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婚姻和帶娃就是一場大修行,生娃之前和生娃之後的女性那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有人說:「孩子的出生不僅將女人和男人區分開來,也將女人和女人區分開來,於是女性對於存在的意義的理解發生了巨變。
她體內存在另一個人,孩子出生後便受她的意識所管轄。
孩子在身邊時,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時她也做不了自己。於是,不管孩子在不在身邊,她都覺得很困難。」
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在《成為母親:一個知識女性的自白》中這樣寫道:
成為母親的過程,生理上的變化只是表象,真正在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是女性自我的喪失。而這,才是最讓女性焦慮和痛苦的地方。
生娃之前的世界要多簡單有多簡單,考慮最多的是自己下一頓應該點些什麼美食或者去哪裡浪,勤奮點的會下班充充電,然後做點喜歡的事情聽聽歌看看電影再洗洗睡。
生娃之後就好像整個世界經歷了一場大風暴,從家庭成員的關係;到孩子的屎尿屁,大病沒有小病不斷;
做不完的家務和一日三餐;還要應對另一半的不忠,欺騙,精神PUA,語言暴力;
還有如何教育好孩子,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更要面對被生活、伴侶,經濟壓力、孩子、自我給生生撕裂的心。
焦慮痛苦都不值一提了,老母親早已歷經這個人間煉獄。
一顆心雖然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但在某些時候又會變得柔軟而堅定,那就是孩子奶聲奶氣喊媽媽的時候,也是孩子要抱抱的時候。
即使生活中出了重大事故,一波三折,再也不似從前哭哭啼啼,好像沒了明天,而是能雲淡風輕,一切鎮定自若。
這個過程女性是真正的鼎力前行,乘風破浪,也是破繭成蝶,這是女性這輩子最重要的功課,學好了,自然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難倒我們。
以前還會被所謂愛情之類的曖昧絆住腳,陷入某種情緒不能自拔,現在除了自己和孩子,其他絲毫不為所動。
只有眼下的才是真實的,只有身邊的才是摸得到的。
人和事看透了,還會自尋煩惱嗎?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嘛。
不管對誰都是這個理,那麼把握自己就好。
二、
都說再美好的婚姻都有一萬次想要掐死對方的衝動,但是依然只是衝動,很少會去真正行動,極端的除外。
譬如我,最近諸事不順,大人都得了病,孩子打完預防針後吹空凋沒注意也感冒了。
我自己病沒好第二天又被傳染感冒了,頭疼欲裂,還要照顧孩子飲食起居,一日三餐的,晚上孩子鼻塞我還整晚沒得睡,白天沒有整理自然家裡就會亂一些,碗也沒及時洗掉。
而孩子爸回來看到家裡的雜亂就是一頓黑臉,不顧我身體已經很不舒服,然後開始嘚吧嘚吧的數落這裡沒弄好那裡沒弄好,滿是怪罪。
這也是他一貫作風,脾氣臭還自帶優越感,將你踩得一無是處。我其實早已見怪不怪,儘量避開鋒芒,為了孩子我忍,為了自己的崛起我忍。
可真的倒黴,被他過了病不說,什麼都遷就他,手上有切菜傷,燙傷什麼的我一句話不說,他累我就什麼都自己來。
但這次真的病倒了,還要這樣對我,
我整個人都氣瘋了,我難受得要命就當看不見似的,還要挑三揀四,精神暴力。
他真的是已經習慣嘴毒刻薄了,也許家族基因遺傳。
當時我就撂下話,想離是吧,趁早,我早就不想過了,忍得夠夠了,你再找一個免費保姆伺候你吧!
