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沒畢業成大學院長,深陷學術造假醜聞,鮑哲南憑何重回巔峰?

2021-01-08 騰訊網

這個星球是美麗的,更加美麗的是那些為人類保持美麗皮膚默默奉獻並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這句話是2011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上對鮑哲南的頒獎詞,可能大家看到美麗皮膚會聯想到整容。一方面因為整容確實可以使得我們變得更加好看;另一方面現如今對於整容也屢見不鮮。不過,這裡說到的保持美麗皮膚可不是那個意思,而是指鮑哲南和她的小組在人工電子皮膚研究上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人工電子皮膚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可以在假肢、機器人、醫療器械以及汽車安全等多方面用到。諸如像一般的假肢,僅僅作為一個替代品,並不能使人們做到控制自如。而人工電子皮膚的出現,通過的電子傳感器,可以使得殘疾者自如地控制假肢活動,就像之前完整的肢體一般。

在之後的幾年裡,鮑哲南與她的團隊又相繼完善了人工電子皮膚的幾個方面,像可拉伸的太陽能電池與高分子材料等等。此外,她在其他領域也有著不俗的成就。

鮑哲南於1970年出生於我國南京,她的父母都是南京大學的教授,算是書香門第了。而鮑哲南這個名字也是有一定寓意的,其中哲代表著父母希望她聰慧,南則是她出生地南京的意思。從小受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鮑哲南的學習成績一直都非常不錯,在17歲那年就成功考上了南京大學的化學系,算是和父母成為了校友,令多少人羨慕不已。

可惜的是,鮑哲南的大學生涯並沒能夠如期完成。因為在她大三那年,全家都搬遷到了美國,而她也因此中途退學,沒有獲得本科學位。到了美國之後,鮑哲南繼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化學系。由於之前在本科三年時間內還是學完了基礎課,打下了良好的專業基礎,所以,即便她沒有本科畢業,依舊順利在芝加哥大學完成了碩博連讀。

拿到博士學位後,鮑哲南直接進入了貝爾實驗室工作。關於這個實驗室多麼厲害想必不用作過多的介紹吧,曾有1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與4位圖靈獎(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從這裡走出來。毫不誇張的說,貝爾實驗室的存在數次改變了人類的發展進程。

鮑哲南雖然本科沒有順利畢業,卻依舊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最後進入貝爾實驗室。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她到底有多麼厲害,人生仿佛開了掛一般。2001年,也是鮑哲南在實驗室任職的第六年,她成功被評為貝爾實驗室的傑出研究人員,能夠在眾多優秀科學家中脫穎而出也是不易。但還沒有容她開心多久,一場學術造假風波很快席捲而來。

這一切都起源於同在實驗室另一位研究人員舍恩,他原本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科學家,年紀輕輕便發表了上百篇論文,在同齡學者中也算是翹楚了。而連同鮑哲南在內的20多名科學家都有曾和舍恩一同發表過文章,在舍恩的實驗數據被查出造假之後,他們自然也就受到了牽連。

在當時,這場「諾獎級」的學術造假風波備受關注。因為剛才我們已經說了貝爾實驗室相當出名,現如今出現了這種恥辱事件肯定會引發不小的轟動,甚至還牽連了這麼多研究人員。那段時間內,鮑哲南也因此受到不少質疑與議論,才剛剛被評選為傑出研究人員,又捲入造假事件,簡直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不過,隨著貝爾實驗對此專門成立了小組調查,真相很快呈現到了大家面前。鮑哲南與其他二十多名科學家都與舍恩造假的案件無關,並沒有責任,之後舍恩也被實驗室開除。學術造假風波也就這樣過去了,但似乎大家對鮑哲南的質疑並沒有過去。

其實也說得通,畢竟身陷那麼大一場案件,雖然官方澄清了,但不免還是有人質疑。面對他人的質疑,鮑哲南選擇了繼續埋頭研究,之後幾年內不斷獲得新的榮譽,在化學、能源、納米電子學等諸多領域都是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包括我們在文章開頭所提及的人工電子皮膚,當初鮑哲南就是憑藉這項研究重回巔峰。

在2017年她被任命為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院的院長,在此之前還沒有華人任史丹福大學院長的前例,不得不再次對她豎起大拇指。誰能想到,當初她在南京大學化學系本科都沒有畢業,最後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史丹福大學院長。

