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能文能武 為我們留下了研究截拳道的6大著作手稿

2020-12-17 古今獵奇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享年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遊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7月8日為錯誤翻譯)。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李小龍

李小龍能文能武,他每當練功之餘,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逝世後留下了六本著作手稿,這6大著作手稿分別叫什麼:

1、《截拳道》

介紹李小龍截拳道的手稿。

2、《截拳道研究》

李小龍對截拳道研究和領悟的手稿。

李小龍

3、《功夫記錄》

李小龍相關功夫的練習研究記錄。

4、《二節棍法》

李小龍二節棍法的相關研究和介紹。

李小龍

5、《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

李小龍拳術的圖解介紹。

7、《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

李小龍武打技法介紹。

李小龍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李小龍的截拳道在福州也能學
    本報訊說到武術,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太極或少林拳,知道截拳道的人不多,但只要提及李小龍,大家一定對他的非凡身手過目不忘。而截拳道就是由一代宗師李小龍創立的。 截拳道以詠春拳為技術基礎,糅合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菲律賓拳術、柔術、擊劍等26種世界武道精華,汲取中國古典哲學及中國傳統武術思想精髓,以武入哲,於1967年正式確立其武道哲學「截拳道」之名稱。截拳道的宗旨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指引人走向自我解放的自由之路。 如今,李小龍的一身好功夫,在福州也能學!
  • 神問答|李小龍創立了截拳道,為什麼卻沒有截拳道的高手出現?
    用戶名為「chengkunkk」的網友的回答,吸引了圍觀群眾的256個贊和15個交流討論:這個問題,很簡單,分為幾個層面。由於李小龍死得過早,所以他只留下了理論,而沒有留下具體的訓練方法。由於李小龍死的過早,所以,他創立的截拳道只留下了理論與哲學思想,這是最寶貴的部分。
  • 木村武之:終生為李小龍守靈的截拳武者!
    1973年7月20日,一代巨星李小龍意外去世,留下了自己尚未完成的截拳道體系。多年來,李小龍眾多傳人也都遍布世界各地,將各自理解的不同風格截拳道進行發揚與傳承,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黃錦銘的原本截拳道與伊魯山度的概念截拳道。
  • 李小龍的截拳道真悲哀!中國竟無人能學習繼承,專家的解讀很現實
    【文/搏擊江湖】一直以來,一代功夫巨星、武術家、武術哲學家、截拳道的創始人李小龍先生都是備受敬仰的武林高手,甚至被譽為傳播東方功夫文化的先驅。李小龍最為經典的武術便是截拳道,可惜李小龍創立截拳道不久就英年早逝。
  • 李小龍去世後,為他扶靈的6個外國人是什麼來頭
    在隆重的葬禮上,李小龍的親人已泣不成聲,隨著哀樂的奏起,6位外國人親自為他扶靈,他們神情莊重,舉手投足之間都表現出對李小龍的深切哀悼。這6位外國人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們都是李小龍生前的好友,來自不同國家,從事不同的職業。這6個人到底是誰呢?
  • 新書讓你「再認識李小龍」 原來他還是個詩人
    這是印在中信出版集團不久前推出的新書《再認識李小龍》封面上的一句話。恰如這句話總結的那樣,本書藉由對李小龍研究專家約翰·裡特和著名導演徐浩峰的採訪,並通過綜合整理收集自香港文化博物館、順德李小龍紀念館、李小龍基金會及美國舊金山市國立檔案館等的大量資料,詳細介紹了李小龍從出生到闖蕩影壇、揚名立萬直至突然去世的人生軌跡,其中披露了不少這位功夫巨星鮮為人知的事情。
  • 歷史上的今天:李小龍誕辰 探尋李小龍的死亡真相
    他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著名的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改革先驅者,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武道哲學的創立人,在全球各地具有極大影響力。他對中國電影業的貢獻永不磨滅,3部電影打破空前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全亞洲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總票房達2.3億美金。毛澤東,賓拉登都喜歡看李小龍的電影。1964年參加全美空手道大賽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羅禮士榮登冠軍寶座。
  • 首次宣告截拳道誕生!1967年李小龍親自闡釋截拳道科學和哲學:美國黑帶雜誌對李小龍的首次專訪(上)
    我們與其說這是李小龍在介紹他的截拳道,倒不如說是李小龍通過武術專業媒體,對當年的傳統武術界發起的首次離經叛道的批判,以及首次思想解放和真功夫啟蒙,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使幾十年後,我們發現這位截拳道宗師對於傳統武術的批評,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仍然振聾發聵。無論是了解截拳道,還是了解李小龍的武術觀,本文都為您提供了最直接的第一手歷史資料。
