄》,這部鼎器的權威著作記載了浙江省金華市永康自古流傳的"黃帝鑄鼎"一說。自黃帝之後,春秋鑄劍,漢造弩機,宋採銅礦,清制槍管。
  • 永康最早的姓氏之一,現有3.2萬人——解析永城第五大姓
    七個祖宗先後遷入形成徐氏八大支系  永康徐氏有著三千餘年歷史,古時徐氏在永康縣的影響很大,所以民間有「徐半縣」的說法。其中截角徐氏為徐琪在東漢末年遷入;雙錦徐氏為徐澤在南北朝時遷入;西街徐氏由雙錦徐氏分出;五崗塘徐氏為徐盛從坡塘遷入;花園徐氏為山東人徐德廉元朝時遷入;龍山徐氏為南宋徐庸從杭州遷入;方山徐氏為徐諫宋時從台州遷入;徐宅徐氏則相傳由薛姓改姓為徐。據市公安局數據統計,永康徐姓現有人口32959人,分布在全市120多個村落。
  • 「平衡車的故鄉」浙江永康探訪
    從永康南站高鐵火車站下車,半個多小時車程後來到蘇溪工業區。初春的永康,天氣乍暖還寒,街道一邊是一排排工廠,另一邊則是一望無際的農田,間或有一些民居散落在周圍,廠區大門上,大多掛著「××實業」「××車業」「××五金」等招牌。
  • 永康人舌尖上的鄉愁是哪幾道菜?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永康...
    永康人舌尖上的鄉愁是哪幾道菜?清嘉慶年間出版的《永康縣誌》記載,那時的鵝肉只用於辦喜事或祭祀掃墓。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科技部把鵝肥肝的生產項目落戶永康。從此,這道來自歐洲的高端美食,便接上了永康的「地氣」。永康的灰鵝吃草,鵝肝格外鮮嫩,越樸素的做法,也越能顯現大廚的功力。只有「蒸」,才最能體現它的原汁原味。
  • 永康人有了自己的大學 永康五金技師學院今日開工
    2019-12-25 14:28 |據永康人微信公眾號
  • 永康企業主眾籌千萬元開小吃店
    永康企業主眾籌千萬元開小吃店 發布日期
  • 永康要修輕軌了,未來永康人出門交通工具有了新選擇!
    而第二條線路規劃的就是開往永康的金武永線,由金華開往武義到永康最後和東陽形成閉環。那這條金武永東軌道線路的規格和設站的具體規劃是什麼呢?和金義東軌道交通形成閉環,形成金華-義烏-東陽-永康-武義-金華的閉環交通。金武永軌道交通的建立對永康是有巨大好處的,首先沿途的地段都會得到輕軌的紅利輻射,永康的公共運輸設施也會得到很大的改善。人口的加速流通產生的紅利也是非常可觀的。永康是中國五金之都,同樣是工業大市、電商大市。
  • 浙江永康:走向世界的中國「門都」
    而依託永康五金塊狀經濟和產業集群優勢,以防盜安全門為核心產品的永康門業,已成為永康五金八大行業中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發展最穩定的產業之一。  目前,永康已擁有門生產企業400餘家,年產各類門產品2500多萬樘,出口700多萬樘,行業年產值達100億元以上。
  • 永康,騰飛的難題主要在哪些方面?
    有人說,永康這個地方的人比較排外,因為當地人特別喜歡說土話。有人吐槽,永康的門衛都喜歡先用一句土話判斷你是不是本地人。而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在公共場合說普通話的比例就會比較高。這麼說永康,多多少少有些過了。永康人如果真的排外,那麼,永康這座「五金之都」是很難發展起來了。
  • 現代技術提供創新思路 永康經驗助力決戰攻堅 「永康智慧」打開...
    2020-09-23 09:00 |永康日報 |記者 程明星 編輯 應桃蕊
  • 臺灣寫真:永康街,低調的生活美學
    位於臺北市中心附近的永康街,因其具有獨特的文化氣息與生活美學,成為不少遊客來到臺灣的必去之地。圖為清晨時的永康街。 張曉曦 攝  中新社臺北3月29日電 題:臺灣寫真:永康街,低調的生活美學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陳小願  街道安靜清幽、藝文美食匯聚,是臺北永康街給人的印象。
  • 興義就近遊:步入永康堡 品百年莊園往事
    國慶假期之餘走進永康堡,一品興義山城往事,回顧莊園百年興衰。 永康堡坐落於今興義市下五屯,始建於清嘉慶年間,鹹豐同治時初具規模,至民國末年,經劉氏家族兩朝四代人續建,形成擁有十三座四合院的莊園格局,為民國初年在貴州政壇顯赫一時的督軍、省長劉顯世和遊擊隊軍司令
  • 永康又一座火車站將建成!
    全新的永康東站建成什麼樣了? 什麼時候通車啊?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去看一看 永康東站的建設情況 永康東站 通過航拍,我們可以看到, 永康東站以及綜合貨場主體已經基本完工, 8條鐵軌並列而行,場面十分壯觀。
  • 永康拘留所「思行教育」日記
    永康拘留所秉持「文化修心、法治正心、道德省心、紅色敬心、情感暖心」的「思行教育」經過4年多的實踐探索和實證檢驗,所內「被拘留人與當事人達成諒解率」、「矛盾糾紛化解率」、「親情關係修復率」、「守法守規率」明顯提升,榮獲「國」字稱號。
  • 永康公積金業務 「八婺通辦」
    為方便群眾和企業「就近辦事」,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永康分中心推動25項辦事事項在金華市域範圍內「通繳通辦」,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永康分中心打破原有繳存、提取業務必須在繳存所在地管理中心辦理的區域限制,在農行、農合行、中行、工行、建行共計開設了34個銀行網點,通辦所有的繳存、提取業務。群眾、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跨區域任意選擇網點辦理。在金華市域範圍內,「足不出鎮」就能申辦永康的公積金業務。在新增辦事網點的同時,永康分中心辦事效率、服務質量再提升。
  • 永康留你過大年|市婦聯請你吃遍「舌尖上的中國•永康味...
    永康留你過大年|市婦聯請你吃遍「舌尖上的中國•永康味」!「飛哲味道」火爆來襲!永康留你過大年尋年味、品民俗話新春、過大年春節即將來臨,為降低人員流動,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新永康人發出「永康留你過大年」的誠摯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