相關焦點

  • 臺大醫院再曝學術醜聞 專攻肝癌名醫多篇論文造假
    臺大醫院再曝學術醜聞。(來源:臺媒)海外網1月10日電 2016年前臺灣大學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多篇論文涉及造假,時任臺大校長楊泮池也擔任數篇論文作者,這在當時臺灣教育界投下一枚震撼彈。時隔兩年,臺灣醫學界龍頭臺大醫院再曝論文造假醜聞,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陳昆鋒的多達10篇論文遭臺「科技部」認定造假,規模不亞於當年郭明良案。
  •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陷入學術造假風波,主動辭去院長職務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李紅良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述職自稱「清清白白做人」》,大體意思如下:因為前年受到同一個學校同事的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陷入了學術造假風波,直到今年才開始陸續辭去多項行政職務,最新消息是,李紅良主動辭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
  • 學術造假,學生不堪導師壓榨,神聖的學術圈為何頻現醜聞?
    在此之前,李紅良就被武漢大學教授霍文哲、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舉報學術造假,也有匿名者舉報他所發現的李紅良的兩篇論文(均發表在影響因子超過30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涉嫌造假,相關猴子實驗周期遠沒有達到論文中聲稱的30周和32周的時間,而且實驗中十分關鍵的肝臟門靜脈注射的猴子數量也不夠。
  •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史丹福大學迎來首位華人女「院長」(確切地說是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下屬的化學工程系Department of ChemicalEngineering的系主任Department Chair
  • 985教授夫婦,把女兒培養成頂級科學家,最後女兒卻換了國籍
    但這個女孩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成功的巔峰還遠未達到。留學深造,開啟人生巔峰的大門大三時,鮑哲南的母親被要求前往美國進行長時間的學術交流,她們一家也就暫時搬到美國生活。她被安排在伊利諾伊大學繼續本科學習,長期的美國求學,使鮑哲南滋生出想要留在美國深造的想法。她的父母也只能默默的支持女兒的決定,心中雖有擔憂,但也希望女兒放手一搏,能闖蕩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江湖,成為最頂級的科學家。
  • 985教授夫妻,將女兒培養成高級科學家,沒想到她卻當了美國人
    當然,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孩子在達到了一定的成就後,卻當了美國人。在這樣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家裡,鮑哲南也深受影響,父母給她帶來了最好的家庭教育。而鮑哲南自己本身也非常的聰明,在上學的時候,她就是優等生,在學校裡也小有名氣。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高中畢業以後,鮑哲楠考入了南京大學的化學系。在學校裡,她也從來沒有放鬆過一刻,每天學習大量的知識。
  • 美國學術造假進監獄,中國呢?
    中國有很多更為嚴重的學術造假,處罰卻往往輕描淡寫中國學術造假屢禁不止,英出版商撤造假論文中九成半屬中國學者在各國,學術造假的事件都不少見。事件揭發後,抄襲的博士生王海鵬遭上海交大嚴懲,但論文第二作者、導師教授田澎只輕判兩年內不可教導研究生,仍擔任上海交大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在國際學術界,一旦一篇論文被證實有造假、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所有的作者都必須共同承擔責任。哪怕是名牌大學校長、諾貝爾獎獲得者,都將斷然引咎辭職。
  • 學歷造假 野雞大學頒發的MBA成假文憑重災區(全文)
    境外「野雞大學」頒發的MBA已經成「假文憑」的重災區湖北的上萬名中小學教師參加原湖北教育學院的遠程現代教育,畢業後卻獲「假文憑」,文憑上標有教育部文號,卻通不過教育部驗證,只能在湖北省內通用。面對質問,教育學院回應:「這個遠程教育是專門為省內中小學教師開辦的,文憑只在省內有效。」
  • 史丹福大學迎來首位華裔女院長
    近日,據Fusion Fund消息,南京大學校友、著名科學家鮑哲南已經升任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是第一個在斯坦福當院長的華裔女性。鮑哲南自認不是一位天才,認為通向成功更多地是需要後天的努力。從事科研,她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不懈,決不放棄,永遠樂觀。」
  • 孩子寫喝茶抗癌論文,被饒毅舉報學術造假的李紅良,主動辭去院長
    今天要說的這位,便是被2007年就擔任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饒毅教授,在2019年年底進行實名舉報,稱其十數年學術造假如一日的武漢大學3A實驗室的主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前院長的李紅良教授。媒體盤點發現,從2018年新年開始,李紅良教授就曾經被人質疑學術造假。其實對於一般人來說,學術造假的問題或許不是那麼嚴重,但是讓一個孩子寫出論文,這樣給孩子增加履歷和加金光的做法,最後是否會讓他的孩子和同齡人競爭中,站上了制高點,下一步讀書考大學,是否會比別的人容易一點呢?
