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趣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其實有近因效應在暗處助攻

2021-02-13 長盛基金

本文共2316字,預計閱讀需要6分鐘。

×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也絕非不可改變。從耳熟能詳的俗語「女大十八變」,到富含哲理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再到天差地別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可以窺見一二。

為什麼第一印象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其實排除當事人的今昔差別之外,還有近因效應在暗暗助攻。什麼是近因效應,對我們的投資又有何啟發,和小盛一起來看看吧~

記得在上學的時候,經常會背英語單詞。一列列單詞表,反覆背下來,最後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 順著背的時候,我們對結尾部分單詞的記憶往往會深於中間部分。★ 倒著背的時候,我們對開頭部分單詞的記憶同樣會深於中間部分。所謂近因效應:是指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比如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腦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一個人剛開始接觸,可能覺得印象不是特別好,但隨著在一起共事接觸,或一段時間不見會給你天差地別的反差感,比如女大十八變、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些都是近因效應的表現。除此之外,近期發生的事,也會讓我們以近期的短期現象去推導預測長期未來的傾向。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我們時常站在現在看過去,總是後悔莫及。其實不是我們愚蠢,是過去和當下的環境變了,近因效應是我們的通病,讓我們只看到了當下利益,而忽略了長遠利益。

在投資中,近因效應在我們身上展現的可謂也是淋漓盡致。我們會過度的關注最近發生的事情,然後認為最近發生的事情在以後也會繼續發生,而後因為這樣的「線性念想」引發了特有的情緒,在情緒的影響下開始了變形的操作。

比如說,開年來股市漲的不錯,有一種聲音越來越「響亮」。

「現在股票漲得這麼好,以後肯定也會漲。哇現在我都沒有買什麼,這樣賺不到多少錢呀,不行我得趕緊買一點去。」

短期下跌 → 長期下跌 → 恐懼 → 不買甚至是賣出近因效應,會影響我們對市場的理性判斷,帶來過激情緒,過於樂觀,或是過於悲觀。首先近因效應不一定都會帶來負面影響,比如最近遇到了高興的事情,然後配合著近因效應,腦中自然的預想到未來也會高高興興的,擁有這種開心樂觀情緒,豈不是好事?但投資是一件絕對理性的事,不能讓近因效應打亂你的投資節奏,我們要避免受其影響。

《有效資產管理》書中說:「注意近因效應,不要過分相信那些收益率數據不足二三十年的資產。儘管外國股票和小型公司股票最近表現不佳,它們仍然應當在你的組合中佔據一席之地。」意思就是讓我們把眼光拉長,考慮更長時間的情況,排除短時間的「階段性噪音」。換句話說,見樹木,更要見森林。問自己一個問題,拉長時間來看,現在的情況在以前是怎麼樣的?在以後還能持續嗎?

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受近因效應影響,投資者行為變動會引起短期市場波動,但這不是市場規律,即使重複發生,表現形式也不相同,盲目追逐很容易造成追漲殺跌的局面。拓寬能力圈,加深能力圈,掌握不變的大道和常識,了解一些歷史規律,了解一些標的特徵和合理收益率,就不會受到近因效應的影響。

最後我們要記住:「天天有收入的,是揀破爛的;月月有收入的,是打工仔;年年有收入的,是拿年薪的高管。」收益是需要時間來換取的,獲取收益的時間周期越長,你的收益可能越大。當你為一隻產品近期的不漲或下跌而擔憂、煩擾的時候,請你從更長的時間框架下思考一下這隻產品的內在價值。當它真正物有所值的時候,價值回歸就是大概率事件,儘管這種「回歸」可能需要一年、三年甚至五年的時間。正如美國一位大法官說過的一句名言:「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價值也一樣。