後來他也就消停了。
這經常是日常。我們會回懟,遇到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黴。
我們自從結婚後就真的沒怎麼好過,一直是波折不已,我更沒感受到幾天好日子,一旦有好日子苗頭,兩人好像和好,馬上就會出點事,
這不,我自己病沒好,帶著孩子出去玩,就又撞車了,他開的車,腳磕破了,腫得挺大,嘴上也磕腫了,大侄子回深準備開學,他爸媽沒時間又拖我照顧幾天。
我情況不太嚴重也不得不答應了,因為住得近,以為我每天就是帶娃,也順便幫帶一下。
我鄰居之前還跟我 聊她老公,說很自私,只顧自己,從不體諒她,我當時就覺得和她的想法不謀而合,有些男人啊,真的是自私得可以。
但是日子要過啊,娃還是碎鈔機。自己能力又不行,不是嗎?
三、
所以很多人會問如果過得不開心為什麼要將就,這還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
婚姻有兩種狀態,一種沒孩子,一種有孩子。
很多進入婚姻的,離婚的大多是沒有孩子的,一拍兩散,乾淨利索,不將就
另一種就我這樣的,有了孩子離婚沒那麼容易,起碼我身邊不多,我身邊的兩對都是沒有孩子離婚的,而有孩子的基本能過則過,不能過也要將就著過。
除非女方脾氣不好,真的不能忍。
否則就是一個擠破腳也要磨合的過程,
有句話說的就是一對婚姻圓滿的夫妻,一定是去掉另一半的自己和對方融合的。
所以,即使腳被擠得血流不止,多磨合個三年五載的,就會成為上下鋪的兄弟,成為真正的親人。
而親人是可以包容的,再不能忍,沒個兩三天也忘了。
甚至可能就一晚,因為有娃的日子真容不得你矯情,你連找個時間顧影自憐都沒有,想半夜等孩子睡了哭一哭,但一天下來太累了,一倒在床上還沒給孩子講兩句故事就自個睡著了。
第二天醒了看著屋裡的孩子爸笑臉對著孩子,也還挺欣慰,氣也消了一半,真沒時間吵架,他還要上班,娃馬上醒了還要做早餐。
況且即使當面吵架,他是孩子爸爸,我能怎麼樣,我不想在孩子面前發瘋,我愛孩子,不想讓她有什麼心理陰影,這裡我還是特別控制得住的。
事後我只能象徵性的挽回一下面子,以後你不可以這樣了,別把人不當人之類的話。
他找到臺階就會下,就像一切沒發生一樣,對著孩子說,媽媽辛苦了,辛苦了。
他很少會當面道歉,除非自己真的覺得過分了,我也懶得計較。
當你看透一個人時也就會對一個人的行為持觀望態度,都無所謂,我反正不屬於你,愛咋咋地。
我一個女親戚婚姻過得特別憋屈,老公出軌,包養大學生,公然帶回家,罵我那個女親戚白痴,只會吃什麼都不會,大傻子什麼的,總之什麼話難聽罵什麼,但就是沒離婚,因為她經濟不獨立,又捨不得兩個兒子。
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當然,打死我也不會過成那樣,起碼他已經比以前改了很多,而是抗壓力也大了很多,不會動不動發脾氣了。
說了這麼多,很多不幸福的家庭之所以會將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孩子。
如果一旦離,孩子歸誰都不好說,特別是媽媽收入不穩定甚至沒有的情況下,孩子判給媽媽的可能性很少,那麼很多媽媽是不願母子分離的,也就將就了,履行的也僅僅是一個母親的責任。
這就是全部的原因。
所以如果不想將就,再要孩子之前,趕緊多掙點奶粉錢吧!以求走的時候可以瀟灑的帶走孩子,而不是將就行將就木的婚姻。
結束語:
電視劇《三十而已》陳嶼都改變了,我們為了孩子也要學著去影響另一半,相信他會看到你的好會慢慢改變自己。
只是男性天生比女生不會處理情緒,所以,如果改變不好就當他是巨嬰吧。
如果自己哪一天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時間來培養孩子了,再踹不遲。
婚姻就是一場怎麼選都會錯的選擇,如果執著對方的回報,就會在這裡遍體鱗傷,因為害怕失去所以用力抓緊,一旦放鬆,彼此舒服。
歡迎大家關注 ,婚姻情感,育兒人生我們一起探討。原創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