  • 復旦劈腿女博士,SCI論文為碩導代寫,學術造假為何如此猖狂?
    我們先不說早期翟天臨學術風波,就說說最近這件「復旦大學女博士一人劈腿四男博士」的醜聞吧!很多人在討論這位女博士的個人修養問題,可是令小編震驚的卻是這位女博士的畢業論文是她的一情郎男博士給她碼出來的。如果,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那麼,她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真實性與含金量就有待考證了。
  • 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學家涉嫌學術造假 校方或需賠償40億
    諸多參與波蒂試驗的臨床病患起訴了杜克大學,更要命的是,因為波蒂的研究在生物標記指導癌症治療領域是基礎性的,醜聞直接導致大量相關項目遭到了影響。學術造假成了全世界普遍面臨的問題。而在更多沒有造成「直接」危害的情況下,「學術蛀蟲」面臨的最殘酷懲罰,無非就是辭退。2011年,歐洲新版《心臟病指南》推薦大多數手術病人在術前使用β受體阻滯劑。沒人敢想,這個指南是基於一組數據造假的臨床研究做出的。研究帶頭人、荷蘭著名心血管專家珀德曼宣稱手術患者使用β受體阻滯劑能大幅度降低死亡率。
  • 今日話題:美國學術造假坐牢,中國呢?
    2010年,中國科技部曾組織對科研造假行為進行調查,根據《自然》雜誌,在調查涉及的中國6家頂級研究機構的6000多名科研人員中,大約1/3承認有過剽竊、造假行為。而中國國情研究會調研員董協良調查則發現,每年網上揭露的國內學術造假事件大約有100起。由武漢大學進行的調查更估計,中國買賣論文等造假行為的市場在2009年就達到近10億元人民幣。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原標題:北大教授實名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等人學術造假的舉報信在網絡流傳。
  • 繼南開大學校長之後,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被質疑涉嫌學術造假
    前段時間,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因為被質疑涉嫌學術造假而被推至風口浪尖。質疑者通過將其發表的論文進行圖片比對,累計發現幾十篇存在問題,並提出質疑。其中部分文章已經獲得曹雪濤院士回應,然而還有部分文章截至目前沒有進行任何回應。
  • 學術造假:誰是幕後推手?
    上海大學的教授陳湛勻因為兩項學術成果認定為抄襲,近日被全國通報,隨後免去了博士生導師等職務,陳湛勻不是第一個因為學術造假倒下的學者,他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近年來,學術造假事件頻頻曝光,造假者前赴後繼,學術造假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在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利益驅動呢?央視經濟頻道主持人王小丫與著名財經評論員何帆和劉戈共同評論。
  • 如何從根本上扼止住愈演愈烈的學術造假|魏子檸
    學術造假在一些國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目前我國的學術造假是世界上最嚴重國家之一。上至「985」大學教授、校長、院士,下到一般科技工作者,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別是,最近曝光的一些著名大學的校長、院長涉嫌學術造假,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為什麼這麼多人不惜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鋌而走險呢?
  • 大數據時代讓造假無處可藏,復旦大學研究生抄襲華科研究生論文
    ,中國學術造假由於網絡的不斷曝光,已經起到了約束的作用,從翟天臨式的造假博士被網絡曝光,越來越多的學術造假被網絡大數據挖出來,最近網絡曝光了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抄襲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的醜聞,而且更為惡劣的是,兩篇碩士論文從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幾乎一模一樣。
  • 本科學歷學位都造假?!校方:撤銷博士學位!
    兩則決定中稱,經查實,劉萍報考博士研究生時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造假,經2020年12月17日校務會議研究,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博士學位證書。學生若對本決定有異議,可在收到決定之日起的10日內向學校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訴。
  • 天津大學也上演「父愛如山」,學術造假愧對「欽字第壹號」文憑
    11 月 19 日下午,天津大學原化工專業碩士呂翔,在其微博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以及其女兒張絲萌學術造假,引發關注。他是否也有學術造假的經歷,是否也給自己的母校抹黑了呢?王寵惠(1881年10月10日-1958年3月5日),生於香港,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代總理、國務總理,是海牙國際法庭任職中國第一人。