風險提示: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業績不構成本基金的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及《招募說明書》。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課 丨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其實有近因效應在暗處助攻
    比如耳熟能詳的俗語「女大十八變」,如含哲理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再如天差地別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可以窺見一二。為什麼第一印象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其實排除當事人的今昔差別之外,還有近因效應在暗暗助攻。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投射效應
    印象形成效應類型多樣,這部分知識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為出現,考查形式多為事例型的反選題,其中有一些知識點名稱較為相似,但其實質卻大不相同,因此答題過程中要注意區分,這樣便可順利再下一城。下面我們來詳解印象形成效應中的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投射效應。
  •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當我們在做一些選擇判斷時,常常不經意間會受到心理學裡的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影響,那麼這兩種心理究竟是怎樣的呢?首先設想一種情況,當你在參加一個演講活動時,現在你有優先選擇順序權,你傾向於靠前的順序還是靠後的順序呢?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吳下阿蒙終成人人學習的典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個成語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分開三個日子,再次相見,就應該另眼相看,不能總是用老眼光去看人。這個成語是出自三國時期呂蒙的身上,呂蒙是誰,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重要的將領。所以呂蒙就這樣從一個人人皆知的「吳下阿蒙」,變成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人人典範。
  • 《三國志戰略版》呂蒙使用攻略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18183首頁 三國志戰略版 《三國志戰略版》呂蒙使用攻略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三國志戰略版》呂蒙使用攻略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 《中國新說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周湯豪逆襲
    《中國新說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周湯豪逆襲!在中國新說唱這個舞臺上從不缺乏有想法的年輕人,也不缺少年輕有活力的說唱選手,這是一個全新的舞臺,也是一種對音樂的另一種認識的開始,總會有著那麼一群人,用著說唱來詮釋自己的人生。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前幾天國慶小長假回家,七大姑八大姨都湊過來誇我,說我現在有出息了,研究生考上了,工作調動了,薪資漲高了,還找了一個漂亮女朋友。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笑著應付著這一切。其實早在2015年本科畢業時,我就看到過考研的消息,但是當時沒有當回事兒。直到後來,學歷成了我職場上絆腳石的時候,我才重新開始重視這個問題。當它可以變現的時候,考研就變成了一股怎麼都壓不下去的勁兒。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國產車在這3個方面已經超過合資車!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國產車在這3個方面已經超過合資車!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在這麼多年的發展進程當中我們的國產車也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副模樣了,而在最近幾年國產車的市場銷量也在一步一步的提高,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仍舊保持著外國的月亮格外圓的心理,他們也依舊認為國產車仍是多年之前那幅不靠譜的樣子,但是事實卻早已不再是如此,國產車在彌補自己的同時甚至比起合資車還有了很多的優勢。
  • 為什麼人們常用「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形容進步很大!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在日常生活中聽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但是卻不了解這句典故的出處,那麼這句典故這究竟是從何而來呢?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最早出處於《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蒙始就學,篤志不倦……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典故為三國的孫權、魯肅和呂蒙之間的故事,呂蒙年少便隨軍出徵,徵戰各地,且屢建功勳,深得信任。
  • 【成語故事學堂】NO.15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的確,竹,有著不一般的中國傳統文化含義,竹子四季常青象徵著頑強的生命;竹子空心代表虛懷若谷的品格;其枝彎而不折,是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生而有節則是高風亮節的象徵。今天杏兒姐姐要和大家一同學習的成語故事叫做《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 95後社交保鮮期:朋友圈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95後社交保鮮期:朋友圈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知道小王的事嗎?太有意思了!」「不知道誒,怎麼了?」「啊你沒看他票圈嗎?他還發了好多好玩的照片呢……哦好吧找不到了,他的票圈設置了3天可見。」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想提升自身氣質?讀書是最佳捷徑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這段話摘自司馬光《資治通鑑》,講的是孫權勸學的故事。也是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出處。我就經常讀書,感覺大有益處」。呂蒙聽了就開始讀書,不久後魯肅和呂蒙交談,對呂蒙的氣質談吐大吃一驚!說:你和以前的那個呂蒙簡直判若兩人!呂蒙說:讀書的人即使離別三天也變化很大,你不能再用舊眼光來看待我了。這個著名的典故告訴我們,要想提升自身氣質,讀書是最佳捷徑。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白衣少年苦讀經書終成一代名將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成語大家都明白什麼意思,也就是說,人是不斷進步的,你過幾天再來看一個人,就應該換一種眼光了。那麼這句話最早是出自誰人之口呢?他就是那個設計打敗關羽的呂蒙。你說你忙,可你有我忙嗎?我年輕的時候,就讀過《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國語》,執政以後,又讀了《史記》、《漢書》、《東觀漢記》和一些兵法書籍,讀完後覺得很有收穫。你也回去讀讀。」呂蒙見孫權說得苦口婆心,就答應下來了。
  • 獨家區分前攝抑制、倒攝抑制、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作為一組進行區分,一提到「系列位置照應」,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以下兩種效應。近因效應:最後看到或聽到的材料不容易遺忘。例如:聽力考試中,我們總是能記住錄音中結尾的部分。首因效應:最先看到的內容不容易被遺忘。例如:背課文時,第一段記得更清楚。
  • 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這6個成語了解一下
    曹操有宗族兄弟,劉備有關羽、張飛,而孫權養士也不差,其間佼佼者無疑是呂蒙,字子明。該說明是要說明的:成語典故系列的文章,是順著《三國志》寫的,有些成語可能出處更早,重複的成語也不會再寫,望知悉。以肉餵虎母親要責罰呂蒙得解釋,但他人的侮辱就不能隨便忍了,曾經有小吏說「你這豎子能幹什麼,給老虎送肉吃嗎?」
  • 家長運用「近因效應」,使孩子更優秀
    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自然是要去進行批評的,但如果一味的批評,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加嚴重的傷害,所以我們可以運用「近因效應」來改變批評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更願意去改正自己的錯誤。什麼是近因效應?近因效應主要指的是當一個人在記住一系列事情的時候,只對末尾的部分有著更好的記憶效果
  • 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可丁君與我聊「技進乎道」
    我看了非常汗顏,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一起學書法的,怎麼就相差這麼遠了呢?幾年不見便成了天壤之別。他那書法,從整體上看富於張力、線條變化、疏密得當、節奏韻味、墨色枯潤、濃淡虛實、疏散閒淡與情緒抒發上都讓我再學幾年也望塵莫及。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帶著仰慕的心情去拜見了可丁君。
  •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這些「名車」顛覆你的想像
    但正如劍有雙刃,「標籤思維」也並不是非黑即白。換個角度而言,為外界事物貼上標籤,能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快速把握事物的核心特質,優勢、不足、愛好、閱歷等,既能高效地建立高質量社交,又能減輕大腦工作負擔!人如此,車亦然。身處產品紛亂繁雜的車市,持幣待購者要想挑到令自己滿意商品無異於大海撈針。
  • 刮目相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近義詞有:另眼相看、另眼看待,反義詞有:視同一律,刮目相看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用於取得顯著成績。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測試福特銳際四驅版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當呂蒙對魯肅說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這句話時,不知道內心是否充滿了自信和期待,自信於自身的改變和成長,期待他人的肯定與讚許。我與福特的分別,用「士別三日」可能都不足以形容。近兩年我幾乎沒有接觸過福特的車型,而當我拿到銳際的鑰匙時,我確實對它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