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感受傳媒精英的創業與創新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培養新時代需要的專業碩士
「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
果殼網CEO、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在《傳媒創新與創業》課堂上這樣闡述創業過程中需要的前瞻性。過去四年時間裡,他的公司經歷了三個關鍵轉折點, 由此展開,他細緻地分享了自己的戰略選擇以及商業思考。
姬十三(果殼網CEO,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在課堂上。
除了姬十三,《傳媒創新與創業》課堂在本學期已先後邀請了方三文(雪球財經創始人、網易前副總編輯)、張銳(春雨醫生創始人、網易前副總編)、蔣志高(《南方能源觀察》執行總編輯)等傳媒業界精英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通過創業嘉賓的親身講解,一個個商業案例變得非常生動,那些生硬枯燥的商業數字也變得富有感染力。
雪球財經創始人、網易前副總編輯方三文(左)與曾繁旭(右)在商討課程講授方案。
《傳媒創新與創業》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學期剛剛開設的課程,專門為「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項目而設計。負責課程的是曾繁旭老師。
課程分為兩個學期,涉及網際網路創業、傳媒運營創新、傳媒資本運作等主要領域。課堂以案例分析和主題研討為主要授課方式,每次邀請一位業界精英分享他們在傳媒領域的創業、創新以及投資心得,並結合案例探討商業模式、戰略選擇等更具普遍性的話題。
為了讓課堂具有參與感與實踐導向,課程設計了一系列環節:每次課前,曾繁旭老師會結合案例布置若干思考問題,同學們則需要充分檢索材料並嘗試作答或提出更多疑問,這為課堂的平等交流作好準備;課後,同學們進行小組研討,分頭寫作案例分析與點評,再做分享。同時,課程尤其鼓勵同學們在討論中提出相關的創業構想,並創造機會讓同學們到創業公司進行實地考察,感受傳媒創業的狀態。
由於課堂氣氛熱烈,每次嘉賓授課都十分開放、深入,且富有啟發性。方三文老師結合雪球的實踐經驗,分析了UGC(用戶生產內容)時代的創業機遇與盈利可能;張銳老師就用戶行為、市場分析、競爭策略、產品定位等話題為同學們提供了諸多創業建議;蔣志高老師則重點探討傳統媒體如何在快速變遷的外部環境下進行技術創新、內容創新以及運營創新。
經過若干次課程,學生們逐漸打開視野,開始密切關注行業的前沿問題;提升了分析問題的主動性,初步形成自己的分析視角與方法論;最重要的,則是培養了與精英平等交流的信心,以及觸發成為創業精英的野心。
「選上了課,好幸福。這門課是研究生階段所學的最重要、最有用,也最有啟發性的課程之一」,一位班上的同學表示。而一位畢業的院友則在了解課程信息後在微博上感概:「太奢侈了,這麼多大腕兒」。
2010年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招收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之後,就在課程設置中突出了創業型課程,包括:傳媒創新與創業、媒介經營管理研究、中外傳媒業案例研究、傳媒經濟研究、整合營銷傳播、財經新聞數據挖掘、企業傳播、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同時要求專業碩士的畢業設計突出創新與創業。這套課程設計在專業碩士項目論證會上,得到了來自人大、北大、傳媒大學等兄弟院系負責人的高度讚揚。
在此思路上,本學期開設的《傳媒創新與創業》就是一個新的舉措,同時醞釀開設與大數據的挖掘與運用的課程。與此同時,學院聘請了一批頂尖的業界兼任導師來加強師資力量。
新聞與傳播學院負責教學的副院長陳昌鳳說:「學院早在5年前就籌劃開設創業型課程,常務副院長尹鴻曾在學院討論會上大力支持。專業碩士生招生之初,副院長崔保國親自負責。我們希望從培養理念、課程設置到師資配置等方面,都有所創新。」
早在六、七年前,美國的著名新聞業網站poynter.org上就在討論創業型課程。2009年4月《紐約時報》也長篇報導了美國新聞與傳播教育的轉向與新潮流,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菲尼克斯校區的沃爾特·克朗凱特新聞傳播學院的改革為報導起點,突出介紹了新出爐的課程方案——著重培養職業技能和「企業家精神」。這種精神要求學生們學會給自己「造」一份工作,而非「找」一份,因為也許他們別無選擇。
前瞻性思路是將傳統的新聞價值觀和網絡教育、企業家精神一同打包傳給學生。相關報導說全美各地的新聞學院的教授們,都在奔走呼號討論,試圖為新聞專業的課程建立新的雛形。
2009-2010年,隨著美聯社、紐約時報等媒體的社交化革新和傳統媒體的改革浪潮,美國各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都著手大力改革,比如著名的西北大學的梅第爾新聞學院(The Me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新開設了「多媒體報導」和「21世界媒介導論」這樣的新課。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新聞學院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交流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企業家精神。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城市大學的新聞學院(研究生)分別建成了兩個新媒體創新研究中心。
據統計,美國2009年7月到2010年6月期間從事新聞傳播的職位出現急劇回升,主要是非傳統媒體產業如網際網路出版、網際網路廣播與網絡搜索門戶僱傭的人數在大幅上升。這是一種新趨向。美國《商業周刊》前首席經濟學家曼德爾(Michael Mandel)稱這或許意味著我們正進入新聞業就業市場的「黃金時代」。2010年7月商業內幕網站(Business Insider)就做了這樣的報導標題:具有創新性的新聞學院研究生項目將教育學生開創自己的企業(New Graduate J-School Program Will Teach Students How To Actually Run A Business)。
供稿:新聞學院 編輯:襄樺 學生編輯: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