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閱讀專題——
01 議論文總括
為幫助同學們更好的複習中考議論文,小編今天開始逐條整理中考議論文的知識點和答題技巧。
中考議論文閱讀考查,主要有以下常見考點:
1.在文章中迅速而準確地找出論點及分論點;根據全文內容或一段內容,歸納、提煉中心論點或分論點。
2.識別文章中不同類型材料(如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充當的論據,並能分析出論據與論點之間的區別,指出具體的論據在文章中的作用;或者評價論據使用是否恰當;或者根據語境需要,補充恰當的論據。
3.指出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相應的判斷。
4.識別五種論證方法(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結合語境指出具體論證方法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5.指出議論的結構,說出論證過程的內在聯繫。
6.品析議論文的語言,結合語境分析語言特點及作用。
7.聯繫生活,結合所考查的文本內容進行拓展比較,或將文章的相關內容與原理運用於生活。
議論文閱讀考查常見的題型有填空題、簡答題、選擇題、類比拓展題。下面按照考點分述其考查方式:
論點的考查多採用填空、簡答兩種題型,有時也會採用選擇題。
對論據考查採用簡答題,一般為分析、評價論據的作用,或補充一個恰當的論據;也採用選擇題型考查補充論據是否恰當。
對論證方法的考查,多採用結合語境(如畫線句內容)分析其作用,一般不作概念名詞類考查;有時也會結合議論文的語言特點進行,如對比喻論證方法的考查,多採用此法。
對論證結構、論證過程的考查,往往採用兩種形式:一是直問式,如「請說出X段採用的論證結構」;一是調換順序式,如「X段可不可以與Y段互換位置」,等等。
拓展比較類考題,往往會將文章與其他語段(或是課本內容,或是課外內容,但命題者會提供出來)進行類比,或求同,或求異,旨在考查考生的比較歸納與多元分析能力。
議論文閱讀的命題,不注重名詞術語的考查,側重對考生領悟文本內容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與拓展運用能力的考查,試題呈綜合性發展趨勢。
【知識儲備】
議論文閱讀涉及到如下知識點:
1.論點,是作者對所論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人們談論某個話題、評說某種現象,心中總有個觀點,將觀點行之於文,就是「論點」。論點要求正確、鮮明、針對性強。
2.論據,是證明與支撐論點的材料。我們平時所說「言必有據」的「據」就是指論據。論據,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有代表性的確鑿事例、史實以及統計數據、圖表等;道理論據,指經過實踐檢驗的精闢理論、名言警句、民間諺語及公認的定理、事理等。無論是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都必須典型,與觀點相統一。
3.論證,就是組織材料證明論點的過程。論證包括論證方法與論證結構。論證方法常見的有事實論證(例證法、擺事實法)、道理論證(講道理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和引用論證五種;初中階段涉及的論證結構主要有並列式結構、遞進式結構和對比式結構。
4.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嚴密。限制性、修飾性的詞語往往更能突出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多為中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