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的學習,上一篇講義,主要涉及到三種核心題型: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分析論證方法及作用。詳見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常考的七種核心題型及解答思路(1)
本講,接著講述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常考的七種核心題型,從第四種到第七種。
4. 分析論據作用,補寫準確論據。
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是確立論點的理由。 論據一般與論點一致,大體上有兩類:
論據題通常有兩種考查方式:
(1) 分析論據與論點的關係。圍繞論據與論點的關係,常出現如下設問:分析某個論據的作用,結合幾個論據寫出觀點,根據觀點補寫論據等。
這類題需把握一點:議論文中,論據材料與論點是高度統一的,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兩者的關係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係。
(2) 補寫恰當的論據。
補寫事實論據時應注意,首先,議論文中的敘述不同於記敘文的敘述,應力求簡明扼要。 其次,一個事例,往往具有多面性特點,可以同時證明很多觀點。
在闡述時,一定要注意做到「定向」,把方向定在能證明觀點的那個部分或角度,然後有重點地敘述。
5. 分析關鍵語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這類題,我們應在掌握特殊段落作用的基礎上,就具體文段進行具體分析。
開頭段的作用:(1)引用名人趣事(典故、傳說、詩歌、寓言),提出論點(引出論題),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2)通過寫……事例(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引出論題);(3)把……事例(名言)作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來證明文章的論點,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中間段作用:承上啟下,總結了上文關於……的容,引出下文對……的議論。
結尾段作用:(1)總結全文,得出中心論點;(2)強化……中心論點;(3)發出號召、勸勉人們……;(4)補充論證了……(使論證更嚴密)。
6.議論文 關鍵詞句的品讀與理解。
對於議論文的語言特色,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分析:
對議論文詞句的品讀與理解,參照記敘文,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 緊扣具體語境 。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句的含義 , 是詞句理解題最有效的解答方法。 有些句子,我們孤立地解讀,往往很難理解其內涵。 如果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推敲,有時便一目了然了。 有些含有比喻義的詞句(比喻論證),還需要我們透過比喻義,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2) 運用還原替代。 代詞指代的內容大多在上下文之中,碰到考查理解代詞指代的內容的題目, 我們就要用所指代的內容替代句中的指代詞, 讀讀看是否通順且符合句意。 如果符合句意,一般答案不會有太大偏差。
(3) 明確寫作手法。 作者在文章中會運用一些寫作技法或修辭手法 ,使句意蘊藉含蓄,耐人尋味,分析這樣的句子,必須明確它用了什麼寫法,並分析這些寫法的表達效果。
7. 非議論成分在議論文中的作用。
議論文語言雖以議論為主,但也會運用其他表現手段,也有一些非議論成分。 如某些例證,要用到描寫,講清事實,要用敘述,講明寫作緣由以及事物特點等,要用說明,愛憎喜惡感情抒發,則要用抒情。 對於非議論成分,答題過程中要明確一點:它們都是為論點服務的。
通過以上對中考議論文閱讀命題的講解中,大致明確了中考議論文閱讀設題的方向,希望對大家複習起到一定作用。
植根文化文學,專注初高中語文。獲取更多助益,請關注:人生底色看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