  • 原來李小龍的截拳道,根本不是中國功夫!
    李小龍很厲害,中國的驕傲,創立了截拳道,開創了功夫電影,把中國功夫推廣到了全世界。但是李小龍的截拳道並不能代表中國功夫!這是為什麼?李小龍小時候和父親李海泉學太極,後來拜詠春大師葉問為師學詠春拳,這都是中國功夫,沒有問題,但是後來李小龍學習了世界多個國家的搏擊術,比如空手道、拳擊、柔術、跆拳道、菲律賓拳、擊劍等,李小龍博採眾長,加上全新的搏擊理念,創立了截拳道。所以截拳道雖然包含部分中國武術,但是還有很多國外搏擊術。
  • 紀念·視頻專訪|李愷師傅:我和李小龍師父公開示範截拳道的幕後故事
    在專訪中,李小龍宗師首次公開了「JEET KUNE DO」(截拳道)名稱,並以自己身為中國武術家的文化自豪感,括號注釋其為「中國拳法」,從而宣告截拳道的正式創立。我們那個時候,在美國,所知道就是空手道,或者是跆拳道,從來沒聽到過什麼功夫,那是沒有的。《黑帶》雜誌很有權威,他們就來採訪李小龍,說小龍啊,我們希望你介紹下你的截拳道,小龍說可以可以呀。 那麼,那天,我們練完拳以後,小龍師父就說:「李愷,你留下來」。哦,留下來,我以為他要找我談話什麼的。(但)他說今天有個雜誌(要來)探訪我,我要你幫助我來示範截拳道動作。
  • 截拳道基本概念及技戰術訓練體系基本構成
    在中國,人們只知道「截拳道」這一個概念,而在美國,根據李小龍武道演變過程中的歷史命名,以及近年來自然形成的截拳道傳播分野,截拳道分為了:(1)振藩功夫( JUN FANGUNG FU)(2)原始截拳道( ORIGINAL JKD)
  • 截拳道大師呼籲全中國紀念李小龍!網絡噴子:李小龍是美國人
    近日,中國武術名家、南京原本截拳道館長張安邦向大眾發出了正能量倡議,他呼籲將7月20日定為「中國李小龍日」。作為當代截拳道的代表人物之一,張安邦始終心繫著中國功夫的發展與傳承,他不僅是大陸地區與李小龍高徒一同合練時長的武者,還是李小龍的忠實粉絲,他的拳館裡還擺放著一尊李小龍的雕像,以表達對前輩的崇敬。為人謙遜儒雅的張安邦表示:「7-20中國李小龍日,感恩大家支持張安邦提議將每年7月20日定為「中國李小龍日」。」
  • 日本版「李小龍」今井隆星,連甄子丹都連聲稱讚的截拳道未來之星
    時至今日,李小龍的截拳道格鬥技藝依然萬眾矚目,風行海內外。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世人皆知,李小龍不僅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還是截拳道創始人,其武道哲學影響全球。偶像的力量,李小龍雖英年早逝,但他在全球卻有數億粉絲。
  • ...李小龍|誰能和李小龍一較高下?葉問為何在早年就斷定李小龍短命?
    李小龍在網絡上一向話題性十足,此前有多位網友曾對其進行發問,引來了大批網友圍觀討論,小編精選出以下幾個熱門問題供大家討論:李小龍創立截拳道之前,曾經學過哪些武術套路?誰能和李小龍一較高下?事實上李更多時候是被神話了,或者說是被炒作的,即便是把李的最佳狀態放到今天,在自由搏擊的規則框架下,能打敗李的應該會有很多人,但歷史不允許假設,逝者已逝。
  • 同樣是傳統武術,李小龍的截拳道還不如散打?專家:截拳道不實用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猝然離世,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腦水腫」,但種種跡象顯示,李小龍之死恐怕另有原因,很多人都堅信他是被有預謀的殺害的,但由於缺乏證據,使得其死亡真因充滿了迷霧。 雖壯年而逝,但李小龍所取得的成就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無法達成的。美國政府甚至將每年的6月8號定為李小龍日,可以說是對他最為崇高的敬意了。
  • 永遠的李小龍[組圖]
    段二:     我們中很多人渴望成功,     但懼怕失敗。     儘管我們有能力,     將理想變成現實。     只有培養自然直覺的人,     才能建立自己的觀點,     卓有成效、令人欽敬,異彩紛呈。
  • 如果李小龍還活著,今年已經80歲了,他還會是一代武術宗師嗎?
    還被列入「20世紀最有影響的100個人」,英國電視臺將他列為「歷史上最偉大電影明星」之一,他曾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讚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他還被全世界一致公認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 李小龍走道踮腳,葉問:你腳跟不挨地,會短命!沒想到20年後應驗
    李小龍七歲學習太極拳,懵懂的幼時學習時光,為他以後燦爛的武術生涯做了完美的鋪墊。13歲那年,李小龍跟隨詠春拳大師葉問學習詠春拳,在長期的刻苦練拳後,李小龍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格鬥比賽,這段經歷更加讓李小龍懂得苦練拳法的重要性。
  • 李小龍成龍李連杰單挑誰能贏?
    其實,在真正的體育範疇內,中國功夫早已有了長足的科學化的進步,與我們傳統印象中的中國武術早已是兩個概念了。傳統武術作為強身健體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和不斷以競技為目標的中國功夫相差越來越遠。但現在有些人總是在混淆視聽,動不動就打著弘揚中國功夫(其實是一種以表演為目的傳統武術)的旗號,行蠅營狗苟之實。
  • 伊魯山度大師與原始截拳道
    伊魯山度大師代師授課,眾弟子行禮1967年7月9日,李小龍為自己創立的武術新體系正式命名為」截拳道「。在此時期,「原始截拳道」的代表著作--《李小龍技擊法》完成了示範動作的拍攝。從1964年--1967年,也就是李小龍改革「振藩國術」直至創立「截拳道」的關鍵時期,伊魯山度一直追隨著李小龍。因此伊魯山度擁有李小龍武術不同發展時期的三張證書,成為李小龍武術體系的集大成者。伊魯山度成為了李小龍「振藩國術」到「振藩拳道」,以及到「截拳道」的見證人、學習者和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